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完成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AD340X300]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通力合作,于4月15日晚11时成功地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据了解,3月21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专家从非典型性肺炎组织标本中成功地分离出了冠状病毒,并建立了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专家们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的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肝、肺、咽拭子和淋巴结标本中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这一病毒的长度约为3万个碱基对(基因长度基本单位),与加拿大、美国报告的序列基本一致,属于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有关专家介绍,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成功,为追踪冠状病毒的来源,研制非典型性肺炎的诊断制剂
-
内质网蛋白合成的质量控制
[AD340X300]细胞进行蛋白质生产的质量控制对细胞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在内质网中分子伴侣calnexin/calreticulin循环保证只有正确折叠的糖蛋白才能到达它们的目的地。而错误折叠的糖蛋白则通过内质网的蛋白质降解途径(ERAD-ER-associated degradation)进行降解。ERAD使蛋白质被逆向定位到细胞质中,再被蛋白酶解体进行降解。以前发现一个跨膜的缺失甘露糖苷酶活性的alpha类甘露糖苷酶I型蛋白-EDEM(a transmembrane-mannosidase-I-like protein that lacks mannosidase activity)能
-
少突胶质细胞对轴突和髓鞘的作用是独立的
[AD340X300]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新报道很有可能说明少突胶质细胞在髓鞘化中的功能和它在轴突支持中的功能是分离的。以前认为少突胶质细胞的这两个功能是同时进行的。而Lappe-Siefke et al.的最新研究发现将CNP1基因进行缺失的小鼠轴突结构功能缺陷,但髓鞘结构却没有明显的变化。CNP1-cyclic-nucleotide phosphodiesterase编码一个环化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可能与RNA代谢有关。尽管CNP在少突胶质细胞和施旺细胞中都存在,但它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还很不清楚。研究者发现在CNP1基因敲除的小鼠中没有观察到髓鞘结构和生化性质的明显变化。但
-
阿尔茨海默氏症蛋白“封锁”线粒体
[AD340X300][生物通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早就发现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的蛋白是以一种早先意想不到的方式造成神经元严重损伤的:封锁受损神经元的线粒体,引发“能量危机”和导致细胞死亡的毒素的积聚。这个通路是首次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提出生物化学的解释,为治疗该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详细内容发表在4月14日期的《细胞生物学》杂志上。虽然这种淀粉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的正常功能还不清楚,但研究的高级作者Narayan G. Avadhani 和他的同事已经查明,这个只有50个氨基酸长的蛋白实质上是通过饿死线粒体及其滋养的细胞发动
-
香港大学对非典型肺炎病毒有新发现 病毒来自动物
[AD340X300]新华网香港4月16日电:香港大学医学院16日表示,已完成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基因图谱排列,发现病毒来自动物,并且过去从未见过。港大方面表示,这次发现对治疗非典型肺炎及开发疫苗有帮助,正交全球各国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港大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表示,港大医学院完成引发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基因排列,确定是一种全新病毒,是由动物传给人的。至于是什么动物,则有待研究。袁国勇认为,这项发现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快速测试方法。此前,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已于13日晚将他们破解的冠病毒基因密码部分排列,交给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工作小组。摘自 新华网
-
墨西哥研制出囊虫病疫苗 能使牲畜产生免疫力
[AD340X300]墨西哥医学研究人员最近研制成功一种囊虫病疫苗,能使牲畜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为有效防止这种寄生虫向人类传播提供了保证。据墨西哥《纪事报》16日报道,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细胞生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囊虫病疫苗注入生猪等动物体内进行临床试验,以检验疫苗对导致囊虫病的囊尾幼虫(一种寄生虫)的抵抗作用。试验表明,这种疫苗能杀死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囊尾幼虫,从而防止这种疾病在动物体内滋长并传染给人类。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何塞·鲁伊斯介绍说,囊虫病是一种至今仍在危害一些国家和地区居民和牲畜健康的传染病。囊尾幼虫一旦侵入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大脑),健康人就会患神经囊虫病,病情严重者甚至会丧命。他
-
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声明
[AD340X300]人民日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天上午在科技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温家宝总理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政府首脑联名发表的《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我们作为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的政府首脑自豪地宣布,来自我们六个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30亿对碱基,即人类生命的分子密码书的基本测序。 1953年4月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一个里程碑。此后50年间,遗传科学和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在适逢沃森和克里克这一重大发现50周年的今天,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已
-
研究表明长城阻碍了基因流动
[生物通讯]为防止外族入侵而建造的万里长城,同时也阻碍了植物基因的流动。一项对中国居庸关地区的研究发现,同一物种在长城内外两侧生长的种群遗传组成上有很大差异。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当植物的栖息地被天然屏障如山脉和冰河分隔时,种群就会发生这样的分化。长城两侧发现的这种植物遗传组成上的变化可能在600年前明朝建造这段长城时就已经发生了。这种遗传上的差异“证明了植物种群可以多么迅速地发生改变。”密苏里植物园的Peter Raven 说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植物遗传学教授顾红雅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北京以北70公里的3个地点。两个地点的地形被6米高的墙体隔开。第三个地点作为对照,有一条狭窄的山路通向
-
DNA损伤预示前列腺癌转移
[AD340X300][生物通讯]一项发表在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的新研究证实,约有40%50岁以上男子,其前列腺中的DNA都发生损伤。这种损伤与前列腺癌中发现的DNA损伤极为相似。根据该研究的领导人、西雅图西北太平洋研究所的Donald C. Malins 博士,这种似癌的DNA损伤通过活组织切片检查可以很快检测到,可作为前列腺癌的一个风险因子。Malins和他的同事发现,前列腺DNA的损伤随年龄增加,而自由基可能是祸因。文章中的其它证据表明,前列腺肿瘤活组织切片提取的DNA可用于指示前列腺癌是否开始转移,这样医生活病人就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来决定采用哪种疗法。在这个发现
-
新加坡研制出检测疑似“非典”病毒的诊断仪
[AD340X300] 新华网新加坡4月16日电据此间媒体16日报道,新加坡科研人员已绘制出了疑与非典型肺炎相关的变种冠状病毒基因组图谱,并据此研制出了快速检测这种病毒的诊断仪。 报道说,这项研究成果是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取得的。诊断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原理,对可疑患者的脱氧核糖核酸样本进行检测,诊断过程大约需4到5个小时,与目前检测病人有无感染冠状病毒需要10到15天相比,检测时间大为缩短。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副院长任宜喆说,虽然这种诊断仪能够相当准确地从病人的血液中检测出变种冠状病毒,但目前尚不能确定是通过检测血液还是检测喉咙体液获得的结果最为准确,
-
长相不仅仅取决于基因的种类
[AD340X300]你的长相和其他遗传特征还可能取决于一些基因控制生成的蛋白质数量。生命科学中最热门的遗传学研究基于这样的基本认识:人体有3万多种基因,而每种基因都能制造大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所以人类才能具有如此复杂的生物特性。但最近的研究又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证明上述观点还不够全面:基因控制生成的蛋白质不但种类不同,而且数量也有很大差异——两个人可能具有完全一样的基因,但二者体内产生的蛋白质数量却相去甚远,结果就造成了他们在遗传特征上的不同。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的道格拉斯·克劳福德和马乔里·奥莱克西亚克通过研究证明,这种由蛋白质数量不同导致遗传特征差异的现象相当普遍。克劳福德对3个鱼
-
葡萄糖有调控植物基因表达的作用
[AD340X300][生物通讯]由Clemson 大学的植物生化学家Brandon Moor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4月14日期的《科学》上报道,他们发现糖不仅起着为植物提供能量的作用,而且还是扮演着向细胞发育和植物生长的关键基因发送信号的角色。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糖在植物和动物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提供了新线索。科学家预言,这一发现将促使研究人员对糖在人体发育和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中的作用展开研究。科学家还希望这项发现对农业能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帮助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新途径。“在植物中,糖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然后这些糖被用于支持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方方面面。”Moore解释说。“我们的证据证明,
-
“非典”病毒基因组揭示:该病毒无近亲(图)
[生物通讯]经过6天的昼夜奋战,加拿大科学家日前宣布完成了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的嫌疑病毒的测序。测序结果证实了其它研究小组由病毒部分序列进行的推测:这种新病毒与任何已知的病毒都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病毒序列将有助于科学家开发出准确的诊断方法--这是控制该病传播的一个关键武器。SARS是去年11月开始在中国出现的,但直到上个月一名美国商人因感染该病在越南河内死亡并感染了看护他的医护人员后才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自此,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23个国家发现SARS病例,共有3169人感染,144人死亡。寻找
-
科学家发现引起自免疫疾病的基因
[AD340X300]人体免疫系统本是抵抗外来袭击的,但有时会把自身组织当成敌人而加以攻击,造成自免疫疾病。最新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可能与一种基因有关,敲除它就可抑制错误攻击。此发现有助于加快抗风湿性关节炎、儿童糖尿病和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疫苗的研发进程。据英国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自免疫疾病中,一类称为枝状细胞的免疫细胞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把人体自身组织认为是外来物。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通过敲除枝状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纠正了免疫系统的错误行动。科学家说,对免疫系统进行“再教育”的概念并不新鲜,此前人们曾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攻击癌细胞的问题。不过这是头一次将此方法用于抑制
-
美国科学家:有望让致病基因“沉默”
[AD340X300]生物的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传到作为“信使”的核糖核酸(RNA),再传到蛋白质,特定的基因控制细胞制造特定的蛋白质。如果RNA被干扰,基因就会“沉默”,不起作用。如果把这个思路用于医疗,使致病的基因“沉默”下来,不就可以治好许多疾病吗?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已经成功地利用这种核糖核酸干扰技术治愈了实验鼠的肝炎。如果进一步证实这种技术在人体内有效,将为许多疾病和感染提供新疗法。科学家在这次实验中的做法是:设计一段微小的RNA分子,与需要干扰的基因的某个片段吻合。这些称为“小干扰RNA”的分子会打开细胞抵抗入侵病毒的一个天
-
墨移植乳猪胰腺细胞治糖尿病获成功
[AD340X300]墨西哥一份医学报告透露,该国医学专家为糖尿病患者实施乳猪胰腺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获成功。 据墨西哥媒体14日报道,该国医学界知名医生拉法尔·巴尔德斯在《多亏了猪》的医学报告中说,目前医生都是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因而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很大。科学研究表明,猪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同人体的胰岛素十分相似,于是他和他的科研小组便产生了用猪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的念头,并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成功。 巴尔德斯介绍说,他们从经过严格卫生标准饲养的、刚出生4天的纯种猪体内取出胰腺细胞组织,然后将提取的组织放在胰岛中加以培育。这种经过培育的组织再同从猪睾丸内提取的滋养细胞混合。在临床实践中,他
-
美绘出非典相关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图
[AD340X300]继加拿大之后,美国科学家14日宣布也绘制出了怀疑与非典型肺炎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图,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对“非典”进行诊断和治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新闻公报说,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图是由该中心一个10人科学家小组在短短12天内绘出的,这种病毒基因共包含29727个核苷酸,与加拿大研究人员绘出的病毒基因组基本相同,差别仅为15个核苷酸。 据悉,美国研究人员对基因组序列进行的初步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与已知的三个冠状病毒变种之间在复制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专家们认为,类似的这些发现对研制抗病毒药物、疫苗和早期检测手段也许会有价值。 截至14日,美国
-
我国科学家称鹅身体含有大量能够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因子
[AD340X300]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在鹅的身体中含有大量的能够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因子。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柴薪说,这些抗肿瘤因子能够攻击肝癌、肺癌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癌症的癌细胞。他说:“此项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尚属于首次。”研究人员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从新鲜的鹅血中成功提取出了抗癌因子,然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升华--再吸附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将它们制成海绵状的干品,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有效物质的生物活性。在实验室中,这些抗肿瘤因子的功效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肝癌浮水细胞H22的抑制率高达72.89%,对显微肉瘤S180的抑制率也达到了69.2%。目前临床使用的很多药物还几乎无力对
-
科学家指出对于转基因果蝇的研究将有望帮助人类减肥
[AD340X300]据路透社健康新闻2003年4月13日 柏林讯德国科学家于本周四宣布,通过对转基因改造后而发胖的果蝇的深入研究,将来有一天将会有助于帮助人类减肥。来自德国Max-Planc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Drosophila属果蝇进行了最新的研究,建立起昆虫与哺乳动物之间在体内脂肪存储的关系。负责这一研究的Ronald Kuehnlein说,对果蝇进行的研究将会为我们更好的了解机体内脂肪的加工过程提供有价值的线索。Kuehnlein说:"目前的研究已经为我们了解哺乳动物和昆虫体内脂肪细胞的整合方式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果蝇和哺乳动物在脂肪调节方面遗传基因的相关性,这将对脂肪控制
-
乙肝何以会转成肝癌 韩发现“肝癌基因”
[AD340X300]汉城4月14日电:韩国学者14日宣布,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基因变异后能够引发肝癌。这项发现是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医学院李孝石领导的研究小组和韩国SNP公司的研究小组经过两年多的合作研究得到的。研究小组分析了1078个乙肝患者的临床病例,其中270名患者病情恶化,转成了肝癌。通过测定和比较这些患者基因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异同,研究小组最终锁定了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基因。他们发现,在感染了乙肝然后转成肝癌的患者中,大约有20%的患者体内出现了该基因变异的现象,而且该基因变异者患肝癌的平均年龄较其他人提前了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