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中国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对心理连贯感的影响:家庭韧性的中介作用研究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痴呆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受传统观念和专业护理资源限制等因素影响,许多痴呆患者主要由家庭成员在家照顾。这使得家庭照顾者面临沉重的负担,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关系和生活质量造成冲击。然而,目前对于照顾者负担、家庭韧性和心理连贯感(Sense of Coherence,SOC)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国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对心理连贯感影响及家庭韧性中介作用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杂志上,对于深入理解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4-12

  • 巴勒斯坦危重孕妇抑郁状况调查:社会经济与产科因素对围产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冲突频发、医疗资源匮乏的中东地区,孕产妇心理健康长期被忽视。巴勒斯坦作为典型代表,其孕妇不仅要应对常规妊娠压力,还需面对经济封锁、居住条件恶劣等系统性困境。尤其当孕妇遭遇子痫前期、严重高血压等危重产科并发症时,抑郁风险更呈指数级上升——既往研究显示,这类人群抑郁率可达普通孕妇的2-3倍,但具体机制在资源受限地区仍属研究空白。为此,来自巴勒斯坦多所医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调查,成果发表于《BMC Psychology》。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设计,在2024年1-3月期间纳入8家医院304名危重孕妇(定义为需重症监护的产科并发症患者)。通过阿拉伯语版CUDOS(临床实用抑郁结局量表)进行症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4-12

  • 探秘大学生抑郁根源:负面教养、进食障碍与情绪调节策略的深度剖析

    在青春的校园里,本应充满着欢声笑语与无限希望,但抑郁症却如同一朵阴霾,悄然笼罩着部分大学生。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名列前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交生活。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敏感时期,面临着家庭分离、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挑战,使得他们成为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此外,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抑郁症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比如藏族受传统藏文化影响,汉族更注重社会竞争和个人成就。而以往研究在探讨负面教养方式、进食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复杂的关系,西藏民族大学临床高原胃肠病医学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4-12

  • 手机成瘾与社交困境: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在青年人际问题中的双重中介作用

    在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的"体外器官",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突破11亿,99.7%的网民通过手机接入网络。这种便利背后却隐藏着行为失控的风险——过去十年间,大学生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率持续攀升,日均使用超4小时者更易出现心悸、睡眠障碍甚至认知功能损伤。更值得警惕的是,过度依赖手机可能侵蚀现实社交能力,但其中具体的心理机制仍如"黑箱"未解。郑州师范学院的研究团队在《BMC Psychology》发表论文,首次同步解析孤独感(Loneliness)和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在手机成瘾与人际问题(Interpersonal Pro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4-12

  • 生物工程生菜田间稳定表达,显著提升叶酸含量:开启健康饮食新希望

    叶酸(Folate,维生素 B9)是一种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的必需营养素。它的缺乏会导致诸如巨幼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缺陷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对通过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来提高粮食作物中的叶酸含量很感兴趣。由于叶酸是一种对热敏感的水溶性维生素,生菜常被用于制作沙拉和三明治且无需热处理,所以研究人员选择操控生菜中的叶酸合成途径,将其作为通过生物强化(biofortification)向人群提供叶酸的良好载体。研究人员培育出了能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 I(GTP-cyclohydrolase I)和氨基脱氧分支酸合酶(a

    来源:Transgenic Research

    时间:2025-04-12

  • 乙烯氧化物暴露与美国成年人Klotho蛋白水平的负相关性研究:揭示环境毒物与抗衰老因子的新关联

    在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永恒课题中,Klotho蛋白的发现曾掀起抗衰老研究的革命——这种以希腊命运女神命名的蛋白,不仅能延长小鼠寿命20-30%,更在多种衰老相关疾病中扮演保护者角色。然而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物,正悄然威胁着这一天然的抗衰老防御系统。其中,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的乙烯氧化物(EO)尤为值得警惕,这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灭菌和工业生产的化合物,不仅具有明确的遗传毒性,近年更被发现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衰老相关疾病存在关联。但令人困惑的是,作为EO暴露稳定生物标志物的血红蛋白加合物(HbEO)与Klotho蛋白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始终是未解之谜。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第二医院的研究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Integrative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is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ACT001 treats MAFLD in mice:揭示 ACT001 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潜在机制的多组学研究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发病率正逐年攀升。MAFLD 已迅速成为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给公共卫生带来了沉重负担。据估计,全球约 38% 的人口受其影响,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比例更高,这不仅耗费大量医疗资源,还严重影响经济生产力。然而,目前针对 MAFLD 的有效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因此,探寻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迫在眉睫。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学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究 ACT001 治疗 MAFLD 的潜在机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中年启动运动与终身运动对衰老小鼠脂代谢的调控效果:基于内质网应激机制的比较研究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年龄相关的脂代谢紊乱已成为威胁老年健康的重要问题。肝脏作为脂质代谢的核心器官,其功能衰退与内质网应激(ERS)导致的脂质合成/氧化失衡密切相关。虽然运动被公认能改善代谢异常,但不同生命阶段启动或终止运动对衰老相关脂代谢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韶关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长达72周的小鼠生命周期研究,首次系统比较了终身运动(LE)、中年运动终止(DE)和中年启动运动(ME)三种模式的效果,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研究采用5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年轻对照组(YC)、自然衰老组(AC)、中年运动终止组(DE)、中年启动运动组(ME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埃塞俄比亚Fentale地区游牧社区已婚夫妇现代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在埃塞俄比亚游牧社区,尽管全国避孕普及率有所提升,但传统信仰、男性主导的生育决策和医疗资源匮乏导致现代避孕方法(Modern Contraceptive, MC)使用率持续低迷。这些社区独特的季节性迁移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挑战,而现有研究多聚焦女性个体,忽视了夫妇层面的互动机制。针对这一空白,Jimma大学健康研究院的Sena Adugna Beyene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Fentale地区游牧社区已婚夫妇的MC使用模式及其社会文化决定因素。研究采用混合方法设计,定量部分通过多阶段系统抽样对1496对夫妇进行横断面调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干眼症与睡眠障碍的多中心队列研究:基于TriNetX数据库的风险关联分析

    干眼病(DED)作为全球高发的眼表疾病,影响着5%-50%的人群,其症状不仅造成眼部不适,更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存在复杂关联。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DED患者常伴睡眠问题,但两者间的确切关系始终存在争议——究竟是睡眠障碍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还是D神经炎症通路影响睡眠调节?更关键的是,不同类型的DED(如泪液分泌不足型与蒸发过强型)对睡眠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问题的解答对制定精准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团队联合多家机构,利用国际TriNetX数据库开展了这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采用TriNetX分析平台,纳入2004-2023年间688,413例DED患者与同等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解析慢性病双重交互作用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CHARLS 研究的重要洞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众多健康问题中,抑郁症和慢性病尤为突出。目前,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约为 22.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慢性病作为一个关键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愈发受到全球学者的重视。虽然抑郁症与慢性病之间的联系已被知晓,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尤其是多种慢性病对抑郁症的综合影响,仍不明确。同时,对于慢性病相关检测指标能否为抑郁症诊断提供参考价值,也缺乏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慢性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来自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的研究人员,利用 2015 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埃塞俄比亚消防员工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为职业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火灾隐患如影随形,消防员成为守护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关键力量。然而,他们在执行任务时面临诸多危险,工作相关的受伤情况屡见不鲜。在埃塞俄比亚,尽管火灾事故频发,给财产和生命造成重大损失,但消防队工作人员的工伤情况却缺乏充分研究。一方面,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改变了劳动模式,工伤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当地消防队资源有限,工作环境复杂,面对高温、烟雾、有毒气体、坍塌结构等威胁,却没有足够的研究来揭示他们工伤的真实状况。这不仅影响消防员的健康,也对紧急救援工作的有效性产生挑战。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提升消防员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埃塞俄比亚贡德尔大学医学院和健康科学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Esh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血清鞘磷脂水平界定症状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氧合血红蛋白去饱和相关的代谢阈值

    研究背景在睡眠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病症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有 OSA 的人,在睡眠过程中气道会反复受阻,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现象频繁出现。这不仅会让他们夜间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白天无精打采,还与多种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像心血管疾病、慢性气道疾病恶化等,甚至会增加死亡风险。目前,对于 OSA 的分类,常用的是依据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即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来划分轻、中、重度。但这种分类方式近年来却备受质疑,因为对于低通气的诊断定义并不统一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COVID-19大流行第一年塞尔维亚人群情绪困扰研究:聚焦医疗工作者及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影响

    当COVID-19大流行以迅雷之势席卷全球时,各国实施的隔离措施像一把双刃剑——虽然有效控制了病毒传播,却在人类心理层面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塞尔维亚这个经历过1999年北约轰炸和2014年特大洪灾的巴尔干国家,其民众面对新一轮危机时的心理反应尤为值得关注。更令人担忧的是,始终站在抗疫前线的医疗工作者(HCP)群体,他们既要应对激增的工作压力,又要承受更高的感染风险,这种双重压力究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何种影响?来自贝尔格莱德大学医学院和塞尔维亚临床中心的精神健康专家Bojana Dunjic-Kostic与Maja Pantovic-Stefanovic领衔的研究团队,决定通过大规模调查揭开这个谜团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肝脏四细胞共培养芯片:辐射性肝损伤研究的创新模型与潜在突破

    在医疗领域,癌症放疗是对抗肿瘤的重要手段,然而,辐射这把 “双刃剑” 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却给肝脏带来了严重的麻烦 —— 辐射性肝损伤(RILD)。对于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以及在核事故中暴露的平民来说,RILD 就像一颗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急性或长期的肝脏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目前,针对 RILD 既没有可靠的诊断方法,也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现有的治疗手段仅仅是对症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状迫切需要改变,因此,开展深入研究以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迫在眉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肩负起了这一重任,他们围绕肝脏四细胞共培养芯片展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缺氧衰老相关分子亚型在肝细胞癌中的关键作用与预后新解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它占原发性肝癌的近 80%,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手术根治机会渺茫。尽管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成为晚期 HCC 的一线首选方案,但 HCC 患者的 5 年总体生存率仍低于 20%。因此,寻找有效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对 HCC 的早期诊断、生存预后评估及复发监测至关重要。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缺氧和细胞衰老都起着关键作用。缺氧是实体肿瘤的固有特征,由肿瘤细胞增殖与血管营养供应失衡导致,它在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 综述:可可黄烷醇对健康个体和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外周及脑微循环功能的调节作用:一项系统综述

    可可黄烷醇与微循环功能的探索之旅在生命科学和健康医学领域,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富含类黄酮的饮食备受关注,类黄酮是一类源自植物的多酚类分子,大量研究表明其与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密切相关。而可可黄烷醇(CFs)作为类黄酮的一个重要亚组,广泛存在于葡萄、苹果、茶和可可等食物中,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早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可可摄入量较高的人群,血压和心血管死亡率明显降低,随机对照试验(RCTs)也进一步证实,CFs 补充剂能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对高血压患者的益处更为显著。此外,CFs 还能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通过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发现,无

    来源:Nutrition Journal

    时间:2025-04-12

  • 探究伊朗女性乳制品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联:10 年弗雷明汉风险评分视角

    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CVDs)如同高悬在人们健康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威胁着大众的生命健康。在伊朗,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据预测,到 2050 年,该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相较于 2005 年将翻倍。而且,伊朗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问题普遍存在 。以往的研究对乳制品摄入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一。一方面,乳制品含有多种对心血管有益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维生素 K2等;另一方面,其富含的饱和脂肪又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面对如此矛盾的结论,再加上不同地区乳制品消费模式存在差异,使得探究两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在此背景下,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乳制品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4-12

  • 类风湿关节炎女性餐后血脂与炎症反应:红肉饮食影响几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全球约 0.5 - 1.0% 的人口受其困扰,女性尤为多发。它不仅会引发外周关节炎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使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风险大幅增加。在血脂代谢方面,虽然已有研究表明 RA 患者空腹血脂存在异常,然而针对其餐后血脂反应的研究却极为匮乏。同时,餐后炎症作为一个复杂的代谢现象,在普通人群和 RA 患者中都尚未被充分理解。此外,尽管有患者反映避免食用红肉能带来主观改善,但缺乏客观数据支持,红肉摄入与炎症、血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4-12

  • 美国儿童青少年饮食失调实践指南:综合分析与未来展望

    在当今社会,饮食失调问题正悄然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蔓延。想象一下,身边有的孩子过度节食,体重急剧下降,精神萎靡;有的则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陷入深深的自我厌恶。这些都是饮食失调的表现。饮食失调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导致营养失衡、发育迟缓,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创伤,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频发。据统计,约 3000 万美国人一生中会患饮食失调(ED),其发病率高且发病通常在青春期,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改善结局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针对儿童青少年饮食失调的评估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缺乏统一明确的筛查标准和工具,不同地区和机构的治疗方法差异大,部分特殊饮食失调类型的治疗指导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

    来源: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时间:2025-04-12


页次:115/926  共18505篇文章  
分页:[<<][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