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自主研制出快检牛结核试剂盒
历时3年,由江苏省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院长秦爱建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制出快速检测牛结核方法及检测试剂盒,11月24日正式接到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其在诊断效果上毫不逊色于国外技术,成本却只有国外产品的1/4,打破了国外进口垄断。 由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病的检测,从而有效控制其发生与流行,从本质上将其根除。 目前,国内结核的诊断和检疫方法主要是病原分离鉴定、结核菌素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前两者敏感性低,不能充分满足临床要求,后者
-
台“中研院”研究称史前亚洲族群南往北迁徙
台湾“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东南亚及东亚73种族群的基因体鉴定结果显示,史前亚洲族群是由东南亚出发,南往北迁徙。这项研究成果也登上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 据“中央社”报道,“中研院”院士陈垣崇领军的研究团队,加入“人类基因体协会”辖下“泛亚洲”单核(上廾下甘)酸多型性合作组织的研究,比对亚洲73种族群的基因体DNA(脱氧核糖核酸)上的单核(上廾下甘)酸变异状况,从中看出亚洲族群迁徙的情况。 以往学界普遍主张,人类族群由北方和南方多重路线进入亚洲。但基因鉴定比对结果显示,亚洲族群或语言分类,都和遗传特征高度相关。研究同时显示
-
我甲流研究成果登领域内影响因子最高期刊
生物通报道,日前出版的国际著名医学刊物《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中国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研究的论文,这是全球爆发甲流以来中国科学家的又一篇甲流研究成果刊登在NEJM上。 NEJM是一份全科医学周刊,出版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影响因子:50.017(2008),在主要医学期刊中保持首位。 12月9日,中国甲流临床调查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标题为:Clinical Features of th
-
华东师大学者PNAS文章质疑传统观点
生物通报道:来自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大火产生的原因的观点,认为根据史料以及气候数据调查,人类战争才是造成该时期大火频发的罪魁祸首。相关文章《晚全新世火烧事件频发的主导因素是战争而非农业发展》,近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珍副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洋地质、第四纪气候环境、孢粉藻类。《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编辑评价李珍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的常规看法,为人类活动对自然演化规律的干扰及响应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也有益于激发其他区域的相关研究。 近千年来,人类为了生存,经常大规模地焚林开荒,开发土地资源,严
-
中科院博士:如何分析海量DNA序列数据
生物通报道,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疾病机理遗传学和进化医学实验室的姚永刚博士联合其他科学家对如何分析和挖掘Genbank中的mtDNA数据进行了详解,相关成果文章公布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 大名鼎鼎的Genbank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里面所存在的信息量恐怕可以用海量还形容,GenBank以指数形式增长,核酸碱基数目大概每14个月就翻一个倍。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如何从中选择并分析DNA序列也是门学问。 在各种细胞器中,线粒体具有特殊性,因其含有核糖体且自身带有遗传物质。线粒体DNA是环状的,且有一些和标准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年生存期提高到30%
本报讯 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主办的首届中德肺癌论坛到来之时,上海市肺科医院对本院五年来收治的晚期肺癌病人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患者生存期获得大幅度延长。五年前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现在中位生存期提高到18个月,2年生存期提高到30%。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WHO1999年报道肺癌死亡率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位。城市里男性的癌症发病率也占第一位。今年1至9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共收治病人2万2千余名,肺癌病人占了56%。其中晚
-
复旦教授连发Science,AJHG文章
生物通报道: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和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的金力教授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基因组学,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在人类基因组研究分析方面屡获突破。今年12月,其研究小组又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解析遗传结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JHG)上,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国26个省市1700多例汉族人全基因组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汉族的南北差异,精细刻画了汉族人群的遗传结构,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计算了不同采样策略中假阳性结果的可能性和统计功效的大小,同时还探讨了常用公共数据库中汉族样本和数据在关联分系研究中的合理利用策略。中国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
肝癌研究获重大进展 发多个权威杂志论文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肝癌外科研究领域获得重大进展,十余年来,他们对500多位“孤立性大肝癌”(SLHCC)晚期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均取得良好疗效。最近,国际著名医学权威杂志《外科学年鉴》、《肝病学》先后发表其研究成果。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南大学杨连粤教授,其主攻方向为肝胆胰外科,在大肝癌的外科治疗和胰十指肠切除手术技术改进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我国肝细胞癌发病率居全球之首,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肝癌治疗研究已成为各国医学家竞相攀登的医学制高点之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脏肿瘤外科中心从临床入手,对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与复发转移的机理进行深
-
大麻是怎样变成绿色新面料的?
2009年11月16日,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工作室,正在展示床上用品“四件套”:两个枕套,一张床单,一条被罩。 标价:19860元。 “这是什么面料做的?看上去如此高贵典雅,手感这般滑爽!价格定得这么高……”参观者议论纷纷。 先别说这个标价。那是生产厂家定的事。人们最想知道它是什么面料做的?周国泰说:“这套床上用品,用的是一种新的面料,它是用大麻纤维做成的,大麻纤维至少在95%以上,可称纯麻产品。” 自古以来,大麻,都是用来搓麻线纳鞋底、织麻袋、做麻绳的,能做成这样柔软的面料?凭手感,细度、强力、柔
-
Nature推荐中山大学肿瘤学PI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南方国家重点肿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Bmi-1在促进鼻咽癌侵入中的重要机制。这对于研究鼻咽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CI》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PI曾木圣博士,其早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1998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曾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美国波士顿塔夫茨
-
《细胞》等两篇文章解析癌症关键蛋白家族
生物通报道:Polycomb Group (PcG)蛋白家族是一类进化上极为保守的转录抑制因子,它们通过形成三种不同的蛋白复合物调控众多重要生命活动,其中也包括对癌症的影响。近期两篇文章获得了这方面的重要进展。第一篇文章发表在Cell杂志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一种多功能的信号蛋白β-arrestin1在斑马鱼中高度保守,在斑马鱼中β-arrestin1的缺失会导致原始性造血异常。PcG在胚胎干细胞全基因组范围内基因启动子区的富集情况说明了PcG蛋白家族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系列调控蛋白的掌控者(regulators’ regulato
-
东北农业大学克隆肉食猪品种 专家称"食用安全"
克隆技术第一次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直接联系起来,30个月后,东北农业大学克隆的美国优质种猪的后代将走进百姓的餐桌。使用克隆技术繁殖的种猪保证了原有的生长快、产仔多、瘦肉率高的优点,而且节省了大量的进口种猪的费用。对于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安全性,8日,东北农大刘忠华教授表示,克隆动物产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克隆6头 优良种猪 日前,东北农业大学克隆出6头具有优良基因的美国长白种猪,它们繁衍的后代将进入百姓餐桌。 200
-
中国科学家《Nature biotech》提出泛基因组概念
生物通报道,据华南理工大学消息,该校创新班学生罗锐邦、金鑫同学等人在Nature系列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署名文章Building the sequence map of the human pan-genome,首次提出泛基因组概念。 文章通讯作者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以及研究员王俊,他们曾带领华大基因的研究人员参与炎黄一号的绘制工作。 该研究成果是全球第一个通过新全基因组组装方法对多个人类个体基因组进行拼接,对人类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补充,指出了人类基因组中存在“有或无”型的基因变异,从而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 该研
-
浙大****PNAS解析分子开关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生物换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子开关,这一发现为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仿生控制功能提供了一个样本,让生物材料的制备变得更加可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7日《美国科学院院报》上,题目为“Magnesium-aspartate-based Crystallization Switch Inspired from Shell Molt of Crustacean”。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矿化、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模拟。“金蝉脱壳”是人们熟知的一种生命现象,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
-
北大新晋院士PNAS文章 肺癌东西部风险评估
生物通报道,最近当选为原始的北大教授陶澍课题组在最新的PNAS上发表研究进展文章Inhalation exposure to ambien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lung cancer risk of Chinese population,评估了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提高了中国东部的吸入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这可能增加该国这部分地区的居民肺癌的风险。 陶澍院士主要从事微量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的排放、环境行为、归趋和迁移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使用加拿大科学家创建的模型Euler atmospheric transport model评估
-
北大连发三篇影响因子约10的论文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的消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植物发育及分子生物学、蓝细菌固氮分子机制、植物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2009年该实验室又连续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植物细胞》(Plant Cell)和《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三篇论文。瞿礼嘉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了一个Dof转录因子基因(HCA2/Dof5.6)在拟南芥束间形成层的形成和维管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HCA2主要在各个器官的维管组织中表达,特别是在花序茎的形成层、韧皮部和束间薄壁组织细胞中特异表达。他们利用
-
西南大学PLoS One发表病菌感染机制成果
生物通报道,据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消息,夏庆友教授团队近期在昆虫细菌感染引发的基因组应答反应上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报道了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对病原细菌黑胸败血芽孢杆菌侵染的分子应答特征,相关成果文章A Genome-Wide Survey for Host Response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during Pathogen Bacillus bombyseptieus Infection公布
-
猪流感病毒HA基因DNA疫苗的构建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流感中心及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以A/Swine/Guangdong/LM/2004(H1N1)猪流感病毒HA基因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HA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CI-neo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I-HA,并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等对Balb/c小鼠的免疫效果评价。H1亚型猪流感是由隶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生殖道以及免疫抑制疾病,是目前危害全世界养猪业的重要呼吸道疾病之一。H1亚型流感在1918年就已经发生,然而第一株H1N1亚型S
-
上海交大罕见肝炎病毒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通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人兽共患病与比较医学华修国团队在戊型肝炎的感染与传播机制上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in Central China Reveals No Evidence of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between Human and Swine in This Area公布在PLoS One上。 戊型肝炎(HE)过去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Reyes氏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毒的基因克隆,并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病(HEV)。其基因组为单股正联RNA,全长
-
综述:一种miRNAs在肿瘤发生等方面的作用
生物通报道:microRNAs(miRNA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 它们通过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将其降解, 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 参与调控哺乳动物多个器官的发育过程和人类疾病的发生。miR-17-92基因簇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簇, 编码miR-17-5p、miR-17-3p、miR-18a、miR-19a、miR-20a、miR-19b-1和miR-92-1等7个miRNAs。大量证据表明, miR-17-92基因簇miRNAs参与了心、肺、免疫系统的发育、血管生长及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等过程。此外, miR-17-92基因簇miRNAs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