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各大著名实验室合作 Nature子刊发布蛋白质组学重要技术飞跃

    ——德国美因兹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提高蛋白测量技术性能和标准的新方法生物通报道:现代质谱系统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了细胞或者组织样品的具体组分,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不同分析软件包从相同的原始数据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德国美因兹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与这一领域各大著名实验室合作,比较和修改各种分析软件包,令不同的软件产生一致的结果。这对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来说无疑是一道福音,这样研究人员就能进行标准化分析比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而这也正是检测某些疾病,如癌症早期阶段的关键所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26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1-01

  • 单细胞技术让这些研究成为现实

    生物通报道 如今,细胞群体的平均值数据已不再能够满足研究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转向单细胞来探索基本的生物学。在这一期的《BioTechniques》上,Jeffrey Perkel博士介绍了让单细胞实验成为现实的技术。2015年底,巴西卫生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新生儿中小头症的发病率急剧增加。没过多久,人们就确定了罪魁祸首:寨卡病毒(Zika)。为何这种病毒在成人中的表现是如何温和,但在新生儿中却造成灾难性的神经畸形。单细胞生物学将告诉我们答案。走进寨卡病毒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Arnold Kriegstein获得了奥巴马政府的BRAIN计划资助,希望能分类人脑中的不同细胞。在发育的大脑中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8

  • 中国科学家在寨卡病毒药物靶点研究中获新突破

    中新社天津10月26日电 (记者 张道正)记者2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由该校教授杨海涛和南京大学教授籍晓云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揭示寨卡病毒关键药物靶点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该病毒蛋白酶“自抑制”之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出版集团发行的学术刊物《细胞研究》上。目前,寨卡病毒疫情从南美洲和拉丁美洲蔓延至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已出现多起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日,由天津大学杨海涛教授和南京大学籍晓云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揭示寨卡病毒关键药物靶点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该团队解析了寨卡病毒NS2B-NS3pro蛋白酶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16-10-28

  • 《自然—生物技术》回应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洪鹏)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今年5月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称自己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这项被看做可以冲击诺贝尔奖的实验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无人可以重复实现。近日,多名科学家向这家顶级刊物《自然·生物技术》提交其实验结果证明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近日,该杂志新闻发言人回应称:“已收到关于韩春雨论文的多个意见,对于一些提交的批评意义重大,以至于让作者或编辑推断出论文的基本结论是无效的——这种情况下,论文会被撤稿。”事件进展 多名科学家反映实验无法重复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研究论文引发关注。但一月后,由

    来源:法制晚报

    时间:2016-10-28

  • Nature突破癌症免疫疗法的主要障碍

    生物通报道:十月二十六日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小分子能够将寿命短的杀伤性T细胞转变为寿命长、可更新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在机体内持续更长时间,在需要摧毁肿瘤细胞的时候激活。为了抵御各种外源和内源威胁,我们免疫系统配备了一系列专门的免疫细胞,杀伤性T细胞就是其中之一。杀伤性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在机体内巡逻,识别和摧毁被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科学家们利用这些细胞开发了过继性T细胞治疗,在体外赋予T细胞识别癌症的能力并大量扩增,然后将这些细胞植入患者体内。然而,杀伤性T细胞寿命比较短。绝大多数杀伤性T细胞在移植三天内就消失了,这支军队还没有清除肿瘤可能就已经全军覆没。现在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7

  • 山中伸弥PNAS:提高干细胞重编程效率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诺奖得主、首次制备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s)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博士,和他Gladstone研究所的同事,通过对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进行研究,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提高干细胞重编程的效率。iPSCs——从皮肤细胞制备而来的干细胞,可以转化成身体中任何类型的细胞,从而彻底改变了生物医学科学。它们有助于再生医学和药物发现的突破,从而超越了研究人员曾经想到的可能性。但是,就像任何新技术一样,iPSCs也有需要改进的空间。例如,使用现有的技术,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成人皮肤细胞被重编程为iPSCs。Gladstone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6

  • 武汉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在人类癌症中MYCN扩增意味着预后差和耐药性。然而,还没有药物能够直接靶标MYCN 编码的蛋白(N-Myc)。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十月二十日他们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PLK1(Polo-like kinase-1)和N-Myc相互激活的分子机制,并由此提出了癌症治疗的新策略。文章通讯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卿国良(Guoliang Qing)教授。卿国良教授已在Nature Biotechnology、Cancer Cell、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被SCI引用2000余次,其中单篇最高被引用350多次。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4

  • 新的纳米医学方法将改善HIV治疗

    生物通报道:近期,英国利物普大学带头开展了一项新研究,旨在通过使用纳米技术,来提高HIV患者药物疗法的管理和有效性。点击阅读近期的HIV研究成果:Science、Cell等发表6项HIV重磅成果;Science:HIV疫苗开发重大突破;科学家发现潜伏HIV的“藏身处”。这项研究是由药理学家Andrew Owen教授和材料化学家Steve Rannard教授带领的纳米医学研究合作计划开展进行的,检测了用纳米技术来提高HIV患者药物输送的可能性。纳米技术是在原子、分子和超分子尺度上对物质进行操纵。纳米医学是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人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当中。这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有可能显著改变医学科学,并已经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4

  • Cell发表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突破

    生物通报道:最近,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最常见形式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叶痴呆(FTD)相关的有毒蛋白,可通过一种方式使得细胞内的无膜细胞器不能工作。有毒肽可通过干扰正常的相变——这个过程可使无膜细胞器进行组装和发挥功能,直接干扰这些重要细胞器的组装和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这项新的工作基于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发表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这项早期的研究揭示了一种RNA结合蛋白(hnRNPA1)中的一个ALS致病突变,是如何干扰一个相同的相分离过程,这个过程可导致无膜细胞器损伤。相关阅读:Cell揭示细胞内的惊人秘密。霍华德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1

  • 给鸡蛋换蛋白:解读细胞核移植“三父母”技术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9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张进团队19日在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会议上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于今年4月诞生。那么,什么是细胞核移植“三父母”技术?张进对新华社记者解释道,简单而言,就相当于给鸡蛋换蛋白。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继承三份遗传物质,分别是来自父亲精子的细胞核DNA(脱氧核糖核酸)、母亲卵子的细胞核DNA以及母亲卵子中独立于细胞核的线粒体DNA。线粒体DNA只能通过母系遗传。张进说,女性的卵子就好像鸡蛋,其中蛋黄是细胞核,而蛋白是线粒体所在的细胞质。线粒体疾病就是鸡蛋蛋黄还是好的,但蛋白中的线粒体出了问题。而细胞核移植目的是把有缺陷的蛋白给换掉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6-10-21

  • Nature子刊质疑阻止癌细胞扩散的经典方法

    生物通报道: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癌症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癌细胞能从已有成熟血管中获取血液,帮助它们扩散。这也就是说如果光阻止癌细胞的新生血管生成,无法达到完全阻止癌细胞扩散的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将有助于改善发生肝转移的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为进一步了解癌症扩散背后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观点。癌症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来切除肿瘤,但是多达一半的结肠癌手术患者都会发生肝转移。当癌细胞从原发肿瘤位点开始扩散转移的时候,它们需要进入血液系统来散布到全身,而这种复发对于患者来说往往都是致命的。“转移性癌症比原发性癌症更难治疗,大约有80%的结肠癌患者被诊断出肝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0

  • 天津大学杨海涛教授寨卡病毒药物靶点研究又获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近日,由天津大学杨海涛教授和南京大学籍晓云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揭示寨卡病毒关键药物靶点方面再次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解析了寨卡病毒NS2B-NS3pro蛋白酶复合物原子分辨率水平的三维结构。该蛋白酶复合物在寨卡病毒整个生活周期中起关键调节作用,这一蛋白酶复合物结构的解析为开发治疗寨卡病毒的特效药物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8日的《Cell Research》杂志。点击阅读该研究小组的更多成果:天津大学首席科学家再发研究新成果;寨卡病毒解旋酶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揭示 有望开发特效药物;天津大学首席科学家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自从寨卡病毒(ZIKV)爆发在美国中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20

  • Nature重大突破:真正的人造卵母细胞

    ——科学家们第一次从培养皿干细胞生成了功能性小鼠卵母细胞生物通报道:科学家们第一次从实验室重编程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中培育出了功能完整的卵母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7日的Nature杂志上,为理解卵子形成进程提供了新的蓝图,也为实现人体ESCs和iPSCs转化提供了技术铺垫。纽约人类生殖研究中心主任,卵母细胞生物学家David Albertini(未参与该项研究)评价道,“这是真正的一项突破性成果。”就小鼠而言,卵母细胞的发育开始于原始生殖细胞 (PGCs),这大约需要6.5天的发育时间。雌鼠体内的PGCs进入卵巢后,就开始减数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9

  • 新测序技术将彻底改变白血病治疗

    生物通报道:在白血病这种疾病中,每个细胞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遗传性状,现在,来自瑞典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廉价的方法来检测单个细胞。这一研究突破发表在10月1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可能彻底改变白血病的治疗。延伸阅读:单细胞研究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重要作用。细胞内挤满了基因信息,它们可以用来改善疾病治疗,如癌症,但今天通常使用的RNA测序方法存在一个限制:它们不能确定哪个细胞中正在发生基因活动。延伸阅读:著名学者Nature综述:单细胞测序之现状 。最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中,瑞典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他们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8

  • 遗传学大牛PNAS公布一项最新测序技术

    生物通报道:未来个性化医学,医生可能仅仅通过分析一份唾液样品,就能快速收集到患者谋者疾病的患病风险,以及最适合他的治疗方式。然而目前的新一代技术依然是一个很费钱的事。来自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的著名遗传学家George M. Church开发了一种新的电子DNA测序平台,这一平台基于生物工程纳米孔,能帮助克服现有测序技术的局限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版上。“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索了一种高扩展性,精确,单分子DNA测序平台,可以利用环境中广泛的基因组样品,低成本,长DNA读长,从而可以用于转化精确医学上,”Church说。自上世纪90年代,Ch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7

  • 中美学者Cell子刊细胞重编程突破性成果

    生物通报道:近期,美国德州大学(UT)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成功地提高了成年哺乳动物脊髓中成熟神经细胞的再生,这一成就将来有望可以转化为改良的疗法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1日的《Cell Reports》杂志。本文资深作者、UT西南医学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副教授张纯理(音译,Chun-Li Zhang)博士指出:“本研究为脊髓损伤再生医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在涉及再生过程的一个通路中,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分子和细胞检查点,可能用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再生。”第二军医大学的苏志达博士也是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张博士警告说,这项研究是在小鼠中开展的,仍然处于早期的实验阶段,并没有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4

  • Cell新突破:基因“暗物质”的另一层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非编码基因突变会扰乱基因家族之间协同功能,这一发现对于多基因影响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生物通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解析一种罕见复杂的多基因疾病:Hirschsprung症,发现了更深层次的遗传机制,即这种疾病的患者是由于体内某个特殊基因的基因调控序列发生了多个突变,也就是说这些突变破坏了整个基因网络的协同功能。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29日Cell杂志在线版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cKusick-Nathans遗传医学研究所教授Aravinda Chakravarti,他开创了所谓多基因复杂疾病研究的先河。Chakravarti表示,“我们认为基因都是各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3

  • 中国海洋大学863项目Nature子刊发表技术突破

    生物通报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题为“Serial sequencing of isolength RAD tags for cost-efficient genome-wide profiling of genetic and epigenetic variations”的最新成果,他们成功研发了串联标签测序技术,解决了2b-RAD技术无法应用于双末端测序平台的局限,使得简并基因组分析成本大大降低。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3日的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振民教授,以及王师教授。这一研究组主要从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2

  • PNAS:基因疗法新突破 阻止小鼠老年痴呆

    生物通报道:最近,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病毒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导入大脑,阻止了小鼠老年痴呆症的发展。这项研究是由英国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和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10日的《PNAS》杂志上。相关阅读:《J. Neurosci.》:基因治疗可逆转老年痴呆症的记忆丧失;《柳叶刀》:帕金森病基因治疗新方法;世界首例抗衰老基因治疗引争议。这些早期发现是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带领完成,为这种疾病的潜在新疗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改进的病毒,将一个基因——称为PGC1-α,传递给脑细胞。之前由同一个团队带领的研究表明,这个基因可在实验室中阻止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2

  • Cell偶然发现突破传统认知:肠道微生物不限于细菌

    生物通报道:虽然科学家们一直都知道细菌就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个过程十分复杂,不同生物体内的微生物有时能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有时又会互相厮杀。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新发现的原生动物能保护其宿主小鼠,不会受到肠道菌群的感染。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6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西奈山Icahn医学院Tisch癌症研究所和免疫研究所、肿瘤科学系教授Miriam Merad表示,“这是一个偶然且重要的发现,研究表明分析微生物不能局限于细菌,这至关重要。”(小鼠结肠中 T.mu 的扫描电镜SEM图像)我们时常忘记微生物其实并不仅仅就是细菌,这个概念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0-11


页次:150/492  共9829篇文章  
分页:[<<][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