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地中海果园花期商用熊蜂外溢的生态影响:短期轻微,长期需防

    在繁花盛开的果园里,可爱的小蜜蜂们忙碌地穿梭其中,看似平常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生态奥秘。如今,农业生产对商业授粉昆虫的依赖日益增加,熊蜂(Bumblebees)作为重要的商业授粉者,被广泛用于温室和果园作物的授粉。然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商用熊蜂从果园外溢到自然栖息地,是否会干扰当地野生蜜蜂的生存?它们对非作物植物的授粉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在自然栖息地觅食能否让熊蜂的饮食更多样化,进而促进其群落发展?这些问题如同迷雾,笼罩在科研人员心头,亟待解开。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来自以色列海法大学(University of Haifa)、本 - 古里安大学(Ben-Gurion Uni

    来源:Apidologie

    时间:2025-03-27

  • 接触式吡虫啉暴露对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采集蜂头部转录组的影响及其神经毒性机制研究

    全球蜜蜂种群锐减正引发重大生态忧虑,这些传粉者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巴西科学家采用接触式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在致死和亚致死剂量下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采集蜂头部转录组的影响。通过基因本体论(GO)分析发现,暴露1小时和4小时后出现显著差异基因表达,这些基因涉及免疫防御、氧化应激、神经信号传导等关键生物学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揭示了吡虫啉通过干扰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引发神经毒性,同时激活蜜蜂的细胞解毒系统和应激反应通路。该成果为理解亚致死剂量农药的潜在长期效应提供了重要分子层面的见解,对制定保护传粉昆虫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来源:Apidologie

    时间:2025-03-27

  • 加纳可可农林生态系统八个年龄阶段水果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模式: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水果物种融入可可农场是热带可可农林复合系统(CAFs)的一大特征。本研究评估了 CAFs 八个年龄阶段(C)的水果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研究人员在三个社区内的八个 CAFs 年龄阶段(C1(1 - 5 年)、C2(6 - 10 年)、C3(11 - 15 年)、C4(16 - 20 年)、C5(21 - 25 年)、C6(26 - 30 年)、C7(31 - 35 年)、C8(36 - 40 年))中,对 72 块(100×100 米)样地的水果物种进行清查。分别采用断棍模型(Broken Stick model)、Chao - 1 模型和希尔数(Hill numbers)来估算水果物种的丰度、丰

    来源:Agroforestry Systems

    时间:2025-03-27

  • 南亚湿润热带森林中气候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因子对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 Roxb.)生长的影响及森林碳汇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气候变化对孟加拉国湿润热带森林中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运用标准树木年轮学技术,构建了 1929 年至 2020 年长达 92 年的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 Roxb.)标准年轮宽度指数年表(RWI)。通过简单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气候变量与 RWI 之间的关系。季风前和季风后的最高温度(Tmax)对树木生长有强烈的负面影响,而季风期间的温度则有利于树木生长。树木生长还受到前一年温度的影响,这表明对径向生长存在滞后效应。在空间尺度上,树木生长受区域气候和尼诺 3.4 区域海表温度的影响,这表明树木生长与大尺度气候现象之间存在遥相关。如果未来温度与树木生长之

    来源:Trees

    时间:2025-03-27

  • 解开悖论:两百万年沙丘时间序列中菌根生物量下降却伴随球囊霉素积累增加的奥秘

    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全球碳氮循环的关键参与者,其分泌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对土壤有机碳(SOC)积累具有重要贡献。在澳大利亚西南部Jurien Bay的200万年沙丘时间序列研究中,发现随着土壤老化,磷(P)耗竭导致AMF生物量递减,但令人费解的是——易提取态GRSP(EE-GRSP)浓度却显著上升,在最贫瘠土壤中达到峰值。进一步分析表明,GRSP的积累与土壤酸度、细颗粒质地、营养化学计量比及菌根植物物种丰富度密切相关,其贡献量可达142±15 mg SOC g-1。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AMF介导的土壤碳固存新机制,更为理解极端贫磷环境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来源:Plant and Soil

    时间:2025-03-27

  • 有机乳制品与肉类产品中“犊牛友好”养殖系统的市场潜力:基于德国西南部消费者分群的研究

    随着公众对畜牧业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 AW)关注度提升,奶牛养殖中剩余犊牛(surplus dairy calves)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养殖模式下,犊牛出生后即与母牛分离,部分被长途运输至育肥场,引发系列AW争议。尽管有机农业倡导“自然生活”(natural living)理念,但有机犊牛的生存状态仍与公众期待存在差距。如何平衡动物福利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应用营养心理学系的Mareike Herrler团队联合爱丁堡大学热带牲畜遗传与健康中心,针对德国西南部消费者开展研究,通过在线问卷评估三种“犊牛友好”养殖系统(母牛-犊牛接触CCC

    来源:Organic Agriculture

    时间:2025-03-27

  • 两种分布模式迥异刺柏属植物的相似功能结构与入侵动态:探究植物分布差异背后的奥秘

    在温带山区的生态舞台上,灌木物种正悄然改变着植被的格局。近年来,欧洲许多地区的草原上,灌木植被不断扩张,这一现象主要是传统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如大量减少牲畜放牧和使用火来创造夏季牧场等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灌木物种凭借出色的定植能力、对压力的抵抗特性以及在干扰后恢复的能力,成为了植被动态变化的主导力量。然而,那些看似相似的灌木物种,在全球尺度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分布和生态表现,这背后的原因一直是生态学家们渴望解开的谜题。Juniperus communis 和 J. sabina 这两种刺柏属植物,就像一对神秘的 “双胞胎”。它们在伊比利亚比利牛斯山脉中部的埃斯波特山谷(Espot valle

    来源:Folia Geobotanica

    时间:2025-03-27

  • 多环境田间试验揭示蚕豆种子多酚积累的强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对品质改良的意义

    蚕豆作为可持续农业系统中的关键作物,其高蛋白特性与固氮能力正引发全球关注。然而这颗"绿色明珠"却面临着一个有趣的矛盾:种子中丰富的多酚化合物既是强效抗氧化剂,又可能通过螯合作用降低铁的生物利用率,更让单胃动物难以消化。更复杂的是,这些"双面分子"的积累规律至今成谜——究竟是遗传因素主导,还是环境条件说了算?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Shirin Mohammadi团队在《Euphytica》发表的研究,首次通过多环境田间试验揭开了这个谜团。研究团队在挪威三大典型农业区(Vollebekk、Bjorke、Apelsvoll)构建了包含10个品种的多地点试验体系,涵盖野生型(含单宁)、零单宁(zt1)和黄

    来源:Euphytica

    时间:2025-03-27

  • 印度中部城市地区水生腹足类(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 β 多样性模式与物种 - 环境关系:为淡水生态研究奠基

    在(亚)热带印度,淡水腹足类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关可靠的生态信息却很有限。研究人员在印度半岛(亚)热带地区,花了一年时间从 19 个不同地点收集淡水腹足类样本,并获取环境数据,涵盖两个不同季节和多种水体类型。研究共发现 7 种前鳃亚纲(Caenogastropoda)和 4 种肺螺亚纲(Pulmonata)物种,后者相对更常见。β 多样性划分显示,物种替代和丰富度差异这两个组分仅有轻微差异,且物种替代值更高,这意味着环境物种筛选和 / 或这些动物有限的扩散能力在起作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表明,溶解氧和水生植被是解释当

    来源:Biologia

    时间:2025-03-27

  • 通过C–H胺化与aza-Cope重排实现橡胶解构:环氧树脂前体的绿色制备新策略

    这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如何通过精准的C–H键胺化(C–H amination)和骨架重排策略,将轮胎中的二烯聚合物“拆解”成高价值化学品。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硫二亚胺(sulfur diimide)试剂,可对橡胶实现高达35%的烯丙位胺化(allylic amination),随后利用阳离子型2-aza-Cope重排反应(2-aza-Cope rearrangement)实现聚合物链的断裂。在模型实验中,橡胶分子量从58,100 g·mol?1断链至约400 g·mol?1,废弃橡胶在6小时内被成功转化为环氧树脂(epoxy resins)的关键前体,为高分子废弃物升级回收(upcycling)提

    来源:Nature

    时间:2025-03-27

  •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居民健康的影响:深度剖析与策略展望

    在当今时代,健康已成为衡量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指标。中国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与此同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各领域广泛渗透。从 2010 - 2018 年数字经济规模与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来看,二者高度相关。然而,现有研究却难以系统阐释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这一空白亟待填补。在此背景下,西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校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BMC Public Health》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数据处理上,整合 2010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3-27

  •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 HIV 护理障碍的深度剖析:多层面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全球范围内,HIV 的防治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曼尼托巴省的 HIV 疫情形势愈发严峻,2021 - 2022 年新确诊人数创下历史新高,且在特定人群中呈现高发态势,如原住民、无家可归者、吸毒者以及年轻女性等。同时,HIV 治疗率在这些弱势群体中较低,护理依从性也在下降,这不仅影响患者健康,还增加了社区传播风险。此外,医疗资源的限制、社会歧视以及政策的不完善等因素,都给 HIV 护理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在此背景下,开展相关研究,深入了解 HIV 护理障碍,对于改善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他们以曼尼托巴省的

    来源: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时间:2025-03-27

  • 深挖填埋场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降解:探寻污染治理新路径

    填埋场沉积物中微生物 PFAS 降解研究解读在现代生活中,化工产品无处不在,其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凭借独特的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塑料、电子、气溶胶和涂料等众多工业领域。PFAS 具有特殊的两亲性,由含Cn?F2n??或Cn?F2n+1??的疏水尾部和各类亲水头基(如羧酸盐、磺酸盐或醚)组成,这使得它拥有高疏水性、抗降解性以及在宽温度范围内的可操作性。然而,PFAS 在环境中的高度持久性和在消费品中的广泛存在,导致人类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它。加拿大的相关报告显示,约 99% 的人群血液样本中都检测到了 PFAS。流行

    来源:TRENDS IN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3-26

  • 糖尿病与实体肿瘤免疫:探索关联,开启精准治疗新篇

    糖尿病对实体肿瘤细胞免疫的影响研究解读在全球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日益攀升,2 型糖尿病(T2D)也成为了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这两种疾病常常相伴出现,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T2D 以胰岛素抵抗和胰腺 β 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高血糖为特征,而癌症患者一旦合并 T2D,其癌症复发率和死亡率都显著增加。目前,虽然知道年龄、肥胖等因素与这两种疾病相关,但 T2D 如何具体影响肿瘤免疫反应,以及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不同类型癌症和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这使得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困难重重。为了揭开这些谜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这项研究意

    来源:TRENDS IN Immunology

    时间:2025-03-26

  • 免疫新突破:双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为 CIC::DUX4 融合阳性肉瘤带来新希望

    双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 CIC::DUX4 融合阳性肉瘤的突破性研究在肿瘤治疗的复杂版图中,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群起源于间充质组织的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目前已识别出 80 多种不同亚型。这一显著的异质性给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开发有效治疗手段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些亚型里,CIC - 重排肉瘤,尤其是携带 CIC - 双同源盒 4 基因(DUX4)融合的 CIC::DUX4 肉瘤(CDS),是一种极为罕见且侵袭性强的亚型,预后极差。CDS 在所有肉瘤中占比不到 1%,却常侵袭儿童和年轻人。它主要在软组织中 “安营扎寨”,常见于四肢、躯干以及头颈部区域。更棘手的是,约 40% 的病例在疾病早

    来源:npj Precision Oncology

    时间:2025-03-26

  • 化疗对 CLDN18.2 阳性胃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探索免疫抑制新机制

    背景:Claudin 18 异构体 2(CLDN18.2)是胃癌(GC)的潜在治疗靶点。然而,化疗联合抗 CLDN18.2 抗体在 CLDN18.2 阳性胃癌中的疗效有限,且化疗诱导的肿瘤微环境(TME)变化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和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 37 例胃癌样本(包括 11 例 CLDN18.2 阳性病例),以评估化疗对 CLDN18.2 阳性胃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接受化疗的 CLDN18.2 阳性胃癌中,细胞毒性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低于未接受化疗的 CLDN18.2 阳性胃癌,而调节性 T

    来源: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时间:2025-03-26

  • 喉癌预后新指标: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与免疫抑制淋巴细胞比值(CIL)的关键作用

    喉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新视角:CIL 的重要价值在肿瘤研究的领域中,喉鳞状细胞癌(LSCC)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对象。肿瘤微环境就像是一个复杂的 “战场”,其中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如 CD8+T 细胞)努力对抗癌细胞,而免疫抑制细胞(像 M2 巨噬细胞、N2 中性粒细胞等)却在为癌细胞 “保驾护航”,它们之间的平衡深刻影响着肿瘤的发展进程。免疫评分(Immunoscore,IS)作为评估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虽已在多种肿瘤预后评估中崭露头角,可它仅聚焦于 CD3+和 CD8+T 淋巴细胞,忽视了免疫抑制细胞的作用,这就好比作战时只关注了我方部分兵力,却没留意敌方的 “隐藏部队”,使得其在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时间:2025-03-26

  • DNA 甲基化调控 HLA-C 表达影响间皮瘤预后:潜在诊疗新靶点

    间皮瘤研究新突破:HLA-C 成为潜在诊疗关键靶点间皮瘤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和发展如同一场隐匿且凶猛的风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由于长期接触石棉等有害物质,间皮瘤的发病率尤为突出。这种癌症主要起源于人体的浆膜组织,像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其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异型性,生长方式具有浸润性,还常常发生转移。尽管目前在诊断技术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通过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免疫组化(利用一些特定的标志物,像 Wilm's 肿瘤 1 [WT1]、间皮素和钙视网膜蛋白等)来辅助诊断,但间皮瘤的分子发病机制仍然如同迷雾一般,让医学研究者们难以完全洞悉。肿瘤微环境(TME)在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时间:2025-03-26

  • 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新希望:自体干细胞移植前输注体外扩增活化半相合自然杀伤细胞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起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嵴。它在临床表现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约 50% 的患者被国际神经母细胞瘤风险组(INRG)分期系统归类为高危疾病。对于高危 NB,目前主要国际合作组织采用强化多模式治疗方法,包括多药化疗诱导、手术切除、放疗巩固、清髓化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使用维甲酸治疗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以及利用肿瘤特异性抗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抗体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时间:2025-03-26

  • 微波消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肺癌,这个 “健康杀手”,长期霸占着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排行榜的高位。传统治疗手段在它面前,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就拿非小细胞肺癌(NSCLC)来说,微波消融(MWA)作为一种超微创治疗方法,虽然能凭借较大的消融区、较短的消融时间和较低的热沉效应在肺癌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还能引发抗肿瘤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够稳定,无法彻底清除体内复发的肿瘤细胞。而免疫疗法,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虽在癌症治疗领域掀起了一阵革命,可单药治疗晚期 NSCLC 时,临床疗效也差强人意。在这样的困境下,为了给肺癌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机构的研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时间:2025-03-26


页次:32/132  共2622篇文章  
分页:[<<][31][32][33][34][35][36][37][38][39][4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