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篇RNAi文章角逐 谁是国内RNAi技术高手?
【编者按】: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论文在国内的核心刊物发表以及鼓励和发掘极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表彰优秀的实验成果,国内的一些知名核心期刊、生物产品厂家与生物通联合举办了中国05-06生命科技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活动已经进入了决赛阶段,最后“万”元大奖的获得者将从50多篇文章中诞生,这些文章都是由国内颇具实力的实验室完成,其中包含了同一领域研究内容,从实验设计到方法运用到底谁会胜出呢?以下是生物通个家意见,仅为评论,不做依据。候选优秀论文:RNA干涉(RNAi)技术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研究策略 [投本文一票] RNAi技术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
-
PNAS重要文章:siRNA方法分析两癌基因的协作
生物通报道:在近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Herbert Irving综合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两种致癌基因Ha-ras和c-myc相互协作研究的最新结果。人们已经确定出Ha-ras和c-myc基因能够通过合作来促进肿瘤的转化、恶化和转移。但是,这种合作背后的精确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哥伦比亚的研究人员证实AEG-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是Ha-ras和c-myc的一个下游靶标分子。AEG-1的表达水平在多种肿瘤中明显上升,它与Ha-ras促进癌症转化并且在发生癌变的细胞中大量增殖——这意味着它的功能与Ha
-
454测序技术出产Nature、Science文章
生物通报道:CuraGen Corporation公司(NASDAQ: CRGN)旗下拥有其多数股权的子公司454 Life Sciences公司11月15日宣布,他们利用454 SequencingTM将穴居人DNA序列与人类、黑猩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现代人类和穴居人祖先在距今大约50万年以前分道扬镳,并且他们共同祖先的population的有效大小(effective size)与现代人类的population的有效大小相差无几。研究结果刊登于Nature杂志,文章题目为《Analysis of one million base pairs of Neandertal DNA》。马
-
最新生物技术领域突破纵览
生物通综合:科学家突破了X射线显微成像的纳米瓶颈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2006年11月13日报道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Xradia合作,创造了新的X射线显微成像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观测分子水平的结构,测量小于一纳米的长度。 通过将X射线反射和高分辨率X射线显微成像法相结合,科学家能研究纳米级别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纳米级别物质常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更好的理解纳米结构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保护环境,使我们生活更加安全。 以上新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多了解表面分界反应,例如吸收,腐蚀,催化
-
中国药学会颁发首届科学技术奖
生物通综合:据健康报消息,在日前举行的2006年中国药学会年会上,中国药学会向在药学领域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项目颁发了首届科学技术奖。 海洋动植物中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等8个项目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张礼和院士介绍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于2005年7月获得科技部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今后每年颁发一次。 获奖名单: 一等奖 海洋动植物中代谢产物结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等奖
-
诺贝尔奖得主最新发表RNAi新方法(免费下载)
生物通报告: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系,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生物学系,以及华盛顿Carnegie学院(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等处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能帮助观测体内细胞质中蛋白和蛋白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differential cytolocalization assay(DCLA),这一方法已证实可以检测线虫RNA干扰和无意义介导衰变(nonsense-mediated decay,NMD) 途径过程中蛋白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MCP)
-
李龙承博士PNAS文章:小RNA突破性研究进展
生物通综合: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Veterans Affairs医学中心(Veterans Affairs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证实了细胞内小dsRNAs具有基因激活的功能,并利用这一发现激活肿瘤抑制基因,获得了良好的结果。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另一通讯作者为加州大学Rajvir Dahiya)是来自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医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助理研究员李龙承博士(Long-Cheng Li)。链接: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November 3, 200
-
重大技术突破:在培养皿里培养肌肉
生物通报道:平滑肌细胞是渗透许多部分的关键细胞成分,例如血管、肠道和肺脏。血管中的平滑肌与几种病因引起的心脏病有关,并且了解平滑肌(SMC)如何产生对开发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疗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些信息还能够用于在实验室中加工组织,例如用于心脏搭桥手术的新血管。刊登在11月9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的网络版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医学院的Catherine Verfaille和同事证实平滑肌能够由多功能成体祖细胞(MAPC)产生。这种祖细胞能够从大鼠、小鼠、猪和人类的骨髓中分离获得。这些细胞如果接触到可溶性的因子TGF-bet
-
南京治疗糖尿病技术获重大突破
生物通综合:据CCTV消息,由我国自主创新的“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经临床应用后,患者不仅可以彻底摆脱终身注射胰岛素,而且体内的糖代谢紊乱得到有效纠正,并恢复稳定,标志着我国治疗糖尿病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谭建明教授:我们通过临床上7例病人的应用,已经有6例病人完全脱离了胰岛素,最长的时间已经超过3年,显示了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了。据介绍,人体一旦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便会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且无法恢复,目前临床普遍做法是采用药物控制和外科手术来减缓病情。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六年的探索攻关,先后攻克了成人胰腺消化、胰岛细胞分离
-
美杂志评出“2006年技术创新奖”
生物通综合: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最近评出了8项“2006年技术创新奖”。这些技术的创新程度、未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令人砰然心动。车用充电器:让电动汽车有新思路 Tesla发动机公司的马丁·阿伯哈德小组研制出汽车用电池组及其充电器。借助于这一充电器,小组利用6831块笔记本电脑用的锂离子电池形成了可充电的电池组,配合电动马达和有关电力组件,让汽车行驶了400公里路程。电池组的充电时间只需3个半小时。阿伯哈德说,它的发明也有意让人们开拓对电动汽车的思路。 廉价制氢装置:让加油站自制氢气 未来学家承诺,氢能终有一天将替代化石能。
-
国内研究新突破
我国昆虫病毒生物原药研发获突破 中创网2006年11月10日报道 11月3日从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建成我国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原药生产基地。这些高品质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原药首次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棉铃虫群养技术和系统集成的病毒分离提纯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病毒含量,突破了严重制约该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促进世界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产业跨上一个新台阶。 长期以来,我国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的生产始终无法突破昆虫饲养和病毒提取等关键技术瓶颈,致使生产成本过高,生产规模过小,难以规模化开发和大面积应用。2003年,河南济源白云实
-
武汉大学等最新PNAS文章:基因重组新方法获研究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病理学与泌尿学系,联合中国武汉大学中南医院(Zhongnan Hospital)泌尿科,台湾长庚大学医院(Chang Gung University Hospital)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组织特异性定点重组的方法:Cre/LoxP系统,就雄性激素受体的缺乏对睾丸细胞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获得了新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第一作者为同属武汉大学和罗切斯特大学的张材夏(Caixia Zhang,音译),参予实验的还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胡礼泉,通讯作者为Cha
-
恶性骨髓瘤治疗研究获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多发性骨髓瘤还没有能治愈的方法,因此这种疾病一旦诊断就意味着要使用高剂量的化疗药物来反复治疗。现在,来自法国、瑞士和比利时三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组给出了一种控制这种癌症的一种持续性治疗的新方法。他们的发现将会公布在11月15日的《血液》(美国血液学会官方期刊)杂志上。 多伦多Margaret公主医院的血液学专家Joseph Mikhael博士评价说,“整个多发性骨髓瘤研究领域一直都在翘首企盼这项研究的结果”。“这些结果会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很可能改变标准的治疗方法”。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中异常细胞发生了过度生长,从而
-
重要技术突破:单个精子注射法助受精卵异常者受孕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卵细胞质内单一精虫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简称ICSI)可帮助之前因为进行体外受精而导致三倍体受精卵的不孕症患者。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10月的Fertility and Sterility杂志上。ICSI是针对以往通过试管婴儿体外受精方法都很难达到受孕目的的夫妇所做的进一步措施。但是该技术上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员来操作,以免破坏卵子。这种技术的操作过程是在显微镜下用极细的吸管将单只精子取出,并进入卵细胞质中放出精子,从而达成强迫受精的效果。 多倍体受精卵的形成是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常见的异常受精。这篇
-
2006京都奖: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
生物通综合:京都奖由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捐资设立,包括尖端技术、基础科学、思想和艺术三大分支。京都奖从1985年起每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均可得到荣誉证书、奖章和5000万日元(约合42.5万美元)奖金。11月10日,美国免疫遗传学家莱昂纳德·阿瑟·赫岑伯格、日本统计数理学家赤池弘次和设计师三宅一生,10日被授予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 颁奖委员会说,现年75岁的赫岑伯格主导开发的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采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的分析方法,可在按照鉴别细胞特性的同时自动地将活体细胞分选出来,为当今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n
-
嵇汝运院士:200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生物通综合:“何梁何利奖”即何梁何利基金设立的奖项,是由何善衡基金有限公司、梁銶琚、何添先生、利国伟先生的伟伦有限公司共同捐资,于199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基金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励长期致力于推进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卓著,并取得国际高水平科技成就者;设“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励在自然科学的某一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者。基金每年颁奖一次,对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者,颁发奖金100万港元,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者,奖金20万港元。2006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得主共39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得主20名,颁奖大会将于1
-
《自然·方法学》培育干细胞新路子
生物通报道:在最新一期《自然·方法学》杂志上,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说,他们培养出了不易引发排斥的“万能细胞”。因为他们使用的培养方法只使用了体细胞和现有胚胎干细胞,因此基本不触及伦理问题。 众所周知,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身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力,是一种“万能细胞”。但是,目前培养胚胎干细胞依赖受精卵或克隆技术,操作过程都会带来伦理方面的争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尝试用现有的胚胎干细胞和患者自身的体细胞融合培养一种“万能细胞”,而不是无需去破坏新的受
-
几种奇特的研究和疾病治疗方法
生物通综合报道 服用基因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可以治腹泻 据环球科学报道,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詹姆士·C·佩顿(James C. Paton)和他的同事将一种无害的大肠杆菌加以改良,使细胞膜表面形成类似于人体细胞的停泊位点,这个方法的构思在于,让细菌毒素结合在诱饵细胞上,它们就不会作用于人类胃肠细胞。这个研究小组最新研制的诱饵,能够模仿人类细胞的霍乱弧菌毒素受体,每个菌体会吸收相当于自身体重5%的毒素。试管试验显示,诱饵细菌将毒素对人类细胞
-
温家宝总理参观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适用技术暨中国星火计划20周年成果展
10月31日上午八点半,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有关部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的陪同下,参观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适用技术暨中国星火计划20周年成果展专馆。 这次成果展,来自全国36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展出成果达676项,涉及农业新品种、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农用设备设施、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多个领域。温总理饶有兴趣地走到吉林、甘肃、宁夏、天津、江苏、广西、四川等展区前仔细观看展品,并询问了有关情况。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和有关省区市科技厅的负责同志都一一作了回答。温总理在广西展区前驻足良久,认真听取了广西科技厅蓝天立厅长对广西星火计划成果的汇报。温总理对广西星火计划实施工作表示赞许。
-
中科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自然》子刊提出蛋白组学方法验证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上海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院蛋白组分析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在11月《Nature-Genetics》杂志上的一篇Correspondence比较分析了检测小鼠基因组外显子的蛋白组学和芯片这两种方法,提供了外显子研究方面的大量数据,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方法学指导。文章联系人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吴家睿。原文:Nat Genet. 2006 Nov;38(11):1223-1224. Links Comparison of a proteomic approach with a microarray-based approach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