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苏格兰科学家发现基因行为研究新方法

    【上海6月8日讯】日前,苏格兰邓迪大学(the University of Dundee)的研究者们在研究人类基因如何行使功能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这一进展将为科学家研究诸如癌症、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等疾病中的基因功能失调提供有力的工具。几十年前,科学实验证明了基因活动在人类疾病和正常的身体功能中十分重要,而现在,这一新成果让研究者们第一次得以直接观察到单个基因的活动。邓迪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和发育系的研究员乔纳森·丘伯博士,与纽约的研究者合作,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基因如何行使功能的理解。丘伯博士和他的同事运用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显微镜来观察活细胞的内部,他们采用一个荧光标记,当基因处于活

    来源:苏格兰国际发展局

    时间:2006-06-16

  • 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技术平台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瑞兰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来创新性地建立3个研究中药成分的先进技术平台,并成功地用于三七皂苷、人参二醇等治疗血液病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其相关研究日前获得了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也是该省中医药科研成果首次获此殊荣。   目前国内外对造血功能障碍、血细胞减少等难治性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尚无特效药物,常规用强的松、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效欠佳,副作用大。研究有效中药成分应用于难治性血液病的治疗显得尤为迫切。从1996年开始,该课题组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合作进行“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血液病”作用和机理的研究,被立项为国际合作项目。   经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6-06-16

  • 技术进步挑战基因检测极限

    生物通报道: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的分子遗传学家Tamin H. Shaikh博士和其它研究人员我们掌握了一种更好的工具来找出这些异常的基因或者那些引起紊乱的基因,这一研究发表在2006年5月的《Human Mutation》杂志上。高通量方法找到染色体错误 随着技术的改善,更小的基因缺陷也可以检测在该文章中,研究小组首先确认所用的芯片微阵列是有效的,并利用它来检测来源于患有遗传疾病、并且发生了已知的染色体重排的病人的样品。实验分析发现了他们染色体上不正常的区域的准确位置。该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者们分析了来自患有多种先天性疾病的10个病人的样品,这些病人之前用染色体组型和端粒检测得到的结果未发现异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5

  • 挑战传统遗传检测方法:高通量染色体出错检测

    生物通报道:一个儿科研究小组通过运用商品化的基因芯片仔细的分析了某位病人的全部染色体,找到了一些能引起遗传疾病的基因小缺陷。由于现行的遗传检验方法通常不能检测这些缺陷,所以该新研究可能会为包括先天性疾病带来更准确的诊断,这些疾病例如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等。“许多年来,为数不少的儿童患有多种先天性疾病,例如发育延迟,先天性心脏病和脸部异常等,由于这些疾病没有可识别的症状,所以在临床上很难确诊。”该研究的领导人、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的分子遗传学家Tamin H. Shaikh博士说。“目前为止,我们实验室具备的技术的精确度不足以检测染色体的这些小型重排,” Shaikh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5

  • 研究人员发现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如果身体无法适当调控血糖含量,将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病症的发生。而糖尿病会导致失明、肾衰竭和神经受损等并发症。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操控肝脏细胞释放的糖份从而降低小鼠血糖含量的方法。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这些成果将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GCN5的蛋白质对引起糖份从肝脏细胞释放到血液的过程的分子事件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小组发现GCN5 可以修改另一种称为PGC-1alpha的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这种蛋白质可以激活一套对制造葡萄糖释放所必要的酶非常重要的基因。当GCN5在肝脏细胞工作时,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5

  • 新基因的发现成为顽固疾病的突破口

    生物通报道: Western Australian研究院癌症医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基因的作用机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糖尿病等顽固性疾病的治疗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据了解,新发现的这个称为 SLIRP的基因,在之前的人类基因的测序过程中未被发现,而初步的证据证实该基因的活动会阻断乳腺癌细胞对于雌激素 (oestrogen)的反应。它同时也会关闭前列腺癌细胞对睾丸激素(testosterone)的反应。这两个特性使得SLIRP 基因可能成为抗癌的一个靶标。领导这项研究的Peter Leedman 教授表示,临床上有相当多的证据证实许多肿瘤细胞的存活主要靠的就是激素的刺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5

  • 863计划:让中国在高技术领域拥有发言权

    近年来,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曙光4000A    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获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类重要功能基因,在人类功能基因组研发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使中国模块化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建造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6-15

  • 让普通人也用得起基因检测:合成生物技术把基因测序推向实用化

       多国科学家刚刚完成的人类“生命说明书”———人类基因组测序图谱,令人欢欣鼓舞。多年来,在破译这份“天书”的同时,科学家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读懂它,如何用好基因测序的成果。   曾是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幕后英雄”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乔治亚•焦奇,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开始了他的新研究课题———合成生物技术。   当今生物领域的热门课题   所谓合成生物技术,是指将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分离成基础“组件”(包括基因组等),再通过设计和利用这些生物组件成分,来构成新的生物。近年来,合成生物技术已成为生物领域继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后生物的又一热门课题。人类基因组研究私营科研团队领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6-15

  • “致癌基因引擎”:癌症治疗统一方法

    生物通报道:脑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肝癌......,癌症的种类如此之多,虽然说机理有些相似,但各自治疗的方法却不大相同。然而来自Dana-Farber癌症学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癌症之间,存在一种共同的“oncogene engine”(一个恶性细胞生长开关家族)可以开启这些癌症,这也许说明了不同的癌症可以用一种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Cancer Cell上。这个小转录因子家族,由几个调控关键生长基因活性的蛋白组成,这些蛋白在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soft-tis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4

  • 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三大突破

    生物技术是当今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我国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加强创新、重视集成、推进产业、实现跨越”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三大突破。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科学家自1999年在《NatureGenetics》上发表了第一篇分子生物学论文后,近年来已分别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家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30余篇,特别是打破了我国连续20多年未在《Cell》上发表文章的沉默,2005年一年就连续发表了5篇。     与此同时,发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6-06-14

  • 合成生物技术把基因测序推向实用化

    多国科学家刚刚完成的人类“生命说明书”———人类基因组测序图谱,令人欢欣鼓舞。多年来,在破译这份“天书”的同时,科学家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读懂它,如何用好基因测序的成果。     曾是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幕后英雄”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乔治亚·焦奇,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开始了他的新研究课题———合成生物技术。     当今生物领域的热门课题     所谓合成生物技术,是指将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分离成基础“组件”(包括基因组等),再通过设计和利用这些生物组件成分,来构成新的生物。近年来,合成生物技术已成为生物领域继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后生物的又一热门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6-14

  • 首个指纹图谱技术生产注射液在沪结硕果

    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凯宝药业近日宣布,由该公司生产的我国第一个按照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生产的现代化中药——痰热清注射液,上市3年来,每年销量增长300%以上,今年销量有望达到3亿元,形势喜人。             据悉,中药注射液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我国制药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项目,然而,因为生产工艺落后,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诟病。             

    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间:2006-06-14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肿瘤诊断技术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由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美国)、美国癌症研究院和另外10个研究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组已经成功确定出了Burkitt淋巴瘤的基因表达标签。这一发现公布在6月8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些发现将使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Burkitt阿淋巴瘤、并更好地将这种淋巴瘤与其他更为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区别开来。 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侵略性B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是1958年Burkitt首先描述的发生于非洲儿童的一种淋巴瘤。 现在世界各地都发现类似的病例,我国也有少数病例报道。这种类型的淋巴瘤占儿童淋巴瘤病例的30%到50%,而成人淋巴瘤中只有1%是属于这种类型。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3

  • 霍普金斯大学发现了糖尿病的神奇治疗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令人惊讶的通过操纵肝脏细胞释放的糖量来降低小鼠血糖水平神奇方法。该研究成果在6月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将在治疗像糖尿病等疾病中具有应用前景。该研究项目由霍普金斯大学基础生物医学研究所和McKusick-Nathans遗传医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叫做GCN5的蛋白在控制多米诺骨牌效应分子事件导致肝脏中的糖类释放到血液中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理解GCN5在维持血糖水平中的作用将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身体是怎样利用糖类和其他的营养物质产生、储存和消耗能量。“理解能量的产生和利用是受调控的对开发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是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2

  • 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漏网之鱼,突破癌症的关键基因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新发现的一种基因可能使得乳腺和前列腺癌以及糖尿病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这种叫做SLIRP的基因由澳大利亚WAIMR的Peter Leedman教授和美国Baylor医学院的Bert O’Malley研究组共同发现。在寻找乳腺癌基因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这个基因。这一发现令人惊讶的原因是该基因是已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漏网之鱼。研究人员发现SLIRP能够关闭乳腺癌细胞中的雌激素和前列腺癌细胞中的睾丸激素。这类癌症通常都依赖激素生活。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利用SLIRP来抑制这些激素,那么我们将可能抑制这种疾病的恶化。这一发现可能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靶标。如果研究人员能够解开SLI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2

  • 为科学实验提速的一种简单技术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证明一种简捷的新技术能够合成多种复杂比表面,其灵活性使它能够用于从将蛋白质链接到细胞膜到开发优质油漆的各种表面科学实验中。这种所谓的“梯度接合面”(gradient composition surfaces,其化学组成在表面上逐渐变化)能够成为进行迅速的复杂表面特性的高通量检测的强大工具。这种新的技术在在近期的Advanced Materials上有描述。这种新技术将硅涂在一个如刷子一样的共聚物表面,并逐渐改变两种聚合成分(或两种聚合单体)在表面上的相对浓度。这种密集的聚合物刷子提供了一种受控制的反应表面。NIST的这种技术的核心是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2

  • 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现状与挑战

    5月24日上午,“狮子山讲坛”第41场——“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现状与挑战”在生科楼103报告厅举行。此次报告会邀请到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曹竹安教授。         曹竹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工业生物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也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环境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工业生物技术行业的领军人物,曹竹安教授以中国生物工程产业的几大主流产品为切入点,结合国际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与全球生物工程产业的市场概况给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的现状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之后,他综合我国政府对生物工程产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时间:2006-06-12

  • 检测技术革命:康奈尔大学开发微型可移植血液疾病检测工具

    生物通报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就会为医生提供一种能够监控患者血流、血压和体温的微型可移植设备了!目前,康奈尔大学的Edwin Kan正在开发这种新技术。本月初,Kan的研究组获得来纽约州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办公室(NYSTAR)的25.5万美元的资助。NYSTAR的赞助用于帮助学术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将高新技术发明从实验室转移到市场。康奈尔大学开发的Transoni Systems(超声波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研究时间,并且将为这项新的研究计划做出巨大贡献。这项研究的成果将用于改善现今的患者监控工具。未来的外科监控装备将可能由微小的移植物或与目前工具相结合的传感器系统构成。Kan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9

  • 新方法增加胰脏癌病患存活率

    生物通综合:一项研究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辐射肿瘤学家于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发表,指出胰脏癌手术后的标准疗法中,加入一项属于抗代谢药物(antimetabolites)的抗癌药吉西他汀(gemcitabine,GCB)共同治疗,能够提升病人的存活率。Gemcitabine(2‵,2‵–difluorodeoxycytidine)是一种新抗癌化学治疗药物,它拥有独特的作用机转以产生抗癌活性。从1990年这个药物开始进行人体外(in vitro)以及人体内(in vivo)的试验,并在实体瘤进行了一系列的第一相及第二相临床试验。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gemcitabine展现了优异的抗癌效果。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8

  • 欧美确定生物技术合作新重点

    欧盟委员会7日发表公报称,欧盟与美国将继续加强在生物技术科学领域的合作,并已确定了近期双边合作的新重点。           据欧盟委员会介绍,新的合作重点主要涉及综合基因组学、环境生物科学、植物科学、肥胖症,以及禽流感和非典型肺炎等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           欧盟负责科学和研究的委员波托奇尼克表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创造新价值带来了希望,不仅有助于提高医学诊断、治疗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6-08


页次:482/575  共11496篇文章  
分页:[<<][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