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探秘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哪些国家是净 “赢家” 与 “输家”?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当下,碳排放问题备受瞩目。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却让碳排放的核算变得复杂起来。传统的生产 - 基于排放(PBE)核算方式,将生产阶段释放的二氧化碳归到生产国,而不考虑产品最终的消费地。这就好比德国生产的汽车被国外消费者购买,汽车生产产生的碳排放就记在了德国头上,但德国通过进口产品满足部分国内需求,又避免了一些本应在国内产生的碳排放。那么,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到底是净增加还是净减少了碳排放呢?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深入探究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各国净排放转移(net emission onshoring)的研究。净排放转移指的是国内生产者通过出口产生的排放与通过进口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英国工业脱碳模式:深陷碳锁定还是迎来路径革新?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成为焦点。英国作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其工业脱碳进程备受关注。近年来,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旨在通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氢能源等技术实现工业脱碳,期望创造就业机会、振兴衰退产业,还能在相关技术和产业中占据优势。然而,在这看似前景光明的脱碳之路上,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传统的高碳产业和基础设施根深蒂固,转型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现有的脱碳技术和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新的风险。比如,CCUS 和氢能源技术虽被寄予厚望,但它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可能重新嵌入高碳基础设施,其减排效果也备受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塞内加尔自愿碳市场的选择性偏好:生态系统恢复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危机下,生态系统恢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优先议题。尽管《生物多样性公约》设定了"到2030年恢复30%退化生态系统"的雄心目标,但每年3000-9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让这个承诺显得遥不可及。自愿碳市场(VCM)被寄予厚望,期待它能撬动私人资本填补这一缺口。然而现实情况却充满矛盾——为什么碳市场资金总是流向某些特定类型的恢复项目?这种选择性资助会如何影响国家层面的整体恢复战略?这些问题正是法国研究团队联合塞内加尔学者在《Ecological Economics》发表的最新研究试图解答的。为揭示碳市场的"偏好密码",研究团队采用了多方法融合的创新设计。首先构建了塞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探秘德州中部土壤健康价值:离散选择实验揭示的农业发展新契机

    在农业领域,土壤无疑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关乎农民的 “钱袋子”,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与收益,还与全球粮食安全、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一直以来,土壤健康的价值评估备受关注,但过往研究大多聚焦于土壤固有特性的价值,比如土壤中黏土含量、土壤团聚体结构等。对于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管理改变的土壤特性,像有机物质含量、水分渗透能力等,其价值评估却存在明显的空白。这一缺失使得我们对土壤健康价值的理解不够全面,也影响了相关农业政策的精准制定和有效实施。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对土壤健康改善的价值认知,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针对德州中部地区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布拉索斯河流域的农民,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研究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局部政治解决方案”:推动减物质化战略中变革性改革的新视角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减物质化理念应运而生,它倡导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以实现社会生态的可持续转型。然而,在减物质化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传统的减物质化研究和实践往往过于理想化,在追求社会生态转型时,没有充分考虑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例如,在探讨非改良主义改革时,过度强调民主规划,却忽略了现实中民主规划面临的重重阻碍。缺乏广泛的政治支持使得相关政策难以推行,国家行动意愿和能力的不足也限制了改革的实施,社会分歧更是让达成共识变得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对于如何在不利条件下推进非改良主义改革缺乏有效的应对策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美国石化行业劳动力中的种族与民族差异:深度剖析与公平探索

    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交织地带,石化行业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长期以来,美国石化行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给周边社区带来了沉重的污染负担,尤其是对有色人种社区的影响更为显著。然而,这些行业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在不同种族群体间的分配情况却一直模糊不清。与此同时,美国环境监管机构和行业倡导者常以创造就业为由,推动石化制造设施的建设与扩张,可这些工作机会是否能公平地分配到各个种族,却无人深入探究。并且,以往研究虽指出有色人种在许多工作领域代表性不足,但针对工业制造业就业公平性的研究却极为有限,关于工业就业差距潜在预测因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一项深入研究,剖析美国石化行业劳动力中的种族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从权力关系视角解析经济增长依赖:规制理论带来的新洞察

    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如同一个充满矛盾的谜题。对于现代北方国家而言,它既像是支撑社会稳定运行的支柱,又像是隐藏着诸多危机的潘多拉魔盒。一方面,当经济增长消失或变为负数时,债务积压、失业、贫困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社会秩序面临着被破坏的风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正逐渐侵蚀着社会的长期根基。传统观念中,经济增长往往被视为社会进步的同义词,但如今全球增长与环境退化、能源和物质过度使用紧密相连,这使得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质疑。而且,在一定收入水平之上,经济增长对提升人们福祉的效率也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变得愈发困难, “长期停滞” 的阴影笼罩着许多国家。然而,负增长同样不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中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环境支出的边际激励递减效应研究

    在全球推进"30×30"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背景下,生态财政转移支付(EFT)作为激励环境保护的关键政策工具,已在巴西、印度等国取得成效。中国自2008年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NKEFZ)转移支付计划,2021年规模达87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垂直生态补偿项目。然而,现有研究发现该政策可能存在激励递减现象——随着地方政府环境支出(LGEE)水平提高或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转移支付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这种"政策疲劳"现象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特别是缺乏对地方政府财政响应行为的理论解释。广东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自然再生过程纳入地方政府效用函数,构建理论模型提出三个核心假设:EFT对LGEE的激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重审自然力量在经济分配理论中的角色:Simon N. Patten 对 John B. Clark 理论批判的深度剖析

    在生态经济学发展历程中,自然资本概念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系统融入经济词汇后,引发了不同学科间关于概念定义、研究重点与方法的热烈讨论。尽管 Alvin Johnson 在 1909 年的教材中首次使用 “自然资本” 这一术语,但早期边际主义者并未将其有效纳入分析框架,特别是在分配理论方面。例如,Johnson 将租金视为 “具有高度持久性商品” 的产物,把土地简化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本资产,未赋予自然资源因其生产性服务应得的独特回报。在这样的背景下,早在 Johnson 提出该术语七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Simon N. Patten 对自然因素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其观点值得深入研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破解中产阶级与生态足迹的权衡困境:跨国实证研究新洞察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中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这本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可它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复杂难题。一方面,中产阶级摆脱低收入状态后,购买力大幅提升,投资活动也变得丰富多样,他们有能力也更愿意为优美的环境买单;但另一方面,他们频繁且高强度的经济活动,极大地增加了对消费和能源的需求,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比如,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追求高品质生活,频繁购置各类商品,大量消耗资源,同时增加了能源使用,这无疑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产阶级与生态环境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若无法理清这一关系,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收入分配的过程中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智利南部城市居民对上门回收服务偏好研究:为城市垃圾分类政策 “把脉”

    在当今环保浪潮中,垃圾处理与回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常常缺乏完善的预收集垃圾分类系统,垃圾随意倾倒在露天场地或填埋场,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加剧了垃圾管理的难题。为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让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至关重要。然而,居民参与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像个人特征、外部激励、内在动机,还有制度政策等。传统的投放式回收方式虽被广泛采用,但问题频出,比如容器被滥用、垃圾处理不当、管理困难导致容器溢出或倒塌,还影响社区环境卫生。因此,探索新的回收方式迫在眉睫,上门回收服务便进入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来自智利的研究人员为深入了解居民对上门回收服务的偏好,开展了一项别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在智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气候适应实践与感知韧性对农户福祉的影响:基于肯尼亚与赞比亚的跨系统比较研究

    论文解读气候变化正以极端天气频发的形式冲击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生产体系,尤其是资源匮乏的小农户首当其冲。尽管各国政府与国际机构大力推广气候适应农业实践(climate-adaptive practices),但两个核心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其一,传统韧性测量指标(如FAO的RIMA和TANGO的RCI)依赖海量数据且难以捕捉心理社会维度;其二,适应策略的成效高度依赖生产系统背景,而跨区域的比较证据严重不足。为此,由Haseeb Ahmed、Juan Sebastian Correa和Nicholas J. Sitko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肯尼亚伊西奥洛牧区与赞比亚雨养农业区展开了一项开创性研究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法国城市热岛效应与收入不平等的关联:解开城市气候不公的密码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变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到 2050 年,预计全球近 70% 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之中。气候变化使得热浪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显著增加,即便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也难以幸免。比如 2003 年法国那场致命的热浪,夺走了 15000 人的生命,而这样极端的天气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夏季的常态。城市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 “热陷阱”,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s,UHI)在这里不断加剧。城市中大量使用的劣质建筑材料、道路和基础设施,就像一个个 “储热器”,吸收并储存热量;同时,城市中绿色空间和植被的匮乏,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都让城市的温度居高不下。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自然风险评估:为可持续金融筑牢根基

    在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森林砍伐不仅导致木材供应减少,还破坏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多个行业的商品和服务生产,增加了经济活动和人类住区遭受灾害的风险。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降低作物生产力,威胁粮食和营养安全、收入和贸易机会。这一系列问题使得所有经济组织都与生态系统的健康紧密相连,生态系统的恶化所带来的风险远远超出了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本身的损害。然而,识别和量化生态系统退化或破坏的后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因为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关联且动态变化,存在许多难以预测的非线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自然相关风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探究生态不平等交换的多层级结构:解析中国崛起背后的全球与国内环境不平等关联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然而环境危机的责任分配却极不均衡。那些在历史上对全球碳排放和环境破坏贡献巨大的地区,如今依然占据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物质财富的大部分,还将许多环境负担转移到了经济和社会边缘地区。这些边缘地区不仅在历史上处于弱势地位,如今更是极易受到环境恶化的冲击,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影响。传统的贸易和发展理论认为,开放边界、自由交换资本、商品和服务能够促进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平等。但这一观点忽略了经济增长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以及 “绿色” 增长政策带来的生物物理和社会危害,还有资源和劳动力从低权力地区向高权力地区转移的历史持续性和社会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生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解析欧盟电子市场演变对直接材料消耗影响:多维度洞察与可持续发展启示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然而,技术系统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技术系统的直接材料消耗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整体代谢方面,经济系统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虽有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反弹效应使得资源消耗难以真正降低;技术的材料复杂性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导致产品中资源种类增多,给回收利用带来极大困难;此外,对关键或地质稀缺材料的依赖,使得技术系统面临供应风险。这些问题相互关联,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可现有研究却常孤立地看待它们,未能全面深入剖析。因此,开展深入研究,全面了解技术系统直接材料消耗的规律与影响因素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欧洲低碳转型中充足性措施的减排潜力与经济社会影响研究

    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欧洲虽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但仅依赖能源供应链技术 decarbonization(脱碳)难以实现深度减排。现有模型多聚焦技术干预,却忽视了消费行为转变带来的减排潜力。这种认知缺口使得政策制定者难以评估 lifestyle changes(生活方式改变)对气候目标的贡献度。更关键的是,不同充足性措施(sufficiency measures)的效果可能因能源系统电气化进程而产生显著差异,但目前缺乏量化这些交互作用的系统性研究框架。为填补这一空白,来自欧洲多国研究团队在《Ecological Economics》发表研究,构建了基于环境扩展多区域供给使用表(E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经济增长与环境关切:美国生态困境背后的复杂纠葛及启示

    在 20 世纪,全球北方国家的环境价值观随着经济增长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会影响环境关切,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学界却争论不休。这一关系的明确至关重要,因为环境价值观是个人和集体采取环境行动的重要前提。如果经济增长能带来更多的环境关切,并促使人们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那么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或许能解决许多环境问题;反之,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增加环境关切,或者这种关切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么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之间可能就会存在根本矛盾。为了解开这些谜团,Marina Requena-i-Mora、Dan Brockington、Forrest Fleischman 等研究人员开展了相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瑞典西海岸入侵螃蟹治理的成本效益策略:防控措施的优化配置

    在海洋生态的大舞台上,非本土物种(NIS)的入侵正逐渐成为一场 “生态灾难大片”。船舶运输作为许多海洋 NIS 传播和定殖的重要媒介,尽管自 2017 年就实施了压载水处理(BWT)的相关规定,可入侵物种的脚步却并未停下。像亚洲滨蟹(Hemigrapsus sanguineus)和刷爪滨蟹(Hemigrapsus takanoi)这两种入侵螃蟹,自 2018 年在瑞典西海岸被发现后,便迅速扩散,严重威胁当地的海洋生态平衡。然而,传统的原位控制措施常常因为新的物种引入而效果大打折扣,且在海洋环境中,成功根除入侵物种的案例少之又少。在此背景下,为了找到更有效的防控策略,国外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C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农场景观特征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瑞士农民意愿与能力的实证分析

    随着农业集约化发展,农田景观特征(Landscape features)如树篱、田边带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正持续减少。这种趋势直接威胁着传粉昆虫等农业功能物种的生存,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尽管欧盟和瑞士通过生态重点区域(EFA)政策提供直接支付激励,但景观特征的实施效果仍不理想。这引发了两个关键科学问题:究竟是农民的意愿不足还是能力限制阻碍了政策效果?不同类型的景观特征是否存在差异化驱动机制?为解答这些问题,瑞士联邦农业研究院(Agroscope)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他们创新性地将农民调查数据(N=882)与农业普查数据、生物多样性评分(SALCA-BD)相结合,构建了包含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页次:16/275  共5482篇文章  
分页:[<<][11][12][13][14][15][16][17][18][19][2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