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安得拉邦新发现的齿白蚁属(Odontotermes Holmgren)物种:生态与经济意义重大的研究突破
尽管齿白蚁属(Odontotermes Holmgren)在生态和经济方面意义重大,但在印度安得拉邦,对其分类学和分布的研究却十分匮乏。齿白蚁属包含许多害虫种类,会破坏木材、建筑结构以及农业和园艺作物。然而,该属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尚未得到评估。作为南印度白蚁分类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收集到 4 种齿白蚁,分别是埃氏齿白蚁(Odontotermes escherichi (Holmgren))、球形齿白蚁(O. globicola (Wasmann))、古尔达斯布尔齿白蚁(O. gurdaspurensis Holmgren and Holmgren)和瓦伊什诺齿白蚁(O. vaishno Bo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opical Insect Science
时间:2025-05-07
-
突破传统认知:非真社会性昆虫的社交行为多样性及其进化意义
在自然界中,社会性(sociality)长期被狭隘地定义为真社会性(eusociality)——即具有生殖分工、世代重叠和合作育幼三大特征的极端社会形式。这种以蚂蚁、蜜蜂等真社会性昆虫(Hymenoptera)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虽然催生了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等经典理论,却无形中遮蔽了更广泛的社会行为谱系。正如Bourke在《社会进化原理》中指出,这种"真社会性偏见"使得学界忽视了占昆虫物种99%的其他社会组织形式,导致对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的理解存在重大缺口。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从果蝇幼虫的临时聚集到耳螋(Dermaptera)的跨季亲代抚育,昆
来源:Insectes Sociaux
时间:2025-05-07
-
揭秘温带低地河流鱼类冬季 “活跃密码”:欧洲须鲃与河鲷的冬季运动研究
在大自然的奇妙舞台上,冬季对于淡水鱼类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寒冷的气温、缩短的日照时间、可能出现的冰盖以及变化无常的水流,都如同重重关卡,考验着鱼类的生存能力。以往的研究发现,低温会降低鱼类的代谢率、游泳能力和觅食率,一些鱼类甚至会进入静止状态来应对寒冬。然而,对于许多鱼类在冬季活动和运动的减少程度,以及这种减少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还知之甚少。就像在温带低地河流中,欧洲须鲃和河鲷这两种常见的鱼类,它们在冬季究竟是如何活动的呢?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开的谜题。为了揭开这个谜题,来自英国伯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University)等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意义
来源:Hydrobiologia
时间:2025-05-07
-
“塑木堵塞” 现象揭秘:地中海山区河流与温带生态系统的惊人共性及研究意义
木堵塞(Wood jams)由沉积在河道区域的树枝、树根团、细小有机物和矿物沉积物组成,在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对温带山区河流的研究表明,木堵塞能有效捕获大塑料(Macroplastics),这会给栖息其中的生物带来多种风险。但在其他气候区的山区河流中,因河岸植被、木堵塞特征和河流水文状况不同,类似效应尚未得到验证。研究人员对意大利中部地中海小型山区阿涅内河(Aniene river)河道内木堵塞及其他表面沉积的大塑料进行采样。结果显示,木堵塞捕获的大塑料碎片质量分别是木本植被、草本植被和裸露河流沉积物捕获量的 10 倍、150 倍和 600 倍。这些结果证实了之前在温带山区河
来源:Hydrobiologia
时间:2025-05-07
-
巴西海岸生物地理分区新解:海洋螨类系统地理学揭示关键边界
巴西海岸的生物地理分区一直存在争议,不同的假设对省份或生态区域之间的边界划分提出了不同观点。为验证这些假设,研究人员选用海洋小型底栖生物中的常见组成部分 —— 海螨(halacarid mites)开展研究。海螨移动能力弱且没有浮游扩散阶段,非常适合这项研究任务。研究人员从 47 个地点采集了 427 个个体,它们分属于 3 个通过形态学鉴定的物种,分别是双嵴阿高螨(Agauopsis bilophus)、军团阿高螨(A. legionium)和光滑菱形颚螨(Rhombognathus levigatoides),并对这些个体的 1 个线粒体标记和 2 个核标记进行了测序。研究数据解决了热带和
来源:Hydrobiologia
时间:2025-05-07
-
马德拉岛流浪猫与猎物的昼夜活动规律研究:对本土物种保护的启示
在神秘的海洋岛屿上,生物们的生活节奏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外来物种的入侵,正悄然打破岛屿生态的平衡。家猫(Felis catus),这个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宠物,一旦成为流浪猫,在岛屿环境中却可能变成本土生物的 “噩梦”。它们凭借着灵活的捕猎技巧,肆意捕食各类猎物,严重威胁着本土物种的生存。据统计,全球岛屿上至少 14% 的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灭绝都与流浪猫脱不了干系。在马德拉岛(Madeira Island),流浪猫的身影随处可见,它们在城市与乡村穿梭,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预估的影响。然而,以往人们大多关注物种的空间分布,却忽略了物种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尤其是流浪猫与它们猎物的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
时间:2025-05-07
-
循环限饲助力亚马逊鲷(Brycon amazonicus)养殖:优化生长与成本控制的新策略
本研究评估了循环限饲对亚马逊鲷(Brycon amazonicus)幼鱼补偿生长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总共 600 条鱼(约 12 克)被完全随机分配,采用三种投喂策略:连续投喂(对照组)、隔日禁食(AF)和持续禁食(CF),实验周期为 56 天,分为两个阶段:28 天的限饲期(阶段 1)和 28 天的再投喂期(阶段 2)。研究分析了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血液学参数和生化指标。实验结束时,接受 AF 和 CF 处理的鱼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最终体重与对照组相似。AF 处理提高了饲料效率,而 CF 处理则需要更长的再投喂时间来恢复生长。在阶段 1,鱼动用了脂质储备,这从内脏脂肪指数(VSI)和肝体指数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微生物驱动养殖系统:优化露斯塔野鲮高密度育苗的关键钥匙
在本研究中,大小为 5.6±0.15 毫米(2.40±0.06 毫克)的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鱼苗,以 4000 尾 /m³(T1)、6000 尾 /m³(T2)、8000 尾 /m³(T3)和 10000 尾 /m³(T4)这四种密度放养,以评估微生物介导生物絮团系统(biofloc system)的适宜密度。露斯塔野鲮鱼苗在 20000 升的聚乙烯内衬圆形生物絮团池(直径 5 米)中养殖,每组设置三个重复,养殖周期为 28 天。鱼苗投喂粉尘饲料(粗蛋白 36%,脂肪 4%),每百万尾鱼苗投喂 4 千克,分两餐投喂,且每日投喂量递增 10% 。絮团通过添加糖蜜制备,维持碳氮比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天然鲜饲料助力锯缘青蟹(Scylla tranquebarica)与拟穴青蟹(Scylla olivacea)G1杂交种高效培育的奥秘
天然鲜饲料会影响雌性锯缘青蟹(mud crabs)的生长和繁殖。研究人员用天然鲜饲料进行了一系列喂养实验。20 只亚成年雌性锯缘青蟹(Scylla tranquebarica)被分别养在装有循环系统的塑料桶中。第一组 10 只蟹喂食低价值鱼(Leiognathus equula)(A 组),第二组数量相近的蟹喂食Leiognathus equula和牡蛎(Crassostrea irredalei)的组合饲料(B 组)。每天按总生物量的 5 - 10% 投喂两次。每天观察雌蟹的蜕皮情况,蜕皮时记录生长数据,蜕皮后的个体可与成年雄性拟穴青蟹(Scylla olivacea)交配。新交配的雌蟹被饲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探寻密歇根州水产养殖潜力:解锁经济与生态多重效益的密码
美国密歇根州高度重视渔业,无论是休闲垂钓的鱼还是作为食物的鱼都备受关注。商业捕鱼在历史上为密歇根州(MI)的海产品生产做出了贡献,如今其衰落却为水产养殖(aquaculture)带来契机,使其能开展补充捕捞和恢复活动。尽管近期已有研究评估美国不同地区水产养殖的经济影响,但密歇根州的水产养殖仍有诸多未知,这限制了该州推动产业发展的资源投入。为初步了解密歇根州潜在水产养殖增长的影响,研究运用投入产出模型 IMPLAN,对密歇根州、密歇根州阿尔科纳县和德尔塔县这三个不同地区的 12 种情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水产养殖扩张的经济影响因地区而异。在密歇根州,每新增一个水产养殖工作岗位,就能带来 1243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Satureja bachtiarica提取物:水产养殖真菌防治的绿色新希望 —— 对抗Saprolegnia parasitica感染的研究
水产养殖中,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不断攀升,而化学抗真菌剂会带来环境和健康风险,因此寻找可持续的替代方案迫在眉睫。本研究针对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卵中分离出的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探究了巴赫蒂亚里风轮菜(Satureja bachtiarica)和塔拉戈尼蓍草(Achillea talagonica)乙醇提取物的抗真菌功效。研究人员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提取物中的主要酚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和定量分析。通过体外实验测定了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随后开展体内实验,评估提取物在预防受精鳟鱼卵真菌感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性成熟早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开启高效养殖新视野
在广袤的水域世界里,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曾是其中的重要一员。它们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还因其产出的高价值产品 —— 鱼子酱和鱼肉,而备受人们关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过度捕捞让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栖息地也因水坝、障碍物的修建以及污染问题而遭到严重破坏,这使得许多鲟鱼物种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物种,同时满足市场对鲟鱼产品的需求,水产养殖应运而生,成为了守护俄罗斯鲟种群的关键手段1。俄罗斯鲟属于晚熟物种,在水产养殖环境下,雌性通常要 6 - 10 年才能达到性成熟。如此漫长的成熟周期,给鲟鱼的繁殖计划带来了诸多挑战。此前的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桡足类投喂密度对巴西宝石鲈(Gramma brasiliensis)幼体生长与体色发育的关键影响
巴西宝石鲈(Gramma brasiliensis)作为热门海水观赏鱼,其人工繁殖技术对物种保护至关重要。最新研究揭示了桡足类(Parvocalanus crassirostris)在幼体培育中的关键作用:当与轮虫(Brachionus rotundiformis)混合投喂时,即使低密度(0.5 copepods mL−1)也能加速发育进程。实验设置4组投喂方案(对照组纯轮虫10 mL−1,T1-T3组逐步增加桡足类比例),通过显微摄影监测发现,含2 copepods mL−1的T3组表现最优——幼体标准体长(SL)、体高(BH)、口裂宽度(MW)等指标显著提升,脊索弯曲现象比对照组提前出现,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水温与热冲击对南方医蛭生长和健康的影响:水蛭养殖的关键突破
在自然界中,医蛭(Hirudo verbana Carena, 1820)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属于环节动物门,能寄生在多种脊椎动物身上吸食血液。别小看它,它可是有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呢!在生态方面,它能调节宿主种群数量,还是许多水生和半水生动物的食物,在水生食物网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在经济领域,其用途更是广泛。它分泌的物质具有治疗作用,在很多国家的医院和诊所,被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在兽医领域,也能治疗一些动物疾病;甚至在化妆品行业,其分泌物还被提取用于制作面霜和乳液。然而,随着医蛭多功能特性被不断发现,市场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过度捕捞使得野生医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像
来源: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时间:2025-05-07
-
城市树木倒伏风险预测:视觉与断层扫描技术揭示火焰树树干内部状况
在城市地区,要完全消除树木倒伏的风险,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技术层面来看,都是难以实现的。为了实现有效的城市树木管理,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效益,就需要可靠的工具来指导相关干预措施。本研究借助声波断层扫描(SoT)和电阻断层扫描(ERT)技术,深入探究火焰树(Spathodea campanulata)树干的视觉分析结果与内部实际状况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对位于 UFV(维索萨 - 米纳斯吉拉斯州)的 30 棵被移除树木的树干截面展开分析,发现 26.7% 的树干存在空洞,20% 有裂缝,10% 出现木材变质的情况。断层扫描结果与切割后的实际情况在 70% 的案例中相匹配,其中声波断层扫描在检测空洞方
-
探寻独行菜(Lepidium sativum L.)表型变异密码:解锁跨环境育种新契机
本研究旨在探究 64 份源自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与作物研究所(IPK)的独行菜(Lepidium sativum L.)种质与 4 份伊朗本地栽培品种之间农艺性状的变异性和关联性。研究在两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分别是阿尔达比勒(Ardabil,寒冷气候)和埃万基(Eyvanki,半温暖气候)。结果显示,在阿尔达比勒,种子产量范围为 31.9 至 126.2 克 / 平方米;在埃万基,种子产量范围为 25.8 至 123.1 克 / 平方米。在两个地点对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它们分为实际的类别,如产量构成因素、营养生长和物候特征。然而,编号为 10、43、48、52 和 53 的种质在两种环境条件下表
来源: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时间:2025-05-07
-
植物功能多样性:三峡库区河岸草地入侵影响生产力的关键调节因子
植物入侵给全球带来挑战,它通过入侵物种的数量直接影响,以及对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SD)和功能多样性(Functional Diversity,FD)的连锁反应,显著降低生态系统功能。然而,在易受入侵的河岸生态系统中,不同入侵强度下,SD 和 FD 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仍不明确。在此,研究人员利用三峡库区(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TGRA)入侵植物群落的数据,评估植物入侵对 SD、FD、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和地下生物量(Belowground Biomass,BGB)的影响,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来源:Biological Invasions
时间:2025-05-07
-
探究铬(VI)对蚕豆根应激基因表达影响:揭示植物抗逆新机制
在植物中,编码应激蛋白的基因表达对于增强植物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下的耐受性、抗性以及防御系统(尤其是抗氧化系统)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和评估铬(VI)对蚕豆(Vicia faba L)根中某些应激基因,如热休克蛋白(Hsp70.1)、金属硫蛋白 - 2(MT2)、谷胱甘肽还原酶(GR1)、超氧化物歧化酶(Cu - Zn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铬(VI)会抑制蚕豆根的生长,使根的长度和鲜重降低。另一方面,它会诱导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过量产生,并刺激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然而,研究人员注意到,Cat、GR 和 Cu - ZnSO
来源:Biologia
时间:2025-05-07
-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特有濒危棕榈Bentinckia nicobarica的传粉生态学与繁殖成功机制研究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特有濒危棕榈Bentinckia nicobarica(IUCN红色名录1998年列为濒危)展现出独特的繁殖策略。这种雌雄异熟(protandrous)植物在3-9月开花,花药通过纵裂方式散粉,单花产生7466±33.725粒花粉,惊人的7466:1花粉-胚珠比暗示其高度依赖传粉者。时序开花机制使雄花比雌花早3-8天开放,强制推行异交(xenogamous)繁殖模式。传粉昆虫群落以膜翅目(Hymenoptera)为主导(占比53.6%),双翅目(D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依次递减。弓背蚁Camponotus compre
来源: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s
时间:2025-05-07
-
AI 助力活性红 195 染料脱色优化:开启工业废水处理新征程
在当今工业化时代,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工业废水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其中,印染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染料,如活性红 195(RR195)染料,这成为了水污染的一大难题。每年全球有超过 700,000 吨合成染料被生产出来,在加工过程中,10 - 25% 的染料会流失,还有 2 - 20% 会直接排入水道。这些染料不仅让水体变色,还会干扰水中的氧气含量,阻碍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传统的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都存在各自的弊端。生物处理受空间和敏感性限制,化学处理成本高昂且会产生需要妥善处理的污泥,物理
来源:Desalination
时间: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