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北生所,首都师范大学最新文章解析DNA损伤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mechanism of the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dimerization of the MDC1 forkhead-associated domain”的文章,报道了他们在DNA损伤修复机制方面的新发现,这将有助于阐明哺乳动物修复DNA双链断裂关键因子MDC1的作用。相关成果公布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这项研究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叶克穷实验室,与首都师范大学许兴智实验室合作完成,首都师范大学的刘金平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生罗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6

  • 中科院、华南师范《PLoS ONE》解析水稻抗逆机制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oS O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OsTIR1 and OsAFB2 Downregulation via OsmiR393 Overexpression Leads to More Tillers, Early Flowering and Less Tolerance to Salt and Drought in Rice”的文章,探索了小分子RNA OsmiR393调节水稻分蘖、耐旱的分子机制。免费获取:Bio-Rad ChemiDoc MP多色荧光成像系统资料 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张明永研究员和华南师范大学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6

  • 香港助中山大学 成立最大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与中山大学携手合作,成立中国最大的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以了解不同白海豚种群间的关系,协助区内政府制订长远保育方案。 14日为“第十七屆海洋公園保育日”,海洋公园特别举行成立仪式。保育基金主席陈晴表示,基金在今个财政年度向中山大学拨款及捐赠样本,希望为业界提供平台,以统一的基因分析方法,了解白海豚不同种群间的关系和对环境之适应力,有助区内政府制订有效的保育政策。未来,保育基金计划与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继续为基因数据库提供更多样本,以成为全亚洲数据最齐全的基因数据库为目标。 据介绍,基因数据库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内,占地12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存有最多基因样本、且覆盖率最全面的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12-01-16

  • 我科学家正在研发生物太阳能电池

      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10日在“2012年首届中国·海南绿色发展论坛”上透露,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发生物太阳能电池。“如何高效利用太阳能是国际学界的一个制高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看谁能够第一个突破。”这一论坛是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和海口市政府共同主办的。   “由于对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导致的全球变化和能源枯竭的担忧,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求,世界开始将目光聚集到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源。”匡廷云说。   匡廷云介绍说,树叶对于太阳能的转化和利用几乎达到了100%,如何能够人工模拟光合作用过程、捕捉和利用太阳能,成为科学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2-01-16

  • 厦大特聘教授:首个戊肝疫苗研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近期厦门大学传来好消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首支获批上市的戊肝疫苗。这是由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夏宁邵研究组,与养生堂万泰公司等处联合获得的成果。这一项目曾先后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26篇学术论文,其临床试验结果2010年8月公布在国际权威刊物:Lancet上。除此之外,近期还发表了题为“Safety of the hepatitis E vaccine for pregnant women: A preliminary analysis”的文章,公布了戊肝疫苗在孕妇中的安全性研究发现。戊型肝炎是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国内外尚无疫苗。据估计全球有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盘点:2011年Cell论文数量最多的中国学者

    生物通报道  《Cell》杂志是与《Science》、《Nature》等齐名的世界权威杂志,是公认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杂志,主要刊登全世界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最重要的原创性成果。2011年,来自中国研究机构的不少学者在这一顶级生物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免费获取BD高通量干细胞筛选试剂盒张明杰现同时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张明杰教授课题组在2011年取得了多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先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Cell及其子刊Molecular cell 上发表研究论文3篇。因其杰出的科研表现,不久前张明杰教授还成功当选了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中科院PI受邀发表Cell子刊综述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受邀发表了题为“H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eract with tissue immune responses”的研究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并提出了此领域内亟需解答的关键问题。这一综述公布在Cell出版社的Trends in Immu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员,以及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的Guangwen Ren,其中时玉舫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山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孔宏智课题组PNAS解析重复基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ivergence of duplicate genes in exon–intron structure”的文章,揭示了重复基因结构分化机制及其对生物进化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免费获取BD高通量干细胞筛选试剂盒领导这一研究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孔宏智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被子植物花的进化发育遗传学、核基因家族和调控网络的进化以及植物系统发育和分子生物地理学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基因的重复和分化为生物的演化提供了原材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973项目获RNA沉默互作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惠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RNA沉默的分子机制及其抗病应用研究。承担了多项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期这一研究组在植物RNA沉默的互作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病毒学国际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上。免费获取BD高通量干细胞筛选试剂盒RNA沉默是指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由小RNA(21-30nt)介导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引起靶标基因表达受抑的现象。在植物中,除了能调控其生长发育,RNA沉默在植物抵抗病毒的入侵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植物病毒侵染常伴有卫星RNA的复制,并影响辅助病毒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北京大学最新Neuron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伦敦大学学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Neural activities in V1 create a bottom-up saliency map”的文章,证明了人类的初级视皮层可以在视觉信息加工的非常早期阶段,生成视觉显著图,用以引导空间选择性注意的分布。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注意理论,相关成果公布在神经科学著名期刊Neuron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方教授,第一作者是心理学系博士生张喜淋。研究合作者包括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李兆平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周天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我国首个油菜基因 资源超市在汉开张

    我国首个“油菜基因资源超市”日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阳逻基地开业。这家“超市”提供的“货品”很特别: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油菜优异基因资源。 专家介绍,近年我国油菜新品种(系)单产增长放缓,根子出在油菜育种中采用的亲本遗传背景狭窄和近亲繁殖。“油菜基因资源超市”开张,是为改变油菜新品种近亲繁殖现状。 在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科技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项目支持下,位于武汉的油料作物研究所建成世界最大的油料中期种质资源库,保存油料种质资源3万余份。其中,油菜种质资源8000余份。该所依据育种需求,从中精选了来自我国和世界28个国家的488份油菜遗传多样性优异基因资源,进行集中展示,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12-01-13

  • 土壤微食物网对臭氧浓度升高响应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土壤学著名杂志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oil  microbial  food  web  responses  to  free-air  ozone  enrichment  can  depend  on  the  ozone-tolerance  of  wheat  cultiv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时间:2012-01-13

  • 2011盘点: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组研究系列成果

    生物通报道 作为测序的排头兵,华大基因不仅在中国序列研究领域占据首要地位,更是在全球基因组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伴随着1999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 项目”正式启动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不仅顺利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而且在这几年里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2011年华大基因在基因组研究中取得大量突破性成果,获得了世界的瞩目。人类基因组序列2011年7月,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Shenzhen)主导完成了“基于全基因组组装数据检测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SVs)”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2011年9月,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2

  • 华中农大,中科院Plant Cell解析调控新机理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creased Leaf Angle1, a Raf-Like MAPKKK That Interacts with a Nuclear Protein Family, Regulates Mechanical Tissue Formation in the Lamina Joint of Rice”的文章,首次报道了ILA1介导的信号途径调控叶枕部位机械组织形成的新机制,这一水稻叶夹角调控的分子机理新成果公布在植物学研究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周奕华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2

  • miRNA在乙肝病毒感染中的新作用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Loss of MiR-122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enhances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through cyclin G1 modulated P53 activity”的文章,发现了一种小分子RNA:miR-122在乙肝病毒复制,以及持续感染途经中的新调控作用,这为进一步了解HBV病毒的持续感染机制和肝癌发生途径提供了新的依据和阐释,同时提出miR-122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潜在新一代药物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2

  • 盘点:复旦大学2011高水平文章

    生物通报道:2011年生命科学界风起云涌,不但有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这样令人欣喜的事件,也有饶毅,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评选,这样引发众多争论的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记住了2011年,也同样让我们对2012年寄予期望,2011年生物通盘点将陆续针对各方面事件,成果进行点评归纳,追踪成果事件背后的故事与反思。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秋节正式开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其“复旦”二字取于“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大学经历逾百年的沿革,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2

  • 深度测序法鉴定中华绒螯蟹microRNA表达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期刊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riocheir sinensis microRNA transcriptome response to Spiroplasma infection using a deep sequencing approach”*的论文,欧江涛为第一作者,王文教授为通讯作者。作者利用Illumina/Solexa深度测序技术对分别来自正常情况下和颤抖病螺原体(Spiroplasma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2-01-12

  • 华大基因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

        2012年1月10日,美国RainDance Technologies公司、法国圣路易医院和华大基因联合宣布将共同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旨在发现一些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新基因突变,为深入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开发有效预防、诊断及治疗新途径奠定科研基础。在本项目中,法国圣路易医院负责提供患者样本;RainDance Technologies公司将利用其最新研发的HLASeq™筛选平台对样本进行处理;华大基因则主要负责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工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2-01-12

  • 我国高校首个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在北师大成立

    2012年1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仪式,宣布成立我国高校第一个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 脑与认知科学是以揭示人脑奥秘为核心的新兴交叉学科,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可以为解决国民素质与身心健康的提升、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基础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高度重视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将脑与认知科学确定为政府重点支持的八大前沿科学领域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语言与数学学习基本规律、认知障碍与学习困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脑与认知科学研究,取得了系列突出成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该校在2005年,建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2-01-12

  • 西北大学金丝猴研究团队成果入选“F1000论文”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岭金丝猴研究团队在行为学领域著名期刊《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上发表的题为“Hand preference for spontaneously unimanual and bimanual coordinated tasks in wild Sichuan snub-nosed monkeys: Implication for 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的论文,近日被国际权威评价机构“Faculty of 1000”特别认可为“F1000论文”(http://f1000.com/2474956)。  

    来源:西北大学

    时间:2012-01-12


页次:1615/2200  共44000篇文章  
分页:[<<][1611][1612][1613][1614][1615][1616][1617][1618][1619][162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