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治疗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分化性甲状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甲状腺癌。一个由几家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组在9月的Journal of Nuclear Medincine期刊上报道了治疗这种癌症的新方法,这种技术能够使病人在进行放射碘治疗之前和期间正常服用甲状腺药物。甲状腺癌是发生于甲状腺体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这种癌症在女性中多见,多发生在40岁以下,男女比例为1:2。甲状腺在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发病率偏高。甲状腺癌依其组织学变化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及未分化癌等。一般认为服同位素碘、低碘饮食、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或放射线照射以及甲状腺部分切除等综合因素易诱发甲状腺癌。自
-
美计划用纳米技术抗癌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日前宣布了一个利用纳米技术抗击癌症的五年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美国打算设计并利用纳米医疗产品,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癌症。 这项计划预计耗资近1.45亿美元,将由科学家、医生、有关公司和非赢利机构参加。科学家认为,纳米载体可运输消灭癌细胞的药物或可以标示出癌细胞位置的化学物质。癌症研究所的新计划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充分发掘纳米技术应用于医疗的潜力。他们相信,纳米技术将有助于尽早发现恶性肿瘤,帮助药力很强的药物直接、单独作用于癌细胞,而对健康细胞不造成伤害。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称,任何新产品都必须通过标准检查,证明其安全、有效和
-
我国纳米生物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
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可降解、生物相容性的纳米骨材料”,在与美国伯克利先进生物材料公司的共同研发下,攻克了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和检测规范等关键技术,在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后,日前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同意进入临床试用,这是首项批准可进入临床应用的纳米生物技术产品。粉碎性骨折、骨肿瘤后由于骨缺血坏死形成缺损,以往只能采取自体骨如髂骨、腓骨、肋骨来填充。研制的纳米骨材料可注射和自成型,填充各种类型的骨缺损,具有很好的重塑型,而
-
俄开发出早期诊断癌症方法
据最新一期俄罗斯《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莫斯科大学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生物分析方法,可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 报道说,这种新的生物分析方法包括对各种生物化合物进行色谱分离、打成碎片并进行质谱测量和对碎片进行还原三个阶段,可以准确辨别混合溶液中含量极少的氨基酸、糖、脂肪酸及其他一些生物化合物。在分析的第一阶段,研究人员将待分析的混合溶液加热,使其与惰性气体混合后通过色谱柱,各种生物化合物先后被色谱柱单独“分离”开来。然后研究人员利用加速电子流将各种不同的化合物分子打成碎片,利用质谱仪测量碎片重量和电荷数的相互关系并确定化合物结构。最后,将碎片进行拼图,还原成生物化合物分子。 研究人员索博列夫
-
巴西生物技术领域简况
《巴西发展部网站》消息:巴西生物技术行业协会(Abrabi)公布的资料显示,在巴西从事生物技术的企业有354家,其中80%为经营时间不足7年的微、小企业。行业创年产值54亿-90亿雷亚尔,相当于GDP的0.9%-1.5%。目前的主要成果是:1、为国际人类基因资料库提供的数据占第二位;2、造成柑橘和甘蔗病害的基因研究处于领先地位;3、对提高造纸、纸浆产量,肉牛生产的基因作用的分析取得可喜进展;4、转基因技术领域中如棉花的抗虫性、芸豆的抗病毒性、大豆免施除草剂的研究效果明显;5、对抵抗热带疾病疫苗的开发与世界水平同步。 为了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提高生产工艺和扩大使用范围,巴西发展部、科技部和农业
-
德生物技术行业将进入更深层次发展阶段
德国生物技术协会近日称,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德国生物企业销售业绩不佳、破产等都有所锐减,德国的生物技术行业将“重新生机”。 估计2004年德国的生技行业产值将比2003年增加0.4亿马克,从原来的9.6亿马克增加至10亿马克。这意味着德国生物技术行业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很多生物技术公司开始呈现赢利趋势。他们的商业模式被重新构建,包括开始接受大型制药公司的外包研发业务,大型制药公司在寻找商业伙伴时,生物技术公司也开始越来越受到青睐。 &n
-
日开发出控制再生骨形状新技术
新华社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可令损坏骨头再生的新技术。 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和医学系疾病生命工程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从老鼠的骨髓中提取易分化为骨头的细胞,然后把含有这种细胞的液体浸入高分子片状聚合物,再植入老鼠体内,这些细胞就可以发育成骨头。 为了塑造再生骨的形状,研究人员把200微米厚的片状聚合物卷成圆筒状,于是再生骨也呈圆筒状。研究人员认为,在实际治疗中,可以先加工出和患者骨破损处完全相同的高分子片状聚合物,再利用这个“模子”培育出和骨破损处完全吻合的再生骨。由于高分子片状聚合物可在体内分解,因此治疗后,患者体内最后剩下的只有再生骨
-
一项快速干扰RNA技术专利权的争议
Nucleonics公司质疑Benitec公司在澳大利亚专利权的有效性 Nucleonics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创新而快速的核糖核酸(RNA)干扰疗法(eiRNA)。该公司今天宣布他们已经向澳大利亚专利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名为“控制基因表达”的文件,请求对Benitec公司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澳大利亚专利号743316进行重新审查。该请求引用了24份前案出版物,表明该项专利申请是无效的,因为其缺乏创新性且未涉及任何发明步骤。Nucleonics公司还认为此专利申请十
-
扩增小鼠T细胞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一项扩增小鼠T细胞的全新方法将使得许多对人类疾病的研究变的简单些。这种方法不需要自体抗原呈递细胞和抗原。研究人员通常先从小鼠模型进行研究,然后进行人类疾病模型研究,包括感染性疾病、自体免疫疾病和癌症的研究。扩增的小鼠T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操作或在活体状态下进行转移。目前要扩增初始T细胞(naïve,无抗原特异的)和抗原特异的小鼠CD4+和CD8+细胞包括冗长且不可靠的抗原呈递细胞(APC)的提取和保存步骤。Dynabeads® Mouse CD3/CD28 T细胞扩增仪(Cell Expander)提供了第一个“即用型”系统,同时提供TCR/CD3和CD28信号来
-
性控奶牛技术取得突破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在位于大庆市的田丰家畜良种性别控制繁育基地内,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国内首创了家畜性别控制的专利技术,世界上也只有美、英、德三国掌握该项技术。 对家畜进行性别控制的核心就是运用高科技生物技术,以及光学、电学原理,对公牛的精子进行分选,使科研人员在母牛受精时就能够知道这些超级微型“牛宝宝”的性别,并且依据X精子和Y精子的不同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对它们进行分离。 在田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
-
我国器官移植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
近日在沈阳召开的2004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一些器官移植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据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累计完成器官移植5.5万余例。其中,肾移植5万多例,目前每年完成超过5000例,数量仅次于美国;肝移植3000多例,仅去年就完成1500例。心脏移植取得突破,还开展了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高难度手术。 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专家介绍说,肾移植已成为我国治疗尿毒症的常规手术,“换肾人”的肾成活率显著提高。在友谊医院2003年6月前完成的2636例肾移植中,一年肾成活率达到89.3%,5年肾成活率为69.
-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获重大突破
新华社 国家“863”计划抗虫棉育种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47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了解到,中棉所47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代表了我国抗虫杂交棉品种新的水平,将成为我国杂交棉推广的主导品种之一。 中棉所47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2001年至2002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平均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每亩112.4公斤和106.7公斤,均居参试品种首位。中棉所47生育期135天,株型较紧
-
陕西省朱鹮数量突破600只
新华社 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获悉,世界珍禽朱鹮在陕西的数量今年首次突破600只,比去年多增190多只,这种珍稀动物的濒危状况将得到一定缓解。 朱鹮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珍稀鸟类之一,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好朱鹮栖息地的生态环境,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对保护区群众实行“四不准”:不准狩猎,不准开矿放炮,不准毁林开荒、巢区方圆200米内维持山林自然现状,朱鹮觅食区水域不准投放毒饵,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陕西省原来只有洋县分布着具有繁殖能力的野外种群,为了防止如大规模流行病、水域污染、灾害性气候等灾难性突发事件对现有朱鹮种群造成致命性打击,国家林业局近年来开始着手探索朱鹮保护
-
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在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启用
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2日正式在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启用,标志我国创新药物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手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对于在创新药物研究中应用系统生物学思想、建立基因组时代的药物研究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谢欣博士在操作电脑前轻点鼠标,旁边的机械人手臂便缓缓地运行起来,自动寻找和摆放检测标本,并把药物筛选检测数据传送到与美国联网的IBM图像数据存储电脑里,再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是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使用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操作的一幕。 &
-
克隆大国逆风而上:英反对全面禁止克隆技术
针对10月即将举行的联合国特别大会有可能推出全面禁止克隆技术研究的国际协议,英国皇家科学院今天称,将联合世界其他67个科学院,反对全面禁止克隆技术研究的限制。 英国皇家科学院克隆技术专门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加德纳称,如果联合国大会一定要通过这样一个全面禁止各种克隆技术研究的协议,英国及其他慎重管理克隆技术研究的国家将不会在这份协议上签字。他表示,英国支持对生殖性克隆进行立法限制,但对克隆技术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治疗性克隆技术的研究也包括在禁止之列。只有对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做出明确区分,并在此指导下,才能通过一项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协议
-
澳大利亚用基因技术“设计”尖子运动员
新华社 据澳大利亚媒体透露,澳大利亚正在研究利用尖端基因技术“设计”尖子运动员,具体说就是通过对尖子选手遗传物质的分析来发现特殊基因,然后以此为标准选拔、培养和训练运动员,最终达到使运动员能够获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日前报道,得到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体育研究所以及悉尼皇家艾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的科学家已开始进行有关研究。科学家们首先收集了一些澳大利亚顶尖选手的DNA样本进行分析,并希望能够发现一些“顶级基因”,而后据此对儿童进行检测,以研究他们适合什么项目的运动,以及是否携带极有可能造就超级体育明星的基因。 据悉,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两个分别与力量和耐力有关的“顶级基因”。
-
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我国育种技术持续创新
新华社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5年来,选育的新品种数量是新中国成立前50年的四分之一。同时,这一制度促使我国育种投入体制由国家大包大揽向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投入为主转变。这是记者30日从农业部在河南洛阳市召开的首届全国农作物授权品种展示暨品种权交易会上了解到的。 8月29日至30日,农业部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首届全国农作物授权品种展示暨品种权交易会。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说,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保护新品种知识产权,是促进农作物育种技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新品种的保护,育种企事业单位从市场上得到了合理的经济回报,农民也通过应用优良新品种而增产增收,种子企业通过实
-
新方法对付癌症和病毒
生物通报道:最近,美国Purdue大学化学研究中心研制出新的放射治疗方法,将有助于对付癌症和病毒。包括Harry Morrison在内的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系列铑化合物(rhodium-based compounds)。这些化合物在特定光线线的照射作用下,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也可以使西尼罗河病毒和黄热病病毒失活。并不像一般化学治疗所使用的物质,这些铑化合物一般是对人体无害的,只有在特定频率的光线激活下才会损伤DNA。尽管基于这种方法的治疗方案距离临床可能还有若干年的时间之远,这种化合物确实具有作为抗‘爱癌药物和清除血液病毒感染的药物的潜力。Purdue大学前院长Morrison教授认为,我
-
药物设计新方法对付抗药性细菌
生物通报道:在美国化学协会的第228次全国会议上,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宣布说,他们已经发现了制造一种新型抗生素——氨基香豆素(aminocoumarins)的方法。氨基香豆素是一类有助于抵御药物抗性细菌的抗生素。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是一个涉及公众健康的重要焦点。目前,医生可采用的对付抗药性菌株的武器非常有限。尽管一些这样的“超级细菌”——例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氨基香豆素很敏感,但是还是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溶解度低、吸收性差和分散性差以及难以穿透细菌细胞壁使这些化合物无法成为理想的抗生素
-
武汉协和医院一种新方法提高肝癌患者化疗效果
新华社武汉 一种能更准确杀死癌细胞,并大幅降低副作用的化疗新方案,日前在武汉协和医院正式用于临床。实践证明,这种名为"化疗药物敏感性筛选"的方法,能大幅提高肝癌患者术后化疗效果。 这种方法与常用化疗方法不同的是,将癌细胞进行"近根治性"切除后,不急于进行化疗,而是先将切除的肝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常用的多种化疗药物作用于这些癌细胞,从中筛选出对患者肝癌具有明显杀伤效应的化疗药物,再据此制定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的化疗方案。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引起我国患者死亡的第二位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手段,但由于肝癌发展快,即使接受切除的患者,由于肝内外往往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