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克隆抗体:征服癌症的新方法
[AD340X300]随着人类对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如何防范和抵抗癌细胞侵入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医疗科研人员对运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病魔的信心和动力也愈发加强,其中运用单克隆抗体来征服癌症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 癌症免疫疗法也就是通过激活和加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抵御癌细胞的“入侵”。运用单克隆抗体来治疗癌症,就是运用人工培养的单克隆抗体来加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机能,因为人工培养与人体自身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在抗击癌细胞的功能上是一致的。 如果说传统的化疗是对恶性肿瘤进行“地毯式轰炸”的话,那么单克隆抗体就是征服癌症的“精确制导导弹”。在一定药物或是毒素的配合下,单克隆抗体能准
-
筛选卵巢癌的新方法
[AD340X300]生物通报道:对四家医院的数百女性的一份研究中发现:溶血磷脂(lysophospholipids)在卵巢癌女性患者体内含量较高,而在健康的女性体内则较低,这个普遍性的发现提示我们可以对卵巢癌患者进行简单的血液检测来加以鉴定。由于缺乏有效筛选卵巢癌的方法导致死亡率较高,因此这种检测血液的方法将会受到欢迎。这一结果在我们与卵巢癌的斗争中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及研究院的Sutphen医学博士说。这份研究历时三年,由美国癌症协会资助,而Sutphen是第一作者,文章将发表在7月7日的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国外SARS疫苗研究新突破
[AD340X300]生物通快讯:新的喷鼻式疫苗不久将会战胜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这种新疫苗是一种SARS和人类呼吸道病毒的混合体,它能预防猴子感染这种疾病并且将有机会成为一种适合人类使用的喷鼻式疫苗。 自从2002年底SARS在中国出现,这种病毒已经感染了8000人并使许多人患上肺炎,其中导致774人死亡。2003年下半年这种流行疾病得到了控制。通过隔离病人,这种传染病最近的爆发——包括四月份中国的爆发病例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美国国家敏感症和传染疾病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
替代抗生素治疗的新方法 RIP对抗耐药性葡萄球菌
[AD340X300]生物通快讯:一个国际性研究组证实:对植入体内的医疗设备添加一种主要成分是RIP多肽的涂层能避免细菌侵染、形成生物膜、以及之后的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一些住院患者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RIP能够防止细菌的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即“群体感应” (Quorum sensing,QS是微生物根据种群密度进行细胞信息交流,通过其合成的AI信号分子进行信号传导并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这是第一个直接的证据,证明抑制细胞与细胞的交流能防止葡萄球菌的感染。此发现刊登自6月24日的传染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网络版上并会出现在7月15日的印刷版上。
-
坚果过敏原的新检测方法
[AD340X300]生物通快讯:核桃、杏仁、腰果......这些香喷喷的坚果是不少人的至爱,也是不少加工食品重要的辅料。不过由于内含过敏原,对这些成分过敏的人来说,这些美味却意味着可怕的过敏反应。佛罗里达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灵敏的用于检测食品中潜在可能致命的痕量坚果过敏原的新检测方法。他们的研究结果刊登在Journal of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上。最初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出处理坚果使其对过敏症患者更安全的方法。他们在分析过程中开发的这些技术包括发现找到灵敏的“标记蛋白”,用来检测食物中的痕量坚果。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Shridhar Sathe和Ken
-
上海基因工程生产多肽药物技术获重大突破
[AD340X300]新华社上海6月20日电 上海华谊集团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治疗糖尿病的多肽药物。 多肽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新药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所谓II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症状是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滞后。促胰岛素分泌肽是治疗这一疾病的良药。 据介绍,当今国际上制备多肽的常用方法是化学合成,一台固向合成仪一年只能生产出1克分泌肽,每毫克肽价格高达1000多美元,使用范围十分有限。上海华谊集团成功破解了以基因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中等长度多肽(20至60个氨基酸组成)这一世界性难题,利用基因技术一年可生产100公斤肽,在多肽药物这
-
“863”计划蔬菜分子育种取得重大突破
[AD340X300]权威人士今天宣布,国家科技部重点支持的“863”计划“蔬菜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获得重大突破。科技人员利用分子标记开展的白菜、甘蓝、西瓜、黄瓜、甜(辣)椒等多种蔬菜和园艺作物获一批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利用分子标签技术培育的蔬菜杂交品种,可将育种时间从传统的3年缩短到1年,显著促进了甘蓝等显雄性不育的利用。 在今天召开的全国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向记者介绍,分子育种是一门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辅助把蔬菜的优良基因聚合到一起,或将劣质基因淘汰的技术。他说,基因无法看见和选择,DNA分子标记是通过特殊技术将其转化为可见的标签技术
-
研究沙门氏菌的新方法
[AD340X300]杜克大学的Alejandro Aballay博士等人,通过线虫模型辨别出沙门氏菌(Salmonella)所带有,使细菌能感染寄主细胞的特定基因。此发现将有助于改善药物以治疗或阻止沙门氏菌感染。 线虫生长快速而适用于基因研究且其对沙门氏菌的天然免疫反应与哺乳动物相近,将可提供更新的基因观点以探讨微生物与宿主细胞间的关系。 Aballay博士带领的团队针对沙门氏菌含有的特定基因组进行研究。此些基因组与其能否成功感染宿主有关。他们发现与感染线虫相关的四个基因。沙门氏菌的TTSS(Type III secretion s
-
生物泵取得突破性发现
[AD340X300]据丹麦政府网站6月14日消息,美国著名学刊《科学》上周五发表了丹麦三名研究人员描绘出的、普遍存在于细胞中的“钙泵”的结构图的论文,使人们看到“钙泵”的工作状况和原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钙泵”的存在,他们的发现再次把丹麦推到了细胞研究的世界前沿,对丹麦的纳米技术发展也是一个巨大推动。“钙泵”由1.5万个原子组成,直径只有几个纳米,是自然界功能性结构的最小单位,每次运输一个原子,普遍存在于所有生物的活细胞中。这一发现有助于改善治疗心脏和疟疾等疾病的药物。完成这一发现的是奥胡斯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Thomas Sørensen, 教授Jesper
-
新手术方法可有效防止胰头癌复发
[AD340X300]新华网东京6月13日电(记者何德功)日本金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消化外科教授三轮晃一经临床实践证实,胰头癌手术在切除患部的同时,如果将患部血管换成大腿内侧血管,可有效防止癌症复发。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消化系统癌症第五位,多见于40到70岁的男性。由于该病早期诊断困难、癌变可向周围组织器官扩散,该病的手术切除率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65%的胰腺癌发生在胰脏的头颈部,统称胰头癌,胰体癌(体部、尾部)只占5%左右,其余为全胰癌。 据《读卖新闻》13日报道,手术切除胰头是常用的
-
癌症化疗前保存妇女生育能力的新方法
[AD340X300]生物通快讯:最近在发表在Lancet上的一篇报告中,McGill大学健康中心(MUHC)的医生介绍了一种保存那些必须接受化疗的妇女的生育能力的新方法。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不需要手术或用激素刺激卵巢。储存年轻的女性癌症患者的生育力的最简单的技术是体外受精(IVF)和胚胎冷冻。“然而,这个方法仅仅对有伴侣的成人可行”,Tan医生说。“另外,通常在开始化疗前进行体外受精时间不充足并且体外受精药物对某些癌症来说不能使用。”另一个保持生育能力的技术包括移除一部分卵巢、冷冻以及在病人完成化疗后重新植入。但是这项技术需要动手术并且不是很有效。“我们的这项是从妇女卵巢中移除未成熟的卵,然后
-
器官移植新技术部分缓解移植器官不足难题
[AD340X300] 新华网伦敦6月13日电 据当地媒体1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项器官移植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在心脏停跳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死者体内摘除肝脏,使之仍然可用于肝病患者的器官移植手术。 据报道,在这项新技术中,伦敦国王学院医院医学家使用了能够更好进入血管的新型管材,同时改进了传统的冷却和保存捐献者器官的技术。迄今,已有31名成人和儿童在该院接受了器官移植手术。 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部分缓解移植器官数量不足的难题。此前,美国一些医学中心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类似的方
-
我国生物技术研究迅速崛起 生物经济初见端倪
[AD340X300]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记者魏武)经过20多年努力之后,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完整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体系,生物经济初见端倪。 据了解,中国目前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技术和产品研发人员2万多人,许多大学设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中国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并以每年增加近100家公司的速度增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生
-
细胞芯片技术将推动胚胎干细胞研究
[AD340X300]生物通快讯:MIT(麻省理工)的一个研究组发明一项新技术,将有望大大增强筛选能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生物材料的能力,而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将有助于发展可替换的移植器官,以及一系列组织工程学的应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具有分化成不同种特化细胞的潜能,但是掌控它们的分化方向就很难。已知有若干种因素能够影响到它们的行为。其中的一种是影响细胞生长的体外物质,这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分析一种给定的物质是如何影响细胞行为的”,化学和生物医药工程学Germeshausen 教授Robert Langer说。Langer是刊登在6月13日的Natu
-
我国创伤修复技术进入活跃期
[AD340X300] 近日在西安召开的创作修复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近来创伤学与生物学、生物材料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专家普遍认为,本世纪创伤愈合与组织再生将成为医学科学的热点,有关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 近年来,医学科学工作者运用分子生物原理,对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细胞生长因子作了深入研究。这些多肽或蛋白质组成的生长因子不仅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尤其对人体的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会上,中美陕西远光高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他们与英国ACORDIS公司、英国剑桥大学、诺丁汉特伦大学成立联合医用物理学研究小组发现,某些物质成分所产生的
-
美开发出人类胚胎干细胞操作新技术
[AD340X300] 美国科学家13日说,他们新近开发出的一种技术,有望帮助刺激人类胚胎干细胞更高效地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人体中保留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再分化形成其他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潜力。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供移植用的细胞、组织或器官,据认为在医疗上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刺激干细胞在体外进行分化并非易事,这一过程受到很多因素限制。比如,干细胞在体外赖以生长的材料,对干细胞的习性会产生影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兰格教授介绍说,某种特定生物材料究竟会如何影响干细胞习性,此前并没有什么快速简便的办法能够加以评估。兰格和同事经研
-
虚拟现实技术新突破 日开发出“嗅觉模拟器”
[AD340X300]新华网东京6月10日电(记者何德功)日本奈良尖端技术研究生院大学教授千原国宏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嗅觉模拟器,只要把虚拟空间里的水果拉到鼻尖上一闻,装置就会在鼻尖处放出水果的香味,这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嗅觉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 据《日经产业新闻》10日报道,这一装置的使用者先把能放出香味的环状的嗅觉提示装置套在手上,头上戴着图像显示器,就可以看到虚拟空间的事物。如果看到苹果和香蕉等水果,用指尖把显示器拉到鼻尖上,位置感知装置就会检测出显示器和环状嗅觉提示装置接近。环状装置里装着8个小瓶,分别盛着8种水果的香料,一旦显示器接近,气泵就会根据
-
转基因小麦新技术进入中试阶段
[AD340X300] 一项旨在抑制成熟小麦在连续阴雨天发芽的小麦转基因技术,日前在河南农业大学进行了中试,利用该项技术培育的转基因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系也同时在河南省进行中试。专家认为,小麦抗穗发芽技术的研制成功及其推广应用,将对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发挥积极作用。 据介绍,小麦收获前遇雨发生穗发芽的现象是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在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由于穗发芽影响,世界小麦的产量年损失近1亿吨。我国黄淮麦区因成熟期遇雨也多次发生大面积小麦穗发芽,进而造成断种和面粉不能食用的灾情;在北方麦区,虽然没有梅雨季节,但个别年份也曾出现过麦收期连续阴雨导致小麦穗发芽的情况
-
实施“生物技术强国战略” 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AD340X300]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今天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与人才强国战略研讨会”上建议,中国应尽快制定、组织和实施“生物技术强国战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天津市长戴相龙出席此次研讨会并致词,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发表了“关于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与人才战略的建议”主题演讲。 生物技术对解决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健康和安全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纷纷采取措施和对策,加速推进这项技术产业的发展。以生物技术为
-
监控细胞进入生长期的新方法
[AD340X300] 生物通快讯:UC Riverside的生物化学助理教授Frank Sauer及其同事发现一种判断活细胞进入生长周期的新方法,这个发现对多个领域,包括人类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将有重要意义。所有高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单个细胞——受精卵衍生而来。这个受精卵能够分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组织和器官。一旦这项任务完成了,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并进入到细胞周期的休眠期。如果细胞从休眠中苏醒而进入生长状态,就会导致细胞生长不受控制,这种不受欢迎的过程也就是广义上的癌症。因此,在认识这些调控细胞周期的蛋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任何进步,都有助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组蛋白的翻译后加工,例如乙酰化、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