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马达加斯加发现变色龙新物种

    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8月30日发表公报说,其考察人员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的雨林中发现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变色龙。 考察人员根据著名虚构人物、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人猿泰山”,将这一新物种命名为“人猿泰山瘤冠变色龙”。不伦瑞克工业大学与马达加斯加的塔那那利佛大学和德国数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这项考察。“人猿泰山瘤冠变色龙”嘴部较平,在变色龙中非常独特,这一特殊外观引起了考察人员的兴趣,进而发现它是一个新物种。 考察人员说,这种新发现的变色龙已经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目前其分布区域总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 考察人员指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人猿泰山瘤冠变色龙”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东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0-09-02

  • 转基因鲑鱼拟进入大自然生物链 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近宣布,将于2010年9月19日至21日就AquAdvantage公司转基因技术的大西洋鲑鱼拟用于食品,召开两个公开讨论。    据宣布,在这次会议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兽医咨询委员会将研究AquaBounty科技公司为AquAdvantage三文鱼申请批准的有关科学问题。    公开讨论的第一天计划兽医咨询委员会委员将评估这些动物转基因动物和FDA的监管过程中的技术方向。第二天,FDA报告涉及有关动物健康、食品安全、环境问题等。根据数据:AquAdvantage三文鱼的繁殖速度比常规饲养的大西洋鲑鱼更快。    在会议的第三天,美国食品药

    来源:三农在线

    时间:2010-09-02

  • 2009年一篇Nature文章引发的故事……

    小桐子计划繁华难现?    “小桐子是一种可以在干旱条件下茂盛生长的灌木,其种子可以生产类似于柴油的燃油,但目前人们将其当做绿色金子的期望正在减退——许多人曾把小桐子当做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拯救者,一种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并将其带入一个可持续的、油料供应充足的未来能源植物。”    这段话,出自2009年9月1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的一篇新闻,题目是《神奇的野生灌木计划繁华难现》(Wonder  weed  plans  fail  to  flourish)。    被作者San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09-01

  • 8种搭乘神舟飞船的“太空蔬菜”品种试种成功

    曾搭乘神舟飞船太空育种的8个蔬菜品种,经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农业专家精心培育,今年在该县试种成功,目前辣椒、茄子已结果实。明年该县将在全县大面积种植,届时这些“太空蔬菜”将被端上市民的餐桌。 崇礼县为进一步调优蔬菜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名、特、优蔬菜品种,今年初从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引进了“航椒3号”、“航椒4号”、“航椒5号”、“航椒6号”、“航椒7号”、“航椒0112”、“航椒0113”、“航茄5号”等8个航天蔬菜品种,在西湾子镇、白旗乡两个种植片区试种6亩。为详细了解“太空蔬菜”的生长习性、管理方法,该县农牧局专门对8个“太空蔬菜”品种的试种土壤、棚室温湿度等生长条件进行了全程监控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0-08-30

  • 研究证实海水酸化使海洋生物种类锐减

    英国和巴西研究人员8月25日发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说,地中海一海域因火山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酸化后,那里的海洋生物种类大幅减少。 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地质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上发表论文说,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地中海海域发生的火山活动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被释放到海水中,使得海水严重酸化,这里也成为研究海水酸化的“天然实验室”。他们对这片海域中有孔虫类的调查显示,海水酸化使其种类从24种降到4种。 通常情况下,海水呈弱碱性。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增强海水酸度,使PH值降低,有孔虫类等海洋生物的钙化物甲壳可能因此被破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8-27

  • “北上西移”破解生物质能与民争地

    ——专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高立志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这也是人类急需的替代石油资源的最可能途径。那么,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将遵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高立志。     “ 我们还发现大多木本油料植物种类都是热带与亚热带区系起源的,而我国的边际性土地资源大多在北方和西部,所以我们确定将解决一些特色战略性木本油料植物的抗旱与抗寒作为主攻方向,目的是推动其战略北上与

    来源:中国能源报

    时间:2010-08-27

  • 中国兴建首个全球植物“避难所”

    “很多过去发表的中生代物种,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8月14日,植物分类学家、黔西南州林科所所长邓朝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惋惜地说,一些大型蕨类植物在贵州已几近灭绝,需要移地进行保护。  邓朝义告诉记者,全世界现有蕨类植物120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约有2600余种,以西南和华南地区种类较多。贵州有蕨类植物770种,其中黔西南州分布有蕨类植物378种。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有19科28属57种,其中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科3属3种。很多蕨类植物都是黔西南州的特有种。不过,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破坏,这些带有远古基因的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时间:2010-08-26

  • 新型催化剂让家庭自主供电成为可能

          在美国化学学会第240届全国会议上,研究人员丹尼尔·诺瑟拉博士表示,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其能将电解水产生氧气的效率提高200倍,有助于人们开发出个性化的发电系统,从而让家庭实现电力供应自给自足。                    个性化的发电系统包括铺设在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放在地面的电解槽。太阳能电池板可为加热、做饭、照明和电动汽车充电等日常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0-08-26

  • 鱼和熊掌兼得长江大型底栖生物物种增至31种

      本报讯  (实习生董悦青  首席记者任荃)黄金航道和多样生物可否居于同一条河流?在日前世博会国际组织联合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展厅举行的《河口航道生态》专题片首映式上,观众们看到了一个“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长江口——据农业部东海水产研究所监测,自长江口生态工程实施以来,长江航道范围内的大型底栖生物物种数量由2003年的6种增加至去年的31种,日渐丰富的“口粮”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鱼儿重振家园。        底栖生物的迅速恢复,得益于一座新生的人工牡蛎礁。10多年前,为保护深水航道,长江口南北两岸建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0-08-25

  • 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极端天气为何愈加频繁

    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面对灾害,我们该如何防御?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极端天气愈加频繁 今年气候极其异常 记者:您认为今年气候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 矫梅燕: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我认为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华南、江南地区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8-25

  • 生物能源迎来黄金发展期

         紧张的能源供应形势,日益增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面对这样的“左右夹攻”,生物质能进入了各国的发展规划,被认为是破解能源困局的关键一子,而探索发展生物质能的“中国道路”,也成为我国政府部门、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生物质能也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在与风能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比拼中,其一马当先的趋势渐显。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昨日表示,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10-08-23

  • 《自然—地球科学》:新海绵化石大幅提前动物化石纪录

    北京时间8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南澳大利亚发现的远古海绵化石显示,至少在6.5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动物,这一发现使动物化石纪录向前推了大约7000万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 以前已知的最古老的硬体动物是被称作Namacalathus的生活在礁石里的生物,这种生物大约出现在5.5亿年前。其他可能的软体动物遗体可以上溯到大约5.77亿到5.42亿年前的说法,仍存在争议性。这些最新发现的年代更加久远的海绵化石,为证明在极为恶劣的“雪球”事件以前,地球上就存在动物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雪球”事件标志着6.35亿年前的成冰纪时期结束,只留下很多覆盖着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0-08-20

  • PNAS:科学家揭开全球变暖南极海冰反增之谜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不过这一趋势可能很快会被逆转,南极海冰的融化速度不久将加快。 海冰增多缘于自然进程 据领导实施这项研究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刘纪平(音译)介绍,卫星数据显示,过去30年,北极海冰面积不断减少,而南极海冰面积却神秘地增加了。他说:“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矛盾,但却不知道原因——最新研究揭开了这一谜底。”最新分析基于从1950年至2009年的气候模型以及海面温度和降水量。 结果表明,在20世纪,海洋温度升高促使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

    来源:新浪环球地理

    时间:2010-08-19

  • 研究发现海水颜色能让飓风改变方向

    北京时间8月1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海水颜色能够让飓风改变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海水变色,飓风也会变向。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已经让海水变色,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根据海水的“脸色”判断哪些地区将被飓风袭击,哪些地区又会幸免于难。 此项研究由美国海洋学家阿南德·加纳纳德斯坎领导。研究人员利用电脑模拟,寻找海洋颜色与强热带气旋之间的联系。在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地区,强热带气旋被称之为“飓风”,在太平洋西北地区则被称之为“台风”。 加纳纳德斯坎就职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地球物理学流体动力学实验室。他表示:“我们的小组创建了

    来源:新浪环球地理

    时间:2010-08-18

  • 《科学》:从藻类大规模提取生物燃料有望实现

    届时整个欧洲使用的矿物燃料将有望被这种新能源取代  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两名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人类有望在10年至15年内研发出从藻类中大规模提取生物燃料的技术,届时整个欧洲使用的矿物燃料将有望被这种新能源取代。 研究人员说,目前每公顷土地种植的油菜子只能提炼出6000升生物燃料,但是同样面积用于培植藻类却能产生8万升生物燃料。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即便从藻类中提取生物燃料较为高效,但如果要在全欧范围内采取这种方式获取燃料以全面替代其他燃料,则需要总面积相当于葡萄牙国土面积的培育场地。为此,他们正在开发垂直培育藻类的技术。 此外,研究人员称,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8-17

  • 2010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公布

        月前,2010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今年获奖的工业产品和工艺的特点是,具有更加环境友好、能源和资源消耗更少、更为巧妙地运用化学的技术优势。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已跨过了第15个年头,该奖旨在奖励那些将绿色化学与工程的原则和理念贯彻到产品设计、生产以及化学品应用中,从而达到污染防控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化学研究和新兴工艺,是世界上首次由一个国家的政府实施的绿色化学奖励政策。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裔教授廖俊智以其研究成果“CO2在

    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时间:2010-08-17

  • 中国土壤学家警告食品保障面临巨大威胁

    根据一项由中国水利部、中国工程院牵头的科考调研显示,中国如果持续目前的水土流失速度,50年之后流失的表层土面积将相当于波多黎各的国土面积,这将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0%。“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实地考察阶段始于2005年。持续到2007年,接下来的三年是数据分析阶段。200多名科学家对中国的27个省份进行了调研,调研地点的选择集中于不同土壤类型的七个区域,如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区和喀斯特地形区等。科学家发现,水土流失面积将近达到总面积的17%。根据这项考察成果,中国的产粮基地东北黑土区的很多部分已消失,如果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将威胁中国一亿人的粮食安全。中国水土保持协会研究

    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时间:2010-08-10

  • 利用纳米颗粒从生物废弃物发电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OSU)的科学家于2010年7月中旬宣布,已在生物废弃物发电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现在阳极上涂以铁或金纳米颗粒涂层,可使电力生产量倍增10倍。         由来自生物废弃物的细菌微生物进入阳极室内,并使它们再产生和建立一种生物膜。通过此举,微生物可释放出电子,电子可用于产生电力。  

    来源:国际能源网

    时间:2010-08-06

  • 台湾中学生发现噬油原生菌 可分解机油降低污染

     中新网8月4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华侨高中学生刘兆川、杨丞融、蔡静怡、王乙如以新发现的噬油原生菌种,可有效分解柴油、机油中的有毒物质来降低环境污染,勇夺今年台湾中小学科展生物科高中组第1名。    刘兆川说,这项研究是今年毕业的学长学姐去年参展拿下第3名的题目,他们只是扩大研究,今年夺冠,幕后功臣是学长姐和指导老师许慧珊与黄爱纯。    许慧珊表示,4名学生去年经过一处摩托车行门口,发现有植物从满布油污的土壤中发芽生长,决定研究土壤是否有特殊物质,可让植物克服有毒物质,经2、3个月反复实验,终于分离出1种噬油的本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0-08-05

  • 专家呼吁建立一个全球网络监测世界农业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Jeffrey Sachs与24位农业专家在《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呼吁建立一个监测农业对环境之影响的全球网络。这组作者说,评估不同农业系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应是让农业可持续并确保粮食保障的关键一步。目前的监测举措没有负担起这个任务。它们把重点放在了狭窄的标准上,而且由于使用的方法不一致,在各个地区之间很少能做比较。这组作者说,而且一些农业系统——诸如传统的畜牧系统——常常未被充分代表。他们认为,必须使用共同的方案,用一种系统化的方式,以一套标准规范收集数据。这组作者是正在制定这些规范和一个全球网络的一个跨学科团队的一部分。他们估计,全世界800个监测地点将被连接起来

    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时间:2010-08-04


页次:47/86  共1711篇文章  
分页:[<<][41][42][43][44][45][46][47][48][49][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