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山东农大特聘教授Scienc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美国加州Salk生物研究所、日本横滨的理化学研究所植物科学中心(Riken Plant Science Center)、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研究结构的科学家们在对植物类固醇激素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信号转导调控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旗下的《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山东农业大学的特聘教授吴光博士以及Salk生物研究所著名女科学家Joanne Chory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30

  • 生物物理所Nature子刊发表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清华大学、美国耶鲁大学、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在《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关于TDP-43基因突变导致其蛋白质聚集并产生神经毒性的研究论文。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家“****”人才吴瑛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基础医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30

  • 营养所《Blood》文章揭示铁代谢关键因子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营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模型,通过在巨噬细胞中条件性敲除铁泵蛋白Ferroportin1(Fpn1),首次阐明了巨噬细胞Fpn1在维持机体铁稳态的重要作用,揭示了Fpn1—巨噬细胞—免疫应激间的体内网络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于6月2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lood》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中科院营养研究所的王福俤研究员,其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来主要从事微量元素锌和铁的稳态调控机理研究,并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2007年其在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30

  • 百人博士最新文章完成新基因组序列测定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技术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完成鞘氨醇单胞菌KC8(Sphingomonas strain KC8)全基因组测序,是国际上第一例雌激素降解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公布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环境生物技术课题组于昌平博士,第一作者是助理研究员胡安谊博士,这项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厦门市资助。其中于昌平博士曾在德州农工(A&M)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生物技术,新兴污染物去除,厌氧发酵产氢等。雌激素是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30

  • 中科院知名学者发Molecular Cell评述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林安宁教授发表了题为“ATIA: A link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hypoxia”的评述性文章,文中概括了一项有关炎症与缺氧之间的新关联:ATIA的研究成果的背景和意义,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在未来继续探索的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2010最新影响因子为14.194)。文章作者是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林安宁教授,他是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生物学系正教授。2005年林安宁教授联合6位海外华裔学者,与生化与细胞所共同发起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30

  • 香港女院士多篇Nature子刊文章解析重要蛋白

    生物通报道: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叶玉如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她2004年因在分子神经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获颁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为首位香港女性获得此奖项,她于同年亦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科研成就斐然。今年其研究组接连发表Nature Neuroscience,及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治疗疾病的两种重要蛋白。在第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EphA4的细胞,其表面受体就是调控脑部可塑性的关键蛋白,这种蛋白能透过控制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量,调节大脑信号传导的活性。其实许多神经退化性疾病,均与脑部神经传导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9

  • 王前飞研究员《Blood》文章聚焦白血病

    生物通报道  早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的的王前飞研究员2009年入选中科院“****”,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基因转录调控网络对血细胞发育的影响,以及基因表达紊乱导致急性白血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机理的研究,近期其研究组在著名杂志《Blood》上发表了有关MLL融合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MLL融合蛋白通过选择性调控野生型MLL蛋白的部分靶基因而推动急性白血病发生的致病机制,为我国白血病及其肿瘤基因组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意义。低毒、高效的siRNA专用转染试剂 Entranster™-R 免费申请试用装 MLL白血病是一类预后不良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于染色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9

  • 清华大学生科院最新文章发现新基因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教育部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棉花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膜联蛋白基因,这一基因在棉花纤维伸长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 Integr Plant Bio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刘进元教授,他早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棉花纤维细胞快速伸长的分子调控、植物应答过氧化氢分子机制的系统分析,以及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创新。棉纤维作为重要的天然纤维, 是纺织工业重要材料。随着棉纺工业技术的发展, 对棉纤维长度等品质性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棉纤维细胞由胚珠外珠被单个细胞分化而来,是高等植物中伸长最快、合成纤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9

  • 上海交大著名刊物文章解析代谢新途径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与美国、德国等科研小组展开合作在新研究中克隆并鉴定了一个参与单子叶植物水稻花药及花粉外壁发育的脂肪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Fatty Acyl Carrier Protein Reductase ),DPW(Defective Pollen Wall),并提出了花药表皮和花粉外壁发育新途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领域顶级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杂志上。低毒、高效的siRNA专用转染试剂 Entranster™-R 免费申请试用装 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是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其早年毕业于中国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9

  • 丁建平研究组Cell Research揭示调控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人源组蛋白乙酰转移酶MOF(hMOF)的活性调控机制,这种机制在MYST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家族中可能普遍存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这项研究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丁建平研究组,与生化与细胞所曾嵘研究组、神经所熊志奇研究组合作完成。该课题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真核生物组蛋白末端的赖氨酸乙酰化修饰与基因转录激活相关,其中,H4K16位点的乙酰化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与基因转录、细胞衰老、癌症发生密切相关。hMOF隶属于MYST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家族,是人体内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9

  • 2011候选院士最新Cell封面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分子神经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物医药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重要的骨架蛋白:INAD的作用新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分析这种蛋白在光刺激下的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封面上。(《Cell》封面)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2011年候选院士张明杰教授,张明杰教授主要从事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他的调控神经细胞信号传递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对于治疗神经系统衰退的疾病,如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INAD是一种重要的骨架蛋白,在果蝇光感受接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调控光感信号的骨架蛋白。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8

  • 复旦大学雷群英cell子刊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cetylation Targets the M2 Isoform of Pyruvate Kinase for Degradation through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and Promotes Tumor Growth”的研究论文。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这一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系的雷群英教授,其早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后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分别于美国密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8

  • 唐芳琼教授《ACS nano》发布纳米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应用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唐芳琼研究员的带领下,在研发新型纳米生物材料的同时一直致力于纳米载体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学效应研究。近期他们在不同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的体内行为方面的研究又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极高的载药量和可控释放行为,又可以作为一种多功能化的平台,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成为新一代的药物载体。然而,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重要障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8

  • 南京师范大学新文章登影响因子18国际刊物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红科教授以及英国Peter J. Sadler教授合作的综述性论文“Metal Complexes as DNA Intercalators”( 《金属配合物DNA嵌入剂》)在线发表在著名的国际刊物《化学研究述评》(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杂志上。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刘红科教授现为美国化学会会员、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会员,生物无机化学(JBIC)、无机化学通讯(ICC)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芳基钌抗癌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新型高分子医用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8

  • 中科院学者跨学科成果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美国肯塔基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获得了细胞色素P450催化尼古丁反应机理研究的新进展,这项跨学科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韩克利研究员,和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湛昌国教授,其中韩克利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Emory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博士后和访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并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研究方向涉及化学、物理、生物、以及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光化学与光生物学中的氢键效应等。细胞色素P450是一类亚铁血红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8

  • 基因组研究为攻克香港猩红热疫情提供线索

    6月24日,香港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今日发布对香港猩红热致病菌株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及多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该研究小组昨天发布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链球菌M12血清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此次香港流行的菌株与该血清型的其他菌株相比,获得了一个编码超抗原(superantigen)的毒力基因,该基因以前只在引起重症感染和高致死率的M3型化脓链球菌中发现过,研究人员推断该基因可能是通过噬菌体被转移到香港爆发菌株中(类似此次德国爆发的大肠杆菌获得强毒性的机制)。超抗原可以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激活大量T细胞(免疫细胞)并产生应对机制,可能引起机体发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1-06-28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转基因克隆猪:极具医学价值

      最近,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功培育出的8头特殊转基因克隆猪开始“生儿育女”。这种克隆猪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下可分别发出红、黄、绿、青4种荧光,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能同时表达四种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克隆猪。专家表示,这使其在疾病模型、器官移植、生物反应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然而,这种技术会改写未来的生物进化史吗?它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策划:赵洁 撰文:许珍  图片: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提供  水母荧光基因植入克隆猪  在位于广州科学城的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研园区,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副研究员杨东山博士介绍说,在科学家赖良学博士的带领下,研究组首先从长白猪胎儿皮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11-06-28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制出血液代用品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生物降解聚合物囊泡担载血红蛋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申请专利近日获得批准。 输血对于临床手术、抗灾和战场救护是不可缺少的医疗手段。近年来,血液需求量不断增高,而安全有效的血源却日益紧缺,靠人献血面临血源短缺、血型匹配难、需低温储存、保存期短、运输不便、病毒污染等问题使输血安全受到威胁,因此血液代用品一直是国际科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研究开发热点。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景遐斌课题组致力于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作为血红蛋白的载体,利用聚赖氨酸、聚苯丙氨酸的两嵌段共聚肽囊泡来包裹血红蛋白,试图将血红蛋白包裹在囊泡之中,以获得在整体结构上更接近于人体的红血球。这种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1-06-28

  • 厦门大学****PNAS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Linkage maps from multiple genetic crosses and loci linked to growth-related virulent phenotype in Plasmodium yoelii”的研究论文。在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建立约氏疟原虫实验模型、使用遗传定位的方法鉴定了3个控制疟原虫与生长速度相关的毒力性状的基因座位。Invitrogen公司Ambion RNA用户手册全新上市,纸质版免费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7

  • 权威杂志发表上海交大医学院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国际药学领域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上发表了题为“Anti-tumor effects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 targeting anion exchanger 1 in experimental gastric cancer”的研究论文。Invitrogen公司Ambion RNA用户手册全新上市,纸质版免费申请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副主任傅国辉教授,近年来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及离子通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共同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7


页次:1590/2138  共42754篇文章  
分页:[<<][1581][1582][1583][1584][1585][1586][1587][1588][1589][159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