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自然》两篇文章解析RNAi技术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的发明无疑是生物技术领域的一大进步,已经被应用到科研和治疗等许多方面。本期(5月4日)Nature杂志一篇News and Views,一篇Letter分别描述了RNAi技术的新进展: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颖的筛选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影响癌细胞分裂的基因,而来自美国麻省Alnylam Pharmaceuticals Inc公司的研究人员则是治疗性入手,发现了将RNAi作为一种新药物治疗方法的重要进展。Nature 441, 106-110 (4 May 2006) | doi:10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08

  • 谁是测序技术大玩家?

    生物通报道:DNA测序方法起始于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F. Sanger)在1975年建立的“加减法”,之后美国生物化学家马利斯(K.B.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被迅速的应用于测序,大大的提高了测序的速度。经过30年的发展,DNA测序由半自动化发展到全部仪器自动测序,但基本的原理仍然没有完全跳出Sanger测序方法,然而随着去年454公司推出了比Sanger测序方法快100倍的新型测序仪,有开发商置疑Sanger测序方法是否已经过时了?  生物通系列文章:2006年DNA测序市场风起云涌  454测序新方法结合桑格方法完善测序过程新技术:测序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5-08

  • 新技术革新致癌基因研究方式

    生物通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cience Center)和犹他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合作研究,发明出了一种快速的、高分辨率的三维立体小鼠胚胎成像(可视化)技术。这种技术将革新出生检测和动物模型中癌症基因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公布在4月28日的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网站上。这种叫做Virtual Histology的新工具已经使研究人员能够研究小鼠胚胎并更为迅速地注意到发育的异常状况上,其中包括幼年的癌症。在美国每年有15万个婴儿携带先天缺陷降生。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的异常、环境刺激以及药物和化学物质的接触。德州大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30

  • 新的干细胞技术更好地修复脊髓(图)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纽约州脊髓损伤卓越研究中心(New York State Center of Research Excellence in Spinal Cord Injury)的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技术找到了一种能够促进大鼠脊髓伤后复原的新方法。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2006年4月27日的Journal of Biology杂志上。参与这项研究的还有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证实,接受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未成熟类型的支持细胞移植的大鼠,其超过60%的感觉神经纤维获得了新生。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证实超过三分之二的神经纤维8天后在损伤位点全方位生长,这一结果比之前的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29

  • 蛋白质定位技术平台在京建成

    4月11日,由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承担的北京市重点科技项目——“肝再生中系列蛋白质复合体的研究”通过结题验收,这标志着蛋白质定位技术平台在京建成。         科技条件平台是支撑科技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该技术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发现已未知蛋白的功能,从细胞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疾病发生的机制,而且能够为新药筛选提供丰富的靶标资源,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北京的医药研发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市科委依托北京在生物医

    来源: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

    时间:2006-04-29

  • 海王自主研发实现重大突破

    “海王集团一类新药‘虎杖苷’研发获得成功,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成果,非常鼓舞人心!”4月20日上午,率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海王集团视察的市长许宗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对海王集团大力自主创新并在一类新药研发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记者获悉,不久前,海王历经7年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虎杖苷注射液”,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新药临床研究批文,开始进入临床人体试验。   7载艰辛拿到一类新药批件   众所周知,国内医药研制长期靠跟进和仿制,真正的一类创新药“凤毛麟角”。1999年,海王集团启动了自主创新工程,并开始了研制项目上的“大筛选”。很快,科研人员把目光锁定在一种

    来源:深圳商报

    时间:2006-04-29

  • 超级稻栽培技术指南在海南首发

    4月17日,《神农大丰超级稻栽培技术指南》首发式暨新一代超级稻神农稻1号推介会在海南海口举行。海南省科技厅肖杰厅长出席首发式并亲自为各市县农民代表赠送了超级稻栽培技术指南。    由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策划,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神农大丰超级稻栽培技术指南》。结合农民的实际种植需求,重点介绍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新一代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与应用技术。该公司计划在几年时间里投入1000多万元,印刷500万册,免费发给全国种植超级稻的农民,在首发式后将免费向海南农民赠送10万册超级稻栽培技术指南。    在首发式上还推出了一个专供

    来源:海南科技厅

    时间:2006-04-28

  • 四膜虫在生物技术领域有妙用

    研究者目前鉴定出了一种可对铜进行诱导的抑制型启动子,目的是为了能将多毛的四膜虫作为一种异源蛋白表达系统成功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 虽然四膜虫作为一种模式生物系统目前并不广为人知,但对它的研究已经导致了很多根本性的发现,具体包括动力蛋白的鉴定与纯化、端粒结构与端粒酶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关核酶的发现、组蛋白乙酰基化功能的阐释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进展。四膜虫,作为一种外面覆盖有类似头发的纤毛的单细胞生物,虽然并非是最为耀眼的真核生物,但它除了可作为功能强大的模式生物外,在真核生物蛋白的过度表达这一生物技术领域它也具有应用前景,而这些蛋白表达还无法在目前的大肠杆菌这类粗糙的模式系统中得以实现。 美国康

    来源:自然-方法学

    时间:2006-04-28

  • 发现增强新生儿免疫系统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没有成熟,因而使它们很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并且不能对大多数疫苗产生一种有效的免疫应答而无法起到保护作用。现在,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改善出生时的免疫系统并促进新生儿对疫苗的应答的方法。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4月25日的Blood杂志的网络版上。Ofer Levy博士和同事证明新生儿免疫系统功能虽然与成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有所差别,但是一部分免疫应答是完整工作的,并且能够被用来促进这些弱小婴儿的免疫力,从而降低多种病毒对这些幼小生命威胁。大约10年前,人们知道了抵御感染的人类第一道纺线是特定白细胞表面上的一群叫做Toll-like receptors(TL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27

  • 遗传发现揭示多种疾病的新颖治疗方法

    生物通报道:美国健康研究院的一项新基因发现为一系列相关的、常见且复杂的疾病的病因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些疾病包括花粉热、哮喘以及皮肤湿疹和牛皮癣。这些新发现还揭示出了一种新颖的治疗方法。这些疾病都是隔离身体和外部世界的组织的炎性疾病。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5月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来自美国多个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蛋白的过量生产会干扰皮肤屏障的保护作用。一旦皮肤屏障受到削弱,刺激免疫系统的化合物或过敏原就能够进入身体并导致炎性反应,进而刺激皮肤细胞快速生长来进一步削弱皮肤的保护功能,并导致恶性循环。近期的几项研究表明皮肤屏障的缺陷可能是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27

  • PNAS:分析人类基因组中MHC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基因座位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基因产物称为MHC抗原或MHC分子,是一类细胞表面转膜蛋白。由于MHC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抗原递呈作用,以及与抗病性的密切关系,因此倍受研究人员的瞩目,来自美国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分析MHC的新方法,为人类绘制MHC基因序列图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也为人类对其它具有许多可变性的复合基因的研究提供了范例。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电子版上。 人们在进行组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27

  • “指纹图谱技术”成中药企业新宠

    4月1日,由中山大学与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旗下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众生牌复方血栓通制剂指纹图谱技术研究”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鉴定。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指纹图谱技术在植物药质量控制上得到广泛应用。美国FDA及欧共体药审委(EMEA)对进口植物药产品均要求采用指纹图谱技术以保证其质量的一致性。到目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美国FDA允许草药保健品申报资料可以提供指纹图,世界卫生组织在1996年草药评价指导原则中也规定:如果草药的活性成分不明,可以提供色谱指纹图谱以证明产品质量的一致,欧共体药审委(EMEA)也将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植物药质量控制。  

    来源:科讯网

    时间:2006-04-27

  • 定量分子显微技术(Quantitative Molecular Microscopy)

    生物通报道:病理学是疾病诊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主要有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和组织病理学(histopathology)这两个方面,而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方法有其局限性,妨碍了诊断的进行。近期来自耶鲁大学的病理学家Bob Camp和David Rimm利用一种新的演算方法(algorithms):自动定量分析方法AQUA (Automa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将小室特异的染色强度(compartment-specific staining-intensity)数据提升到0到255范围以上。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有两个方面的基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26

  • 苏格兰医学新突破

    【上海讯】近期,苏格兰在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诸如多发硬化的变性病、乳腺癌和干酪样淋巴结炎的疾病有了新的防御治疗方式。IRIS-3D创造了独特的显相技术进一步改良了生物医药成像。喷水精细切割术也将让外科医生在手术室里更加得心应手。更令人可喜的是这些科研成果有望很快投入市场运营,实际发挥医学价值。v 爱丁堡大学最新多发性硬化疾病的研究进展爱丁堡大学一项新研究解释了为什么保护人体神经系统的绝缘体-髓鞘被损害后,多发性硬化病人会产生严重的症状,同时他们的发现还提示了针对此类病人的新的辅助治疗方法。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之一。其严重症状是因为对包围并保

    来源:苏格兰国际发展局

    时间:2006-04-26

  • 我国血吸虫病诊断技术获突破

    我国血吸虫病诊断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原先对血吸虫病的诊断需要数小时甚至两三天,目前仅需5-10分钟。由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经过5年科技攻关研究出的"血吸虫病快速胶体染料试纸条诊断技术",日前通过专家鉴定。         以南京医科大学吴观陵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上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外首创。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是我国当前传染病防治重点病种之一。控制血吸虫病的关键措施是尽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4-26

  • 俄开发出新的治癌方法 光照动态内科法疗效大大提高

     莫斯科4月24日电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遗传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共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光照动态内科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将治癌药物光敏物质定向送到癌细胞核中,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了使治癌光敏药物能够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首先应该将其准确地送到癌细胞核中,然后用一定的光波激活。但这一过程会产生氧的活性物质,从而损害交换膜、DNA和其它的细胞结构。遗憾的是光敏物质不仅仅会进入癌细胞,还会进入健康细胞。同时光敏物质不会自动进入细胞核,这样导致治疗效率很低。为此患者将不得不服用大量的药物,从而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全新的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6-04-26

  • 英科学家发明验母血液可知胎儿健康新方法

    英国科学家日前发明了一种检验胎儿健康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只需检测渗入孕妇血液内的胎儿DNA组织,就可以确定一些先天性疾病,譬如地中海贫血症。而目前检测这些疾病大多需用检测针深入孕妇子宫获取胎儿组织细胞,造成流产的几率很高。   有助治疗地中海贫血   这种新技术被称为“产前无伤害检测”,英国科学家说,这种技术的普及将使英国每年避免数千例流产事故。目前技术条件,医生要检测胎儿是否患病,必须使用检测针从孕妇子宫中获得胎儿组织细胞,或进行羊水检测,该过程会伤害子宫内包裹胎儿的组织,并可能导致流产。英国每年都有几百例因此而流产的孕妇。   产前

    来源:信息时报

    时间:2006-04-26

  • 研究人员发明加速药物发现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美国Fox Chase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能够加速化学遗传学中药物靶标发现过程的新技术。这项研究成为4月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的封面故事。Fox Chase的研究人员Jeffrey R. Peterson博士和同事在论文中详细描述了一种在高通量筛选(HTS)实验中快速发现小分子抑制剂的靶标蛋白的新方法。这项研究为解决药物研发领域遇到的一个常见困难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高通量筛选使研究人员能够一次能够检测数千小的类药物分子,以挑选出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分子。在复杂的系统中筛选有潜力的药物化合物有别于传统的药物发现方法。通过以许多小分子着手并筛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25

  • 打破教条: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突破

    生物通报道:经典免疫学理论认为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一般仅仅局限于高等脊椎动物的T细胞和B细胞中,然而近期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其实自然杀伤性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也可以对之前遇到过的特异性抗原产生超敏免疫反应(hypersensitive immune responses),也具有“记忆”功能。这一发现推翻了之前的看法,来自耶鲁大学的Philip Askenase教授认为这一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6日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上篇:颠覆免疫学理论:原来它也有“记忆力” 为了证明NK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4-25

  • 高扬本国技术保护主义后的反思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Hwang  Woo-suk),被誉为首位韩国“最高科学家”(Supreme  Scientist),于去年培育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美国《科学》上发表论文。这在韩国基因技术史上开创了先河。然而,在2005年9月,研究小组成员、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杰拉尔德·夏腾要求《科学》杂志从其刊登的黄禹锡研究小组胚胎干细胞研究论文中除去他的名字,并指出该论文中有些部分是“编造的”。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相继的否认以及相关的报道沸沸扬扬地引起世界关注。更重要的是,黄已承认弄虚作假,并已同意撤回6月份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 &nbs

    来源:财经文摘

    时间:2006-04-25


页次:485/575  共11499篇文章  
分页:[<<][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