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长期管理措施如何影响干旱区土壤生态: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关键发现

    在广袤的地球陆地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犹如脆弱的拼图,时刻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范围内,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现象愈发严重,这背后的 “推手” 便是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想象一下,气候变暖使得火灾频发区域不断扩张,就像一片干燥的草原,星星之火就能引发燎原之势。而森林砍伐不仅改变了微生物的 “家园”,还破坏了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养分循环和有机分解过程。在干旱地区,土壤本就 “营养不良”,能量和养分供给匮乏,土壤微生物在这样的环境下艰难求生,只能分泌各种胞外酶,努力从复杂的有机底物中 “抢夺” 碳(C)、氮(N)、磷(P)等营养元素 。尽管砍伐和焚烧在过去是沙漠地区农牧民的生存策略,但不同季节的这些活动对土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喀斯特地区弃耕农田自然植被恢复初期土壤剖面温度、含水量与CO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意义

    论文解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日益凸显。中国西南喀斯特区作为全球"变绿"核心区,虽通过退耕还林等措施实现植被快速恢复,但土壤微环境如何响应这一过程仍属未知。尤其当农田弃耕后,杂草群落如何演替为单一优势种(如C4植物Imperata或Miscanthus),以及这种演替如何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含水量和CO2浓度来影响碳循环,成为生态修复的关键科学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研究团队在2018-2021年对4个土壤剖面开展连续监测。研究采用RR-7130自动监测系统结合人工采样,测定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含水量、CO2浓度及δ13C值,通过对比草本演替阶段数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复合生态浮床布局下城市明渠断面过流研究:为城市河流净化 “把脉”

    在城市河流治理的大舞台上,复合生态浮床技术就像一位潜力无限的 “新星”,备受关注。它能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净化城市河流中的污染物,为城市打造清澈的水系环境。然而,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不少麻烦。城市河流通常具有水流缓慢、自净能力差的特点,而复合生态浮床(一种常用于污染水体修复和净化的原位处理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它通过植物根系直接吸收和转化水中的营养物质,借助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最终在水体中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净化能力的生态系统。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浮床上植物根系会对水流产生阻碍作用,导致水流进入根系区域时流速急剧下降,部分水流会从侧面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解析中国不同过往土地利用方式下自然恢复对植被与土壤特性的影响:为生态修复指引方向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为棘手难题。在应对这些问题的众多策略中,植被恢复备受关注,中国在这方面也做出诸多努力,森林和草原覆盖率不断提高。然而,大规模植被恢复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它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等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却也出现了因蒸散量增加导致土壤水分和径流减少等负面效应,这给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带来了挑战。同时,植被恢复方式分为被动恢复(自然恢复,依靠生态自身过程,无直接人为干预)和主动恢复(有人为种植干预)。自然恢复虽成本低、能提升生态功能和土壤质量,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恢复过程易受气候变化、物种入侵等因素干扰,且恢复时间长。而且,过往土地利用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漫谈洪泛平原宽度:解锁半约束河流生态奥秘的关键钥匙

    在大自然的水系中,河流就像大地的脉络,滋养着无数生命。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流生态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河流被大坝拦截、河道被改造,这些都改变了河流原本的形态和水流条件。而洪泛平原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宽度的变化会对河流的水力特性以及水滨栖息地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却又未能完全明晰的问题。此前,虽然知道洪泛平原宽度在河流生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半约束河流系统里,它如何具体影响从季节性低流量到漫滩洪水期间的水力变化,以及对水生和河岸栖息地质量有何作用,仍缺乏定量的研究。这就好比在拼图游戏中,缺失了关键的几块,使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12 年围栏封育下典型绿洲 - 荒漠交错带土壤与植被的动态演变:生态恢复进程与挑战

    在广袤的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干地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的约 41%,养育着全球大约 35% 的人口。然而,过度放牧这一人类活动,却在许多干地生态系统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在干旱的绿洲 - 荒漠交错带,过度放牧成为了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的 “罪魁祸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覆盖快速下降,植物群落多样性也不断减少,这不仅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丧失,还对当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围栏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碳(C)和氮(N)循环及储存等方面的影响。但对于长期围栏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结构和稳定性,以及它们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却相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湿地地形:淡水潮汐生态系统抵御盐分入侵的关键密码

    在地球的生态版图中,湿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发挥着诸多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其中,潮汐淡水湿地更是别具一格,它虽身处河口淡水区域,却深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想象一下,涨潮时,海水顺着河口倒灌而来;退潮时,又缓缓离去,这样独特的水文环境,塑造了潮汐淡水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潮汐淡水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 盐入侵。由于海平面上升、干旱频发、风暴潮加剧,再加上人类对河流的改造,如疏浚、抽取地下水和河流改道等,导致海水不断向内陆推进,淡水输入减少,盐度不断升高。这对于依赖淡水生存的湿地生物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许多淡水生物因无法适应高盐环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基于环境依赖型涌现性状模拟与供体材料选择的盐沼湿地修复优化研究

    海岸带生态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退化危机,全球30-50%的盐沼、海草床和红树林已消失。这些由栖息地构建物种(如盐沼植物Spartina anglica)主导的生态系统,通过形成自促进反馈(self-facilitating feedbacks)维持其功能——例如植被斑块通过减弱水流、促淤和根系释氧来缓解环境压力。然而,这种"涌现性状(emergent traits)"仅在群体水平显现,导致幼苗建立阶段异常脆弱。尽管联合国"修复十年"倡议推动了大规模生态修复,但传统移植方法在海岸带成功率不足10%,单株移植的死亡率高达90%,亟需创新解决方案。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E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探秘刚果盆地中部:本土树种助力森林恢复的巨大潜力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刚果盆地中部的森林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数十年来,过度的砍伐森林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同无情的 “生态杀手”,让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大量退化和砍伐后的空地。这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许多珍稀物种失去了栖息地,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在应对这些环境难题的众多策略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森林恢复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的 NBS 方法,它就像是给受伤的森林注入的一剂 “强心针”,有望通过重新种植树木,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活力,实现长期的碳封存,为人类福祉带来诸多益处。然而,在实际推进森林恢复工作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三叶草助力黎巴嫩采石场生态修复:土壤与草原重生的希望

    在美丽的地中海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地中海干草原更是别具特色。然而,多年来,黎巴嫩地区由于无节制的采石活动,大量的采石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约 1300 座采石场分散各处,近 75% 位于稀疏草原和裸岩地带。这些采石场不仅破坏了现有的耕地,加速了土壤侵蚀,还严重干扰了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改变了原有的景观格局,使得地中海干草原生态系统岌岌可危。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生态修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人员积极探索,试图寻找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聚焦于三叶草(Trifolium subterrane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植被根系加固对运河岸坡稳定性的量化评估与机制研究

    运河和河岸的稳定性对经济、生态和航运至关重要,但传统硬质防护措施如抛石(riprap)不仅破坏生态系统,还增加碳排放。随着自然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的兴起,植被根系加固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根系加固效应的原位量化一直是技术难点,尤其在空间异质性高的河岸环境中。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性应用螺旋提取技术(corkscrew extraction),结合Bank Stability and Toe Erosion Model(BSTEM)模型,系统评估了三种典型河岸植被的力学贡献及其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Ecological Engine

    来源:Ecolog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5-05-08

  • 唤醒环保态度,激发绿色出行:“周五为未来” 运动认同对环保行为的影响研究

    在当今社会,环保议题日益受到关注,人们都在探寻如何推动环保行为的发生。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受结果偏好和物质效用驱动,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人们的环保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身份认同等非物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在环保领域,如何激发人们的环保行为,让其真正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周五为未来”(Fridays for Future)运动认同与环保行为关系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Ecological Economics》上。研究人员采用了大规模在线调查实验的方法,样本来自德国一家调查机构 forsa 维护的约 100,000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极端天气致房屋受损如何影响个体掌控感?澳大利亚研究揭示关键关联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像洪水、飓风、野火等自然灾害不断冲击着人类社会。这些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显而易见,比如冲毁房屋、破坏基础设施,导致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地区经济发展受阻。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灾害对个体心理层面的影响。其中,个体对生活结果的控制感(Locus of Control,LoC),即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影响生活结果的信念,在个体应对生活挑战、追求积极生活状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研究虽关注到 LoC 与诸多社会经济成果相关,如就业、健康、财务状况等,但自然灾害对 LoC 的影响却一直是研究空白。随着气候不确定性增加,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对于制定有效的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探秘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哪些国家是净 “赢家” 与 “输家”?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当下,碳排放问题备受瞩目。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却让碳排放的核算变得复杂起来。传统的生产 - 基于排放(PBE)核算方式,将生产阶段释放的二氧化碳归到生产国,而不考虑产品最终的消费地。这就好比德国生产的汽车被国外消费者购买,汽车生产产生的碳排放就记在了德国头上,但德国通过进口产品满足部分国内需求,又避免了一些本应在国内产生的碳排放。那么,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到底是净增加还是净减少了碳排放呢?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深入探究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各国净排放转移(net emission onshoring)的研究。净排放转移指的是国内生产者通过出口产生的排放与通过进口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英国工业脱碳模式:深陷碳锁定还是迎来路径革新?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成为焦点。英国作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其工业脱碳进程备受关注。近年来,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旨在通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氢能源等技术实现工业脱碳,期望创造就业机会、振兴衰退产业,还能在相关技术和产业中占据优势。然而,在这看似前景光明的脱碳之路上,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传统的高碳产业和基础设施根深蒂固,转型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现有的脱碳技术和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新的风险。比如,CCUS 和氢能源技术虽被寄予厚望,但它们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可能重新嵌入高碳基础设施,其减排效果也备受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塞内加尔自愿碳市场的选择性偏好:生态系统恢复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危机下,生态系统恢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优先议题。尽管《生物多样性公约》设定了"到2030年恢复30%退化生态系统"的雄心目标,但每年3000-9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让这个承诺显得遥不可及。自愿碳市场(VCM)被寄予厚望,期待它能撬动私人资本填补这一缺口。然而现实情况却充满矛盾——为什么碳市场资金总是流向某些特定类型的恢复项目?这种选择性资助会如何影响国家层面的整体恢复战略?这些问题正是法国研究团队联合塞内加尔学者在《Ecological Economics》发表的最新研究试图解答的。为揭示碳市场的"偏好密码",研究团队采用了多方法融合的创新设计。首先构建了塞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探秘德州中部土壤健康价值:离散选择实验揭示的农业发展新契机

    在农业领域,土壤无疑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关乎农民的 “钱袋子”,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与收益,还与全球粮食安全、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一直以来,土壤健康的价值评估备受关注,但过往研究大多聚焦于土壤固有特性的价值,比如土壤中黏土含量、土壤团聚体结构等。对于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管理改变的土壤特性,像有机物质含量、水分渗透能力等,其价值评估却存在明显的空白。这一缺失使得我们对土壤健康价值的理解不够全面,也影响了相关农业政策的精准制定和有效实施。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对土壤健康改善的价值认知,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针对德州中部地区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布拉索斯河流域的农民,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研究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局部政治解决方案”:推动减物质化战略中变革性改革的新视角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减物质化理念应运而生,它倡导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以实现社会生态的可持续转型。然而,在减物质化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传统的减物质化研究和实践往往过于理想化,在追求社会生态转型时,没有充分考虑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例如,在探讨非改良主义改革时,过度强调民主规划,却忽略了现实中民主规划面临的重重阻碍。缺乏广泛的政治支持使得相关政策难以推行,国家行动意愿和能力的不足也限制了改革的实施,社会分歧更是让达成共识变得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对于如何在不利条件下推进非改良主义改革缺乏有效的应对策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美国石化行业劳动力中的种族与民族差异:深度剖析与公平探索

    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交织地带,石化行业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长期以来,美国石化行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给周边社区带来了沉重的污染负担,尤其是对有色人种社区的影响更为显著。然而,这些行业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在不同种族群体间的分配情况却一直模糊不清。与此同时,美国环境监管机构和行业倡导者常以创造就业为由,推动石化制造设施的建设与扩张,可这些工作机会是否能公平地分配到各个种族,却无人深入探究。并且,以往研究虽指出有色人种在许多工作领域代表性不足,但针对工业制造业就业公平性的研究却极为有限,关于工业就业差距潜在预测因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一项深入研究,剖析美国石化行业劳动力中的种族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 从权力关系视角解析经济增长依赖:规制理论带来的新洞察

    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如同一个充满矛盾的谜题。对于现代北方国家而言,它既像是支撑社会稳定运行的支柱,又像是隐藏着诸多危机的潘多拉魔盒。一方面,当经济增长消失或变为负数时,债务积压、失业、贫困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社会秩序面临着被破坏的风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正逐渐侵蚀着社会的长期根基。传统观念中,经济增长往往被视为社会进步的同义词,但如今全球增长与环境退化、能源和物质过度使用紧密相连,这使得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质疑。而且,在一定收入水平之上,经济增长对提升人们福祉的效率也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变得愈发困难, “长期停滞” 的阴影笼罩着许多国家。然而,负增长同样不

    来源:Ecological Economics

    时间:2025-05-08


页次:22/281  共5615篇文章  
分页:[<<][21][22][23][24][25][26][27][28][29][3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