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联合国邀请中国领导抗疟疾工作

    联合国的特别顾问杰弗里•萨奇在《千年发展目标》(MDGs)6月24北京的会议上说,中国可以在全球的抗疟疾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千年发展目标提出了到2015年减少一半的极端贫困人口的目标。 萨奇说,中国可以生产更多的黄花蒿,从中提取更多的黄花蒿素。黄花蒿素是我国研究人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种抗疟疾的有效成分。全世界大约有90%的黄花蒿产自我国,但根据我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每年的6,000吨产量只能满足世界约1/3的需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51个国家已经将黄花蒿素作为抗疟疾的药物之一。“中国可以帮助绝大多数的疟疾病人到2008年保证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萨奇说,“通过额外种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时间:2005-07-14

  • 艾滋病患者的福音:第四代抗艾滋病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生物通报道:对于全球近4000万艾滋病感染者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福音:由天津市扶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世界领先的治疗艾滋病新药--------西夫韦肽今年4月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预计明年底正式上市。根据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细胞试验表明,西夫韦肽的药效大幅超过美国最新抗艾滋病药物T20。西夫韦肽是中国第一个在美国获得专利许可的抗艾滋病生物技术类药物,其国际专利进入了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同时西夫韦肽也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和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领先于世界其他抗艾滋病生物技术类药物。西夫韦肽是一种抗艾滋病膜融合抑制剂,属于目前世界最先进、国内首创的第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7-13

  • 科学家首次发现视嗅觉的协同功效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日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所郭建增博士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郭爱克院士研究果蝇学习与记忆的最新成果:《果蝇跨模态学习的相互作用》。该论文表明:他们首次发现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不同模态之间的学习与记忆中具有“协同共赢”和“相互传递”的功效。     该论文的全部实验和科学发现是以果蝇为模式动物,在精巧的飞行模拟器上完成的。在原有的视觉飞行模拟器上,他们“嫁接”了嗅觉气味调控系统。这是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在视觉飞行模拟器上,实现了对个体果蝇的嗅觉操作式条件化的实验突破。他们能够在同一台飞行模拟器上,对果蝇个体同时完成视、嗅双模态或分别独立完成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5-07-12

  • 植物抗冻基因等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7月6日,受科技部委托,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顺利通过了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课题“植物抗冻基因等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的验收。         转基因植物技术及其产品是当今世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重点和热点,是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我国农业科技手段的更新换代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作为国家专项计划重点支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创新研究及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开发。该专项的实

    来源:兰州分院

    时间:2005-07-12

  • 中国首次在京举办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第十六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十一日在北京大学开幕,这是该项赛事创办十六年来首次来华举行比赛。来自全球五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名代表参赛,创造了其历次赛事之最。   本届生物学国际奥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大学承办。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致开幕辞说,举办这项赛事,旨在促进青年人对生物科学领域的探索,希望参赛选手们未来能够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存质量,致力于促进自然界永久、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北大校长许智宏表示,要把本次竞赛活动办成一次青少年生物科技爱好者的节日,增强各国青少年之间的国际交往,为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师生的联系提供友好的环境和氛围。   生物学国际奥赛的竞赛内容分为理论及实验考试,今年

    来源: 中新社

    时间:2005-07-12

  • 我国将建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

    当遇到农业科技创新或发明难题,你一定想寻找权威或内行的农业专家。中国农学会7月4日宣布,即将建立的“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将会给你提供这一方便。   我国首次创建的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是“同行认可价值体系”的基石。中国农学会秘书长陈建华的进一步解释是,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和成就,正是在被同行认可后,才会被社会其他各种体系所认可。没有“同行认可价值体系”,就谈不上科技界和学术界的真理、标准和秩序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价值。这是中国农学会建立大型科学而规范的“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的初衷。   中国农学会是中国科协的一级学会,汇聚全国数量庞大、学科齐全的农业科技专家队伍。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源泉。然而,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07-11

  • 我国研制成功“鸡球虫弱毒疫苗”

    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7月6日与中国农科院科技产业发展局局长张逐陈签订了鸡球虫弱毒疫苗转让协议,将该疫苗以300万元的价格正式转让给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和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孙尧东向鸡球虫弱毒疫苗课题组颁发了荣誉证书和90万元的奖金。         鸡球虫弱毒疫苗是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段嘉树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从1990年开始研究历经15年获得成功的科研成果,去年年初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两个二类新兽药证书。这标志着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为生产高质量,无药残的禽蛋产品提供了技术保证,为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5-07-07

  • 生物制造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6月29日,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MES)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生物制造国际研讨会在创新大厦开幕。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官员George. Hazelrigg博士和Jian Cao博士,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机械学科主任雷源忠,我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胡东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温诗铸,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钟约先,以及美国国家健康总署官员Christine Kelley博士等4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为期三天,共宣读论文29篇,内容包括:生物制造工程、组织工程、计算机辅助组织工程、三维细胞受控组装及打印、生物制造的工艺与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05-07-05

  • 我科学家破解线粒体膜蛋白之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饶子和院士领导的研究组最近在世界上率先解析出线粒体上一个和呼吸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复合体的三维精细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将于7月1日刊登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刊物——《Cell》上。这是近25年来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完全立足于“本土”,将完整、系统、原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这一杂志上,填补了线粒体结构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空白,成为线粒体呼吸链研究领域一个新的里程碑。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它的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进行能量转换,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其中,氧化过程由线粒体内

    来源:光明日报等

    时间:2005-07-04

  • 上海科学家“绘出”艾滋病关键酶结构

    一种名为“IN”的酶是催化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基因的祸源之一,能否有效将其抑制直接关系到病情发展。在昨日举行的东方科技论坛上,复旦大学教授唐赟透露说,运用“计算生物学”,项目组已模拟出“IN”的结构模型,在该研究基础上将有望进一步设计出“IN”的抑制药物。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两种HIV(艾滋病毒):HIV-1和HIV-2。其中HIV-2主要分布于非洲西部,而HIV-1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病原。目前HIV的研究以HIV-1为主进行。    &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05-07-04

  • 独家报道:猪基因组分析,全力以赴!

    ——北方基因组研究所独家采访录(生物通独家专访)中国科学院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与丹麦家猪育种生产委员会于今年6月6日在中国北京和丹麦哥本哈根发表联合声明宣告家猪基因组序列对外公开。生物通记者专门就此事采访了负责报告此项目的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松年,对大家所关心的猪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访问。序家猪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是我们每天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基因组序列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如何改进猪的育种,提高猪肉的质量。同时家猪基因组的研究表明,家猪在遗传上比通常使用的其他实验动物更接近人类。这对家猪在医学研究和药物试验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猪的器官无论在大小和重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7-01

  • 全国首个系统生物学系在中科大建立

     昨天,全国第一个,全球第二个系统生物学系日前在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此前哈佛大学于2003年在哈佛医学院建立了全球首个系统生物学系。   传统的生命科学研究一般是通过实验室分析的方法,把一个复杂的生命分成单个的基因或者蛋白质来研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出现,系统生物学应运而生。它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过去生命科学的实验技术,同时也利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出现后,研究所有的基因、所有的蛋白质的这种宏观、整体的研究策略。为了适应新学科的研究模式,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创办了全国首个系统生物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系统生物学系主任吴家睿介绍说:它是把一种传统的实验科学

    来源:中安网

    时间:2005-06-30

  • 江苏设3500万新药基金支持研发者

    为发展江苏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产业,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药部特设立了3500万元新药研发基金支持创业者。从该省技术产权交易所获悉,该“新药资金”已借助他们举办的“医药、化工行业项目推荐会”这个专业平台正式对外发布。         据悉,为加速江苏省医药、化工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该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特举办了“医药、化工行业项目推介暨洽谈会”,吸引了南京医药、金陵药业等南京龙头医药企业,汇鸿国际等大型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代表70多人参加。本次活动推出的22个医药项目,大多已拿到临床试用批文,但还未获

    来源:南京日报

    时间:2005-06-28

  • 自体细胞移植再建血脉

    日前,武警总医院血液科采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新技术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肢体缺血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肢体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缺血性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非常棘手,晚期保守治疗效果很差,常规药物或手术治疗难以控制疾病发展,最终往往不得不施行截肢。   据该院血液科李昕权主任介绍,骨髓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是通过移植在缺血组织中骨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同时分泌血管生长因子,产生“治疗性血管新生”效应,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局部组织供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骨髓中包含造血干细胞和间质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体外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05-06-27

  • 微芯生物新药获准临床

    记者昨天从深圳微芯生物制药公司了解,该公司刚刚获得了其正在研制的原研新药——西格列他钠的临床批件,而这将有望打破国内在化学药创新药方面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纪录。         “西格列他钠药如果能顺利上市,将是国内首个原研药”,深圳微芯生物制药公司行政办公室左小姐告诉记者,西格列他钠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公司准备马上开始西格列他钠的I期临床研究,预计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计划于明年年底前完成。         但左小姐未透

    来源: 东方早报

    时间:2005-06-27

  • 新型抗生素诞生阻力重重

    伴随着细菌感染的猖獗,人类一直坚持不懈地与细菌作斗争,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新型抗生素的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发生的步伐。近40年来,只有一类新型抗生素药物问世,即辉瑞公司(Pfizer)的利奈唑烷(linezolid,Zyvox),它是世界批准应用的恶唑烷酮类人工合成抗生素的第一个药物,同时也是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MRSA感染治疗药物。因此,当其获准上市的时候,在医学界甚至引起了一阵骚动。然而在利奈唑烷上市仅仅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耐药的报道,迫使人类必须不得不寻找新的抗生素来替代其进行治疗。因此可以说,如今这个抗生素匮乏的医学界比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新型抗生

    来源:国家发改委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站

    时间:2005-06-24

  • 中英“精英科技”年活动在浙大展开

    系统生物学研究有何新进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进展如何?今天上午,中英两国科学家在浙江大学就系统生物学的一些研究课题进行交流、研讨,探寻今后两国科学家在该研究领域的合作项目。                 中英系统生物学学术会议是2005中英“精英科技”年活动内容的一部分。中英“精英科技”年活动是中英两国政府共同支持举办的活动,旨在促进两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参加今天研讨的有英国利兹大学、约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的专家,中方专家除浙大教授

    来源:浙大

    时间:2005-06-21

  • 我生命起源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生命起源与物质起源、宇宙起源一道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科学难题。我国科学家在这一科研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整体研究水平目前已跻身世界前列。   第十四届生命起源国际大会今天在清华大学开幕,这是国际生命起源研究领域最高级别会议,吸引了包括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3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有关专家指出,“这样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在北京举办,本身就是对我国生命起源研究水平的肯定。”   据介绍,我国虽然在纯粹的生命起源课题上国家资助的课题不多。但经过广大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目前已发展起了一支强大的与生命起源相关的研究队伍,并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以清华大学赵玉芬院士为代表提出了蛋白质与核酸共同起源与进化的实验模型。经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5-06-21

  • 中国植物遗传与基因组研讨会在长召开

    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今天在长春召开。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等25位国内顶级生命科学专家、学者到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淑莹到会并讲话。                 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及吉林省遗传学会等单位承办。据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王兴智介绍,会议共收到《水稻第11染色体着丝粒变异突变体研究》等论文88篇,国内植物遗传领域的顶尖人才几乎全部

    来源:吉林日报

    时间:2005-06-20

  • 哈医大研究治疗性克隆 “白小鼠”重构胚胎

    哈尔滨医科大学治疗性克隆研究日前取得新成果,300只昆明白小鼠进行胚胎重构。这为该校临床治疗性克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003年5月,哈医大2002届硕士研究生刘东华在其导师刘慧雯教授指导下,将近300只昆明白小鼠的卵母细胞超排后去核,并将雄性小鼠耳缘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后注入到67个成功去核的卵母细胞卵周隙内,采用电融合及化学激活的方法,使重构胚分裂。日前,共有20个重构胚发育到2-细胞期,并经过了专家鉴定。   据悉,目前该课题组正在进一步实验,使重构胚发育至囊胚并分离其内细胞群,培养胚胎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临床治疗性克隆研究提供基础。

    来源:东北网

    时间:2005-06-16


页次:1364/1638  共32746篇文章  
分页:[<<][1361][1362][1363][1364][1365][1366][1367][1368][1369][13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