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北京刘济墓、西安上官婉儿墓落选 新京报讯 (记者杜丁)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天揭晓,隋炀帝墓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京刘济墓、西安唐上官昭容墓因墓地被盗等原因落选。 这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为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北京房山长沟唐幽州节度使刘济墓、陕西西安唐上官昭容墓落选的原因是
-
全球变暖增加橄榄产量
一项新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橄榄可能是为数不多产量增加的植物。利用一个区域性气候模型,研究人员观察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8℃(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40年代之间预期的温度变化)对橄榄树生长及橄榄实蝇(橄榄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造成的影响。在地中海盆地(全世界约97%的橄榄树生长于此),预计的气候变化将导致该地区橄榄油产量增加4.1%,净利润增长9.6%。研究人员将该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总的说来,尽管该地区橄榄产量提高,但研究人员估计,一些地区的利润将大幅度降低。在目前橄榄产量很低的北非,利润将增长41%以上;但在中东地区,利润将平均下降7.2%。
-
联合国气候变化报告凸显全球变暖危害
根据联合国3月31日在日本横滨发布的一份最新气候科学报告,从冰川收缩到海洋酸化,气候变化已经给地球的自然系统留下了显著印记。该报告首次提出气候变化对人类安全的影响,并强调将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不到2摄氏度的重要性。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表示,如果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持续上升,预计全球变暖将在21世纪给未来的粮食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和财富带来风险。 这份报告由243名主要撰稿人、66名编辑和436名其他专家合作完成。该报告是7年来IPCC关于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影响的第一份报告。 更频繁的炎热与干旱以及更不稳定的降水,这些都对所有有人类居住的大
-
研究称蝙蝠发信号为“抢占”食物
当一只雄性棕色大蝙蝠发出回声波定位的信号时,它们并不仅仅是在觅食,同时也是在告诉其他蝙蝠离自己的食物远一点。研究者将蝙蝠置于实验室中,并在蝙蝠觅食时将其发出的信号进行录音,通过分析录音得出了这一新结论。 蝙蝠通常发出短脉冲进行回声定位,而研究者发现一些信号与此截然不同——其频率很低,持续时间却很长,且通常以3到4次发声为一组。 为了弄清蝙蝠发出这种特殊信号的目的,研究者将棕色蝙蝠的猎物黄粉虫用绳子拴住,并对蝙蝠的捕食过程进行拍摄和录音。实验设置了2个环境,在其中一个环境中,蝙蝠是独自飞行的,而在另一个环境中蝙蝠是成对飞行的(如上图所示)。 当独自飞行时,蝙蝠并不会
-
科学家证明人类导致恐鸟灭绝
恐鸟在600年前突然灭绝。 图片来源:Heinrich Harder (1858~1935) 数百万年来,9种被称为恐鸟的大型不会飞鸟类在新西兰繁衍着。约600年前,它们突然灭绝。该灭绝发生的时间与13世纪后期第一批人类到达这里的时间相吻合,因此科学家一直想知道人类狩猎在恐鸟灭绝中起到的作用。 如今,一项关于恐鸟化石基因的新研究指出,人类是导致该鸟类灭绝的唯一破坏者。这项研究对正在进行的一个争论作了注解:过去的人们是否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和猎杀动物,他们是否为大量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Morten Allentoft和同事使用
-
秦大河院士:治霾阻力主要来自部门利益
针对当下备受关注的雾霾治理问题,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在日前于京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50场报告会上表示,如果政府和个人都把生命健康、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在科技、环保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彻底摆脱雾霾天气或许并不需要像洛杉矶那样花费56年的时间,也许20年就够了。他还坦言,治霾阻力主要来自部门利益。 近几年,我国各地陆续陷入“十面霾伏”,治理大气污染已是刻不容缓。在秦大河看来,若想成功治霾,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欧洲和美国都做得比较成功。自1952年遭遇重度雾霾后,欧洲开始启动能源转型。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欧洲国家的主要能源,煤炭只占15%。在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其步入
-
Plant Pathology:让作物摆脱病害的遗传学发现
推荐理由:在最近的《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培育没有负面因素的抗病小麦,有可能为澳大利亚农业产业挽回数百万美元的损失。生物通报道:目前,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培育没有负面因素的抗病小麦,有可能为澳大利亚农业产业挽回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根据科廷大学Australian Centre for Necrotrophic Fungal Pathogens(ACNFP)的中心主任、特聘教授Richard Oliver介绍,即便是已经使用了杀菌剂,黄斑病(Yellow Spot)仍能引起每公顷超过
-
衣服也能发光? 日本新型桑蚕产发光蚕丝
日本一研究所近日培育出新型桑蚕,该桑蚕所产蚕丝通过滤镜观察,可呈现出多种颜色,并且计划在未来投入到实际应用。据报道,这种看起来呈荧光彩色的布料是用转基因桑蚕的蚕丝制作的荧光丝制成,虽然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非常美观且实用。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茨城县茨城市)研发培育出了这种嵌入水母基因的桑蚕。这种转基因蚕丝在照射到蓝光后,透过橙色滤镜看起来就会呈现绿色。此外,该研究所还利用珊瑚的基因开发出了呈荧光粉、荧光橘色的蚕丝。2月3日,专家通过转基因桑蚕对环境的影响评估,批准了转基因桑蚕的实验性培育。转基因桑蚕也成为日本首个以一般农户饲养为目标的转基因生物。据了解,除服装、照明设备外,
-
研究发现四种破坏臭氧层新气体
据参考消息3月12日报道【西班牙《世界报》3月10日报道】臭氧层的空洞没有封闭,这令科学界为之担忧。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四种破坏这个大气保护层的新气体,但尚不清楚它们从何而来。 最新一期《自然-地学》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东英吉利大学研究人员对空气成分(这些空气有的采自上世纪70年代)进行多次分析后发现了新的物质,它们在大气中的积累让人担忧。 位于地面上空约30千米处的臭氧层在过滤紫外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强的紫外线能致癌,并影响动物的生殖系统。1985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臭氧层出现一个空洞,这促使国际社会在1987年签订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限制破坏臭氧
-
科学家研究称酸雨或为物种灭绝原因
日本科学家9日表示,6500万年前陨石撞击地球,降下酸雨,让海水水平面起了变化,许多海洋生物因此灭绝。 科学家表示,强力撞击下,富含硫磺的陨石立刻蒸发,成为气态的三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数日内降到地表,造成海水表层酸化,生物死亡。 日本千叶工业大学行星探索研究中心(Planetary Exploration Research Centre)研究员大野宗佑主导的研究团队表示,在这一致命表层之下的物种躲过浩劫,最终取而代之继承这片海洋。 这起陨石撞地球的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Cretaceous-Tertiary)也导致称霸陆地1.65亿年的恐龙
-
《自然通讯》:直接利用生物质发电的新型混合燃料电池
生物通报道:虽然以甲醇或氢为发电原料的低温燃料电池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聚合物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剂体系,现有的低温燃料电池技术并不能直接利用生物质(biomass)作为燃料。目前,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低温燃料电池,借助于太阳能或热能激活的催化剂,能够直接将生物质能转换为电能。这种混合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生物质能资源,包括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甚至柳枝稷(美国本土的一种多年生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可用于提炼乙醇燃料)、木粉、藻类和家禽加工中产生的废物。该装置可用于小型单位,为发展中国家以及较大的设施提供电力,这些地方有大量可用的生物质资源。乔治亚理工学院化学和生
-
大西洋鳉鱼为何能在高污染水域蓬勃生长?
生物通报道:四十年来,来自附近制造业工厂的废物流入新贝德福德港口——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一个18,000英亩的繁忙港口。这个港口,已被多氯联苯(PCBs)和重金属污染,是美国环保署(EPA)最大的超级基金清理地点之一。同时,这里也是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研究人员一直都想解决的一个进化谜团所在地。大西洋鳉鱼(Fundulus heteroclitus)——一种约三英寸长的常见河口鱼类,不仅能够耐受这个港口的有毒环境,似乎还在那里蓬勃生长。为什么它们能够适应和生存在这样一种高度污染的环境里呢?在最近的《BMC Evolutionary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个受
-
研究称气候变化将威胁世界文化遗产
新华网柏林3月5日电(记者郭洋)纽约自由女神像、伦敦塔、悉尼歌剧院……德国的一项最新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不仅威胁沿海地区居民,还会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不良影响。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5日说,研究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摄氏度,就会有40个世界文化遗产遭受直接威胁。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大约五分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将受到长期威胁,《世界遗产名录》列入的近700个文化遗产中,136个将处于海平面以下。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还没有考虑潮汐和风暴潮的可能影响。受影响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布鲁日、那不勒斯、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堡的老城中心以及印度、中
-
科学家研发新型生物燃料电池原型 高效率近乎100%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的研发能够通过生物过程发电的各种生物电池,但大多数生物电池都无法产生大量的能量。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生物电池原型,它比现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电池更加轻便、更加强大。人体通过新陈代谢过程将糖转变成为能量,在将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这种生物电池也能通过捕获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来产生能量。由于生物电池使用的是生物材料,它们可再生而且无毒性,这就使它们有希望成为传统电池的替代品。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Percival Zhang和Zhiguang Zhu设计出了这种新型生物电池,它能够将糖直接转换成能量,这就意味着它的输出远超之前的生物电池
-
盘点老虎6个亚种:现存野生数量仅剩3000头
科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上现存的野生老虎数量大约只有3000头。仅仅在一个世纪以前,老虎的领地可以从土耳其延伸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在残酷的狩猎和严重的栖息地破坏之前,有10万头老虎生活在亚洲的野外环境中。如今,它们的后代所居住的领地只是原先分布范围的一小部分,在这些碎片化的栖息地内,要维持足够的老虎繁殖种群已经越来越困难。在9个老虎亚种中,有3种(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已经在20世纪灭绝,这里盘点的就是剩下的6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仅仅过了3个老虎繁殖世代(21至27年)的时间,这些大猫的数量就已经缩减了一半,它们的分布范围也缩小了一半。不断压缩的生存空间和猖獗的偷猎活动,给野生老虎的未来带来了
-
研究表明燃煤与机动车是北京雾霾两大“元凶”
刚刚过去的2月,如何治霾无疑成为包括整个科学界在内的全体国人关注的第一话题。3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北京霾污染主要形成于周边区域的工业燃煤污染输送,而加强于本地机动车排放的叠加,重霾污染时段二者的污染成分占70%以上。王跃思带领课题组从2000年以来持续对北京及京津冀区域霾污染观测、模拟预测和预警研究,其中对2013年1月和2014年2月北京强霾的研究,获得了该地区大气重霾污染的形成机理和源解析初步结果。根据王跃思提供的数据,北京在2013年1月和2014年2月的雾霾污染事件中,PM2.5在重污染时段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和扬尘,分别约
-
英国最新设计“巨型泡沫体”或将可治理北京雾霾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亚洲致力于治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家英国公司提出一项创新设计,认为能够有效解决雾霾带给人们的生活威胁。英国伦敦Orproject设计公司计划建造一个能够包裹公园的“巨大泡沫”,同时,学校操场也可以包裹在这种小型洁净空气系统。这种公园包含一个大型植物园,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提供完美的清净空气。Orproject公司指出,巨大泡沫结构颇似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设计,在公园内部可全年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公园空气清新。在“泡沫公园”周围的建筑物可连接到空气控制系统,为公寓、办公室和零售商场提供清新空气,同时为运动场或者医疗机构特殊提供健康空气。为了建造这种独特结构体,Orproj
-
中国拟建设全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初步预算5亿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欲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项目并已得到批准。昨日,该项目筹备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的确有建设此项目的意图,但其作为一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发改委批复。新京报记者 金煜建“烟雾箱”初步预算5亿元媒体近日报道,中科院将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解决污染难题,该项目已得到发改委批准。昨日,该项目方案的筹备负责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科院的确已就此项目计划制定了方案,并上报发改委,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项目得到批准的消息。贺泓表示,“烟雾箱”只是一个庞大的大气环境模
-
PLOS ONE:基于基因序列的变革性生物命名系统
目前,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可根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对其命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2月21日的《PLOS ONE》杂志上。本文的资深作者Boris Vinatzer,超越了当前的生物学命名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每种生物遗传序列的命名系统。这能为任何一种生物(可以是细菌、真菌、植物或动物)创建一个更坚固、精确和信息量更大的名称。Vinatzer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农业和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病理、生理和杂草科学系的副教授,他提出的这种新的分类模型,不仅使我们鉴定生物体的方法具体化,还能提高和增加卡尔林奈发明的命名规则的深度。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已经使用林奈创建的分类系统超过
-
环保部:三大原因造成近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
22日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0个城市为严重污染。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三大原因造成中国近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环境保护部卫星遥感监测表明,22日中国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影响面积约为121万平方公里,其中较重面积约为85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6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北京、邢台、张家口9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天津、太原、衡水等7个城市为重度污染。北京市AQI值为305,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