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恐惧反应的“妙招”
[AD340X300] [生物通讯]由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资助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遏制大鼠恐慌症的高科技方法。他们检测了大脑中相当于一个“解除警报信号”的分子,当这个信号被刺激时,恐惧通路就会被关闭。这一发现将导致无需药物的恐慌症和焦虑症的心理疗法的诞生。 正常情况下,大鼠当听到条件反射为电击的声音时就会出现恐惧颤栗。现在,波多黎各庞赛市医学院的Gregory Quirk 和 Mohammed Milad博士证明,刺激大鼠大脑前的一个部位--
-
阿司匹林能抑制卵巢肿瘤的生长
[AD340X300]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抑制卵巢肿瘤的生长。据当地媒体6日报道,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表明,卵巢肿瘤细胞中加入的阿司匹林数量越多,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如果将阿司匹林和一种名为“HER-2/neu ”的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同时使用,抑制作用则更明显。 但是科学家目前还不知道为什么阿司匹林具有这种抑制作用,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揭开这个秘密,判断是否应该让卵巢癌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以抑制肿瘤生长。去年,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发现,阿司匹林能通过加剧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抑制子宫内膜肿瘤的
-
研究显示乳腺癌与子宫癌无遗传关系
[AD340X300]伦敦消息:美国科学家5日说,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子宫癌的几率并不比常人高。 设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尼利·卡泽鲁尼博士说,尽管乳腺癌与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因素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遗传关系。 据美国医学杂志《医疗遗传学》刊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发展成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为30%。但是有近亲关系的患乳腺癌家庭成员却并不会导致女性患上子宫内膜癌。 &
-
动脉硬化可能是多基因作用
[AD340X300]载脂蛋白由于参与人体脂类代谢的全过程,是目前揭示心脑血管病机制最受关注的课题。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率领研究组,采用先进技术,成功建起含有完整载脂蛋白ApoA簇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初步研究发现,该基因簇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中,存有重要的平衡机制。人类基因图谱的公布,使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由过去的单个基因,向一组基因或一个基因系列转化。为了解分布在人体5条染色体上的载脂蛋白基因在脂代谢中的作用,研究组人员以人体第11号染色体上的载脂蛋白ApoA基因簇为对象,将它的全部成员ApoA-I、C-III、A-IV和A-V,整体转入了小鼠体内,成为目前携带基因系列最长的转基因动物。研
-
中外专家合作研究中药活性化合物取得重要进展
[AD340X300]新华网武汉11月6日电(记者田建军)一项由瑞士诺华公司和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的“中草药中的天然活性物质”研究项目日前取得重要进展,中外专家从传统中药中成功提取和选出新化合物1058个,其中500个已进入诺华公司的注册程序。 “中草药中的天然活性物质”研究项目于2001年8月启动,合作期为3年,目的是从传统中药所用的植物和真菌中提取纯天然化合物,并从中开发新药。上海药物研究所负责药用植物的选择、采集,通过新技术组合进行已知化合物的剔除,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以及化合物在数据库的登记和寄送等;瑞士诺华公司负责提供项目的技术和经费支持,包括先进的仪器设备、技术、
-
男性为何不患乳腺癌?
[AD340X300] [生物通讯]就乳腺癌而言,男性即使继承了与女性同样的突变基因,也不会得上这种病。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原因。导致妇女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一个基因突变可能只在第二条X染色体上“制造麻烦”,而这条X染色体正是男士们所缺失的。 约有5%到10%的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是由于BRCA1基因突变所导致的。这个基因正常的蛋白质产物可以修复DNA损伤。虽然男性也携带这些突变,但男性乳腺癌患者极其罕见。研究人员早就注意到小鼠睾丸中的分裂细胞产生许多BRCA1信使RNA。而这些细胞中的染色体被紧密“包装”压缩,与女性细
-
UCLA研发出第一个成熟B细胞淋巴癌动物模型
[AD340X30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强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成功发展出全世界第一个人类成熟B细胞淋巴癌的动物模型。这项成果可望促使研究人员发现该疾病的突变基因。这种成熟B细胞淋巴癌大约占了所有淋巴癌的85%。该项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著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该报告的主要作者Mike Teitell博士表示:“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培养这个动物模型的细胞,以找出造成这个癌症的突变究竟为何”。 与Teitell博士合作的Samuel French博士在之前已经在B细胞患者身上找到一个不正常的基因—T细胞白血病1号(T-cell leukemia 1 (TCL1))。因此研究人员便好奇
-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精子探索生精细胞基因表达谱
[AD340X300]本报讯(记者刘东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的韩代书教授研究组的科研人员以减数分裂中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的圆形精子细胞以及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的长形精子细胞为对象,研究精子发生的分子机理及相关基因的功能。日前,该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为探索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及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据悉,为探索参与精子细胞变态的相关基因,研究组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了Balb/c小鼠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及长形精子细胞的1176个已知基因的表达谱。结果表明在这3种生精细胞中
-
创伤修复进入基因水平
[AD340X300]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与中华创伤学会,11月5日在广州联合召开2002年“医学科学前沿——炎症与修复高级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目前,创伤等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伤死率在我国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中,城市为第5位,农村为第4位,而在青壮年中占第一位。因此创伤的防治及其基础研究刻不容缓。 据介绍,机体从受损到康复是个连续而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某些环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炎症反应与修复过程贯穿始终,因而备受关注。会议论文显示,随着高新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
昆虫染色体含有细菌基因
[AD340X300]日本科学家近日发现,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细菌基因可进入寄主昆虫的细胞核,并通过寄主昆虫把细菌基因遗传下去。这一发现有可能使人们重新认识生物进化论学说,高度警惕转基因技术的风险。 据日本《朝日新闻》近日报道,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深津武马和东京大学的今藤夏子,在研究害虫绿豆象和昆虫寄生细菌“沃尔巴克氏体属”的关系时发现,“沃尔巴克氏体属”的基因存在于绿豆象的染色体中,而且“沃尔巴克氏体属”的染色体结构没有遭到破坏,也就是说,它的基因可以通过绿豆象这一比它高级的动物遗传下去。  
-
新发现的病毒与婴儿喘息有关
[AD340X300] 据Reutershealth报道,发表于11月2号《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最近发现的一种呼吸道病毒似乎是年婴幼儿急性喘息的一个重要病因。 这种被称为间质肺病毒(metapneumovirus)的病毒是副粘病毒家族成员之一。尽管这种病毒2001年才被发现,但有证据表明,它至少存在20年以上了,并且可能对鸟类和人有交叉传播。以前的报道已经证实,这种病毒可引起类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疾病。在本研究中,芬兰土尔库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检查了132例儿童鼻咽部抽吸物中间质肺病毒的存在情况,这
-
揭开骨骼调控之谜
[AD340X300]一种新骨骼调控模式之谜被揭开了。众所周知,瘦素(leptin)是一种与肥胖有关的激素。一项研究发现,它通过交感神经——或者说是负责决定“战还是逃”的神经系统分支来抑制骨骼的形成。该结果第一次为神经系统对骨细胞的调控提供了证据,表明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β- 阻断剂既然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也就可能治疗骨质疏松症。 瘦素与骨骼相关的第一条线索来自于对肥胖人群的观察——他们对瘦素的敏感性较差,却拥有强壮的骨骼。休斯敦市Baylor医学院的遗传学家Gerard Karsenty所做的研究证实了小鼠
-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蛋白
[AD340X300] [生物通讯]John Petrini 博士和他的同事成功创造出世界上首个Rad50缺陷小鼠模型,从而使揭示这个蛋白在维持哺乳动物基因组稳定性、预防癌发生上的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关这个研究的报道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 Rad50与另外两种蛋白(Mre11和Nbs1)共同组成了科学家所谓的Mre11 复合体。酵母和哺乳动物中的Mre11复合体在进化上都是高度保守的,它与DNA代谢的几个方面都有关系,其中包括细胞对DNA损伤的应答
-
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基因变异
[AD340X300][生物通讯]研究人员识别出一个基因变异可将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几乎增加1倍。 子宫内膜癌又称宫体癌,是妇女常见的骨盆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绝经前后的妇女。病因主要是长期雌激素刺激,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根据这一新发现,携带这个基因变异且体重超重的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的机率几乎比携带该基因正常拷贝的妇女高了5倍。有关研究发表在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未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这个新发现,医生们有一天将可以通过检查妇女是否携带这个基因变异来评
-
白细胞从何处来?
[AD340X300] [生物通讯]骨髓负责向机体内的每一个器官供应白细胞。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皮肤可能有其自身的优势:它能够自己产生某些类型的免疫细胞,对骨髓的依赖仅限于自己更新白细胞出现问题时。 作为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不断遭受着攻击。为击退这些攻击,它必需依赖一种叫做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这是一类抗原呈递细胞,可以侦察到入侵者然后召集T细胞“骑兵”对入侵者进行围剿。皮肤特异的树突状细胞称为朗氏细胞(Langerhans cell),这些细胞起源于骨髓,但它们究竟是如何进入皮肤的,又是如何维持其细胞数量的,还
-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德宝逝世
[AD340X300]新华网上海11月5日电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德宝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 王德宝院士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具体业务领导者,在这一重大科研工程中,先后任人工合成组组长、指挥组组长。1981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一个与天然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有完全相同结构并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转移核糖核酸,这是世界生命科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赢得国际科技界一致的高度评价。 &nbs
-
美国科学家揭开同性恋羊脑部的奥秘
[AD340X300] 新华网洛杉矶11月5日电(记者颜亮)美国俄勒冈医科大学4日发表的新闻公报称,一项刚刚完成的研究表明,有同性恋倾向的公羊与其他公羊的脑部结构有所不同。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动物性行为和性取向的生理原因。 此次研究由美国农业部、俄勒冈医科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以27只绵羊作为研究对象。科学家在挑选这些羊之前,对它们的性活动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观察。这些羊包括9只同性恋公羊、8只异性恋公羊和10只母羊。其中,同性恋公羊的性取向比较鲜明,它们只向公羊献殷勤并进行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研究获进展
[AD340X300]大连讯(记者邹淑英)10月30日,记者从在大连召开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项目成果鉴定会上了解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医学院合作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的细胞表达及分离纯化技术”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取得了最新成果。由杨胜利、陈洪渊、汪尔康、徐晓白4位院士及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已具备先进、可靠的生产制备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技术,为大规模基因工程生产提供了条件,适应产业化要求。本项目研究成果产权明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项目负责人张玉奎研究员介绍,
-
基因治疗有望用于预防血管再狭窄
[AD340X300]芬兰学者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试验性转基因技术可以阻断动脉内皮细胞的再生长,并减轻炎症反应。而内皮细胞的再生长和炎症反应正是新开放血管发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Circulation 2002,106∶1999芬兰Kuoppio大学分子医学教授Yla-Herttuala说,开放堵塞血管的方法,无论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还是放置支架均会损伤脆弱的血管内皮。Yla-Herttuala说,目前认为正是这种损伤,而非心脏病本身的进展导致了血管壁细胞的快速新生,从而造成血管再狭窄或者堵塞。早期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中主要的生物学反应是氧化应激。血管内皮损伤后会释放增强氧化应激的信号,这意味
-
瑞典科学家发现牛皮癣基因
[AD340X300]哥德堡大学皮肤病学教授贡纳尔·斯万贝克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瑞典西部195个牛皮癣病史家庭的644人进行检验时,借助分子生物技术从人类第三对染色体上找到一个被称作“SLC12A8”的基因。 这个基因与生产角朊的皮肤细胞相关联。正常情况下,它处于“睡眠”状态。但在牛皮癣患者身上则被激活,从而造成使生产角朊的皮肤细胞失控。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3%的人患有牛皮癣这种慢性皮肤病。斯万贝克说,这一发现对研制效力更好的治疗牛皮癣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