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一种有效减缓肿瘤生长的新药

    [AD340X300]    [生物通讯]最近几年里,实验室中的新发现使得可以作用和攻击癌细胞而同时对健康细胞无损的的新药层出不穷。这些抗癌新药“军械库”中的一个关键武器就是赫赛汀(Herceptin)。    赫赛汀是由瑞士罗氏公司和美国Genentech生物工程公司开发的一种抗乳腺癌药物。是世界上第一种治疗实体肿瘤的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专门针对作用控制细胞生长的一种特殊蛋白质--HER-2/neu,拮抗HER-2/neu的功能,从而抑制杀死肿瘤细胞。赫赛汀是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了对肿瘤细胞靶向治疗的药物,是癌症治疗史上的重要突破

    来源:

    时间:2002-08-14

  • “一箭多雕”抗虫棉

    [AD340X300]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抗虫棉现场展示会,就连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农业部副部长韩长赋等领导和专家也冒着酷暑,兴致勃勃地赶往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中试基地。 与其他抗虫棉现场展示会不同的是,这次现场展示会不仅要考察抗虫棉的抗虫性和长势,还要重点考察抗虫棉对环境是否安全。 培育抗虫棉是正确选择 提起抗虫棉,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培育抗虫棉?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研究员说,我国既是产棉大国,也是原棉消费大国。棉花和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年出口创汇总额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4左右,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棉花生产的兴衰对我国经济的

    来源:

    时间:2002-08-14

  • 转基因及转基因生物

    [AD340X300]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经过7年漫长努力后,终在2000年1月经130多个国家通过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为转基因生物的国际贸易和越境转移设定了基本规则和最低标准。特别是《自然》杂志去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墨西哥玉米受基因污染事件,更是把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自我国2002年3月20日发布农业部第10号令“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以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商贸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时间对转基因生物的挂牌问题议论纷纷。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要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亮明身份,但更多的人对于什么是转基因,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产品觉得十分迷

    来源:

    时间:2002-08-13

  • 德发现可“诱杀”癌症细胞的蛋白质

    [AD340X300]    新华社柏林8月11日电 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可以打破肿瘤的“坚硬堡垒”诱使肿瘤细胞“自杀”,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癌症的目的。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并相信它有可能开创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是试图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肿瘤细胞内部,然后触发启动人类机体中“自发消灭受损细胞的机制”,从而达到从内部“瓦解”癌症细胞的目的。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科学家发现许多肿瘤细胞都能有效地“锁死”这一机制,并逐渐对许多药物产生

    来源:

    时间:2002-08-13

  • 日本诞生克隆牛 含多种人类抗体

    [AD340X300]    新华社东京8月12日电 日本麒麟啤酒公司医药探索研究所富冢一磨研究员日前成功克隆出4头血液中含有多种人类抗体的牛,这有助于开发新药物。    据日本时事社11日报道,1997年麒麟啤酒公司曾和日本鸟取大学合作,从人体中提取染色体片断植入老鼠细胞核中,成功克隆出血清中含有一种人类抗体的老鼠。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研制出含有多种人类抗体基因的人工染色体,把它植入牛胚胎的纤维芽细胞核中,再利用这种细胞培育成克隆胚胎,然后植入牛子宫内。结果1公3母共4头牛顺利诞生。   &

    来源:

    时间:2002-08-13

  • “高智商”乌鸦媲美人类?

                          [生物通讯]在一次认知能力测试中,一只实验室乌鸦故意将一根金属丝弯成钩形。乌鸦这种操作新材料的能力甚至超越了黑猩猩以及其它非人类灵长动物。这项研究表明,乌鸦具有一些类似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使得科学家不得不拓广他们对于智力的定义。    直到发现野生灵长类动物不为人知的使用工具能力之前,工具的使用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才

    来源:

    时间:2002-08-13

  • 美科学家发现新基因治疗肥胖疗法 减肥不用节食

    [AD340X300]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专电 据法新社12日报道,美国 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导致肥胖的基因,如果抑制它的作用,将会使爱美的人们不用再为自己的饮食发愁。       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教授詹姆斯·恩坦比领导的小组进行的。这份将刊登在13日出版的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报告说,他们发现,如果抑制老鼠体内一种SCD-1基因的作用,无论怎样给它们采取增肥措施都不见效。SCD-1基因制造一种名为SCD的酶,这种酶能产生脂肪酸。在体内缺乏SCD的老鼠中,多余的脂肪物

    来源:

    时间:2002-08-13

  • 英报:一项可能改变世界的医学新发现

    [AD340X300]科学家们说,他们将运用一种叫做基因干扰程序(RNA)的技术"修改" 人类细胞,从而制服癌症。今天出版的英国《独立报》在头版头条以《科学革命:基因干扰程序将改变世界》为题,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         报道说,这项成果是在美国和欧洲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后于上周公布的。科学家发现,通过一种特定的基因干扰程序(英文缩写为RNA)可以打乱人体内的癌细胞或致命病毒的正常运作,使之转移或者"不再活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标。         《自然》杂志科学

    来源:

    时间:2002-08-13

  • 关键基因克隆成功 盐碱地有望披绿

    [AD340X300]由山东师范大学赵彦修、张慧两位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组,从碱蓬中成功克隆出一个耐盐的关键基因,有望改写我国盐碱地荒芜的历史,国家专利局日前受理了他们的发明专利申请。         据了解,这种国际上首次从盐生植物中克隆出的耐盐基因,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价值,是赵彦修、张慧两位教授在测定了1755个碱蓬基因的序列后才发现的。由这种耐盐基因决定的一种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能使植物免受盐害,所有农作物因为都不具备这种类似的机制,因而不耐盐。现在可以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将这种耐盐基因导入作物,培育出新型耐盐园林植物和农作物。 &

    来源:

    时间:2002-08-13

  • 会“说谎”的叶子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项新研究发现,表面看上去好像是已经被啃咬过的叶片,很可能是欺骗昆虫远离它们,从而逃生“虫口”的一种策略。    自然世界充斥着欺骗,植物就是个中的骗子高手。性是促使它们不断行骗的最普遍原因之一;例如,一些兰花就会模仿雌蜜蜂的外表来引诱雄蜜蜂给它们授粉。但人们对植物采取欺骗手段避免被昆虫吃掉的例子,少有耳闻。(西番莲是个例外,它们是通过模仿味道不佳的植物的叶子形状将昆虫拒之门外的。)虽然植物无法移动,但谈到自我防御,植物毫不逊色。它们付出昂贵的代价进化出针刺、坚硬的叶子或者分泌出化学物质来抵御

    来源:

    时间:2002-08-13

  • 中国科学家采用生物酶解破壁蜂花粉

    [AD340X300]新华网西宁8月12日电(记者王娟)青海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高级工程师卢挺率领的科研小组在中国国内率先采用生物酶解方法对油菜花粉进行破壁试验成功,油菜花粉精深加工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卢挺科研小组利用这种新型生物酶解破壁方法,已获得90%以上破壁率,且生物总黄酮提取率大于90%,远高于中国其它花粉破壁方法。这种方法在破壁过程中不仅能改善花粉质感和其它感官指标,还可解决花粉的脱敏问题,并有效保持花粉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此项技术已获青海省科技成果鉴定。      &

    来源:

    时间:2002-08-13

  • Bt转基因向日葵引起的新恐慌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项新研究显示,转基因向日葵中的一个基因能够转移到向日葵的近缘野生种并促进野生向日葵的生长。这是证明作物中经遗传改良的细菌基因也有益于野生植物的首个证据,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野生植物可以变为入侵杂草。    随着转基因作物植物的出现,科学家们对遗传改良基因是否会发生转移,跑到野生植物中这一问题的争议日益加剧。油菜和南瓜是最有可能与其野生近缘种杂交的作物。如果负责抗虫性、抗病性、抗除草剂性或环境胁迫的基因从作物传播到野生种中,就会对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    因

    来源:

    时间:2002-08-13

  • 河北首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

    [AD340X300]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近日成功实施了河北省首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目前,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已康复出院。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根治性替代治疗,通过采集患者缓解期外周干细胞,在体外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后低温保存,再对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或放疗预处理,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杀灭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或异常咳隆细胞,然后将预先保存的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使其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帮助患者度过预处理造成的骨髓衰竭期,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n

    来源:

    时间:2002-08-12

  • 德国发现能够抑制全球变暖的微生物

    [AD340X300]英国伦敦当地时间8月10日(北京时间8月11日)消息,几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宣称他们在黑海中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生命体,并称这种生命体可以用来抑制全球变暖问题的继续恶化。         这些科学家称他们这次发现的生命体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已经有40亿年的历史。他们是在黑海中没有光线、没有氧气的深度中发现这种微生物的,并发现这些微生物是以甲 烷为食的。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甲烷只能够通过与氧气进行反应而消耗掉。这些德国科学家希望这些微生物可以用来“吃掉”目前还储存在地球表面以下的温室气体,许多甲烷目前还冻结

    来源:

    时间:2002-08-12

  • 控制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守门员”

    [AD340X300]    [生物通讯]弗吉尼亚大学健康系统的研究人员识别出一个控制蛋白质进出遗传物质的储存室--细胞核--的开关机制。    “这项研究标志着我们在了解细胞如何选派不同分子进入细胞内不同部位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的第一作者、弗吉尼亚大学Markey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心的药理学教授Ian G. Macara说道。    在真核细胞里 ,RNA的处理是在细胞核内进行,但是蛋白质是在细胞质合成,所以处理完成的 RNAs (mRNA, tRNA 和 rRNA)必需被输送出细胞核 。 另

    来源:

    时间:2002-08-12

  • 一种常见肌营养不良的遗传起因

    [AD340X300]    [生物通讯]科学家找到引起了第三大肌营养不良类型--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的遗传因素。这项发现有望揭开困扰研究人员达10年之久的FSHD起源的谜题,并诞生首个可以有效治疗FSHD的方法。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又称Landousy-Dejeri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肌肉病,发病率1/20000,由Landousy和Dejerine于1884年首先描述,临床上以选择

    来源:

    时间:2002-08-12

  • 科学家地球早期生命形式研究取得新线索

    [AD340X300]地球生命史上,先有植物还是先有细菌?德国科学家在黑海海底发现的一处礁石或许可以提供线索。         这项研究由汉堡大学、马普学会等机构的科学家进行,发表在本周的《科学》杂志上。科学家发现的礁石高约4米,奇特之处在于,它的“创造”者是一种厌氧嗜甲烷菌。这种嗜甲烷菌生活在黑海海底没有氧气、阳光也达不到的地方,它们能利用硫酸盐处理甲烷,代谢的产物是碳酸盐,这些碳酸盐在海底不断堆积就形成了礁石。         嗜甲烷菌并不少见,但能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化学代

    来源:

    时间:2002-08-12

  • 意料之外的酵母菌细胞分裂

    [AD340X300]    从以前直到现在,许多科学家认为一个酵母菌细胞分裂成两个的原因,主要是「周期素」(cyclin)蛋白质,又称作Clb5,的破坏。但最近研究发现,事实上应该是Clb2蛋白质才是主要关键。经实验发现,复制细胞并不会因Clb5衰退而进行分裂,反而是Clb2衰退酵母菌细胞才会进行分裂。 所有的真核细胞,从酵母菌至人类细胞,皆有相同的细胞周期复制机制。从DNA复制的S-phase; 到染色体分成两边的有丝分裂或称为M-phase; 接下来是休息期的G1及G2时期。若需要继续复制,它会回到S-phase再周而复始的进行复制。若要停止复制,细胞会进入G0期,冬

    来源:

    时间:2002-08-12

  • 抑制多发性硬化的人工多肽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种阻断免疫应答关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多肽能够抑制小鼠的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这一发现为治疗人类的这种慢性疾病提供了可能的新疗法。    “这一发现反馈的直接信息就是:这种多肽疗法是通过阻止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预防自体免疫疾病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的分子病毒学、免疫学与医学遗传学系主任Caroline C. Whitacre教授说。    有关研究将发表在8月15日期的《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Imm

    来源:

    时间:2002-08-12

  • 转座DNA的新发现:敲除DNA

    [AD340X300]    [生物通讯]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被许多科学家视为无意义遗传密码而打入研究冷宫的“垃圾DNA(junk DNA)”可能有着不为我们所知的另一面。    在一篇发表在2002年8月9日期《细胞》(Cell)杂志上的文章中,来自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报道,在人类癌细胞培养物中,称为LINE-1元件的垃圾DNA片段“跳”到新位点时能够删除某些DNA片段--也就是说,垃圾DNA移位时发生了敲除基因或发生有害突变的事件。    “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始料未及地发现LINE-1 元

    来源:

    时间:2002-08-12


页次:1535/1638  共32742篇文章  
分页:[<<][1531][1532][1533][1534][1535][1536][1537][1538][1539][15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