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日本再生医疗酝酿新的突破

    近来,日本再生医疗领域不断出现重大转折的迹象,主要表现就是研究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动物实验转向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这一变化表明,日本在这一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  4月23日,文部科学省继今年三月允许制作人体胚胎干细胞之后,又批准京都大学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再生血管的研究计划,再生医疗禁区进一步开放。  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再生血管计划,由京都大学中尾一和教授于去年11月提出,今年一月提交文部科学省审批。计划的内容是,一年内从人体胚胎干细胞中培植分化出血管内皮细胞和外壁细胞,然后用增殖物质使其生成血管。文部科学省专家委员会认为,中尾一和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老鼠和

    来源:

    时间:2002-05-10

  • 我国运用转基因技术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和前景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作物品种改良的角度看,转基因技术将会对我国的农作物生产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起决定性作用。(一)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主要问题第一,主要作物的病虫危害逐年加重,每年喷施的大量农药既加重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又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还造成了食物中的大量农药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增加品种的抗虫性,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第二,高产品种需肥量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作物生产的施肥量已经超过了土地的承受能力,大量施肥除加重农民负担外,土壤退化、江河湖海的富营养化正成为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来源:

    时间:2002-05-10

  • 美专家尝试防止肾移植排斥反应新方法

        绝大多数人血细胞中都存在着自然抗体,当患者接受来自不同血型人的捐献器官时,这些抗体会促使患者免疫系统产生排异反应。不仅如此,即使是血型一致,患者有时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过敏”性抗体,这些抗体同样容易触发免疫系统对植入的器官如肾脏形成排异。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采取了对患者血细胞中抗体进行滤除的办法,来解决以上问题。对捐献器官产生排异的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因此,在移植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研究人员都利用细胞分离装置,对患者血细胞进行了去除血浆处理。去除了血浆的血细胞然后再重新进入患者的循环系统。&nb

    来源:

    时间:2002-05-09

  • 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获准 日再生医疗酝酿新突破

        新华网东京5月7日电(记者何德功)近来,日本再生医疗领域不断出现重大转折的迹象,主要表现就是研究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动物实验转向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这一变化表明,日本在这一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       4月23日,文部科学省继今年三月允许制作人体胚胎干细胞之后,又批准京都大学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再生血管的研究计划,再生医疗禁区进一步开放。       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再生血管计划,由京都大学中尾一和教授于去年11月提出,今年一月提

    来源:

    时间:2002-05-08

  • 日本科学家通过显微受精技术成功培育一头小猪

        显微受精术育小猪     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和麻布大学兽医系近日通过显微受精技术成功地培育了一头小猪。这一技术使得用活动能力低下的精子与低成本的体外成熟卵子结合繁殖家畜成为可能,对培育受精能力差的稀有动物也大有帮助。  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研究人员从肉食处理厂获得的猪卵巢内取出未成熟的卵子,然后加以培养,使之成为体外成熟卵子,然后再把冻结精子融冻后切断尾体,注入体外成熟卵子的细胞,通过电刺激使其活性化,最后给7头母猪各移植55至150个受精卵,两个月后,两头妊娠成功,其中一头通过剖腹产下3头小猪。  冻结动物精子是保护动物遗传资源的一种方法,但猪精

    来源:

    时间:2002-05-08

  • 陈竺要求与企业联合推动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

    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华源集团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宗旨,决定在实现资源、知识、技术综合集成和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开展全面合作,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4月20日,双方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科学院隆重举行。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地合作委员会副主任竺玄等,华源集团董事长周玉成、副总裁马国富、科技委员会主任王贵海、北京代表处总代表凌剑辉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陈竺在仪式上首先介绍了中科院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整体布局和未来几年的主攻方向。他说,华源集团作为我国著名上市公司在纺织工业方面为我们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一个有实力、有发展战略眼光的企业集

    来源:

    时间:2002-05-01

  • 我国利用最先进生物技术将“耕牛”变成“奶牛”

        新华网南宁4月29日电(记者 黄革)农业大国中国正在利用国际最先进的生物技术,计划将全国2000多万头用作“耕牛”的水牛,大批量改良成“奶牛”。       被称为“水牛谷”的广西中国水牛研究基地日前宣布,中国科学家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牛种群快速扩繁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他们使用这项技术,首次成功获得批量的试管奶水牛。       科学家称,这将改变数千年来中国水牛仅用于耕牛的状况,使其既可耕作又可产奶,不仅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增收

    来源:

    时间:2002-04-30

  • 我国航天生物技术医学应用取得突破

        日前在京举行的我国首届航天生物技术应用研讨会上,专家们公布了天曲母菌航天搭载的成果:筛选出世界上第一个他汀和硒的复合体,并依此开发出第一个航天生物制品和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他汀类药物天曲。    1991年11月,经过专家的详细论证和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一种被称为Monascus的生物菌株搭载神舟1号飞船升空。2002年3月25日,Monascus生物菌株再次搭载神舟3号飞船升空。这种可以生成他汀成份的微生物菌株,经过太空微重力、强辐射、超真空等地面无法模拟环境的“洗礼”,其他汀含量及耐硒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来源:

    时间:2002-04-28

  • 美发明细菌防龋齿新方法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牙科专家杰弗里·希尔曼于日前发明一种防止龋齿的方法,将一种经过基因改良的细菌植入口腔内,取代口腔中能造成龋齿的细菌,从而使牙齿免受侵蚀。据统计,85%的龋齿都是由变形链球菌造成的。希尔曼从数以百计的牙病患者口中收集样本之后,发现了一种能消灭变形链球菌、不会杀死人体内其它有益细菌的新细菌(BCS3-L1)。希尔曼及其同事将BCS3-L1中能将糖转化成乳酸的基因除去后,将该菌涂或喷在牙齿上,该菌就能发挥使牙齿免受侵蚀的作用。希尔曼和他的公司还没有从美国当局获得把该产品用于人体治疗的许可。3个志愿者在20年前将BCS3-L1的母株植入口腔后,他们口中一直没有发现有害细菌,也没有将BC

    来源:

    时间:2002-04-28

  • “试管婴儿之父”:我无法预知试管技术未来

        罗伯特·爱德华,今年78岁,著名“试管婴儿之父”。1948年毕业于北威尔士大学农业和动物学专业;1955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动物基因研究生学位;1956年至1978年从事生殖生理学研究,并成功使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3年至1984年创立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研究会,并创办《人类生殖》杂志;2001年,由于在人类不育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阿尔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原声■ 能够在中国的街道上走走是我的梦想——爱德华先生逛天安门时说 哪怕在中国生活一辈子也不能穷尽对她的认识——爱德华先生对中国非常感兴趣 媒体是科学家和大众沟通的重要的桥梁——爱德华

    来源:

    时间:2002-04-25

  • 新标记技术体内监控蛋白动力学

        [生物通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成功利用一种遗传标记技术在生活细胞体内监控了蛋白动力学,这项新技术使得利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观察蛋白质活动成为可能。    研究小组由来自美国国家显微和成像技术研究中心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组成,他们开发这个新标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将直接观察生活细胞的荧光图像与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图像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研究人员是通过将一个四巯基丙氨酸受体域熔合到一个普通的连接蛋白上得到这个标记的。这个受体域与红色和绿色的荧光素衍生物结合,染色结果使得研

    来源:

    时间:2002-04-24

  • 芯片技术显示:不同器官生理节奏不同(附图)

                     [生物通讯]研究人员通过芯片技术发现,肝脏和心脏有着不同的生理节奏。来自哈佛大学和东北大学的科学家们用Affymetrix公司的小鼠芯片证明,鼠科动物肝脏和心脏的生理节奏彼此相同。    “据我们所知,心脏和肝脏的生理时钟的分子机制是完全相同的,但调控生理节奏的基因却几乎完全不同。”研究的领导人、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副教授Charles Weitz说道。“这恰恰指出了我们对基因的

    来源:

    时间:2002-04-24

  • PCR的替代技术:芯片上蛋白信号扩增技术

        [生物通讯]本月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上的一篇文章向研究人员展示了Molecular Staging公司一种用于DNA扩增技术的新蛋白芯片。    文章阐述了公司的等温滚动循环扩增技术是如何用于芯片上蛋白信号扩增的。    作者描述在文章中描述了能够检测75个不同的低剂量人体细胞因子的功能抗体芯片,以及另外51个特征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芯片。    文章作者认为,这项技术的成功表明,多元蛋白质分析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可行的。”滚动循环扩增蛋白芯片研制的成功使得研

    来源:

    时间:2002-04-23

  • 全球对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需求将大增

        为生命科学产业提供咨询服务的美国加州前线战略咨询公司最新发表研究报告说,为了更快地开发药物和降低开发成本,制药商对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需求将在今后五年内成倍增加。预计2002年全球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市场达到9.87亿美元的规模,至2007年将达20亿美元。    功能基因组学以揭示基因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目标,相对于检测基因组的碱基对排序而言前进了一大步,因此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在医学上,它包括致病基因、疾病相关基因以及具有重要生物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研究。    这家公司

    来源:

    时间:2002-04-22

  • "治疗性克隆"技术让再生医疗不是遥远的梦

        日本再生医疗学会日前在京都举行了第一次大会,与会代表达2000多人。这是日本这个领域的空前盛会。会议上发表的成果与专家们讨论的议题,特别是有关“治疗性克隆”的议题,使人们看到了再生医疗的发展方向和广阔前景。       再生医疗是一种修复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技术。例如,把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移植到糖尿病人身上,糖尿病就会得到根治;脑神经细胞如果能够再生,帕金森氏症就不再是顽症。现在看来,只要科学家继续努力,这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这次

    来源:

    时间:2002-04-22

  • 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抗病毒孢子的人体抗体----有望为探测与防治炭疽病提供新方法

    本报纽约4月16日电(记者王俊鸣)美国施贵宝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今天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对付芽孢杆菌孢子的人体抗体。由于芽孢杆菌孢子是导致炭疽病的一种病毒孢子,这一发现将可能为探测炭疽等病毒以及治疗炭疽病提供新方法。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文章说,利用通常筛选抗体的方法———噬菌体分布法,他们对捐献的血液进行研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能抵抗多种芽孢杆菌孢子的人体抗体,在这些芽孢杆菌孢子中,有一种是引起炭疽病的病毒,另外11种是其他细菌孢子。借助于这些人体抗体进行抗体与芽孢杆菌孢子的特定化学实验,研究人员随后在病毒粉末样品中探测到了孢子。研究人员称,新发现表明,可以借助于这些人体抗体研究有关

    来源:

    时间:2002-04-20

  • 美国华裔女科学家领导实验发现抗癌新方法

    中新网洛杉矶4月17日消息:由华裔研究员廖敏妃博士领导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强森癌症中心研究小组,在老鼠实验中发现,能帮助身体找出、并且摧毁既有脑肿瘤的癌症疫苗,似乎还可指导和协助免疫系统预防癌细胞再出现。            据美国华文媒体报道,这项研究发现,接受癌症疫苗注射的老鼠,不只是癌症痊愈,当研究人员稍后试图让这些老鼠再度感染癌症时,它们都能免疫。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距离人体实验还很远,但它为癌症疫苗领域辟出一条路径。            据研究人员指出,他们最初

    来源:

    时间:2002-04-20

  • 美研究人员开发出高效快速扩增DNA新技术

        [生物通讯]根据一项新研究,Molecular Staging公司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的一种新技术能够在几个步骤内将人类全长基因组提取并扩增大约1百万倍。    Molecular Staging的研发副总裁Michael Egholm表示,这项被研究人员称为多重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的新技术旨在用于快速扩增获得位点覆盖广泛、位点间偏差小、长度约为10+ kb片段的DNA。    “环视基因组的任何地方,你真的不会发现扩增中有任何

    来源:

    时间:2002-04-19

  • 中国科学家表示对克隆技术的伦理规范刻不容缓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正成为全球激烈争论的热点。在今天落幕的200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中国科学家纷纷表示:由于缺乏伦理规范,中国利用干细胞进行的“治疗性克隆”频频触礁,而缺乏伦理规范也开始影响中国基因研究在健康的轨道上进一步推进。    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研究组顾问胡庆澧医师在大会上主持了关于基因研究伦理问题的讨论会。他向记者指出:由于中国反对生殖性克隆既“克隆人”,但支持治疗性克隆,克隆技术在制药、科研和医疗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而这一领域目前的相关伦理规范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令人

    来源:

    时间:2002-04-18

  • 构建抗菌多肽的新方法

        [生物通讯]马萨诸塞大学一名研究聚合体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设计和构建抗菌分子的新方法,有一天,该技术可能用于从厨房用具到外科手术衣的“聪明”纤维等多种材料中。这项研究作为超分子化学专题的一部分发表在4月16日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早期的研究由马萨诸塞大学的聚合体专家Gregory Tew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进行,后又继续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ichael Klein 和 William DeGrado等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完成该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基

    来源:

    时间:2002-04-17


页次:468/492  共9829篇文章  
分页:[<<][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