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宿兵小组研究证明藏民确实耐缺氧

    (记者张雯雯)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团队发现了藏族人群特异的高原适应性功能位点。该研究对阐明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有重要意义,并为功能验证实验提供了重要的遗传数据。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 据介绍,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是研究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的最佳候选人群。2010年以来,已有多个国内外研究小组报道了EPAS1和EGLN1两个基因在藏族人群的低氧适应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发表的结果大都来源于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芯片扫描的数据,没有对候选基因区域进行重测序,因而缺乏这些基因序列水平的完整信息,无法确定它们的适应性功能位点。 为此,宿兵团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3-05-29

  • 中国农业大学最新报道可抑制口蹄疫病毒的转基因山羊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shRNA与高效的“睡美人”(sleeping beauty, SB)转座子系统,生成了能抑制口蹄疫病毒3D 基因复制的山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8

  • 2013中科院候选院士之中国医学科学院

    生物通报道: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此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候选人88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院校,其中中科院系统最多(20人),其次是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4人),首都医科大学(4人)。以下是这些科学家及其院校的介绍,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他们及他们所在的科研机构(内容来自所在高校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医科院与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8

  • 南京医科大学Nature Genetics发表GWAS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中国汉族人群先天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malformations,CHM)的两个全新易感位点。相关论文于5月1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沈洪兵(Hongbing Shen)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亦江(Yijiang Chen)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周作民(Zuomin Zhou)教授和公共卫生学院的胡志斌(Zhibin Hu)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先天性心脏畸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8

  • 中科院Nature子刊揭示体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优化转化因子的导入顺序,开发了一个体细胞重编程新方案,证实相比于传统的方法可使重编程效率大大提高,并由此揭示了重编程起始阶段按顺序经历的一个先发生EMT(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再发生MET(间充质向上皮转化)的分子过程。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26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Duanqing Pei)教授和郑辉(Hui Zheng)研究员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裴端卿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在iPS研究领域成果颇丰。研究成果曾两度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8

  • 中国学者5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生物通报道:进入五月份,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抑郁症发病机制,龟鳖躯体发育进化历程,以及大脑皮层反馈途径,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等方面的综述性文章。首先,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星形胶质细胞释放ATP是抑郁症发病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研究人员确定了ATP是星形胶质细胞调节成体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一个关键因子。他们发现大脑中ATP丰度较低的小鼠对于社会竞争失败敏感。当给予这些小鼠ATP时,研究人员发现其可诱导快速的抗抑郁样效应。此外,他们还证实缺失肌醇1,4,5-三磷酸(i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8

  • 清华大学Molecular Cell解析防御信号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了茉莉素(Jasmonate,JAs)介导植物防御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JAV1,相关论文“JAV1 Controls Jasmonate-Regulated Plant Defense”发表在5月23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谢道昕(Daoxin Xie)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采用植物分子遗传、生物化学、功能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等方法 , 研究蛋白降解途径和植物激素茉莉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抗性的机理。植物在长期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组成型和诱导性的防御机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8

  • 中科院研究员PLoS One解析ATP新功能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denosine-5'-Triphosphate (ATP) Protects Mice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 by Activation of the NLRP3 Inflammasome ”的文章,建立了临床耐药菌感染动物模型,揭示出了ATP对于全身性和致死性耐药菌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相关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张云研究员,这一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是立足于以动物肽类生物活性物质为分子探针,作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8

  • 我国研发高分辨“脑地图”可视仪

    人脑中错综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就如同地球上密布的道路网,如今人们借助遥感卫星分辨地球上的路网容易多了,但要绘制“脑地图”,似乎远比发射几颗遥感卫星困难许多。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家,正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开始研发高分辨全脑神经元网络的可视化仪器。该校骆清铭教授领导的团队经过8年的攻关,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可对厘米大小样本进行突起水平精细结构三维成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MOST),该研究成果曾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上。MOST技术相对于传统成像技术优势明显,创造出迄今为止最精细的小鼠全脑神经元三维连接图谱,为实现全脑网络可视化创造了必要条件。此研究成果将在脑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3-05-28

  • 吴孟超:我国小儿肝脏肿瘤呈多发趋势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肝胆胰协会第四次亚太学术会议上,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院士指出,由于严峻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小儿肝脏肿瘤多发的形势不容乐观。他说,近3年来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此类患者超过了此前6年的总和。    日前,吴孟超带领学生先后为山东一位1岁女婴和浙江一位3岁男童切除了肝母细胞瘤;并亲自为来自新疆的13岁女孩切除了31×20×18cm、重达5.1千克的肝脏错构瘤。    吴孟超说,小儿肝脏肿瘤中,恶性肿瘤约占2/3,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母细胞瘤,占到90%,且90%发生于3岁以前。到目前为止,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5-28

  • 裴端卿等人研究发现细胞“返老还童”新机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产生的功能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遗传病、器官损伤以及帕金森等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该领域的瓶颈是对此缺乏分子机理认识。最近,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细胞生物学机制,有望推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更快地应用到疾病治疗中。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郑辉的团队完成的这一研究成果5月2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 据介绍,诱导多能干细胞过程可以将人体内的普通细胞“逆转”回到早期胚胎发育状态,从而重新获得分化成为体内绝大多数种类细胞的能力,建立该技术的科学家凭此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一细胞水平的“返老还童”过程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5-28

  • 北京大学Cell封面文章: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新因子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采用细胞谱系特异性分子(lineage specifier)可以诱导小鼠体细胞多能性,促进体细胞重编程。相关研究论文被选为封面故事发表在5月23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7

  • 军事医学科学院最新文章获HIV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 生物通报道: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抗原为前期设计和经过验证的HIV 复合表位, 并添加 2 种分子佐剂, 通过 2 种疫苗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 评价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7

  • 北京师范大学最新Cell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邱小波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乙酰化,而不是泛素化,介导了组蛋白通过特异的蛋白酶体降解。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期刊《细胞》上。该发现修正了科学界关于体细胞组蛋白不降解的论点,将开辟关于乙酰化介导蛋白质降解研究的新领域。   科学界一直认为,作为DNA的守护者及表观遗传信息载体的组蛋白不会降解。然而,邱小波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在精子发生和体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组蛋白均会降解。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单倍体基因组中只有4%的组蛋白将其所载表观遗传信息传给了下一代。精子中组蛋白的选择性降解可能有利于清除可导致疾病的表观遗传印记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5-27

  • 成功实施我国首例活体肝移植联合肾原位移植

    日前,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成功实施活体肝移植联合活体肾原位移植手术,这在我国目前尚属首例,在国际上也极为罕见。据了解,患者是一名新疆农业大学学生,因全身浮肿、浑身无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高草酸尿症,导致肾衰竭。该病是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仅百万分之1.05。郑州人民医院肝脏外科主任陈国勇与其团队研究后认为,像这种情况,如果单独做肾脏移植,他的肝脏还是缺乏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高草酸还是会在移植的肾脏内沉积,新肾会继续形成结石,很快就会坏死。如果把肝脏切除,完全依靠移植的肝脏,术后还会存在肝脏衰竭的危险。因此,只有给患者进行肾脏移植,同时再移植半个健康的肝脏,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患者的母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3-05-27

  • 实验结果表明H7N9可能在哺乳动物中传播

    根据今天公布的实验室研究结果,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在雪貂之间传播,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人传染人的现象。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这篇文章说:“新出现的人禽流感病毒具有传染性,会在哺乳动物中传播。”负责这项研究的是汕头大学和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报告的撰写工作。报告说,科学家让实验室中的雪貂感染了从一名死于H7N9的患者身上提取的病毒样本,然后发现通过直接接触,病毒在雪貂中传播。研究人员还发现,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不过在检测的3只雪貂中,只有一只通过这种方式感染病毒。研究人员还在与人类接触更为密切的猪身上进行了试验,发现猪会感染H7N9,但不会将病毒传染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5-27

  •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文章解析H7N9病毒

    生物通报道:今年3月起,我国华东地区陆续出现系列人流感样病例,被证实为首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对此国内外学者均展开了详细研究,尤其是在病毒溯源方面,一些科学家们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5月23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雪貂和猪体内感染性,传播性和病理学最新分析。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香港大学管轶教授(猪流感溯源 专访管轶深度解析流感疫情),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舒跃龙研究员。这种出现在人体内的病毒变种引发了对新一轮流感疫情的诸多关注,但目前还未观察到该种病毒发展成人际间传播(人传人)的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4

  • 2013中科院候选院士之清华大学

    生物通报道: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此次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增选候选人88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院校,其中中科院系统最多(20人),其次是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4人),首都医科大学(4人)。以下是这些科学家及其院校的介绍,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他们及他们所在的科研机构(内容来自所在高校介绍)。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4

  • 曹雪涛院士J Immunol解析免疫调控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调节性T细胞的一种新作用机制:CD8+T细胞可以分成CD11chighCD8+ T细胞亚群和CD11clowCD8+ T细胞亚群,其中CD11chighCD8+ T细胞在阻止病理免疫伤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成果公布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曹雪涛院士,以及清华大学韩艳梅博士,曹雪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4

  • 中科院最新文章:转录组测序解析癌症mRNA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 生物通报道:真核生物的 mRNA 包括2 种形式的转录本, 根据它们3′端是否存在poly(A)尾巴, 可以分为带 poly(A)的 mRNA(简写成 poly(A)+mRNA)和不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5-24


页次:1424/2113  共42247篇文章  
分页:[<<][1421][1422][1423][1424][1425][1426][1427][1428][1429][143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