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治疗白血病新方法

    新华网伦敦7月9日电(记者王艳红)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培养一些特定的免疫细胞,并将其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有助于杀灭癌细胞。这可能成为治疗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的一种新方法。    白血病患者是由于体内负责产生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骨髓发生了癌变,通常的疗法是摧毁癌变骨髓,移植入新的骨髓。为了防止患者的免疫系统排斥外来骨髓,移植用的骨髓必须与患者骨髓配型,非常相符才行。    但人们发现,如果移植的骨髓与原有骨髓并不完全相配,患者接受治疗后白血病复发的机率反而会更小。这是因为移植的骨髓里面含有免疫T细胞,如果它们发现移植的细

    来源:

    时间:2001-07-12

  • 新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在泰国召开

    (新华社)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国和泰国政府以及一些联合国机构共同主办的新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10日在这里召开。    此次主题为“新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安全和社会”的会议将重点讨论如何将科学研究和公众意见融入到有关对生物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国际对策中去,以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国际共识。与会者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将从科技知识在生物和食品安全政策中的应用、有关各方如何全面参与国际磋商、向公众提供更多知识以及发展中国家对此问题的特别要求等4个方面展开探讨。    英国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在开幕式上致辞说,虽然生物

    来源:

    时间:2001-07-12

  • 生物芯片技术诊断病毒性肝炎研究现状

    星光医药网消息:生物芯片是指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型生化分析系统,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核酸片段或蛋白有序地固定在载体上,与标记好的侍检核酸或蛋白分子进行反应,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弱而判断样本中的靶分子数量,从而实现对化合物、核酸、蛋白质、细胞及其它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筛检。它具有高空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的特性,以往常用的任何方法都难以与之相比。自1996年世界第一块商品化的生物芯片问世以来,短短数年间即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常用的有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和芯片实验室三大类,主要应用于蛋白质组分研究、药物筛选、疾病诊断与预测、基因表达谱分析、新基因的发现、基

    来源:

    时间:2001-07-12

  • 发展中国家 发展新生物技术

    新华网曼谷7月11日电(记者杨晴川)参加正在这里举行的新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专家11日在发言中表示,新生物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产量、减少饥饿、增加国民收入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在注重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合自己的农业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指出,就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就转基因食品等新生物技术带来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论的时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开发和应用适合自身发展的、安全的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他同时表示,为了使生物技术发挥更大作用,发展中国家应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来源:

    时间:2001-07-12

  • 转基因技术成为水稻抗螟虫“绝代杀手”

    (央视国际)浙江大学日前育成一种转基因水稻,危害水稻的螟虫的幼虫一旦吃了这种水稻的茎叶,两天之内就会死亡。    作为水稻主要害虫,螟虫在我国每年为害面积达1000万公顷。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通过化学农药防治螟虫,不但增加水稻生产成本,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浙大的这一新成果对解决螟虫害的问题具有长远的意义。    据了解,这种抗螟虫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由浙江大学核农所、应用昆虫研究所等联合选育而成。从1995年起,浙大的科学家们通过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成功地将抗螟虫基因转入了水稻植株,并于1998年

    来源:

    时间:2001-07-12

  • 我国糖尿病基因研究获重要突破

    (央视国际)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全基因组筛查技术最近发现,在人体9号染色体内,有两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新位点,是中国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精细位点,这一发现使我国的糖尿病基因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这项研究,对上海、山东、福建、辽宁等地的102个至少是两代以上都患有2型糖尿病的家系,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全基因组扫描、分型和连锁分析,结果发现他们9号染色体的D9S171和D9S175两处位点,存在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而这两处位点目前在国际基因库中尚未见报道。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欧

    来源:

    时间:2001-07-12

  • 美国研究出检查癌症的新方法

      新华网7月9日电 美国一个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者用了15年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出一种名为“TKI单复制抗体”的技术,这种新技术能较其他方法更早知道癌细胞的存在,因而能及时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新技术简便易用,仅用一滴血进行测试,便可知肿瘤是否存在,还可辩认它属良性还是恶性。专家预计这一新技术可在年内问世。

    来源:

    时间:2001-07-11

  • 瑞典医学人员发明治疗脑血栓新方法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7月6日电(记者吴平)据瑞典《哥德堡邮报》报道,瑞典哥德堡的萨尔格伦斯卡医院最近发明一种治疗脑血栓的新方法。 这种新方法是:利用精细的手术方法,把一根很细的金属线环伸进遭血栓堵塞的血管,在金属线环像套索一样套住血栓后,再把金属线环连同血栓一道拉出,血管便被疏通,血液又可以正常流动。 据介绍,用新方法治疗脑血栓需要具备这样的前提:患者必须在4小时之内接受治疗,而且只有大脑中的主血管才能接受治疗。 萨尔格伦斯卡医院的神经放射学专家斯文森和同事维克霍尔姆已在5名患者身上试用新方法,都取得成功,其中已有两人完全康复,其他3人刚刚接受治疗,病情已明显减轻。

    来源:

    时间:2001-07-10

  • 上海发明新型血浆病毒灭活技术

    新华社消息:一种运用亚甲蓝光化学方法进行血浆病毒灭活的技术,正在上海4家大型医院投入使用。  大量的实验数据证实,上海的亚甲蓝光化学方法可完全灭活血浆所含的艾滋病和丙性肝炎病毒,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血浆病毒灭活有效性指标,血浆蛋白的免疫原性无变异。  在动物实验后,上海市血液中心与4家市级医院合作,共输注了11.7万单位病毒灭活后血浆,将肝病、肾病和外科手术三类适合输注血浆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亚甲蓝光化学处理过的血浆,临床疗效和病人的耐受性与对照组无差异,证明病毒灭活血浆在临床上使用无毒副反应。  这项新技术的开发运用,使得我国和德国成为亚甲蓝光

    来源:

    时间:2001-07-06

  • 首届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将举行

        星光医药网消息:国家计生委在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7月11日,即新世纪的第一个“世界人口日”,国家计生委将在北京主办“首届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     博览会的内容将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成就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展,医疗器械展,宣传精品展,生殖健康/性科普知识展等,这次会上将重点推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重大科技成果10-12项,并将集中进行科研成果的展示和发布,介绍我国“六五”至“九五”期间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果,“生育、生命与

    来源:

    时间:2001-07-05

  • 中国癌症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星光医药网消息:日前在沈阳召开的“超级抗原研讨会”透露,一种神奇的超级抗原已经在中国被率先应用到生物制药领域,并经过实践证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抗原只需很少的一点量就能大量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白细胞,从而杀灭癌细胞。  超级抗原是瑞典科学家在一九八九年创用的一个免疫学名词,超级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主要在於对T细胞具有一个独特的刺激机制,并且在刺激力度上较普通抗原强大。它们是一类来源复杂的蛋白质,其在免疫应答中只需极微量的这种物质,利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机制刺激大量的淋巴T细胞增殖并诱导产生细胞因子和细胞毒。  近十年来,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掀起了超级抗

    来源:

    时间:2001-07-05

  • 干细胞:新技术泡沫?

    新华网消息  据《北京晚报》报道(吕文)  对话背景:  近来有关干细胞的词汇在媒体的曝光率越来越高,新华社6月17日报道,世界上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最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干细胞概念的股票近日也是一路飙升,干细胞是新技术制造的神话,还是美丽的泡沫?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  记者:作为干细胞研究的国家队的领头人,请你介绍一下干细胞的研究历程。  李凌松:干细胞研究以及用干细胞技术来修复坏死组织的干细胞生物工程是最近3年才兴起的生命科技领域。因为干细胞具有分化多种细胞、形成多种组织的潜能,人们希望用干细胞技术来治疗各种组织坏

    来源:

    时间:2001-07-04

  • 旅美中国学者谈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

    新华网波士顿(美国)6月29日电专访:旅美中国学者谈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 新华社记者姜岩 参加在这里举行的“21世纪东西方卫生保健展望” 大会的旅美中国学者、哈佛医学院高福博士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成功,生物技术正在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其产业化、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高福说,在未来20年内,生物技术将蓬勃发展,很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他指出,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成功后,科学家更加关心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因为基因必须通过蛋白质才能实现自己的功能。过去这一研究是手工作坊式的,科学家只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蛋白质进行

    来源:

    时间:2001-07-03

  • 干细胞:新技术泡沫?

        新华网消息  据《北京晚报》报道(吕文)   对话背景:   近来有关干细胞的词汇在媒体的曝光率越来越高,新华社6月17日报道,世界上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最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干细胞概念的股票近日也是一路飙升,干细胞是新技术制造的神话,还是美丽的泡沫?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   记者:作为干细胞研究的国家队的领头人,请你介绍一下干细胞的研究历程。

    来源:

    时间:2001-07-03

  • 德国拨款资助纳米生物技术研究

        新华社消息:德国联邦研究部26日决定拨款1亿马克(1美元约合2.28德国马克)用于开发纳米生物新技术的研究项目。     德国联邦研究部议会国务秘书卡滕胡森强调指出,德国要在纳米这一具有广阔前途的新技术领域占居世界领先地位。此项拨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一项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它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多门学科。一方面要加强纳米技术基础研究,另一方面要努力将新技术直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卡滕胡森指出,德国工业界和高等院校将积极参与这一为期6年的研究项目。

    来源:

    时间:2001-06-29

  • 生物技术武装美国军队

    生物通编译:华盛顿消息 - 生物学家们告诉美国军队说,将来的士兵将可能装备有植入体内监测生化变化的感受器,以及自动相应于这些变化做出反应提供个性化药物配方的装置。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6月2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宣称,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军队需要建立比现在强得多的分子生物学专门技术。起草这份报告的委员会主席,普杜大学的农业和生物工程教授Michael Ladisch说:“军队需要内部人员紧跟生物技术发展和对军队性能的影响的各方面进展。”据NRC委员会称,军队可以在接下来的25年里使用生物技术来进行作战能力的转型。专家们相信那时军队可以携带检测化学或生物试剂——或者甚至是提供敌人存在信号的分子—

    来源:

    时间:2001-06-29

  • 遗传学要取得突破计算的改进是关键

    生物通编译:路透社圣地亚哥消息 - 记者在周二召开的一次生物技术工业大会上得知,两家相互竞争的计算机制造商IBM和Sun Microsystems Inc.已经合作建立了一个开放计算机平台用来帮助遗传学研究者对正在不断增加的大量遗传学数据进行筛选。在这次名为BIO 2001的大会上称数据处理量是遗传学研究者在使用人类遗传密码来发现新药的过程中面临的第一大问题。自从去年这个时候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兴奋地工作试图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研究分析数据。但是生物技术公司Health Technology Networks首席执行官George Poste在大会上说,在他们匆忙地去寻

    来源:

    时间:2001-06-28

  • 药物释放技术正在成为医药研究焦点之一

    新华网新不伦瑞克(美国)6月25日专电(记者姜岩)美国强生公司有关人士在这里说,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提高,药物释放技术正在成为世界医药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该公司今后将重点研究和开发这种新技术。 6月23日,强生公司宣布兼并美国ALZA公司。在这一价值105亿美元的兼并完成之后,强生公司将在ALZA公司的基础上加强药物释放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方面在研究新药物时应用药物释放技术,另一方面力争使更多的现有药物能够采用这种新型技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便。 据介绍,药物释放技术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一些疾病患者需要定时定量服用或注射药物,这给患者带来很

    来源:

    时间:2001-06-27

  • 世界第三大生物技术会议在美举行

    新华网洛杉矶6月24日电(记者张小军)为期四天的“生物技术行业组织”2001年年会2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开幕。此次会议是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后生物技术行业的首次大规模聚会,因此备受世人瞩目。 “生物技术行业组织”年会是世界上第三大生物技术行业会议。预计将有1.5万名代表参加这次年会。“生物技术行业组织”总裁卡尔·费尔德鲍姆称,这次会议希望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首先是对更准确和更完整的“基因树”进行讨论。费尔德鲍姆说,除了人类基因组,科学家现在还破译了一系列其它生物的基因组,包括老鼠等动物基因组,玉米、小麦和和水稻等相当数量的农作物和植物基因组,以及许多微生物基因组。这

    来源:

    时间:2001-06-27

  • 瑞士科学家研究诊断海绵状脑病新技术

        新华社消息:瑞士科学家发现,如果生物组织样本里含有微量导致海绵状脑病的变异普里昂蛋白,那么采用超声波轰击法即可使变异的普里昂含量升高,方便检测。这一技术为诊断海绵状脑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普里昂蛋白普遍存在于生物脑中,它发生变异之后,能够促使其它正常普里昂蛋白也发生变异,进而引起海绵状脑病,诸如疯牛病、绵羊疯痒病和人类的新型克雅氏症等。此类疾病症状为脑部出现海绵状空洞,导致神经失常乃至死亡。     海绵状脑病

    来源:

    时间:2001-06-24


页次:481/492  共9828篇文章  
分页:[<<][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