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未来5至10年突破功能基因组学关键技术
[AD340X300] 北京2月18日讯记者任建民报道:科技部有关人士在今天召开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上宣布:未来5至10年,我国将重点发展基础生物学等领域,并力争在功能基因组学等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 这些重点领域包括:基础生物学、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领域等。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组织工程、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基因诊断与治疗、动植物转基因技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安全等关键技术将成为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
-
德国对获“突破性进展”的癌症研究展开调查
[AD340X300]据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德国哥丁根大学一个专门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揭露一项“突破性进展”癌症研究项目中的全部错误细节。该项研究是在哥丁根大学前癌症研究员Alexander Kugler的带领下进行的,哥丁根大学委员会于去年11月简要提出了研究中的问题,而详细调查报告的内容在上月已透露给医学期刊Deutsche Arzteblatt。Kugler的研究小组声称他们在用实验性的疫苗治疗肝癌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7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7人的病情得到缓解。但是,大学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论文的作者不能为病情的缓解提供文件证明,也未提及是否使用了其它相关的治疗。比如
-
加拿大人眼中的生物技术
[AD340X300]如果你历经周折使尽解数,终于要和心仪的人步进婚姻的殿堂时,发现一份基因检测报告说她或他将来很有可能患上严重的疾病,你还会同对方结婚吗?如果与你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枕边人,接受了动物器官人体移植,体内装有猴子的心或狗的肺或猪的肾,你能受得了这个打击吗?如果你感到有点失意,决心通过克隆技术再造一个自己,二十年后成为一条好汉,她会同意吗?你们的孩子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些看着让人目眩、想起令人心惊的问题现在都是假设。但是,它们离我们又并不十分遥远,转基因、克隆人、异种器官移植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许再过十年、五年、甚至明天,都可能成为现实。毋庸置疑,当生物技术的发展已到了能改
-
RNA干扰技术为所有基因验明正身
[AD340X300]最近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项能够全面性的找出每一个基因功能的计画。 这项计画在从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过由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技术的出现,使得这项计画也许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RNA在基因解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线虫也会使用它来关闭某些凶猛的基因,以防止这些基因过度表现所造成的伤害。 而之前有研究人员就发现了合成的RNA分子能够用来瞄准人体内的基因。 英国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UK)和荷兰癌症研究院(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计画使用这个技术制造只有单一个基因功能
-
"多利"受感染死亡引发克隆技术反思
世界上第一只成年体细胞克隆羊多利因肺部感染而于2月14日接受了安乐死,“享年”6岁半。它的“英年早逝”,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使原本就已沸沸扬扬的围绕克隆技术的争论又起波澜。那么克隆技术究竟是一种什么技术,今后又将如何发展,人们对此给予很大关注。让我们将历史的长卷翻到1996年。这一年的7月5日,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伊恩·威尔莫特教授等人的殷殷期盼中,用体细胞克隆出来的小羊多利来到了世间。它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随后,日本、美国等也相继培育出克隆牛、克隆鼠、克隆猪等。“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
-
虹膜识别生物技术 激发10亿安全市场
[AD340X300]“2003年5月,我们的虹膜识别产品将研发成熟,拿出来的话就是世界一流。大家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虹膜识别技术,中国人一样可以运用自如。”王阳生博士说,王是中科膜识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同时也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 作为中国虹膜技术的研究元老之一,王说起虹膜技术如数家珍。“比尔·盖茨曾做过断言,利用人的生理特征识别个人身份,将成为今后几年IT产业的重要革新。虹膜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中易操作、精度高、最有市场前景的技术。” 言辞之间,王对虹膜技术寄望甚深。据总裁助理何杰介绍,作为拥有“国家队”背景的公
-
癌细胞发育机制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AD340X300] [生物通讯]由圣路易斯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实验室在了解癌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11月17日期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上,Ali Shilatifard博士和他的同事首次揭示了一种已知与癌细胞发育有关的蛋白在正常细胞中是如何行使功能的。 研究揭示了Bre1蛋白在决定Rad6蛋白在染色体DNA修饰上如何行使功能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参与这项研究的还有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Mark Johnston博士。 &nbs
-
日本找到获取信使核糖核酸的新方法
[AD340X300] 东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最近找到能在不破坏细胞的情况下取出少量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新方法,这将有助于探索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奥秘。 这项技术的关键是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采集信使核糖核酸。这种显微镜下装有一个悬臂,悬臂前带有一支柔软探针,用探针接触物体表面,既可以测量发挥作用的原子力,又可以用纳米以下的单位去观察物质表面凸凹结构。使用这种探针剌破固定好的细胞膜,就会沾出少量信使核糖核酸,利用聚合酶将采到的信使核糖核酸增殖后即可用于研究。由于一次采集量只是细胞液的千分之一,因而多次采集也不会导致细胞死亡。这样,便可随时观察同一个细胞中信
-
科学家首次利用RNAi技术防治肝炎
[AD340X300] [生物通讯]科学家首次通过利用植物以及其它生物为所使用的抵御病毒的一个古老防御机制来预防动物疾病。 科学家们报道,通过这种称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的基因沉默技术,他们预防了肝炎高危小鼠的肝脏损伤和死亡。 RNAi是“一种全新的、激动人心的新技术。”研究的第一作者、Judy Lieberman博士说道。虽然RNAi技术已被用于关闭实验室培养细胞中的基因,但其是否能够用来阻止哺乳动物疾病还不确定。
-
加美合作开发新型血浆蛋白净化方法
[AD340X300]亚洲网蒙特利尔和华盛顿消息:美国红十字会血浆服务公司(红十字会)和加拿大ProMetic生命科学公司日前宣布达成一项战略联盟协议,将利用两家公司的专利技术共同开发经过改进的蛋白质净化方法,以便从血浆中提取到比目前从标准制造方法中获取的更多的治疗用蛋白质。 达成此项战略协议的目的在于将这一全新的方法提供给红十字会,并经过特许提供给其它第三方。ProMetic公司和红十字血浆服务公司将对销售利用这种新方法生产的治疗产品收取使用费。另外,ProMetic公司将向利用这一方法的生产设施供应分离介质的必要条件。 从血浆中提取的治疗产品每年被用来为100多万患者进行治疗,这些治疗
-
上海器官移植多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AD340X300] 新华网上海2月2日电(陈青 郁文艳) 我国大脏器器官移植技术获得重大进展:上海去年完成约500例脏器移植手术中,有多项器官移植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最新统计显示,去年上海完成的约500例“脏器移植”中,除肾移植外的心、肝、肺、胰等大脏器移植患者就有110例。上海市已有市一医院、中山、长征、华山、长海、东方肝胆、仁济、新华等多家医院可实施大脏器移植手术。 目前,上海除肾移植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外,中山医院的亲属活体肝移植也实现了零的突破,瑞金医院的劈离式肝移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创下
-
评论:“克隆婴儿”伤了克隆技术
[AD340X300]被雷尔教派炒作得纷纷扬扬的第三个“克隆婴儿”,这几天又变得扑朔迷离。雷尔教派创立的“克隆援助”公司19日声称,他们培育的第三个“克隆婴儿”将于20日在日本某地诞生,然后却突然没了下文。 去年底,“克隆援助”公司科学家布瓦瑟利耶曾宣称培育出了第一个“克隆婴儿”,雷尔教派在给记者发来的电子邮件中说,这是“人类史上划时代的科学成果”。随即它又宣布第二个“克隆婴儿”在欧洲诞生,速度之快、成功率之高,让人怀疑“克隆援助”是否有条生产线。然而“克隆援助”公司却找出种种理由,拒绝对所谓“划时代成果”进行中立的科学鉴定。 大多数科学家在“克隆援助”公司宣布
-
印度将第一次组织国际生物技术会展
[AD340X300]据印度当地媒体1月21日报道,印度工业联盟(The 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CII)将在下个月组织一次国际生物技术会展和交流大会,称为“印度生物技术 2003”(Biotech India 2003)。这也是印度第一次组织国际性生物技术交流和展览大会。大会将在2月5-8日进行。将和印度工业联盟的第15届国际工程和技术展会同时举行。印度工业联盟生物技术委员会主席Kiran Mazumdar-Shaw说:“大会将集中在新技术,突破性的新方法和全球商业发展上。”她还说:“我们派了代表团前往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已经吸引了很多这些国家对这次
-
科技突破还是弥天大谎?伦敦展出"克隆机器"
[AD340X300]一台据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的机器于1月22日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这使最近本已闹得沸沸扬扬的“雷尔”教克隆人事件又添了几份“聒噪”。 “克隆援助”的神秘机器 法国的“雷尔”邪教组织在去年12月27日宣布,该组织下属的“克隆援助”公司用一名31岁的美国妇女的体细胞成功培育出了人类首名克隆婴儿“夏娃”。此言一出立即掀起层层浪,“克隆”这一人类欲与天公较高低的先进科技成果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但随后,世界上不少科学家
-
生物技术发展迅速两年投资100多亿
[AD340X300]根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提供的信息,中国政府仅在2001年和2002年就投资100多亿元。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教授说,未来5至10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基础生物学、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等。 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 测序工作;中国独立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
日开发细胞间隔离培养技术
[AD340X300]东京1月21日电(记者陈超)东京大学副教授安田贤二和助手金子智行开发出对不断分裂增殖的细胞进行分别培养的技术。这项技术有助于对细胞的性质变化、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基因对生物控制程度等进行研究,作为实验系统在医药和新医疗技术开发的基础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细胞是以几何方式分裂增长的。安田贤二制成带有多数隔离框的载片,让细胞在载片框中分裂。在试验中,每分裂出一个新细胞,便用载片的隔离框与其它细胞分开培养。由于多数细胞在一起培养,细胞之间会传达信息物质,影响观察效果,因此每个细胞都被分开隔离,使细胞
-
抑制胸腺萎缩抗衰老获突破
[AD340X300]新年伊始,从湖南祥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传来消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与该公司合作研究的从纯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抑制胸腺萎缩抗衰老技术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该项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据专家介绍胸腺萎缩是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是机体衰退的先导。抑制胸腺萎缩延缓衰老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6大科学热点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抗脑衰和抑制胸腺萎缩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瞄准和竞争的高科技交叉前沿领域,是保健医学与长寿研究有待于探索和解决的技术难题。 &
-
美研究揭示胚胎着床机理 寻求防治不孕症方法
[AD340X300]据新华网报道,哺乳动物的胚胎着床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过程,正常情况下,胚胎仅在一个极短的时间段内有机会附着到子宫内膜上。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在这个短暂的“窗口”时间内,胚胎究竟通过怎样的分子机理与子宫附着。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卵子受精约6天后发育成的早期胚胎,其外层细胞表面会产生一种名为“L-选择素”的蛋白质,而子宫壁表面在特定时期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分子。在球状的早期胚胎沿子宫壁运动的过程中,“L-选择素”会与碳水化合物分子互相黏着,胚胎的运动速度因此而逐渐降低,并最终停步。
-
基因工程参与打假 韩利用新技术鉴别野山参
[AD340X300]汉城1月16日电(记者邰举)韩国学者日前开发出一种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基因的差别分辨野生山参和栽培人参。 韩国庆熙大学生命科学系梁德春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阐明了野生山参同栽培人参在基因构成上的不同之处,并且制备出一种新的基因引物( DNA Primer)。这种引物能够引发一种特定基因的扩增,而这个基因只有野山参才具有,所以人工栽培的人参在实验中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技术不仅能够鉴定基因相差较多的进口参和高丽参,也能区分非常相像的高丽参中的野生参和栽培参。 &nbs
-
2003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柳暗花明?
[AD340X300]制药业将走出困境 2003年制药公司将有几种名牌畅销药上市;将会有更多的药物获准上市;兼并将增加,很有可能出现一两起大宗兼并事件。 当大多数制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在回答对2002年的看法时,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一年总算熬过去了,结束了。”刚刚过去的一年,许多畅销药物的专利过期,许多价格便宜的同类药物蜂拥竞争,新的热销产品几乎没有出现,还有过去几次经济危机中都表现稳定的制药公司股价也随着整个股市一起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