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建兵教授团队解析玉米单倍体诱导分子机制 创新单倍体诱导方法
该研究以“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burst causes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为题在Molecular Plant期刊在线发表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响)近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洪山实验室严建兵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响研究员团队共同深入解析了玉米单倍体诱导关键基因ZmPLA1导致单倍体发生的分子机制,发现精细胞中的活性氧(ROS)增加是导致玉米单倍体诱导的关键因素,并鉴定了一个全新的诱导单倍体发生的新基因ZmPOD65,发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04-12
-
鱼跃制氧机年销量全球率先突破100万台
南京2022年4月11日 /美通社/ -- 近日,鱼跃医疗官宣:制氧机全球年销量超过100万台,率先突破行业百万大关。 制氧机作为鱼跃医疗呼吸治疗解决方案的重要构成,一直是公司战略发展的核心业务。自2001年涉足制氧,鱼跃通过技术升级、行业规则制定、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技术融合,持续引领制氧产业链升级。至今,已开展1000余项技术革新,攻克67项专利技术,拥有超过30000平方米的生产规模。去年鱼跃制氧机开启第3代技术升级,自研吸附技术、降噪技术、智能控氧软件等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鱼跃的优势不只技术领先,更在于持续的品质坚守和源头创新。目前,市面在
-
《Nature Methods》一项新技术揭示了免疫细胞如何定位目标
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识别与病毒或细菌蛋白相互作用的B细胞或T细胞。人体有数百万个独特的B细胞和T细胞在体内游荡,寻找微生物入侵者。这些免疫细胞识别有害微生物的能力是成功抵御感染的关键。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工程师们现在设计了一种实验工具,可以让他们精确地找出特定免疫细胞与其目标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项新技术利用改造过的病毒将许多不同的抗原呈现给大量的免疫细胞,可以对这种相互作用进行大规模筛选。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康纳·多布森(Connor Dobson)是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该论文于2022年4月8日发表在《自然方法》杂志上。一个简单的复杂系统筛选工具B细胞和T细胞在启动
来源:Nature Methods
时间:2022-04-11
-
方伟岗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毒品犯罪处置与戒毒康复 技术装备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绩效评价
2022年3月31日,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正式下发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方伟岗教授为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为项目组织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毒品犯罪处置与戒毒康复技术装备研究”项目(2017YFC0803600)综合绩效评价结论(国科议程办字〔2021〕20 号)。 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显示,项目组织管理制度健全、实施规范、组织有序,课题之间资源共享充分、协同有效。通过项目实施,研制了寄递物品、行李及人体藏毒的快速查缉装备、新型缉毒动物培育及训练方法与配套设备以及中远距离侦察制毒加工场的技
-
更快、更便宜的新冠病毒检测方法
佐治亚大学健康中心进行Covid检测。资料来源:佐治亚大学安德鲁·戴维斯·塔克美国佐治亚大学纳米技术研究小组于2020年8月参与了新冠病毒感染症(COVID-19病毒)快速测试开发竞赛,并为美国一家制造企业进行了新型传感器的实验。由Yiping Zhao和Ralph Tripp领导的团队测试了用于检测COVID-19的基于纳米技术的光学传感器,并看到了他们自主研发技术的潜力。2022年3月,该团队提交了一项专利申请,并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使用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病毒传感器快速
来源:medical Xpress
时间:2022-04-08
-
上海交大邵磊、张文明课题组在MEMS芯片动态测试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邵磊、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文明团队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Jason Gorman、康奈尔大学Amit Lab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Femtometer-amplitude imaging of coherent super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s in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s”(微机械谐振器超高频、飞米级振幅的振动成像)的最新科研成果,提出了飞秒激光干涉方法用于超高频率、极低振幅振动测量和动态成像的新技术。“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4-08
-
从单细胞学习:解开基因调控的新技术
图像:15体期的斑马鱼脊索核。灰色:核DNA (DAPI)。颜色:组蛋白H3K9me3资料来源:Phong Nguyen, Franka Rang和Kim de Luca基因的活动是如何被DNA的包装所调节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一种同时测量基因表达和DNA包装的技术是由来自Jop Kind (Hubrecht研究所和Oncode研究员的小组领导)的研究人员Franka Rang和Kim de Luca开发的。这种方法,EpiDamID,确定了DNA包裹周围的修饰蛋白质的位置。收集有关这些修饰的信息很重要,因为它们影响DNA的可获得性
来源:Molecular Cell
时间:2022-04-06
-
非破坏性提取DNA的新方法
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不损害原始材料的情况下获取古代基因组数据,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考古收藏创造了新的机会。“古代DNA不一定是破坏性的,”主要作者拉奇·斯卡斯布鲁克(Lachie Scarsbrook)说。“我们的新方法可以在不破坏保存了数千年秘密的骨骼的情况下重建遗传。”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上,提出了一种从小型脊椎动物遗骸中获取基因组数据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会对底层骨骼造成可见的损害。斯卡斯布鲁克表示:“这不仅有助于分析博物馆藏品中太小而无法进行破坏性采样的材料,还有助于分析更稀有、更有价值的材料,无论是文化上还
来源:Molecular Ecology
时间:2022-04-06
-
探索令人困惑的微生物多样性的新方法
这些微小的实体被统称为人类微生物群,它们影响着从新陈代谢到行为的一系列惊人的活动,并在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大约39万亿非人类微生物在我们体内和体内繁衍生息,无休止地相互依存。总的来说,它们构成了人体细胞的一半以上,尽管它们拥有的基因数量可能是人类细胞的500倍。识别并理解这种微生物mélange一直是研究人员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朱启云(音译)和他的同事描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来探索微生物组。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技术提供了更大的简单性和易用性。利用这项新技术,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改进的能力,可以精确地确定生物学上相关的特征,包括基于微生物组样本的受试者的年龄和性
来源: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时间:2022-04-06
-
Cell | 魏文胜课题组报道环状RNA技术平台以及据此开发的新型抗新冠病毒疫苗
2022年3月31日,北京大学魏文胜课题组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 Circular RNA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and EmergingVariants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环状RNA疫苗技术平台,以及据此开发的针对新冠病毒及其一系列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该项研究中制备的针对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circRNARBD-Delta)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保护力(图1)。 图1 新冠肺炎病毒circRNA疫苗研发示意图 作为近几年兴起的突破性医
来源: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时间:2022-04-03
-
中科院领导的新研究发现了限制转移性癌症生长的方法
癌症干细胞(CSCs)是恶性肿瘤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具有自我更新、高转移性和治疗耐药性。随着癌症的发展,癌细胞在茎状和分化的亚群之间表现出表型可塑性,每一个亚群都可以重建亲代细胞的组成。然而,这种可塑性的机制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ZHU Tao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了CSCs调控的表型可塑性在转移定殖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了体外共培养系统和体内共植入系统。基于这些系统,他们发现乳腺癌干细胞(BCSCs)通过BSCS衍生的分泌体抑制自身的能力。通过筛选、生物发光成像等方法,他们还发现DKK1在分泌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2-04-02
-
Science:新技术解开了四膜虫呼吸之谜
视频:混合样品低温电子显微镜获得的接近原子分辨率的四膜虫电子传递链蛋白质密度图。资料来源: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莱茨实验室四膜虫,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被发现隐藏着一个令人惊讶的秘密:它在进行呼吸——利用氧气产生细胞能量,这不同于其他生物,如植物、动物或酵母。这一发现发表在3月31日的《科学》杂志上,强调了结构生物学新技术的力量,并揭示了我们对生命之树的一个主要分支的知识缺口。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博士后研究员、论文的第一作者之一玛丽亚·马尔多纳多(Mari
-
新PET成像技术改善前列腺癌的治疗
仅在英国,每年就有超过1万人死于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检测通常从血液测试或活检开始,之后患者会被转介到PET/CT成像,这样放射科医生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肿瘤和任何转移,从而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核心,尽管PET成像的放射示踪剂的生产通常复杂且耗时,限制了患者的可用性。面对这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King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简单、快速生产的工具包“Galliprost”,它改善了PET成像中放射性示踪剂的合成。PET成像依靠像镓-68这样的放射性示踪剂来识别癌细胞。然而,传统合成镓-68放射性示踪剂的方法复杂且耗时。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螯合剂的设计,它将
-
浙江大学最新论文:乙肝肝衰竭早诊预警研究新突破
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是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因各种诱因暴发的急性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的复杂综合征,病死率高达50%-90%。早期预测患者ACLF发生风险,实施精准救治,实现治疗关口前移,将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为攻克乙肝肝衰竭高病死率的国际医学难题,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君教授课题组牵头全国16家中心,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大队列研究,创建了适合乙肝人群的HBV-ACLF诊断的中国标准(COSSH-ACLF)和预后分层评分系统,创新提出了“乙肝病毒激活引起免疫代谢失衡是乙肝肝衰竭核心发病机制”的新理论,系列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在国际权威胃肠肝病学杂志Gut2018、J
-
上海交大海洋技术团队研发“哪吒III(垂起固定翼式)”海空跨域无人航行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曾铮副研究员和连琏教授共同指导的硕士生吕晨昕在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在线发表题为“Toward a Gliding Hybrid Aerial Underwater Vehicle: Design, Fabrication, and Experiments”的文章。吕晨昕为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为第一单位。该论文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海空跨域无人航行器—“哪吒III(垂起固定翼式)”的原理分析、设计标准以及样机研制与试验工作。该项研究得到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0dz12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4-02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报道准确探测圆偏振光的新方法
图 (a)基于离子通道和电化学装置检测光电流的示意图;(b)单层和三层手性纳米膜光电流与入射光偏振度的关系分析;(c)不同入射角度的圆偏振光照射下的光电流(入射角指光与纳米薄膜表面之间的角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5402、32071400、21977038)等资助下,江南大学匡华教授团队与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北京应用物理和计算数学研究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4-01
-
Nature子刊:这种方法能缩短CAR T细胞培养时间
这些结果表明,在生产CAR - T细胞所需的时间、材料和劳动力方面,有巨大的潜力,这对快速进展的疾病患者和资源贫乏的医疗环境尤其有益。CAR - T细胞疗法是一种免疫疗法,用于用患者自身改变的免疫细胞对抗癌症。T细胞是从病人的血液中提取的,在实验室中通过添加受体(称为嵌合抗原受体或CAR)的基因来改变。然后将CAR - T细胞注入病人体内,寻找、结合并摧毁癌细胞。然而,在工程过程中,如果T细胞从体内取出的时间过长,就会失去复制的能力,而这正是它们作为活药物的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试图在不牺牲T细胞效力的情况下缩短这一过程。在动物模型中,研究人员了解到,CAR - T细
来源: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时间:2022-03-31
-
上海交大刘昱课题组开发一种新型RNA位点特异性标记方法
RNA位点特异性标记对于RNA结构、功能的研究以及相关应用的开发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已报道的RNA位点特异性标记的方法主要为转录后标记,但该类方法由于RNA转录后折叠而导致对RNA中某些位点的标记受限制。2022年3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昱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在线发表题为“Short Oligonucleotides Facilitate Co-transcriptional Labeling of RNA at Spe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3-31
-
NAR突破性发现:RNA的“开启”和“关闭”
利用R2D2(“从数据中重建RNA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在RNA与化合物结合、沿着其长度和折叠进行交流以打开或关闭基因时,对RNA进行了三维建模。与光开关类似,RNA开关(称为核糖开关)决定哪些基因“开启”和“关闭”。虽然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但这些开关的内部工作原理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现在,由西北大学和奥尔巴尼大学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RNA的一部分能够平稳地侵入并取代同一RNA的另一部分,使其结构能够迅速而显著地改变形状。这种被称为“链置换”的机制似乎能将基因表达从“开”切换到“关”。利用他们去年启动的一个模拟,研究人员
来源:Nucleic Acids Research
时间:2022-03-30
-
Nature子刊新技术让活检(活组织检查)成为过去
活人舌头的MediSCAPE成像。受试者缓慢舔舐MediSCAPE成像头,同时获取高速3D图像(视频在这里https://www.dropbox.com/s/sl7cfolhm3x91g7/Video2_roving_human_tongue.mp4?dl=0)。然后在下面缝合成长长的3D长条(视频在这里https://www.dropbox.com/s/4y6hs1a3k4wd9x8/Video3_stitched_human_tongue.mp4?dl=0)。对比显示488 nm激发下的红色和绿色自发荧光。左边的插图显示了Med
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