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生态系统动态驱动热带棕榈根际真菌群落的局部格局:超越季节与宿主因素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热带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洪水与干旱如何重塑微生物群落仍知之甚少。热带棕榈作为关键生态与经济物种,其根际真菌的驱动机制研究长期空白。挪威奥斯陆大学与哥伦比亚德尔罗萨里奥大学的Mauricio Salamanca-Fonseca团队在《Plant and Soil》发表的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哥伦比亚奥里诺基亚地区三种典型生态系统(季节性洪水森林SFF、陆地森林TFF、棕榈沼泽PS)中棕榈根际真菌群落的分布规律。研究采用跨季节随机采样策略,从8-9种棕榈成年个体根部获取样本,结合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ITS2区)和土壤理化分析(p

    来源:Plant and Soil

    时间:2025-04-13

  • 入侵松树在巴塔哥尼亚草原本土灌木下更易扎根:对生态治理的关键启示

    入侵木本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对生态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扰乱了本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找出有利于非本土物种扎根的因素,有助于制定管理策略,减轻其负面影响。在巴塔哥尼亚草原,非本土松树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这一问题愈发严峻。当地本土群落呈斑块状分布,主要由具有垂直深根的垫状灌木和浅根的丛生草构成。垫状灌木可能通过产生护苗效应促进松树扎根,而草的浅根因占据了土壤生长空间,可能起到扎根过滤的作用。研究人员在 4 平方米的样地中对扭叶松(Pinus contorta)树苗进行监测,测定其与最近种子源的距离,量化每株树苗下的灌木和草的覆盖度以及邻近根系生物量。结果显示,82% 的树苗在灌木旁扎根(灌木覆盖

    来源:Biological Invasions

    时间:2025-04-13

  • 匈牙利首次发现黄脚胡蜂(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种群证实其欧洲起源与扩散潜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生物入侵已成为威胁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众多入侵物种中,黄脚胡蜂(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因其对蜜蜂(Apis mellifera)种群的毁灭性捕食而备受关注。这种原产于东南亚的胡蜂自2004年通过中国陶瓷运输意外引入法国后,已在欧洲快速扩散,每年以70-100公里的速度扩张领地。更令人担忧的是,该物种不仅能通过自然扩散建立种群,还能借助人类运输实现"跳跃式传播",在远离现有分布区的地方形成新的入侵点。2023年8月,匈牙利西北部Kimle村首次发现黄脚胡蜂种群,这一发现将该的分布前沿向东推进了数百公里。鉴于匈牙利拥有密集的蜜蜂种群和

    来源:Biologia Futura

    时间:2025-04-13

  • 疫苗如何揭示病原体生态学奥秘:对疾病防控的关键意义

    疫苗接种运动重塑了传染病的传播态势,对病原体施加了选择压力。一些病原体受到控制,而另一些则通过抗原变异(antigenic variation)或宿主储备(reservoirs)继续存在。这篇《科学与社会》(Science & Society)文章探讨了疫苗接种的进化和生态影响,强调其在病原体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未来疾病控制策略的重要意义。

    来源:TRENDS IN Immunology

    时间:2025-04-12

  • 植物性与动物性蛋白质供应对人群年龄特异性死亡率的影响:关乎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

    在当今时代,气候变化的阴影笼罩全球,减少碳排放、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亟待攻克的难题。而全球食物系统,这个占据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三分之一的 “大胃王”,自然成为了关注焦点。许多人认为,减少动物性食物生产是构建更可持续食物系统的关键。然而,这一转变意味着食物系统中 ABP 会被 PBP 替代,或者总蛋白供应减少,人们的营养环境将发生重大改变。营养环境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和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是众多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这些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例如,在生命早期,从受孕开始的最初 1000 天内,由于母亲或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12

  • 全球海洋硅藻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的多组学解析

    在浩瀚的海洋中,微小的硅藻(Diatom)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单细胞藻类虽然个体微小,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贡献约20%的全球光合固碳量,并通过硅质细胞壁(frustule)的生物矿化作用深刻影响着海洋硅循环。然而,这个生态系统的"隐形巨人"却面临着认知空白——由于传统观测方法的局限,科学家对硅藻在全球海洋中的分布规律、环境适应机制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响应仍缺乏系统认识。这一知识缺口正制约着人类预测海洋生态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硅藻作为海洋食物网的基础和碳汇(carbon sink)的关键媒介,其群落结构变化可能引发级联生态效应。特别是在全球变暖、海洋酸化和富营养化等多重压力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12

  • 从社会 - 生态系统视角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突破与未来展望

    在生态与经济的交叉领域,生态系统服务(ES)研究自 20 世纪 70 - 80 年代萌芽后迅速发展。从早期 “自然的服务”“生态系统服务” 这些隐喻般的概念,到 1997 年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再到 2005 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推动其在全球的认知,相关概念不断演进。同时,生态系统负服务(EDS)、ES 关系、ES 供给与需求等概念相继出现。然而,这些概念如今却陷入了困境,它们未能很好地融入现有概念框架,缺乏统一的理论逻辑将其串联起来,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混乱,难以深入探究 ES 相关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 Wei Jian

    来源:iScience

    时间:2025-04-12

  • 基于Pseudomonas aeruginosa-C1M角质酶的绿色合成银纳米颗粒及其作为新型多功能生物催化剂的应用

    在环境污染与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传统化学法合成纳米材料的高毒性、高能耗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工业染料污染和病原菌传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双重威胁,亟需开发兼具环境修复与抗菌功能的绿色纳米材料。巴基斯坦真纳大学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Pseudomonas aeruginosa-C1M菌株产生的角质酶,成功实现了银纳米颗粒(AgNPs)的生物合成,相关成果发表于《BMC Biotechnology》。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技术,结合抗菌实验和染料降解实验。通过角质酶介导的银离子还原反应,在2 mM AgNO3条件下经24小时

    来源:BMC Biotechnology

    时间:2025-04-12

  • 利用遥感数据预测地中海本土物种分布:提升模型精度与保护策略的关键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物种的生态分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让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变得愈发恶劣。就拿地中海地区来说,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也正因如此,它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炎热干燥的夏季和温和湿润的冬季本是其特色,可如今,气候变化加剧了当地的干旱程度,许多植物物种面临着生存危机。像埃及西北沿海沙漠的 Thymelaea hirsuta、Ononis vaginalis 和 Limoniastrum monopetalum 这三种本土植物,它们不仅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药用、饲用等多种价值。然而,人类活动导致它们的栖息地不断丧失,种群数量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盐水组成与紫外线光化学对盐生古菌细胞膜生物标志物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在探索地外生命的科学征程中,极端环境中的生物标志物保存机制始终是未解之谜。盐湖、盐晶体包裹体等超盐环境因其独特的保存特性,成为寻找地球古老生命乃至地外生命痕迹的关键靶点。然而,卤水组成如何影响生物大分子的长期保存?紫外线辐射会如何改变这一过程?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未来火星探测任务的采样策略。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Adrienne Kish团队选择嗜盐古菌模式生物Halobacterium salinarum作为研究对象,其细胞膜碎片包含膜脂质、表面层(S-layer)蛋白和细胞膜蛋白,是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模型。研究人员设计7种模拟早期地球(E1、E2)和火星(M1-M4)的卤水,通过微孔板凝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时间:2025-04-12

  • 推动海洋气候干预的社会责任治理:生态可持续与人类福祉的平衡之道

    海洋系统正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沿阵地,从珊瑚礁修复到海洋施肥技术,各类新型气候干预措施(MCI)正以惊人速度发展和扩大规模。全球调查显示,这些干预措施在缓解气候影响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可能重构当地海洋系统,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生计和原住民权利。令人担忧的是,当前76项干预措施的决策过程中,63%主要依赖生物物理数据,54%完全不使用社会数据或仅依赖空间海洋使用数据作为唯一社会数据源。在干预措施的社会影响预期方面,研究发现了显著的方法论缺陷。尽管51%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社会影响,但评估深度有限,80%仅关注局部生态系统服务,仅34%涉及原住民权益。典型案例显示,人工栖息地改造项目往往片面强

    来源: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

    时间:2025-04-12

  • 冰岛北部海域北方长额虾(Pandalus borealis)近海与远洋种群遗传分层及其渔业管理启示

    在北大西洋寒冷的深海中,一种名为北方长额虾(Pandalus borealis)的甲壳动物正演绎着独特的生命故事。这种具有雌雄同体特性的物种,不仅在冰岛海域支撑着自1936年延续至今的重要渔业,更因其近海与远洋种群在性别转换体长上的显著差异(远洋个体比近海长28%),成为科学家探索海洋生物适应性进化的理想模型。然而,1999年Skjalfandi湾近海种群崩溃后实施的捕捞禁令,其管理边界仅依据政治划界而非生物学事实,这个长达20余年的管理困境背后,隐藏着关于种群连通性与环境适应的科学谜题。冰岛海洋与淡水研究所联合雷克雅未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BMC Ecology and Evoluti

    来源: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

    时间:2025-04-12

  • 甘蓝非生物胁迫响应 bHLH 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挖掘提升甘蓝抗逆潜力的关键靶点

    碱性螺旋 - 环 - 螺旋(bHLH)转录因子(TFs)是甘蓝应对胁迫、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本研究将甘蓝 bHLH 基因家族分为 23 组,244 个 BobHLH 基因不均匀分布在 9 条染色体上。这些基因编码 84 到 1037 个氨基酸,大多具有亲水性。研究不仅预测了基因功能和结构,还分析了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以明确甘蓝基因组中的功能和进化关系。启动子和基因本体分析表明,BobHLH 启动子中存在多个非生物胁迫响应顺式调控元件。大多数已鉴定的 BobHLH 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且多数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不同非生物胁迫会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干重等多个参数对甘蓝植株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来源:Hort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Biotechnology

    时间:2025-04-12

  • 蓖麻钙调素样蛋白(CMLs)全基因组鉴定、特征分析及其在生长发育和冷胁迫响应中的关键作用

    钙调素样蛋白(Calmodulin-like proteins,CMLs)作为参与 Ca2+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钙受体发挥作用。虽然在多个植物物种中已鉴定出 CML 基因家族,但尚未对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中的这个基因家族进行全面分析。为阐明蓖麻 CMLs 的潜在功能,研究人员检测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蛋白质基序、进化关系,以及在冷胁迫下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具体而言,在蓖麻基因组中,共鉴定出 35 个RcCMLs,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 9 条染色体上。系统发育分析将这些RcCMLs分为 7 个不同的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同一组内某些RcCMLs

    来源:Hort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Biotechnology

    时间:2025-04-12

  • 蝴蝶兰(Phalaenopsis)品种形态与细胞遗传学评估:为育种计划提供关键指引

    蝴蝶兰(Phalaenopsis)属兰科(Orchidaceae),约有 66 个物种,是备受欢迎的盆栽观赏植物。近年来,市场对花色、花形、花香多样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耐受性增强的蝴蝶兰杂交品种需求不断增加。不同组或亚属间的种内和属间杂交被广泛用于培育具有新性状的品种。由于这些杂交,蝴蝶兰中常出现多倍体现象,其染色体数目范围很广。鉴于蝴蝶兰育种中使用的物种和品种相关信息不足,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对于为植物科学家和育种者提供关键知识至关重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 35 个蝴蝶兰标准和新奇品种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成。所有被检测的蝴蝶兰品种都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

    来源:Hort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Biotechnology

    时间:2025-04-12

  • 探秘大西洋森林刺鼠种群结构:解锁生态保护关键密码

    大西洋森林原有植被大量减少,如今超 80% 的生物群落由小而孤立的片段组成。此前的系统地理学推断表明,Trinomys iheringi和T. dimidiatus各自分为两个种群。本研究利用更全面的数据库重新审视这两种刺鼠(Trinomys)的系统地理学,并详细分析其人口统计学历史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T. dimidiatus至少分为三个种群集群:塞拉多斯奥尔冈斯(Serra dos Órgãos)、塞拉杜马尔(Serra do Mar)的中南部以及塞拉杜马尔的北部。T. iheringi高度结构化,分为圣保罗(São Paulo)和格兰德岛(Ilha Grande)两个种群。人口统计学分

    来源:Conservation Genetics

    时间:2025-04-12

  • 综述:畜牧养殖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环境命运

    畜牧养殖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环境命运研究综述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新兴环境污染物,在畜牧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中普遍存在。尽管现有研究多针对特定环境介质中的 ARGs 展开,但对养殖环境及其邻近区域 ARGs 的综合研究仍较为匮乏。本综述深入探究了 ARGs 从养殖场到周边环境的来源、污染状况以及传播途径,并基于 “One Health” 概念,讨论了 ARGs 从动物传播至人类病原体的潜在风险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RGs 的来源畜牧养殖环境中 ARGs 的产生主要源于内在抗性和基因突变。内在抗性是指微生物本身具有的对某些

    来源: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4-12

  • 利用新兴技术提升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影响的自然实验研究:迈向规模化与精准化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通过优化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促进全民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PA)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议题。尽管增设绿道、改造低交通社区等干预措施被广泛推行,但传统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加速度计和人工环境审核——存在数据规模小、成本高、易受回忆偏倚影响等局限。这导致决策者缺乏足够证据判断哪些干预真正有效,尤其难以覆盖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社区。针对这一瓶颈,由曼彻斯特大学Jack S. Benton领衔的国际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时间:2025-04-12

  • 科威特拉姆萨尔湿地布比延岛植物多样性与植被结构研究:为生态保护提供关键依据

    布比延岛(Boubyan Island)位于科威特,其湿地是候鸟栖息地且被列为拉姆萨尔湿地(RAMSAR Site)。然而,全球盐沼因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面临诸多危机,布比延岛也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威胁,且此前对该岛植被研究有限,缺乏全面了解,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展此项研究。科威特科学研究所(KISR)的研究人员对布比延岛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被组成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结果发表在《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上,为该岛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人员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开展研究。通过随机选取 53 个位点,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记录位置,在每个位点设置 3 条

    来源: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时间:2025-04-12

  • 伊比利亚半岛特有两种爬行动物的河岸栖息地偏好研究: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伊比利亚半岛,河岸生态系统对于众多生物来说至关重要,它就像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桥梁,不仅调节着气候、水、沉积物和营养物质的循环,还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繁殖、觅食和扩散的场所。然而,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却像两把利剑,严重威胁着这些河岸生态系统。大量的农业活动和城市发展让原本完整的栖息地变得破碎不堪,河流的动态和植被也发生了改变,许多依赖河岸生存的物种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多所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决定深入探索这个问题。他们把目光聚焦在金色条纹蝾螈(Chioglossa lusitanica)和施雷伯绿蜥(Lacerta schreiberi)这两种伊比利亚半岛特有

    来源: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时间:2025-04-12


页次:2/139  共2769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