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我国血吸虫病诊治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

    血吸虫病是个流传已久的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该病的诊断迄今仍然沿用传统粪检查虫卵的方法,其敏感性不足已成为当前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问题。近日,第二军医大学“973”首席科学家潘卫庆教授率领其科研团队,使血吸虫病诊治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血吸虫病诊断的标识分子。  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潘卫庆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并配发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克莱夫·席夫教授的评论:“该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范围筛选出敏感的诊断分子,将极大改进血吸虫检测技术,从而为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作出全面客观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4-03-26

  • 新技术用触屏检测凝血功能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2014年3月21日消息,据CNET网站报道,血友病患者,或者那些为防止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中风等重症而服用抗凝血剂的人群,都存在着随时出血不止的风险。为了更好的监控这些患者,专业医疗人员通常会在医院和诊所为他们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对这些病人来说,从精力或者金钱上都是一个负担。但是不久这一切将有所改变,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 tech university)微工程实验室的初创公司Qloudlab正在研发新技术——让人们在家里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触屏设备就可以进行检测。不过这仍然是一项血液测试,需要流一点点血,但是这项技术很有前景,而且有望在2015年投入使用。血液测试

    来源:凤凰科技

    时间:2014-03-25

  • 新成像技术可实现金属同位素标记抗体同步可视化

      《自然—医学》介绍了一种成像手段,可让组织切片中乳腺肿瘤内的100种临床相关的金属同位素标记抗体实现同步可视化。该技术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精确的疾病发病机制相关信息。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萤光法是两种利用有色颜料盒荧光信号实现蛋白质可视化的方法,已成为包括组织切片在内的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基础。但是,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缺点限制了其使用。特别是这些方法不适合定量分析组织或细胞中的多重抗原,而这恰恰是从分子学和形态学上了解临床活检原理所必需的。  Garry Nolan等人开发出一种名为复用离子光束成像(MIBI)的方法,可在使用一种临床常用的通过石蜡包埋、福尔马林固定的标准肿瘤组织切片时,同时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4-03-25

  • 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蛋白检测技术

    生物通报道 就在全世界对Oxford Nanopore的迷你MinION测序仪翘首盼望之时,该公司的创始人Hagan Bayley又宣布了纳米孔(nanopore)技术的蛋白质组应用。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Hagan Bayley是牛津大学化学系的教授,也是Oxford Nanopore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东。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此次证实,纳米孔能够区分硫氧还蛋白的不同磷酸化亚型。Bayley认为,尽管距离蛋白质测序还很远,但这项成果也代表了向单分子蛋白分析迈进了一步。在这项研究中,Bayley的研究小组将单个α-溶血素蛋白孔插入两侧带有电极的膜中。在此设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24

  • 著名学者Nature子刊发表全新蛋白敲减技术

    生物通报道:人们通常在DNA和RNA水平上敲减(knock down)基因表达。现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利用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可实现快速可逆的蛋白水平敲减。这项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为开发新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Shelly (Xuelai) Fan,资深作者是加拿大皇家学会的院士王玉田教授。研究团队构建的靶向性多肽拥有三个结构域:允许多肽穿过血脑屏障的膜渗透结构域、与目标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结构域、和引导溶酶体对多肽-蛋白进行降解的结构域。研究显示,这一系统能够特异性降解神经元中的活性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24

  • 最完美脸部PS技术:让你的面孔过目难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者日前表示,有些面孔相比其他会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而人们通常会在第一眼看到他人面孔的时候就为他们贴上不同的性格标签。对此,MIT学者日前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可以使照片主人公面孔变得更加容易让人记住的自动电脑算法。 据悉,这一算法仅仅会针对面孔的部分位置进行小幅优化,而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整体外貌。但另一方面,该算法却可以将一张面孔修改的令人过目难忘。 “我希望将人脸PS到令人能够轻易记住的程度即可。这是非常细微的变化,因为我们不希望仅仅从数据库中调取一张最令人过目不忘的面孔进行套用,我们希望在修改后的面孔依旧是你自己的模样。目前,对面孔中的哪个细节改变最容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3-24

  • 辅助生育技术使“私人定制”婴儿即将成为现实

    原标题:你接受“私人定制”婴儿吗记者  刘 霞  综合外电 辅助生育技术发展至今,除了充当不孕不育患者的送子观音外,也让各色人等在生儿育女方面有了更多选择。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私人定制”不生病、体能超好或智力超高的婴儿很快将成为现实,然而,这些新兴技术在现实中面临的不仅有技术问题,更包括一系列伦理问题。位于美国纽约的非政府研究组织黑斯廷斯中心的生物伦理学家托马斯·穆雷在3月1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表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在选择婴儿的性格和特征方面拥有了更多自主性,‘私人定制’不生病、体能超好或智力超高的婴儿很快将照进现实,但美国社会仍然没有对这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3-21

  • 裴钢院士Cell Res发表细胞重编程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化学鸡尾酒结合低氧策略成功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诱导生成了神经祖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在线发表在3月18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裴钢(Gang Pei)院士和赵简(Jian Zhao)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裴钢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在包括Nature、Cell、Nature medi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20

  • Nature Methods重大突破:培育癌症干细胞

    生物通报道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免疫学和癌症研究所(IRIC)与Maisonneuve-Rosemont医院魁北克白血病细胞银行合作,近期在实验室培育白血病干细胞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将加速开发出新的癌症药物。在发表于《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描述他们成功地鉴别出了两种新化合物,当体外培育白血病干细胞时这两种化合物能够在培养物中维持这些细胞。这一重要的研究进展为鉴别出对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新癌症药物开辟了新途径。急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最具侵袭性的血癌形式。能够在培养物中培育白血病干细胞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下一步是研究调控白血病细胞生存与增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20

  • 华裔研究组公布干细胞研究新突破:阻止免疫排斥

    生物通报道: 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是一种备受关注,前景广阔的治疗手段,这种细胞能自我更新,并且能分化成任何细胞类型。然而之前有研究表明,即使人类胚胎干细胞是来自于人类细胞,但它们仍然具有与受体不同的基因组成,因此在移植后不久,新宿主免疫系统通常会攻击并抗拒这些细胞。 目前要缓解这种抗拒作用,可以服用一些免疫抑制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是高毒性的,并且可以触发一些患者出现感染,甚至癌症。 近期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event immune rejection of huma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19

  • Nature子刊:从基因组序列快速发现新药的突破性方法

    生物通报道:在一项寻找新药的研究中,美国Scripps研究所(TSRI)佛罗里达所区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突破性方法,能够从基因组序列中设计新的候选药物。作为原理验证,他们发现了一种高效的化合物,能够导致癌细胞攻击自己而死。TSRI的副教授Matthew Disney博士指导了这项研究,他说:“这是第一次,从仅仅一段RNA序列中,合理设计出治疗性小分子。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前所未有,可明确地靶定致癌RNA。”这种新方法被称为Inforna,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本文的第一作者、Disney实验室的研究生Sai Pradeep Velagapud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18

  • 新技术让囚犯“8小时感觉服刑1000年”

    科学家称,未来生物技术可以用来使囚犯产生错觉,让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服刑1000年。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14日报道称,哲学家丽贝卡·罗奇目前带领一批学者研究未来技术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改变刑罚。罗奇称,通过延长重大刑事犯的生命,可以让他们的刑期更加难熬。罗奇在接受《万古》网络杂志采访时说,可以研发使囚犯产生错觉的药物,让他们觉得时间过得更慢。罗奇说:“有些精神药物能改变人的时间意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研发一种药片或药水,让人感觉他们在服1000年徒刑。”罗奇在她的博客上写道,第二种情况是把人的思维上传到电脑上,加快思维运转速度。罗奇说:“如果加速100万倍,8个半小时就能完成1000年的思维。上传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4-03-18

  • 厌氧菌现场快速检验有了新方法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主任蒲晓允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经过8年的努力,创建厌氧菌现场快速检测新技术,将厌氧菌现场快速检测由数小时缩短至40分钟,大大降低了延误诊断导致的高死亡率和高截肢率。 据悉,气性坏疽和破伤风是创伤后深部组织厌氧菌感染的常见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延误诊断会导致高达30%的死亡率和高达50%的截肢率,厌氧菌的现场快速检测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蒲晓允团队创建了稳定灵敏的新型传感器,实现了痕量DNA的快速检测,为厌氧菌感染早期诊断奠定了基础,并首创高通量检测新技术,实现多个核酸分子的同步检测,为快速检测创造了条件。此外,研究人员还简化了操作流程,实现了厌氧菌的野外快速定性和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3-17

  • PNAS公布干细胞研究重要突破:两条新路径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erivation of naïve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的文章,报道了非转基因,初始原态人类多能干细胞的产生,并详细介绍了两种实验方法路径,这将有助于干细胞多能状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相对于致敏小鼠外胚层细胞,原态多能状态的细胞具有更为广泛和健康的发育潜力。研究表明,人类原态胚胎干细胞无需转基因就能逃避分化,通过OCT4,KLF4,KLF2三种因子的表达可以维持其天然状态。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道了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14

  • PNAS:中国古代木版印刷术激发新的细胞打印技术

    生物通报道:细胞打印(Cell printing),可能不像3D打印那样成为新闻头条,但它可能是组织再生(tissue regeneration)的未来。在去年12月份,剑桥大学带领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可以打印大鼠的眼细胞(Lorber et al. “Adult rat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nd glia can be printed by piezoelectric inkjet printing.” Biofabrication published online 17 December 2013.),在通往打印眼部组织移植物的道路上,迈出了概念验证性的一步。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14

  • 科学家声称发现与“动物对话”的科学方法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怪医杜立德》中描述了一位能够与动物对话的医生,这部小说已有近100年历史,但仍能紧紧捕获读者们的想像力。目前,一位科学家声称,使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方法”能够实现与动物对话。 经过数年研究工作,加拿大圭尔夫大学伊恩-邓肯(Ian Duncan)博士表示,现已发现一种与宠物和家畜对话的方法,将于下周举办新闻发布会进行公布。 他进行此类研究旨在希望问询动物是否对居住条件感到满意,是否得到很好的护理。邓肯指出,这种与各种动物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是基于科学理论。但他承认这与“怪医杜立德”有相似之处。 我们设计了与动物的“对话”方

    来源:腾讯科技

    时间:2014-03-13

  • 顾臻博士Nature子刊发布抗癌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称之为“能量分子”的三磷酸腺苷(ATP)触发抗癌药物直接释放到癌细胞中。早期实验室测试表明它提高了一些乳腺癌靶向药物的效力。这项技术是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所开发,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掌上PCR仪,现场PCR检测的解决之道。申请Demo演示或索取资料>> 论文的资深作者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顾臻(Zhen Gu)博士。其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医药、药物控释器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12

  • 国内首套完整的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单细胞分离和鉴定系统在清华大学投入使用

    2014年2月,由美国FLUDIGM公司生产的C1™ 单细胞全自动制备系统和BioMark™ HD基因分析系统正式在清华大学基因组与合成生物学平台启用。C1™ 单细胞全自动制备系统基于Fluidigm创新的微流体技术,能够让研究者们快速可靠地分离单个细胞并进行基因组分析。前所未有地将分离细胞、提取、逆转录和预放大全过程实现全面自动化,使细胞活性的检测和分析成为可能。BioMark HD基因分析系统则整合先进的微流控芯片和qPCR技术,为客户提供芯片的高通量和qPCR的准确性。随着C1™和 BioMark™ HD 系统的广泛应用,Flu

    来源:Fluidigm

    时间:2014-03-12

  • 新方法可分离精确突变的罕见人体iPS细胞

      《自然—方法学》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经过精确突变设计的罕见人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分离手段。该手段可实现含有精确疾病突变或者突变逆转的人体iPS细胞系的简单生成,从而帮助我们更好了解疾病的遗传学基本原理。  统计显示,大量的基因组突变都与人类疾病有着联系,科学家迫切需要找到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这些突变的生物学影响。而让人体iPS细胞发生精确突变的那些特定基因工程手段的使用则让科学家感到兴奋。  但是要在对基因组产生最小干扰的前提下实现基因组的精确变化却是很难的。Bruce Conklin等人将酵母基因研究中比较经典的方法应用到人类iPS细胞上。他们将该方法与灵敏数字生化检测手段相结合,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4-03-11

  • 钟南山“炮轰”医改:五年医改没有明显突破

     3月5日下午,广东代表团组举行开放团组会,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第三个发言,没有寒暄、没有客套,他一开口,直接“炮轰”医改:一个社会或者公众对医改的评价主要是看什么?看病贵、看病难是不是有效解决了?医患紧张关系的环境是不是改善了?作为医改的主力军,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不是真正调动起来了?“如果是以这三条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五年的医改没有明显的突破,有些地方甚至更差了一点。”钟南山不客气地给出了他的评价。他说:“我记得2010年克强当时是副总理,他在广东代表团时我就有一个发言,当时我希望在医改里明确广大医生的主力军的作用,我记得克强总理非常明确地讲了,而且在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4-03-07


页次:201/492  共9829篇文章  
分页:[<<][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