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07盘点:神经科学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10月《新闻周刊》亚洲版撰写封面文章指出,如果说物理学研究主宰了整个20世纪,那么生命科学研究将主宰整个21世纪,现2007年即将结束,那么今年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词是什么呢?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人物又有哪些呢?2007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即将在生物通拉开帏幕,通过网友投票及专家参考意见,我们将选出2007年最受瞩目的生命科学事件,以及科技风云人物,敬请关注。2007年生命科学舞台上的夺目之星当属干细胞研究与基因组差异性,但是值得关注的并不只是这两方面进展,癌症研究,小RNA研究,神经生物研究等等也都获得了丰厚的成果,尤其在神经生物学方面,中国科学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推动力量。中国科学家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07

  • 《自然》揭示未知机制 获突破性进展

    生物通报道:来自英国利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eds,生物通注)膜及系统生物学研究院,医学院,洽坡爱伦顿医院(Chapel Allerton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有关原子如何穿越人体细胞膜的方式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将有利于发展治疗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生物通注)的炎症疾病的新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2008年1月3日)《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利兹大学的Beech教授,第一作者为徐上中(Shang-Zhong Xu,音译)和Piruthivi Sukumar1。Beech教授与其他同事揭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04

  • MRI技术进步:更好地检测肝病

    生物通报道:MRI成像技术将成为检测肝脏纤维化症(hepatic fibrosis,生物通注)的一种非侵入方法。这种技术最终将有助于开发出战胜这种疾病的药物。这些新发现刊登在2008年1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过程中的病理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相当不容易。判断慢性肝病是否伴有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肝穿刺加上肝脏病理检查。由于病人常畏惧肝穿刺,不愿意接受这项创伤性检查,给尽早准确地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造成困难。目前,最佳的评估肝脏纤维化的方法是肝脏活组织切片,但是这种方法也是一种侵入性过程,能够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新技术

    生物通综合: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新型、高效、且对人体无损的脑组织检测方法,这项基于光声、热声技术的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昆明小白鼠为模型,证明光声、热声成像既能显示生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又能够进行组织内部异物的定位检测。与临床医学中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不仅对人体完全无损,而且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的特点,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脑功能成像技术。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的《中国科学》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南师范大学的杨思华,这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做为医学成像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更深一步的研究还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03

  • 回顾2007人类的基因组相关技术

       每逢年底,《科学》和《自然》等杂志都会评选出本年度一些重要的科学成果。在2007年出现的许多科学进展中,关于人类基因组差异的研究以及一种新的培育干细胞的方法,连同其他一些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4月,来自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同时在《科学》和《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4篇关于Ⅱ型糖尿病的论文,报告了他们对于这种日益常见的疾病的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和证实了数个可能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基因因素。令人感到振奋的不仅仅是这些发现本身:科学家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现了与许多常见疾病有关的基因和基因突变。这也是《科学》杂志选择关于人类基因组差异的研究作为今年科

    来源:农博网

    时间:2008-01-03

  • 诺赛基因三项生物技术喜获国家发明专利权

      2007年,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有三项发明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近三年的初审及实质审查,被授予发明专利权。这三项发明专利分别是“检测于人类遗传性耳聋相关的WFS1基因突变的试剂盒”(专利号:ZL200410009112.X)、“抑制NF-kB和NFAT活化的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专利号:ZL200410009098.3)、“一种肿瘤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专利号:ZL200510103026.X)。  多年来诺赛基因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在大力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型企业,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

    来源:诺赛基因

    时间:2008-01-03

  • 李宁:前沿技术隐藏战略机遇

    “前沿高技术虽然离产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它是一个国家现代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新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的中国农业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李宁,从科技部开完会赶回实验室接受采访时,很有感触地说出了这句话。    他思索着说,如果回顾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经济发展对科技依赖程度很高,同时经济崛起取决于对发展机遇的把握。这样的案例在各科学技术领域都出现过。如半导体技术一度成为日本经济腾飞的起点,日本当年把握住了这一高技术的发展机遇,促使其经济总量曾超过了欧洲,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遗憾的是,日本后来却没能把握住芯片技术的发展,放弃了跟踪;而这一契机被美国抓住,在计算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8-01-03

  • 生物前沿技术成功构建遗传工程模型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和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够分析和预测自由生活细胞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对遗传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模型系统。 这个叫做EGRIN(Enviromental and Gene Regulatory Influence)的模型系统使用了来自8个转录因子的基因组范围内结合位点分析的数据、以质谱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数据、基因组结构的计算机分析和蛋白质进化研究数据。 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使研究人员能够利用很少的结果进行更为复杂的遗传工程操作。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本期的《细胞》杂志上。研究人员证实EGRIN能够将生物学过程与之前未知的分子关系联系起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02

  • 新一代测序分析技术的改良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生物信息学家目前正在利用源自赌博业的技术协助分析由新一代测序仪获得的数据。 这种方法依靠叫做GPUs(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的3D制图硬件来加速数据分析。马里兰的这个研究组相信,这项技术能够发现新一代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界的一个落脚点。 该研究组的Cole Trapnell博士解释说,由于这种新方法使测序技术成本越来越便宜,他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加工获得的这些数据的计算机资源上,从而使整个测序分析过程的成本更低。目前获得的数据越来越多,必然需要一台超级计算机来处理数据。 在发表在12月的BMC Bioinf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02

  • 《新科学家》:五个不可思议的技术事故

    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从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意外事故中挑出了五个最不可思议、最蹊跷的技术事故。这些事件的所有研究人员不约而同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看似完美无缺的计划到最后会变得一团糟? 百万美元打了水漂 科学家表示,气球操控是压力最小的飞行方式。实际上,一颗载有“冲击波”(BLAST)天文望远镜的气球也曾被看作是一个完美平台。“冲击波”天文望远镜是美宇航局、加拿大航天局和英国粒子物理与天文学研究理事会的一个合作项目,耗资1000万美元,用于拍摄恒星构成的远红外线照片。它在南极洲上空40公里处漂浮了12天之久,直至2007年1月2日,其间收集到大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07-12-29

  • 国内首例隔离肢体热灌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技术成功开展

    近日,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肾癌黑色素瘤科在介入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协助下,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隔离肢体热灌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新技术。 接受治疗的为一49岁女性患者,右足恶性黑色素瘤术后5月后出现右下肢多发的皮肤移行转移,曾辗转于多家医院进行治疗。来到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后,决定给予隔离肢体灌注治疗。郭军主任带领全科精心准备,提前协调好介入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于11月28日成功为患者开展了隔离肢体热灌注治疗。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出现轻度的局部皮肤红斑、肿胀及肌酶升高。2周后相关症状好转,已能够下床活动,也未再出现新的转移灶,而且局部部分皮肤病灶已有明显缩小,现已顺

    来源: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时间:2007-12-29

  • 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12.28)

    生物通综合: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陶氏将投资2.5亿美元建设世界级规模工厂 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利伟诚(Andrew  Liveris)今天在上海重申其对中国市场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谈到陶氏刚刚宣布的与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签署的土地预留协议,他表示,部分将用于投资2.5亿美元建设两个世界级规模工厂:年产量15万吨的甘油制环氧氯丙烷工厂和年产量10万吨的液态环氧树脂工厂。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距离上海市区约50公里,而陶氏在园区中预留的地块,部分将用于建设两个世界级规模工厂:年产量15万吨的甘油制环氧氯丙烷工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8

  • 检测、清除以及分辨病菌的有效方法

    最近农产品细菌污染事件以及生化恐怖袭击的威胁,使人类对快速有效的检测并清除细菌的方法的需要更加迫切。许多细菌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作为附着工具,从此思路出发,研究人员将磁性纳米载体与具有生物活性的碳水化合物如甘露糖耦合,为检测、清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以及其他有害细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研究人员将甘露糖与二氧硅包覆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通过三唑或氨类化合物共价连接,使糖类均匀分布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构成磁性糖类-纳米颗粒体系。磁性纳米颗粒巨大的比表面积、较小的粒径使其更容易、更快速地吸附在菌体细胞表面。这种体系只需5分钟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07-12-28

  • 最新技术鉴别蛋白标记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疾病及神经科学系,Satoris, Inc,瑞典哥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Göteborg,生物通注),波兰弗罗茨瓦夫医科大学(Wroclaw Medical University,生物通注)等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从血浆中分离鉴别出了18个信号蛋白,能用于作为鉴定阿兹海默症样品的生物标记蛋白,并且对这18个蛋白的生物学分析也为进一步了解阿兹海默症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Tony Wyss Coray,其实验室主要致力于研究衰老及神经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6

  • 续写04诺奖:新技术“看到”气味

    生物通报道:动物和昆虫都能通过一种无形的气味世界来交流,这种气味交流方式因无法“看到”而充满了什么色彩。现在,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项红外线技术使这个什么的时间在人们面前“显身”。 有了这种看到“气味”的能力,研究人员现在证实,当果蝇幼虫用两种嗅觉器官检测到气味时,它们就能比使用一种嗅觉器官时更为精确地找到到达发气味目标的路。 研究人员解释说,因为有两只眼睛使得我们有了深度知觉,两只耳朵使我们能够精确确定出声音的来源,同样立体的感觉气味也很重要。 在12月23日在线版的《自然·神经学》杂志上,Leslie Vosshall领导的研究组证实,气味信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6

  • 科学家借助基因技术培育完美圣诞树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圣诞节的日益临近,节日中必不可少的圣诞树又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商品之一。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各国居民都在选购圣诞树,但丹麦人现在却准备让这一传统节日变得更加完美--丹麦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一系列克隆试验,以期培育出外形最为完美的圣诞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丹麦哥本哈根植物实验室就一直在从事改良圣诞树的研究工作。据他们估计,随着克隆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梦想将有可能在数年内变为现实。   丹麦圣诞树种植者协会发言人克里斯滕森介绍称,由于丹麦地处沿海地区,气候条件较佳,因此这里出产的诺曼冷杉树高大挺拔,枝叶浓密,且针叶牢固。长期以

    来源:腾讯科技

    时间:2007-12-26

  • 奥地利科学家发明制造香草醛新方法

    香草味的圣诞甜饼是包括奥地利人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人民喜爱的一种圣诞小食品,香草醛是生产这种甜饼所需的重要成分。奥地利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制造香草醛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香草醛不但能保持天然香草的香味,其生产过程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据维也纳媒体报道,长期以来,生产香草醛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昂贵的香草豆荚中提炼天然香草醛;另一种就是用化学合成的办法制成人工香草醛,这也是目前常用的制造方法,即在一个特殊的装置中加入臭氧、氢、有机溶媒等物质,并将温度控制在78摄氏度以下。但这种制造方法不利于环保,而且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据格拉茨大学化学研究所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2-26

  • 2007年韩国10大新技术评选结果揭晓

        新华网首尔12月24日电(记者干玉兰)韩国产业资源部24日在首尔举行了2007年韩国10大新技术颁奖仪式,现代重工业公司等韩国三大造船企业共同研发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船等新技术获奖。     其他获奖的新技术还包括:现代汽车公司研发的6缸轿车柴油发动机、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研发的KT-1训练机、 LG电子公司研发的超高层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以及三星电机公司研发的电路转换技术等。     据韩国产业资源部估计,这10项新技术今年创造的销售额有望达到6.2万亿韩元(约合67.4亿美元)。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2-26

  • 2007年干细胞技术突破踏上金色大道

     据www.physorg.com网站2007年12月19日报道,科学家几十年来的梦想就是希望有助于治疗疾病的干细胞研究能够取得突破,目前,这一梦想正沿着预想的道路迅速前进,相信很快就会得以实现。   11月,研究人员宣布,他们能够在皮肤细胞方面实现时光倒退-他们能够将皮肤细胞转换为干细胞。干细胞是器官和组织的变化无常的构建模块。然而就在这个月早些时候,另外一个不同的研究小组又宣布,该小组在老鼠实验中找到了治疗镰状细胞性贫血症的办法,即使用成年老鼠皮肤细胞转换而来的干细胞可以治疗这种疾病。   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一位干细胞研究先锋罗伯特·兰扎称:“这真的像是取得‘圣杯’一样:我们能够从病人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网Chinainfo

    时间:2007-12-26

  • 聚焦小RNAs-《自然》技术专题

    生物通报道:微小RNA (microRNA,简称miRNA)是生物体内源长度约为20-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而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导致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到目前为止,已报道有几千种miRNA存在于动物、植物、真菌等多细胞真核生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这一小分子近期发展迅猛,在药物筛选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跃性的前沿遗传工具,许多临床实验都在癌症治疗,病毒感染和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上利用了RNAi基因沉默方法,同时由于这一领域的异常活跃,相关的能提供试剂和签约服务的公司也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个网络。就这些方面,近期《Nature》杂志以“Small 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2-25


页次:439/574  共11461篇文章  
分页:[<<][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