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Nature发布论文指数 点评北京大学科学成果

    生物通报道:最新一期(11月14日)Nature杂志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了2014年自然指数,这一增刊能让也将提供指数相关结果速览,对上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并聚焦于上一年度全球范围内贡献了一部分最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国家和机构。这一增刊“Nature Index: 2014 Global”主要是以地域性分布区分,分别介绍了北美,欧洲,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科研产出情况,其中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是科研产出的前三甲,我国居首。同时,我国是亚太地区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相关文章还指出,中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韩国的数据表明了科学资助的投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7

  • 华中科技大学黄昆教授Cancer Res揭示癌症靶点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MPHOSPH1是肝癌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的黄昆(Kun Huang)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人体代谢疾病以及肿瘤机理和创新生物药的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目前已发表SCI研究论文30余篇。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肝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中晚期。晚期肝癌治疗棘手,死亡率高。虽然介入栓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7

  • 陈吉龙研究组Cell子刊发现长链非编码RNA新作用

      流感病毒感染宿主后,病毒RNA被宿主的病原识别受体所识别,激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一系列天然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被激活,大量免疫相关基因开始转录调控。首先干扰素大量表达并分泌至细胞外,随后上百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转录表达,ISG蛋白通过多种机制抵御并清除病毒。    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但是lncRN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陈吉龙研究员领导的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机理研究组针对lncRNA在流感病毒复制及宿主抗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4-11-17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落户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首次成为全国一级学会下属二级分会的承办单位   日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揭牌成立仪式在温州医科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欧阳平凯,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黄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付小兵,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马树恒,中国科学院原生物局局长朱祯,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等出席成立仪式。    仪式上,李校堃作关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前期筹备情况的汇报。汇报论述了目前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的形势与紧迫性,纵览了全球各大医药研究领域对于转化医学发展的关注和投入情况,指出了生物工程与技术在转化医学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时间:2014-11-17

  • 高福院士发表Nature综述:病毒的“宿主跳跃”

    生物通报道:去年春天,我国东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禽流感——H7N9。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它能从禽类传染人类引起严重的人体疾病。举例来说,该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往往会导致致命的后果。截止到2014年1月,全国已经报告了275个 H7N9感染病例。H7N9感染人类的能力是其引发疫情的基础,进一步理解这一过程将有助于人们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为此,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综述性文章,探讨了这种病毒的“宿主跳跃”机制。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高福院士和副教授Yi Shi。(延伸阅读:《柳叶刀》:高福院士最新综述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4

  • 中科院Cell子刊解析非编码RNA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一种叫做NRAV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抑制干扰素刺激基因转录调控了抗病毒反应。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1月12日的《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陈吉龙(Ji-Long Chen)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2008年入选中科院“****”, 主要从事流感病毒致病机理、抗病毒免疫学、病毒感染诱导肿瘤发生机理、肿瘤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病毒是一种极具感染性和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当病毒感染机体以后,机体会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进行防御。高等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分为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4

  • 施一公最新综述:关键蛋白酶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 生物通报道:26S 蛋白酶体是真核细胞内负责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分子机器, 通过特异性降解目的蛋白质, 几乎参与了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生命活动。近期清华大学生科院施一公教授与另外一位学者发表了关于这一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4

  • 生命科学领域Nature发表论文最新排名

    生物通报道:自然出版指数(NPI)是根据各科研机构与高校在《自然》和其他17本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出版的文章数计算,常被作为衡量高质量的基础性研究的标志性指标。该指数每周更新一次,记录过去12个月内发表的文章数据。最新一期(11月14日)Nature杂志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了2014自然指数,提供了指数相关结果速览,并且也对上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聚焦于上一年度全球范围内贡献部分最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国家和机构。有关分析还包括了其他来源的不同层面信息,如人口统计数据、国家研发投入、科技制度和拨款政策变化,以帮助正确解读自然指数数据。增刊中“East & Southeast Asia”这一内容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4

  • 教育部发布高校论文排行榜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一份官方的高校学术论文排行榜。其中,在“表现不俗论文”占本校全部收录论文比例的统计中,苏州大学以46.36%的占比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名列第一,“表现不俗论文”数也以777篇位居全国高等院校第17名、在省内仅次于南京大学,位居第2位。这份榜单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表现不俗论文”即在每个学科领域内,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高于均线的论文,论文发表后的影响力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自2009年该研究所第一次公布通过这一指标进行的统计结果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丁珊)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4-11-14

  • 遗传所储成才《Plant Cell》发表植物生理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2014年11月4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爱荷华州立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植物学研究领域著名期刊《Plant Cell》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Brassinosteroid Regulates Cell Elongation by Modulating Gibberellin Metabolism in Rice”,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BR和GA根据组织和激素水平而相互作用的一个以前未知的新机制,这大大推进了我们对于作物植物中激素作用的理解,似乎与拟南芥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的进一步应用以及未来的生物技术育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3

  • 清华大学颜宁教授Cell Res发表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从低等微生物到高等动物(比如人类),葡萄糖代谢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糖类无法自由通过由膦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膜结构,需要借助膜上的糖转运蛋白。SWEET是一类新发现的糖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植物、线虫和哺乳动物中。SWEET能选择性的转运单糖和二糖,帮助它们跨越细胞膜和细胞内的膜结构,参与基本的生理过程。目前人们对植物SWEET的功能比较了解,举例来说,拟南芥的AtS-WEET1/4/5/7/8/13介导葡萄糖流出,AtS-WEET11/12作为蔗糖转运子,AtSWEET17则负责转运果糖。这些SWEET蛋白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有些病原体或共生体会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3

  • 天津医科大学Cancer Res解析“癌中之王”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LASP1作为HIF-1α的靶基因在胰腺癌的转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1月10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Jihui Hao)教授。其以胰腺癌局部微环境及免疫调节机制为基础研究方向,临床方面倡导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胰腺肿瘤个体化治疗,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国际著名期刊收录(延伸阅读:天津医科大学Cancer Res发表癌症新文章 )。胰腺癌是恶性度高、预后差的一种肿瘤,患者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3

  • 罕见病系列报道: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

    编者按:2014年11月,第二届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会议在深圳举办,此次会议在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华大基因、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稀有病联盟、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及国家基因库和中华医学会的参与和支持下,创下了罕见病会议史上规模最大、参会人员最多、演讲人员水平最高的会议纪录。一对小夫妻高兴的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小生命,在妻子怀孕12周的时候去医院产检,结果意外的发现自己携带了1个苯丙酮尿症的基因PAH的致病突变(p.Arg53His,杂合),但是她与她丈夫都没有家族史和不良妊娠史,那到底胎儿健不健康呢?之后丈夫也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其PAH基因上携带了1个致病突变(p.Phe392IIe,杂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3

  • 中科院周兆才研究组JBC发表激酶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生发中心的激酶OSR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是SLK(STE20-like)激酶家族的成员。OSR1被WNK激酶活化之后,能使偶联阳离子的氯离子共转运蛋白磷酸化,由此调节哺乳动物细胞的离子内稳态和细胞体积。不过,由于OSR1的基础活性很低,人们并不清楚OSR1的具体活化机制。日前,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itry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了OSR1活化的具体调控机制。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生化与细胞所的周兆才研究员。研究人员在结构和生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双重锁”模型。研究显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3

  • 宏基因组及宏转录组测序揭示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态学作用

    中山大学与千年基因合作应用宏基因组及宏转录组测序对极端环境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 AMD)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相关成果于11月7日发表于The ISME Journal杂志。本研究是继2012年11月发表于The ISME Journal杂志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成果后,中山大学与千年基因合作在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取得的进一步成果。在前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应用454平台对59个理化差异较大的AMD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测序结果结合理化因素的分析首次揭示了环境因素的变化是极端生境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的主导因素,其中pH影响最为显著。16S rRNA测序只能

    来源:千年基因

    时间:2014-11-13

  • 北京大学最新Nature文章

       2014年11月5日,Nature(《自然》)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江大勇教授国际合作研究团队以“A basal ichthyosauriform with a short snout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of China”(《中国下三叠统一短吻原始鱼龙》)为题的学术论文。这是自2005年12月National Geographic(《美国国家地理》)在“Sea Monsters”专辑中报道该团队的发现、2010年11月26日Science(《科学》)以“Excavation Yields Tantalizing Hints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4-11-13

  • 复旦大学发表Nature表观遗传学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从头甲基化转移酶DNMT3A自抑制以及组蛋白H3诱导DNMT3A激活的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1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科院的徐彦辉(Yanhui Xu)教授,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8年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组建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研究方向为染色质组装和修饰的调控机制、肿瘤发生信号转导通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和筛选(延伸阅读:复旦大学最新Cell文章 )。DNA甲基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能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DNA构象、稳定性以及与蛋白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2

  • 中国学者Nature子刊揭示老药新用途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terazosin,TZ)可激活Pgk1和Hsp90来提高抗压能力。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1月10日的《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首都医科大学的刘磊(Lei Liu)教授、北京大学的李笑宇(Xiaoyu Li)研究员,以及任职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王家槐(Jia-huai Wa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随着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高、上市风险越来越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新药研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成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2

  • 王擎:“魔咒”心脏病-从基因到疾病诊断与治疗

    编者按:2014年11月,第二届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会议在深圳举办,此次会议在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华大基因、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稀有病联盟、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及国家基因库和中华医学会的参与和支持下,创下了罕见病会议史上规模最大、参会人员最多、演讲人员水平最高的会议纪录。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律不齐其实是很多亚健康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病症,这种疾病属于心血管疾病,可以单独发病亦可与其它心血管病伴发。在这一大类疾病中,有一小部分属于遗传性心律失常,比如由于Nav1.5钠离子通道编码基因突变引发引发的致死心律失常,和突然死亡,这包括Brugada综合征(BrS)和病窦房结综合征(SSS)。1992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2

  • 张明杰院士PNAS发表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乔治亚瑞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解析Crumbs尾区与PALS1的PDZ–SH3–GK串联体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出了顶面Crumbs复合体的高度特异性装配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11与10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Mingjie Zhang)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神经细胞讯号传导及神经发育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机理,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于治疗神经系统衰退的疾病,如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201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延伸阅读:张明杰院士Cell Res解析肿瘤抑制因子互作 )。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12


页次:1398/2205  共44095篇文章  
分页:[<<][1391][1392][1393][1394][1395][1396][1397][1398][1399][140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