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百人博士最新文章发布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研究的技术上,发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获得了核酸适配体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这对理解核酸适配体与靶分子作用的结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核酸适配体的修饰和应用提供重要信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J. Am. Chem. Soc.》上。这一研究由汪海林课题组完成,汪海林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灵敏生物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与环境污染物的DNA损伤与修复研究。这项研究得到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择优项目、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及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6

  • 北大院士《Ecology Letters》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完成了一项关于中国植物多元素地理格局及其生态驱动机制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Ecology Letters上。Bioplastics推出最新荧光定量PCR耗材试用装,快快点击获取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教授,其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林学系,2005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生态学系教授、****。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及美国生态学会主办刊物《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这项历时多年的研究,是方精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6

  • 西南大学2011连发多篇Nature子刊等文章

    生物通报道:西南大学最早的源头是创立于清朝末年的川东师范学堂,这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大学于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11年西南大学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等杂志上接连发表文章,获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Spatiotemporal manipulation of auxin biosynthesis in cotton ovule epidermal cells enhances fiber yield and quality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6

  • 华中农大一批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7月2日上午,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对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验收会由教育部科技司徐思思博士主持,副校长陈兴荣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验收会议旨在完成项目结题验收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华中农业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取得的科研成绩,并听取高层次专家对他们科研工作的建议,帮助其更好更快成长,同时也是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交流盛会。  项目结题验收由专家组组长傅廷栋院士主持,专家组成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史铁林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池波教授、****彭少兵教授、国家杰青赵书红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邢永忠、陈守文、冯中朝、李

    来源:华中农大

    时间:2011-07-06

  • 南京医科大学最新Nature Genetics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鉴定出了与肺癌相关的两个新位点。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刊登在6月3日的《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答简单问卷,免费获得罗氏第4期技术指导手册。赶快点击索取吧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沈洪兵,其早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卫生系,后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流行病学进行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肿瘤、糖尿病、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5

  • 中国科学家近期Science高影响力文章

    生物通报道  美国的《Science》杂志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被引文量的影响因子始终高居《SCI》收录的5700种科学期刊的前十位。《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涉及所有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据统计,发表的论文中60%有关生命科学,40%是属于物理科学领域。近期中国科学家接连在Science及子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具有高影响力的生命科学研究论文。答简单问卷,免费获得罗氏第4期技术指导手册。赶快点击索取吧 Inhibition of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5

  • 北京生科院权威杂志解析基因剪接调控机制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PLoS Genetics杂志上发表题为“Transportin-SR Is Required for Proper Splicing of Resistance Genes and Plant Immunity”的文章。答简单问卷,免费获得罗氏第4期技术指导手册。赶快点击索取吧 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青年研究员张跃林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及遗传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先天性免疫和功能基因组学。博士研究生许少华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参与此工作的还有张志斌、荆贝贝和丁金美以及University of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5

  • 复旦大学教授最新成果登本领域顶级刊物

    生物通报道:来自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近期发表了题为“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crop residue burning”的文章,获得了农业秸秆燃烧形成大气污染的机理方面的新成果。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环境科学界顶级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杂志封面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多年来,陈建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一直对大气污染物进行了的长期的跟踪研究,他们相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5

  • 小熊猫姓“熊”还是姓“猫”?云南科学家“寻根”

     云南省在探究真兽类若干类群分子系统学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科学家帮部分哺乳动物“寻根”           小熊猫是姓“熊”还是姓“猫”?马来熊和熊科的哪个物种关系更亲一些?老虎和豹子谁最早从豹属种中分化出来?这些有趣的问题不仅是博人们一笑的科普,更是动物保护及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的科学依据。中科院院士张亚平和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罗静副教授等云南省科学家瞄准“生命之树”这个全球关注的问题,从分子系统学的角度对真兽类若干类群的系统演化及历史生物地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让这些有趣的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答,引起了国

    来源:云南日报

    时间:2011-07-05

  • 夏正俊博士《Genetics》克隆新基因

    生物通报道  近期,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育种组夏正俊博士与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有关研究者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利用经典的图位克隆法成功破译了大豆生育期基因E2。其研究成果发表在遗传学杂志《Genetics》上,为该研究团队克隆出的大豆生育期及生长习性等相关基因家族(E4、E3、FT与Dt1)中又添了一名重要新成员。最新Taq酶采用新型热启动技术,Stratagene全球同步首发的最新超快速定量PCR试剂盒试用装免费申请中,快来参与吧! 夏正俊博士早年毕业于扬州大学,2001年7月起先后在日本千叶大学和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从事大豆BAC文库的构建、高密度连锁群图谱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4

  • 动物所《PLoS ONE》新文章解析昆虫进化

    生物通报道  近日中科院动物所鞘翅目形态与进化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在昆虫后翅形态进化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最新Taq酶采用新型热启动技术,Stratagene全球同步首发的最新超快速定量PCR试剂盒试用装免费申请中,快来参与吧!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现任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鞘翅目形态与进化研究组组长杨星科研究员,其长期从事鞘翅目、脉翅目等昆虫类群的系统学和昆虫地理学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有关研究报告或论文近200篇,其中近五年发表SCI源论文20余篇,发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4

  • 杰青基金获得者连发两篇文章解析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丁建平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00年回国,入选“****”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结构生物学,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发表两篇文章,揭示了两种重要酶的作用机制。第一篇文章发表在Biochemical Journal杂志上,研究人员揭示人源kappa类谷胱甘肽转移酶(hGSTk)催化机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解毒酶,主要催化将体内疏水毒性分子亲核加成到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反应,广泛存在于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4

  • 李娟研究组最新文章解析中外心理差异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照中国和荷兰老年人,分析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在两种完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跨文化恒等性,以探讨在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中,CESD是否具有相同的因素结构并且个体是否以相同的方式理解和解释量表的项目。这为使用CESD总分比较中国和荷兰老年人抑郁情绪水平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支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李娟研究员,李娟研究员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负责组建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现任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成人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4

  • 津城企业研发顶级“克隆”软骨

    “克隆”软骨、远程会诊手术车、数字化X线诊断车、新型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昨天在津开幕的2011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病救人新成果亮相,让津城市民大开眼界。   最新Taq酶采用新型热启动技术,Stratagene全球同步首发的最新超快速定量PCR试剂盒试用装免费申请中,快来参与吧! “快看,这就是人造软骨组织!”在生物医药领域展厅内,一具人造膝关节软骨组织模型让众多游客深感好奇。这项取名为“软骨再生系统技术”的国际顶级细胞治疗技术,由本市空港经济区的关节动力安达(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该项技术通过克隆再造人体软骨组织,治疗时只需从患者非负重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1-07-04

  • 北京大学首席科学家PNAS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recognition of AT-rich DNA by unrelated xenogeneic silencing proteins”的研究论文,解析了原核细胞中的H-NS 和 Lsr2蛋白特异性靶向识别外源DNA序列AT富集区的结构机制。安倍7×清洗液实验室专业清洗好帮手,请点击获取试用样品 来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夏斌教授及多伦多大学分子遗传与微生物系刘军教授为这一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夏斌教授早年毕业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1

  • 大陆高校2011候选院士连发多篇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大兵教授主要从事水稻遗传学、花器官和花药形成分子基础以及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工作。他1998年获得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学位,目前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今年张大兵教授也入选了中科院2011增选候选院士。张大兵教授研究组近期接连在国际权威刊物:《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等上发表文章,报道了植物花药质体中脂肪酸代谢新途径等方面的重要成果。第一篇文章中,张大兵教授与宁夏大学,美国宾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合作,经过近7年的研究,克隆并鉴定了一个参与单子叶植物水稻花药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1

  • 973首席科学家研究论文引起国际关注

    生物通报道  近期,Neuropsychologia杂志刊出专题——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PM)的神经心理学,并邀请PM领域的研究者发表对于健康群体和临床病人前瞻记忆功能的观点。陈楚侨研究员及其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受邀报告了临床病人的两项PM研究。安倍7×清洗液实验室专业清洗好帮手,请点击获取试用样品 陈楚侨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研究领域包括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如脑成像、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行为遗传学、神经心理学等方法)研究精神病、神经病及亚临床人群的神经心理机制与认知行为干预,包括精神分裂症谱系、抑郁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1

  • 武汉大学水稻抗虫基因研究成果登权威杂志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解析了水稻基因Bphi008a在水稻抗褐飞虱反应中的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植物学国际顶级刊物《Plant Physiology》上。安倍7×清洗液实验室专业清洗好帮手,请点击获取试用样品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胡晶。通讯作者是何光存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后赴日本爱嫒大学留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包括野生稻基因的转育、鉴定与利用,野生稻抗稻飞虱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水稻与稻飞虱互作分子机理及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三个方面。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虫害之一,从1998年-2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1

  • 龙春林教授最新文章解析民族植物学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德昂族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及德昂族部分重要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云南植物研究等杂志上。这些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龙春林研究员指导研究生唐贵华等人完成,其中龙春林研究员早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植物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植物系统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德昂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南地区,是中国古老的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7-01

  • 国内SCI影响因子第一期刊创刊论文引关注

    生物通报道:2010最新SCI影响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已于近期公布了,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会在下一年度6月中旬左右出来。因此今年公布的影响因子是统计的2010年度sci期刊分析报告。今年在国内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是生物类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是1936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2008年起改以全英文出版,英文刊名为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J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30


页次:1589/2138  共42754篇文章  
分页:[<<][1581][1582][1583][1584][1585][1586][1587][1588][1589][159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