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3计划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基因组研究进展顺利
继独立完成籼稻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测序,结果在《科学》和《自然》上发表后,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耐盐、抗旱、氮磷高效利用、分蘖、脆杆、茎杆伸长、不定根生长等一批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基因的克隆取得突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克隆分蘖控制基因MOC1是我国近20年来首次的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形状的功能基因。 研制成功国际上第一套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包含了55791独特基因的信息。利用该全基因组芯片研究了水稻幼苗、分蘖期的苗和根、抽穗期和灌浆期的穗子等器官的基因表达谱,详细分析了不同种类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特
-
先天性白内障基因定位克隆完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姚克教授等历经12年研究,完成第一个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超微结构和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据介绍,约30%的盲童因先天性白内障致盲。该院眼科中心研究的这例基因是一个延续四代的白内障家系,呈现罕见珊瑚状表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23个家系成员中有11个患有遗传性白内障。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此类基因第二外显子有一个错配突变。蛋白分子模型显示错配突变使Y—D基因密切相关。这是国内首次报道与珊瑚状白内障表型相关的基因突变。 据姚克教授介绍,他们已陆续积累了4个表型特殊的先天性白内障大家系,其表型均十分罕见。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二个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
-
申城今年启建“器官配件工厂”
小白鼠背上“种”出人耳,兔子眼里“复制”角膜,组织工程要为人类临床解决问题,还有赖于实行产业化——申城今年启建“器官配件工厂” 7年多前首次在小白鼠背上“种”出来的人耳朵,至今还让国内外的科学和医学界“牵肠挂肚”,而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上海科学家也终于不负重望。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曹谊林昨天透露说,突破了种子细胞来源等关键技术后,“人造耳 朵”有望在一、二年内用到人身上,真正帮助他们听清这个世界的声音。更令人欣喜的是,致力于打造“器官配件工厂”的国家组织工程中心今年上半年就将在闵行紫竹高科技园区揭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前期准备之后,组织工程学终于在上海步上了产业化之路。 研究成果丰
-
北大心血管研究所建成高甘油三酯小鼠模型
近日,记者在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获悉,极度高甘油三酯小鼠模型已经建成,这使筛选调血脂新药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 在我国,血脂紊乱以内源性甘油三酯增高最为常见。它是一种独立于高胆固醇的致动脉硬化危险因子,并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危险。目前,由于缺乏高甘油三酯的动物模型,导致有关的研究不易深入,难有效果确切的新药问世。 据该所副所长、****特聘教授刘国庆介绍,在当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用基因打靶技术来研究基因功能和制备疾病模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已经用此技术建成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载脂蛋白E缺陷的小鼠模型。其共同特点是血浆胆固醇增高,极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已经广泛应用
-
上海科学家“拷贝”角膜点亮盲眼
上海科学家的一项“自身角膜复制”新成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使成千上万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运用组织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家有能力让患者自身的角膜“拷贝不走样”。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胡晓洁博士告诉记者:课题组从兔子的眼内分离出角膜缘干细胞和角膜基质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构建出“有活性”的角膜组织。移植手术后8周,这块“复制品”变成透明状,与正常角膜毫无二致。 据《文汇报》报道,这一研究的领衔人物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曹谊林7年前曾在小白鼠身上“种”出过“人耳朵”。他告诉记者,这项技术不久后就可以运用至临床,从患者自身“取材”复制角膜,再通过手术帮助失明者重见光明。而且,由于材料取自患者
-
我科学家发现一条羊驼基因
从2004年12月20日这天起,上网打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数据检索平台,输入alpaca点击检索,就会发现有一条来自山西农业大学发布的有关羊驼细胞色素b基因的数据。 这条序列号为AY839860的数据是由山西农大董常生教授率领的羊驼课题组获得的研究成果。据悉这是美国数据库收录的第一条中国科学家研究完成的羊驼基因的序列。 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常生教授是我国羊驼引进第一人。他申报的国家948项目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两次立项,并于2002年5月从澳洲引进78只羊驼。近年来,董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引进羊驼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羊驼营养代谢规
-
寻找国人自己的HLA基因
访解放军307医院免疫学专家奚永志 “邮寄信件时,地址写得越详细,寄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为了尽量减少乃至完全避免非血缘性器官移植的排斥风险,我们必须对人体HLA基因进行精细的分型。”国家骨髓库专家、解放军307医院免疫学研究室主任奚永志研究员说,由于白细胞抗原(HLA)高度的复杂性、多态性和多样性,寻找完全匹配的移植供体,迄今为止仍是科学家远未能圆满解决的关键问题。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始终是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主要的伴发症和致死原因。”奚永志介绍,和耳
-
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首次在津发现
国际重大发现干细胞因子增添新成员 经氨基酸和DNA序列查证为新型干细胞因子可促进骨髓早期造血和血管干/祖细胞的增殖 将为现代生物制药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日前,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高新区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韩忠朝等学者为核心的研究小组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的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个新的干细胞因子———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为干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增添了新成员。这将为现代生物制药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韩忠朝教授课题组在国
-
HarvestPlus计划将在中国启动
近日从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到,一项旨在提高粮食作物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国际计划——粮食作物强化(HarvestPlus)计划正筹备在中国启动,并将于今年起正式资助中国科学家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 为粮食作物提高微量营养元素含量,进而改善人体微量营养元素的摄入量,这种新的营养补充途径也被称为生物强化。对该计划,中国疾病预防中心教授陈春明认为,中国的微量营养缺乏(铁、维生素A等)现状不容乐观,中国某些地区的贫血率高达20%。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提高食品可吸收的营养元素,预计今后10年,由于成年人缺乏性贫血造成的生产能力下降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将高达7020亿元,儿童的缺乏性贫
-
“鸡病毒病诊断基因芯片”通过鉴定
由山东澳兰生物工程研究院承担完成的青岛市支持经费的研究课题“鸡病毒病诊断基因芯片的研制和开发”今天通过了专家鉴定。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地的与会专家分别听取了完成单位所作的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并审阅了相关材料,通过咨询、答疑、专家讨论,作出鉴定意见。该成果主要创新点在于:该课题研制的基因芯片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可靠、成本低廉、一次检测多种病毒等优点;通过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应用生物素标记探针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平台,为基因芯片的实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该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推广后将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安徽医大皮肤病遗传研究异军突起
2004年,世界皮肤性病学界一流杂志——美国《皮肤性病研究杂志》发表了中国人撰写的6篇论文,其中有4篇出自安徽医科大学。前不久,他们在中国人白癜风易感基因的研究上,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已知的皮肤病有2000多种,很多皮肤病都有遗传倾向。安徽医大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科研实力,把研究重点放在了遗传性皮肤病上,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仅2004年,他们就在十多项皮肤病的遗传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发表了有重大影响的SCI论文26篇。他们完成了对汉族人白癜风、斑秃等多基因病的遗传流行病学分析;在世界上首次确定多发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为CYLD1;首次确定雀斑、点状掌跖角化病
-
上海建成最大糖尿病家系库
上海科研人员历时8年,成功建立起一个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大数量的“中国人糖尿病家系库”,并已在基因突变性糖尿病的“病前诊断”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项坤三、吴松华、贾伟平等领导完成的这个数据库,收集有1074个糖尿病家系成员的1.2万份血清、DNA标本和临床资料,其中包括了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以及各种单基因突变性糖尿病类型家系。 糖尿病发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因素,在一个家庭中可有多个成员发病,而其子代患病的机会又比没有糖尿病家庭史的人高得多。科学家们设想通过观察糖尿病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情况与发病情况是否一致,来推断糖尿病的发生是否与
-
家蚕基因组计划 构筑新丝绸之路
家蚕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上个世纪初,家蚕就成为著名的模式生物,为经典遗传学和生物基础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家蚕不但作为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昆虫,而且作为主要的基础研究实验材料,成为遗传学、生理生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生物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对家蚕这样一个背景清楚、基础研究积累丰富的模式昆虫,开展其基因组研究,将极大地推动整个昆虫学科的发展。而且与果蝇相比,家蚕具有更接近于人类的生命系统,家蚕基因组的研究,将在解决人类医疗和健康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家蚕又是“昆虫工厂”中最著名的例子。例如杆状毒——蚕(昆虫)表达系统,是目前生产有用蛋白质的三
-
第三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联合年会召开
1月15日,由北京生理科学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北京免疫学会、北京遗传学会、北京神经学会、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北京微生物学会、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及中华医学会北京消化分会等10个学会共同发起召开的第三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联合年会在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生命、健康与未来医药科学。会议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研究所所长龚建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曹雪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教授胡伏莲、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中国医学科学院
-
南大研制生物传感系统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昨日,南开大学研制的“SPR生物传感系统及其对DNA的检测分析”顺利通过专家鉴定,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对信号进行平滑去噪处理,有效地去除了噪声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精度,完成了多通道SPR影像生物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实时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
我国研发成功新型口服霍乱疫苗
接种疫苗,一般都要打针。而经过15年的研究,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成功了口服的霍乱疫苗,成为世界上2种成功上市并经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推荐的口服霍乱疫苗之一,为人类抗击霍乱做出了独特贡献:小小一粒胶囊,隔周吃上两次,保护率可达85%。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体液丢失、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低钾综合征等,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常可因低血容量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或肾功能衰竭等死亡。霍乱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必须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的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
-
两院院士评出2004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今天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584名院士投票评选的“振邦杯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正式揭晓。据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等共同组织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活动,至今已是第11次。1“曙光4000A”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 中国科学家研制的曙光4000A在去年六月公布的全球高性能计算机排行榜上位列第十,使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十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之一。作为国家网格最大主节点,曙光4000A已于去年十一月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启用。 2 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
-
中大抗癌基因治疗药物开发走在全国前列
近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文林教授主持的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课题——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Ad-rhE),获得重大进展,在该课题的资助下开发的抗肿瘤国家I类新药E10A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即将进入I期临床试验。 国家I类新药是指在国际与国内暂时都没有批准上市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这就意味着在抗肿瘤生物药品开发方面,特别是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开发方面,中山大学走在全国前列,并处于国际前沿。 众所周知目前肿瘤依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顽疾,除传统的手术、放疗及化疗三大治疗手段外,各国在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方面投入了巨大人力与财力,单美国每年投在肿瘤新
-
中法科学家联手攻癌症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中法科学家合作研究攻克癌症已取得世界瞩目的进展,一些有世界影响的新药和新技术在两国科学家手中诞生。中法医学合作成为了中法文化年中的科学周的主要部分。著名肿瘤学专家、法国健康产品卫生安全协会主席罗朗-德高教授对中法的医学合作前景非常看好。日前,他在北京表示:“中法科学家间的交流其实已经有很长时间,最近法国总统决定要动员全民赢得癌症这场战争,这时中法科学合作,特别是在攻克癌症这方面的合作,就有很大意义。” 法国在世界防癌治癌领域享有盛名,近年,法国的几项著名发现改变了世界癌症治疗领域的格局。比如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地位等同于中国科学院)发明的利用DNA和蛋白质检测癌
-
MutS蛋白介导的基因突变检测蛋白质芯片
两年一度的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审工作年前结束,在众多高水平的参评论文中,武汉病毒所毕利军等发表在Anal. Chem.上的论文“MutS蛋白介导的基因突变检测蛋白质芯片”经过初评、答辩、复评等程序,最终获得特等奖。 MutS蛋白是大肠杆菌DNA错配修复系统的重要点识别成分,它能够单独识别并与之结合。该论文阐述了利用MutS蛋白对错配或未配对碱基的结合活性,发展了高通量、快速筛选基因突变的蛋白质芯片方法。根据DNA错配修复MutS蛋白结构与功能上的高度保守性,通过PCR从E.coli K-12基因组中扩增出DNA错配修复基因mutS。通过基因水平的分子操纵,将连接肽、Str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