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探秘科勒湿地水稻根际微生物组:解锁土壤肥力与作物营养提升的奥秘

    在亚洲,水稻是大多数人的主食。印度喀拉拉邦的科勒(Kole)湿地,是一处神奇的水稻种植区域。这里的稻田位于海平面以下 0.5 - 1.0 米,在雨季时被淹没,夏季则种植水稻。令人称奇的是,这片湿地的水稻产量极高,每公顷可达 8.0 吨,远超喀拉拉邦平均 2.5 吨 / 公顷的产量。然而,如此高产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土壤微生物群落作为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参与了养分循环、有机物分解、腐殖质形成、固氮和磷的溶解等诸多过程。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际(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区域)是土壤 - 植物 - 微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微生物活动的活跃区域,对植物的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从纺织废水 “掘金”:芽孢杆菌降解活性绿 12 染料的优化探索

    在当今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印染行业的繁荣给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纺织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合成染料,尤其是偶氮染料,如活性绿 12(RG 12),这些染料一旦未经妥善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环境杀手”。它们不仅会让水体变色,影响生态景观,更严重的是,会对生物的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可能引发癌症和基因突变等问题。传统处理纺织废水的方法,像吸附、絮凝等,不仅成本高昂,还会产生额外的废弃物,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寻找一种绿色、高效的处理方法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印度 V.B.S. Purvanchal 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致力于分离出能够降解活性绿 12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烃类污染场地微生物组动态解析:宏基因组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与生物修复潜力挖掘

    论文解读:在能源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挑战。当黑金色的石油渗入大地,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降低孔隙度、增加疏水性,更会像一层"窒息膜"般包裹土壤颗粒,破坏原本活跃的养分循环系统。更棘手的是,这种污染会引发微生物群落的剧烈更替:敏感菌种消亡,而像Rhodococcus这样的"石油食客"则趁机壮大。理解这种微生物世界的权力更迭,正是开发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钥匙。印度理工学院古瓦哈提分校的研究团队在《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发表的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印度阿萨姆邦油气田附近两类土壤——持续5年受原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探寻龙爪稷遗传密码:RAPD 与 ISSR 标记解锁其多样性奥秘

    在广袤的农业天地里,有一种作物虽不似小麦、水稻那般广为人知,却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就是龙爪稷(Eleusine coracana) ,也被亲切地称为 “Nutra-cereals”。龙爪稷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对恶劣环境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在非洲和南亚地区,它可是当地居民的重要主食呢。它不仅能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还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多吃龙爪稷,有助于促进消化、调节血糖,对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都有好处,完全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然而,就像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龙爪稷丰富的种质资源背后,其遗传多样性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低盐与高盐养殖环境下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核心肠道微生物组的差异解析:为对虾养殖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在水产养殖领域,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凭借其出色的生产表现,成为全球备受瞩目的养殖品种,尤其是在印度,它更是深受养殖户的青睐。与面临病毒感染困境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相比,凡纳滨对虾在生存和产量方面都更具优势。不过,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待解难题。以往针对对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种群生物学和繁殖过程等方面,而对于对虾肠道微生物组及其在对虾生理和生长方面的作用,却鲜有人深入探究。肠道微生物作为对虾体内复杂且动态的 “小世界”,在食物消化、营养吸收以及维持对虾整体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搞清楚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对于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CRISPR/Cas9 编辑 GS3和 GW5基因:解锁水稻增产提质新密码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粮食安全问题愈发重要。水稻作为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通过传统育种方式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就像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不仅耗时漫长,而且充满挑战。传统育种往往需要经过多代的杂交、筛选,过程繁琐且不确定性高,难以快速满足人们对优质、高产水稻的需求。因此,寻找新的育种技术和基因靶点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国家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聚焦于水稻中两个关键基因 —— 粒长基因 3(grain size 3,GS3)和粒宽基因 5(grain width 5,GW5),利用 CRISPR/C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海山沉积物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产量、纯度与片段完整性的系统评估

    深海海山作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蕴藏着全球约35%的海洋特有物种,其沉积物中的环境DNA(eDNA)如同记录生物活动的"分子化石"。然而,这些珍贵的遗传物质常被包裹在复杂的矿物基质中,并受到高压、低温等极端环境影响,传统提取方法往往面临产量低、片段短、抑制剂多三大难题。随着第三代测序技术(TGS)如Oxford Nanopore和PacBio的普及,对长片段DNA的需求日益迫切——就像拼图游戏,碎片越大越容易还原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图谱。为此,中国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发表研究,首次系统比较了三种主流DNA提取方法在深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综述:热休克对鱼类的影响及热应激下 Hsp60 表达的研究进展

    热应激及其对鱼类的负面影响温度高于鱼类正常生理范围通常被视为热应激,不过不同鱼类及其所处环境的具体阈值差异很大。而且,鱼类的最适温度会因生理过程而有所不同。当鱼类处于低于最适温度的环境时,细胞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会受限;而高温则会导致蛋白质不稳定。热休克蛋白(HSPs)及其作用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生物分子,1973 年首次在果蝇中被发现,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它们依据分子量(以千道尔顿为单位)进行分类,如 HSP100、90、70、60、40 以及小分子量的 HSPs(12 - 43kDa) ,其功能各有不同。热休克因子与热休克元件结合后,会激活热休克蛋白的表达。Hs

    来源:Ecolog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时间:2025-05-08

  • 探秘无形杀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等无形体科物种全球分布与风险预测研究

    在自然界中,无形体科(Anaplasmataceae)细菌犹如隐藏的 “幽灵”,悄然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这类细菌主要由节肢动物传播,尤其是蜱虫,它们能感染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无形体科物种的感染风险认识不足。一方面,虽然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但人类感染情况在许多地区未得到充分监测,多数病例仅在欧美等发达地区有报道。另一方面,随着分类学发展,新的无形体科物种不断被发现,可现有研究缺乏对其全球层面的系统分析,严重阻碍了对潜在感染风险的评估。为了揭开无形体科物种的神秘面纱,来自国内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全面且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eBioMedicine》上。研究人员

    来源:eBioMedicine

    时间:2025-05-08

  • "生命必需八项"健康指标延缓白质衰老:APOE4基因型与生活方式对脑老化的交互影响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理解大脑衰老机制成为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必需八项"(Life's Essential 8, LE8)作为心血管健康指标备受关注,但其对大脑微观结构特别是白质老化的影响尚不明确。更复杂的是,阿尔茨海默病主要遗传风险因子APOE4等位基因可能干扰健康生活方式的神经保护作用,这种基因-环境交互效应在年龄和性别维度上的差异亟待阐明。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马里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利用UK Biobank数据库,对18,817名参与者开展横断面研究。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扩散张量成像(DTI)获取的39个白质区域分数各向异性(FA)数据,构建白质脑年龄差(WM

    来源:eBioMedicine

    时间:2025-05-08

  • 解析气候与环境因素对德国莱姆病时空动态的影响:预测风险,守护健康

    在欧洲,莱姆病(Lyme borreliosis,LB)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每年仅西欧就有约 20 万人感染。它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i)复合群细菌引发,通过感染的硬蜱叮咬传播给人类。这种疾病不仅症状多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心脏、肌肉骨骼系统和皮肤,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传播 LB 的蜱虫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向更高纬度和海拔地区蔓延,使得疾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加。在德国,LB 已流行至少二十年,给公共卫生带来了沉重负担。然而,目前对于影响 LB 传播的环境和气候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在时空上影响疾病动态,人们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这

    来源:eBioMedicine

    时间:2025-05-08

  • 基于无配对对比学习的多帧水下视频时空一致性增强网络(MMUVE)研究

    水下世界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成为视觉感知的难题。光线在水中的快速吸收导致画面昏暗,波长选择性衰减引发色彩失真,而悬浮颗粒的散射效应进一步降低对比度。这些退化现象严重制约了海洋生物监测、海底资源勘探等关键应用的精度。尽管已有大量水下图像增强(UIE)方法被提出,但它们大多独立处理单帧图像,忽略了视频帧间的时空关联性,不仅造成视觉闪烁,还难以利用相邻帧的互补信息。更棘手的是,真实场景中同时获取退化视频与高质量配对数据几乎不可能,导致依赖监督学习的传统方法泛化能力受限。为解决这一系列挑战,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Displays》期刊发表了一项创新研究,首次提出无配对多帧到多帧水下视频增强网络(Mu

    来源:Displays

    时间:2025-05-08

  • 基于VR实验与跟驰模型的隧道照明对交通碳排放影响机制研究

    隧道作为半封闭空间,其照明环境直接影响驾驶员视觉处理能力与行车安全。现有研究多聚焦照明参数对驾驶员反应时间、视觉舒适度的影响,却鲜少探讨照明环境与生态驾驶行为(eco-driving)的关联,而车辆在隧道内产生的碳排放占交通系统总排放比重不容忽视。更矛盾的是,当前隧道照明设计主要考虑能耗优化,却缺乏对车辆碳排放影响的量化评估。这一空白使得隧道低碳化建设缺乏系统性指导,亟需揭示照明参数与交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创新性研究。团队基于实际隧道工程构建虚拟现实(VR)驾驶实验平台,通过Unity 3D动态调节隧道内部区域的亮度(1/2/3 cd/m2)和相关色温(C

    来源:Displays

    时间:2025-05-08

  • 真实网络环境流量分析数据集:突破局限,解锁网络洞察新密码

    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随着云网络的融合、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各类网络应用的不断涌现,运营商城市网络流量每年以 15% 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解云网络流量中的关键信息和流量模式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营价值、增强数据转化能力,实现云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还能提高整体客户满意度。然而,当前网络流量分析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各种网络攻击活动日益猖獗,如拒绝服务攻击、计算机蠕虫和勒索软件等,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另一方面,现有的网络流量数据集大多是在实验室环境中整理收集的,在网络规模、用户、行为以及时空特征等方面存在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来源:Scientific Data

    时间:2025-05-08

  • 突破!首次完成昆明裂腹鱼端粒到端粒无间隙基因组组装,解锁急流鱼类演化密码

    在神秘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生活着一种独特的鱼类 —— 昆明裂腹鱼。它如同一位勇敢的 “急流勇士”,栖息在水流湍急、环境恶劣的溪流中。这里海拔落差大,气候寒冷干旱,水流季节性变化显著,还时常有树枝、砾石随急流而下,对水生生物来说,生存挑战巨大。但昆明裂腹鱼却进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本领,比如先进的体内受精繁殖策略,以及适合在水底附着的特殊胸鳍条 。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让昆明裂腹鱼的生存面临危机。过度捕捞、水电开发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如今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更糟糕的是,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对昆明裂腹鱼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困难重重。现有的基因组

    来源:Scientific Data

    时间:2025-05-08

  • 探寻 HIV 感染的黑人和拉丁裔青年心理健康风险:跨国别差异与干预启示

    本研究聚焦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黑人和拉丁裔青年及新兴成年人(YEA,年龄在 19 - 28 岁),探究他们中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以及抑郁症 / PTSD 共病的情况。研究采用社会生态框架,对比在国外出生和在美国出生的群体,分析与这些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的风险因素。研究人员运用混合招募策略,对美国东部 271 名感染 HIV 的黑人和拉丁裔 YEA 进行调查,并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最初假设某些个体、人际、社区 / 社会层面的风险因素与抑郁症、PTSD 和共病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中抑郁症患病率为 33.9%,PTSD 患病率为 34.0%,共病率为 19.1%。

    来源:Journal of Racial and Ethnic Health Disparities

    时间:2025-05-08

  • 提升非裔美国青少年性风险防控效果的关键通路:教会干预研究的新发现

    非裔美国青少年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其他性传播感染方面面临着不成比例的风险,这凸显了开展符合文化背景、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措施的必要性。这项研究进行了二次探索性分析,考察理论构念对在教会环境中促进非裔美国青少年禁欲的性风险降低干预效果的中介作用。研究参与者为来自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14 所教堂的 613 名 11 - 14 岁非裔美国青少年,他们参与了一项基于亲子关系的、分别为基于信仰和非信仰的性风险降低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数据在基线期、干预后即刻以及干预后 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和 18 个月进行收集。研究人员采用系数乘积法,检验干预措施对过去 3 个月内性交频率的影响是否

    来源:Journal of Racial and Ethnic Health Disparities

    时间:2025-05-08

  • 巴西半干旱地区自然旱季条件下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卵囊的存活与活力研究:对弓形虫病防控的关键意义

    由于巴西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爆发主要由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卵囊(oocysts)引起,本研究旨在评估弓形虫(T. gondii)卵囊在巴西半干旱地区的生存情况,以及环境条件对该地区弓形虫病爆发的影响。研究人员让猫感染含有弓形虫(T. gondii)包囊(cysts)的小鼠大脑组织,将猫粪便样本置于 5 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第 1 组,阳性粪便样本暴露于阳光下,覆盖 2 厘米厚的普通沙子;第 2 组,阳性粪便样本暴露于阳光下,置于沙子表面;第 3 组,阳性粪便样本置于阴凉处,覆盖 2 厘米厚的普通沙子;第 4 组,阳性粪便样本置于阴凉处,置于沙子表面;第

    来源: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5-08

  • 城市农业中的 “蜂” 景独好:探寻都市农场蜜蜂群落的奥秘

    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当下,全球传粉昆虫数量却在持续减少,这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带来了极大威胁。昆虫授粉对约四分之三的作物物种至关重要,蜜蜂更是作物授粉的 “主力军” 。城市农业虽在不断发展,但城市化对作物授粉蜜蜂群落的影响却一直未被完全了解。在此背景下,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 Jennifer Roedel 和 Zsofia Szendrei 开展了相关研究,其成果发表在《Urban Ecosystems》上,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沿城市土地梯度选取 24 个种植南瓜(Cucurbita)

    来源:Urban Ecosystems

    时间:2025-05-08

  • 印度河泻湖海草灾难式减少后大型海藻的生态 “接力” 作用

    在美丽的海洋世界里,海草床曾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温馨家园,它们不仅为生物提供栖息之所,还能稳固海底沉积物、消散海浪能量,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现实却很残酷。随着人类在沿海地区活动的增加,大量营养物质排入海洋,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在印度河泻湖(IRL),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自 2011 年起,这里频繁出现有害浮游植物水华,随后海草大量死亡,曾经繁茂的海草床变得荒芜。在海草大量减少的区域,一种名为 Caulerpa prolifera 的根生绿色大型海藻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人们并不清楚在海草缺失的情况下,它能否为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来自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港湾分校

    来源:Marine Biology

    时间:2025-05-08


页次:15/283  共5647篇文章  
分页:[<<][11][12][13][14][15][16][17][18][19][2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