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综述:农场规模减小与小农的生存能力:对韧性和包容性农村转型的启示

    结构性转型与农场规模变化经典的结构转型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农场规模扩大。全球73国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农场规模与GDP呈正相关(2010年平均53.7公顷),但发展中国家呈现相反趋势——撒哈拉以南非洲农场规模从1960年2.9公顷降至2010年1.6公顷。中国和东南亚虽经历经济转型,但2000年前农场规模持续缩小,印度农场规模仅1.4公顷。这种分化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拉丁美洲地广人稀地区(如阿根廷)农场规模扩大,而菲律宾、尼泊尔等高密度区域则持续碎片化(fragmentation)。小农生存能力的三维视角商业生存能力全球5.1亿小农(占农场总数84%)中,仅11%土地资

    来源:Global Food Security

    时间:2025-05-27

  • 全球沼泽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温度和降水的差异化响应机制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虽仅占地球表面积的6%,却储存着全球12%-24%的陆地碳库,其中沼泽湿地作为重要碳汇,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碳平衡。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沼泽植被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候驱动机制仍存在三大认知空白:一是缺乏全球尺度的系统研究,现有成果多局限于蒙古高原、中国东北等区域;二是昼夜不对称增温的差异化影响未获全面解析;三是沼泽"水饱和"特性是否意味着植被完全不受水分限制尚存争议。这些知识缺口严重制约着湿地碳汇功能的准确评估。针对这一科学难题,中国科学院团队在《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发表的最新研究,首次构建了全球沼泽湿地NP

    来源: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时间:2025-05-27

  • CO2排放、收入与城市化对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健康状况的影响:能源消费的调节作用

    论文解读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CO2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由于其高能源消耗和快速的经济发展,CO2排放量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国家的空气质量恶化不仅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其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研究CO2排放、收入、城市化及能源消费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某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他们利用1990年至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CO2排放、GDP per capita(人均GDP)、城市化率(URBAN)和能源消费(ENCONpc)对GCC国家居民预期寿命(Lif

    来源:Global Transitions

    时间:2025-05-27

  • 天山山脉气候变暖促进土壤碳固存:高海拔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解析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生态系统因其巨大的碳储量和脆弱性成为研究焦点。然而,气候变暖如何影响这些区域的土壤有机碳(SOC)动态仍存在显著知识空白。天山山脉作为中亚干旱区典型高山系统,其加速的升温速率(0.030°C/年)和完整的垂直植被带,为解析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理想场所。为阐明高海拔SOC响应机制,研究人员通过整合1980-2023年野外调查(85个土壤剖面)与多源数据(包括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系统量化了天山不同植被带SOC的海拔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SOC含量呈现非线性海拔分布(荒漠7.998 g∙kg−1→草原34.591 g∙kg−1→森林61.474 g∙kg−1

    来源: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时间:2025-05-27

  • 农业可持续性绩效评估模型:基于大蕉种植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启示

    在全球农业面临环境压力与粮食安全双重挑战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高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凸显。以香蕉为例,2022年全球产量达1.35亿吨,但其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远超其他作物。哥伦比亚Valle del Cauca地区作为重要产区,亟需建立科学的农业可持续性评估体系。现有研究虽关注农业可持续性的单因素影响,但缺乏整合商业协作、数字技术和社会参与的系统性分析框架。针对这一空白,研究人员基于资源能力理论(RCT),对600个农业生产单位(APUs)开展横断面研究。通过设计包含28项指标的评估工具,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多维度数据。样本覆盖30个行政区的不同规

    来源:Global Transitions

    时间:2025-05-27

  • 探究情感智力对北阿联酋大学生学业压力、韧性及大学过渡期安全适应的作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论文解读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学术压力和心理健康方面。北阿联酋的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学业任务,还要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语言障碍以及社会和家庭的期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他们在大学过渡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进而影响学业表现。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RAK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揭示情感智力(EI)在管理学业压力、增强韧性以及支持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中的作用。这项研究采用了横断面描述性调查设计,收集了230名二年级学生的数据。研究工具包括社会人口

    来源:Global Transitions

    时间:2025-05-27

  • 尼泊尔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移民的健康与社会保障挑战评估

    论文解读在人口增长与全球化压力下,尼泊尔Terai Arc Landscape(TAL)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尖锐矛盾。自1973年起,当地为建立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实施了生态移民(ER),导致7000余户原住民被迫迁离。尽管全球保护区面积已覆盖17%的陆地,但移民引发的健康恶化、文化断裂和社会保障缺失问题长期被忽视。尤其对于依赖自然资源的农业社区和原住民,移民后的生计转型困难、传统医疗体系瓦解及野生动物冲突加剧,构成了复杂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混合方法研究,系统评估了TAL地区11个移民村庄的健康与社会保障现状。研究结合社会安全理论框架,采用

    来源:Global Transitions

    时间:2025-05-27

  • 基于多学科方法解析西赤道北太平洋流对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论文解读西赤道北太平洋流(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NEC)作为全球暖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东向西的流动深刻影响着北太平洋副热带与热带环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然而,由于该海域远离大陆且环流系统复杂,长期以来关于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浮游植物多样性的驱动机制研究存在显著空白。传统观测数据的匮乏限制了对NEC区域生态过程的理解,而浮游植物作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其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碳循环与渔业资源分布。为填补这一科学空白,中国研究人员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整合现场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再分析模型及BGC-Argo浮标等多源信息,系统解析了NEC区域的生物地球化学特

    来源: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时间:2025-05-27

  • 政治不确定性对全球南方国家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路径研究

    论文解读在全球工业化浪潮中,全球南方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治理挑战。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的脆弱制度架构与资源依赖型经济模式,使得政治不确定性成为制约长期环境战略实施的核心障碍。从南美矿产带到撒哈拉以南非洲能源前沿,频繁的政策更迭不仅削弱环境监管效能,更通过"政策失灵-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加剧全球气候危机。传统研究多聚焦于治理结构的静态影响,却忽视了政治波动的动态非线性效应及其与关键技术路径的交互作用,导致现有环境政策框架在实践层面屡遭挫折。针对这一理论缺口,本研究团队依托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网络(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Network),系统整合了2000至2023年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时间:2025-05-27

  • 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多维路径:社会嵌入、权力重构与知识共创的整合视角

    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根本性悖论:尽管科学界对生态阈值(planetary boundaries)的警示已达成共识,但现行社会经济系统仍深陷于高碳增长模式中难以自拔。这种矛盾在《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最新特刊中得到了深刻剖析——当传统技术修复方案(techno-fix)无法触及结构性不平等时,如何通过系统性转型(systemic transformation)重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等机构的Fabio de Castro团队联合多位学者,通过整合政治生态学、转型科学(transformation science)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时间:2025-05-27

  • 巴西塞拉多地区为何未能实施自愿环保政策?研究揭示背后的复杂因素

    论文解读在巴西,塞拉多(Cerrado)地区作为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热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森林砍伐威胁。尽管该地区的植被破坏速度接近亚马逊雨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塞拉多的生态环境正逐渐恶化。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塞拉多不仅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和碳储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来自多个国际研究机构,包括欧洲和巴西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试图理解为什么在亚马逊地区成功实施的零毁林协议(Soy Moratorium)未能在塞拉多得到推广。通过整合自愿环境政策采纳理论和公共政策、政治经济学及组织理论,研究者们分析了影响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时间:2025-05-27

  • 森林火灾与废物危机的心理社会认知影响及应对策略

    论文解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火灾和废物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泥炭地(Peat Hydrological Unit, PHU)地区,由于大量的有机物质积累,这些地区极易发生地下火,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此外,废物管理不当引发的垃圾焚烧不仅加剧了空气污染,还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经济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印尼的研究人员在《Global Transition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了心理社会认知因素在森林火灾和废物危机管理中的作用。该研究的核心在于理解社区行为如何影响环境管理。研究者采用了心理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CT)

    来源:Global Transitions

    时间:2025-05-27

  • 综述:国际金融机构是否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对项目设计文件的文本分析

    国际金融机构(IFIs)在支持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提供贷款和赠款推动项目实施。然而,对2015 - 2022年916份国际金融机构项目设计文件的文本分析显示,当前转型存在诸多问题。在环境与气候变化方面,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缺乏相关成果,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干预措施报告率低,气候适应和减缓行动未充分融入项目设计。尽管战略文件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但实际项目执行与战略承诺存在差距。妇女赋权和包容性方面,项目设计中对女性赋权、包容性和能力建设关注极少。尽管战略文件提及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的重要性,但项目实施未能有效落实,对弱势群体如原住民的关注数据有限。从项目设计和实施来看

    来源:Global Food Security

    时间:2025-05-27

  • 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中的森林政策争议:利益、信仰与倡导联盟的影响

    论文解读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金融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向更环保方向转型的重要工具。然而,如何定义和实施可持续金融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欧盟的分类法(taxonomy)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旨在为可持续经济活动提供明确的指导。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涉及森林资源的管理和投资方面。欧盟的分类法旨在通过明确哪些经济活动可以被视为可持续的,从而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这些领域。然而,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复杂互动,包括政府、金融机构、环保组织和工业界。特别是在森林政策方面,由于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相关的政策制定尤为复杂。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资助的研究人员对这一过程进行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时间:2025-05-27

  • 煤炭与碳密集型区域公正社会生态转型的临界尺度:基于多案例的中程社会变革理论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背景下,煤炭与碳密集型区域(CCIRs)的转型面临特殊挑战。这些区域不仅承载着传统能源产业的历史包袱,更面临着就业、经济结构和社会公平等多重压力。尽管现有研究提出了社会技术转型(STS)和社会生态系统(SES)等理论框架,但在解释区域尺度变革时仍存在明显不足。更关键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社会生态临界点(Social-Ecological Tipping Points, SETPs)概念虽日益受到关注,却缺乏实证验证,其启发价值亟待检验。针对这一研究空白,由欧盟TIPPING+项目支持的跨国研究团队开展了开创性工作。研究人员通过对19个CCIRs案例的跨区域比较分析,提出了创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时间:2025-05-27

  • 城镇化梯度视角下西非膳食结构变迁:从传统主食到便捷食品的转型研究

    随着西非地区城镇化率在1960-2024年间增长逾三倍,传统城乡二元划分已难以捕捉膳食结构的复杂变化。现有研究多聚焦"城乡差异",却忽视了城镇化本身作为连续光谱的特性,导致政策干预常出现靶向偏差——将营养过剩问题简单归因于城市,而低估了乡村地区同样存在的膳食风险。这种认知局限源于两个关键瓶颈:其一,各国对"城市"定义不一阻碍跨国比较;其二,膳食评估多依赖支出数据,难以区分价格与消费量的真实差异。针对这些空白,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Global Food Security》发表重要成果。研究创新性地将西非8国(贝宁、布基纳法索等)2018/19年度家庭消费调查(EHCVM)与

    来源:Global Food Security

    时间:2025-05-27

  • 综述:北欧草原造林:气候减缓、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

    北欧草原造林:气候与生态的博弈Abstract北欧地区废弃草原的造林被提议作为全球气候减缓策略,但其对草地土壤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仍存争议。半自然草原不仅支撑着高生物多样性,还提供放牧资源、传粉媒介栖息地等多元服务。本文通过综合评估碳平衡、地球物理强迫(如反照率)和景观级生态效应,呼吁政策制定需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目标。Introduction《巴黎协定》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CBD)目标常存在冲突,例如造林可能导致栖息地丧失。北欧半自然草原因传统管理(放牧、割草)废弃而面临森林侵占威胁。研究指出,快速生长的针叶树(如云杉)虽能短期提升碳吸收,但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且草地土壤碳潜力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dvances

    时间:2025-05-27

  • 竞争格局下可持续实践与企业绩效的战略关联:基于印度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在全球化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双重压力下,企业如何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价值创造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核心议题。尽管现有研究证实了环境社会治理(ESG)实践对企业财务绩效(FFP)的积极影响,但产品市场竞争(PMC)这一关键情境因素的作用机制仍存在显著空白。尤其对于印度等新兴市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其ESG基金规模在2019-2022年间激增464%,但竞争环境下ESG战略的差异化效果尚未明确。为破解这一难题,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对569家印度BSE上市公司展开长达12年(2010-2022)的追踪研究。通过整合CMIE和Bloomberg数据库的财务与ESG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时间:2025-05-27

  • 跨国企业驱动生态不平等交换的全球实证:基于3300起环境冲突的统计分析

    当前全球仅7%的经济材料被循环利用,93%依赖年复一年的新开采,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催生了大量由跨国企业(MNCs)主导的环境冲突。尽管MNCs通过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等自愿倡议标榜社会责任,但关于其实际影响存在"污染光环假说"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尖锐对立。前者认为MNCs带来清洁技术,后者则指控其利用监管洼地转嫁生态成本。这种争议背后,是生态经济学提出的"生态不平等交换"理论——全球北方通过不对称权力关系从南方系统性掠夺资源,而MNCs被认为是关键执行者。为破解这一理论困局,研究人员基于全球最大环境冲突数据库EJAtlas(包含3300起冲突和5500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时间:2025-05-27

  • 石油种植园对印尼巴布亚原住民社区水资源影响的混合方法评估

    论文解读在全球范围内,原住民社区因采掘业的环境污染而面临安全饮用水获取受限的问题。特别是在印尼巴布亚地区,油棕种植园的扩张对当地河流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依赖这些河流的原住民社区的生计和健康。Kaiso族是印尼巴布亚的一个原住民族群,他们的主要水源是河流,而油棕种植园的建立已经损害了他们获取清洁和安全饮用水的能力。季节性的不确定性和失败的水资源干预措施,加上计划中的油棕种植园扩张,预示着Kaiso族的健康和福祉可能会因长期接触受污染的水而进一步恶化。为了深入理解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混合方法研究,结合定量家庭调查和定性访谈,考察油棕种植园对社区水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种植园建立

    来源: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dvances

    时间:2025-05-27


页次:26/442  共8823篇文章  
分页:[<<][21][22][23][24][25][26][27][28][29][3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