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基因引发偏头痛

    [AD340X300]新华社信息北京1月24日电 意大利两名科学家近日发现,基因是引发偏头疼的一种物质。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未来彻底根除可恶的偏头痛。   意大利桑·拉斐尔研究所遗传学家乔治·卡萨里和神经学家罗伯托·马尔科尼花了4年时间,对一个易患偏头痛的家族6代共22人的遗传物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这个家族存在一个共同的变异基因。卡萨里说,此基因与偏头痛相关,为治疗偏头痛乃至其他头痛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   偏头痛基因是在第1号染色体上找到的,名为ATP1A2。它能引起起运输作用钠-钾泵的功能障碍。钠-钾泵可以把细胞内钠离

    来源:

    时间:2003-01-27

  • 美国发现实验染料刚果红可治疗亨廷顿氏舞蹈病

    [AD340X300]新华网伦敦1月23日电(记者 王艳红)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在2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一种常用于医学实验的染料刚果红,能够阻止脑部一些异常蛋白质积聚,防治“亨廷顿氏舞蹈病”。         亨廷顿氏舞蹈病是一种遗传疾病,通常在30至50岁时发病,病人的细胞错误地制造一种名为“亨廷顿蛋白质”的有害物质。这些异常蛋白质积聚成块,损坏部分脑细胞,特别是那些与肌肉控制有关的细胞,导致患者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能发展成痴呆。         刚果红是医

    来源:

    时间:2003-01-27

  • 导致焦虑和攻击性的基因

    [AD340X300]    [生物通讯]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发现了一个维持正常的焦虑和攻击性行为水平所必需的基因。凯兹西部保留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将这个基因命名为Pet-1,当该基因从小鼠中敲除时,成年小鼠的攻击性和焦虑情绪与对照小鼠相比,大大增强。(展示Pet-1 敲除小鼠侵略行为的录像可在http://neurowww.cwru.edu/faculty/deneris.shtml上观看)。    小鼠的其它神经功能如运动协调性、进食和运动力等似乎都没有发生改变。    焦虑和进攻是正常而重要

    来源:

    时间:2003-01-27

  • 中科院院士强伯勤:对生命科学未来的六点预言

    [AD340X300]新年伊始,在生命科学界纪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50周年和世界第一个基因工程实验完成30周年的热烈气氛中,1000多名生命科技领域科研人员参加了今天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的北京生命科学领域联合年会。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强伯勤院士在会上提出6点预言,受到与会学者高度关注。强伯勤院士根据国际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态势提出的6点预言是:一、21世纪初,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将蓬勃发展,但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的巨大需求将在创仿结合的产业化道路基础上,走加强源头创新提高竞争实力之路;二、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全基因组的精细图有望于今年4月完成

    来源:

    时间:2003-01-24

  • 一个基因就可使肝脏转化为胰腺?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项青蛙研究暗示,有一天糖尿病患者的肝脏部分或许可以转化为胰腺组织以重新产生健康的胰岛素细胞,这样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就能够正确储存营养了。    英国研究人员已在实验室中使蝌蚪利用肝脏细胞长出胰腺组织,然后又将人类肝细胞转化为胰腺细胞。    “这仅仅是第一步。”该研究的领导人、Bath大学的Marko Horb说。“下一步将要证明这些细胞是有功能的。然后我们还必需证明我们能够治愈糖尿病小鼠模型,最终才能检验这种方法在人体中的工作状况如何。”全世界有1亿5千万糖尿病

    来源:

    时间:2003-01-24

  • 四翅恐龙会飞行《自然》杂志介绍我国学者重大发现

    [AD340X300]晨报讯(记者 薛晖)今晨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上,印上了中国学者的最新发现——在中国“找到了”一只长着四个翅膀的恐龙。国际学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有关鸟类起源最为重要的发现。   大多数古生物学家们相信鸟类的祖先是恐龙,而且它们是在地面的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但中科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徐星和他的同事却认为,某些恐龙具有树栖动物的能力,它们起初会降落、滑翔,并最终掌握了拍翅飞行的能力。他们的新发现证实了这一假说。通过研究发现,于我国辽西早白垩世的恐龙化石上的皮肤结构,他们确信这些恐龙具有初步的飞行能力。他们在这些恐龙身上发现了羽片证明,且它们长着

    来源:

    时间:2003-01-24

  • 世界上第一个全人造生物问世

        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生物,他们用细菌来产生全新的氨基酸蛋白,在实验室条件下首次成功获得能正常自行繁殖的生物,它们与自然界中现有的生物完全不同。这项研究为生产和合成新药打开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众所周知,氨基酸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基础,没有氨基酸就不可能合成蛋白,而蛋白存在于一切细胞之中,没有蛋白就不可能有生命。在地球上一切生物的DNA中存在所谓密码子的三重组合,独立的遗传密码单位与20个不同氨基酸相对应,这些氨基酸是几十万种蛋白的“建筑材料”。  [AD340X300] 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皮特·休利兹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来产生21种氨基酸,

    来源:

    时间:2003-01-24

  • 骨髓干细胞可转为脑细胞

    [AD340X300]    美国科学家们最新发现,未发育完全的骨髓干细胞可以自行转移到人脑,并可以转变为功能齐全的脑细胞。  科学家们相信,这个发现可能最终将有助于发现治疗脑损伤、老年痴呆症以及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新疗法。  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院的一组专家,在病理解剖一些女性死者时发现了上述现象。这些女性死者生前都接受过骨髓移植。被移植的骨髓都来自男性捐献者。  科学家们在这些女性死者的大脑细胞中发现了Y染色体。Y染色体只存在于男性身上的细胞。科学家们因此判断这些带有Y染色体的细胞来自移植过来的骨髓干细胞。  科学家在每位死者的大脑中都发现了Y染色体。每个病

    来源:

    时间:2003-01-23

  • 试管婴儿可能会有基因缺陷

    [AD340X300]英国发行的最新一期《医学基因》月刊刊登了一份有关人类克隆风险的研究报告,以试管方式孕育而生的婴儿,可能出现一种罕见的基因缺陷。         英国研究人员审查了146个患有贝威氏综合征婴儿的出生背景,发现其中有六名(占4%)是试管婴儿。贝威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现象,导致过度成长、低血糖、腹壁缺陷以及肾脏畸形。这些试管婴儿当中,有三名是在标准的试管培育方式下孕育诞生,即卵子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受精成为胚胎;另外三名则是以“单一精子卵质内显微注射”,也就是将精子直接注射入卵子的方式培育而成。   &

    来源:

    时间:2003-01-23

  • 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AD340X300]在过去的75年间浜献髡咴诟昧煊蛉〉弥匾埂Q芯恐な担焉镄∈笸队玫图亮课姿崾踊扑幔≧A,维生素A的衍生物)可救治Hoxal基因缺失小鼠的内耳缺陷。这种基因可在后脑的发育中被短暂表达,且靶向灭活可导致耳囊(胚)和膜迷路的严重异常。Rijli认为,这是一个可对所观察到的异常施行救治的明确窗口,且可能对人类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希腊研究人员GeoryTzimas指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尽管高剂量药物的致畸作用已被认同,但目前对致畸发生的精确药物剂量范围仍有争论。德国汉诺威大学Tzimas研究小组

    来源:

    时间:2003-01-23

  • 最新研究:非洲食蚁兽是人类"近亲"

    [AD340X300]    广州日报报道,本报综合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是由某种与现代非洲食蚁兽相似的物种演化而来的。       根据最新的研究,来自英国、南非与中国的科学家发现,有胎盘哺乳动物最近的祖先约生活在1亿年前,与当今世界留存的其它物种相比,它们的基因构成最接近于这种非洲食蚁动物。据专家介绍,有胎盘哺乳动物是当今世界上繁荣兴旺、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广为人们所熟悉的有胎盘哺乳动物包括:非洲食蚁兽、猿、猴、老鼠、松鼠、兔子、大象、海牛、树獭、蝙蝠、狮、虎、穿山甲、猪、牛、羊

    来源:

    时间:2003-01-23

  • 发现一个癌基因有修复DNA断裂的功能

    [AD340X300]    研究人员认为,从Bloom综合征收集来的信息将为了解其它形式的癌症提供新线索。    现在,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在果蝇中研究突变时会引起人类Bloom综合征的基因,发现了更多有关细胞内部DNA修复的关键机制的信息。   有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10日期的《科学》(Science)上,作者包括生物学博士后Melissa D. Adams博士和Mitch McVey博士,北卡罗莱纳大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划的教员、生物学助教Jeff J. Sekelsky博士。  

    来源:

    时间:2003-01-22

  • 台湾开发出生物检测分析用纳米粒子

    [AD340X300]新华社信息香港1月20日电(记者印高乐)台北消息:台湾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应用到细菌标定上的醣类金纳米粒子和运用在癌细胞检测上的半导体纳米粒子。新纳米材料已申请美国专利。           研究小组成员陈家俊说,金子的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呈红色,而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金粒子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颜色。研究小组将金原子纳米化后,与醣类相结合,利用生物体内的辨识系统必有的特定性和专一性,可以与特定的细菌相结合,提供一项简单而且快速的检测疾病方法。这项醣类金纳米粒子检测法无生物毒性,非常稳定。研究人员用这种材料已经在实验中检测出

    来源:

    时间:2003-01-22

  • 研究人员创造出转基因RNAi小鼠

    [AD340X300]    [生物通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一个用途广泛、功能强大的工具。一项即将发表在2月期《自然结构生物学》杂志上的新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创造出继承的RNAi 降低或完全抑制了一个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稳定的“基因抑制”效果的转基因小鼠。这个新成果再次显示了RNAi用于有生动物遗传学研究的威力,对于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了将RNAi用于小鼠基因功能的研究,Stony Brook 大学的Thomas Rosenquist 和冷泉港

    来源:

    时间:2003-01-22

  • 纪念DNA双螺旋发现50周年,剑桥展出原始模型(图)

        [生物通讯]为纪念沃特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 Francis Crick)的世纪发现,一场庆祝和反映DNA双螺旋的发现所产生的科学文化影响的展览会上周五晚于剑桥大学举办,这是科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发现之一。    1953年的4月2日,沃特森和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从而解开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篇曾遭几年非正确对待的文章早已大放异彩,双螺旋图像的影响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AD340X300]    

    来源:

    时间:2003-01-21

  • 美研究员利用蛔虫寻找肥胖线索

    [AD340X300]    近日科学家已经找到一种新方        美国马萨诸塞总医院研究人员采取的方法是先给蛔虫喂1.7万个细菌,每个细菌包含一种化学物质,每种化学物质可以阻止一个基因的活动。之后,研究人员观察当其他基因活动被抑制时脂肪储存基因的改变。他们发现305个基因被抑制活动后蛔虫身体脂肪减少,112个基因在相同情况下导致肥胖。虽然蛔虫和人类的差别很大,但在6亿年前这两种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的DNA排序相似,功能也差不多。科学家说蛔虫体内100个控制肥胖的基因在人类体内都能找到相似的基因。

    来源:

    时间:2003-01-21

  • 炭疽蛋白能杀死癌细胞

    [AD340X300]    炭疽杆菌,这个一度让全世界毛骨悚然的生化武器杀手,如今却被美国医学家视为“宝贝”。他们发现,经过基因修饰后的炭疽蛋白,不但可以杀死老鼠体内的癌细胞,而且不会伤害健康的体细胞。这一重大发现让医学家们兴奋不已,因为它意味着人类很可能已经找到了攻克癌症的法宝。1月14日,美国国家医学院在全国最权威的科研杂志——《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道了这一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科学家让几百只小白鼠分别感染上三种不同的癌症——软组织肉瘤、皮肤黑色素瘤和肺癌,然后将改进后的炭疽蛋白(炭疽杆菌的核心成分)分两次注射到它们的体内,最后静观癌细胞的变化情况。

    来源:

    时间:2003-01-21

  • 发现一个新乳腺癌基因

    [AD340X300]    [生物通讯]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一个新发现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可能导致攻克乳腺癌新武器的产生。    这种蛋白只由乳腺癌细胞和唾液腺细胞分泌,这就使其可以作为乳腺癌治疗诊断的一个潜在目标靶。有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20日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人员将该蛋白命名为BASE,这是英文“乳腺癌和唾液腺表达(breast cancer and salivary gland expression)”的缩写。    “我们正在试图找

    来源:

    时间:2003-01-21

  • 科学家发现引起自免疫疾病的基因

    [AD340X300]人体免疫系统本是抵抗外来袭击的,但有时会把自身组织当成敌人而加以攻击,造成自免疫疾病。最新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可能与一种基因有关,敲除它就可抑制错误攻击。此发现有助于加快抗风湿性关节炎、儿童糖尿病和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疫苗的研发进程。         据新华社报道,在自免疫疾病中,一类称为枝状细胞的免疫细胞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把人体自身组织认为是外来物。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通过敲除枝状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纠正了免疫系统的错误行动。         科学家说,

    来源:

    时间:2003-01-21

  • 日本在羊齿类植物中发现感光蛋白质

    [AD340X300]日本科学家在羊齿类植物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感光蛋白质,它能感知红光,使植物在光线较弱的地方也能生存。         为了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会把茎转向光源的方向,将细胞内的叶绿体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打开气孔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通常这些反应都是以一种能感知蓝光的受体为媒介进行的。人们此前知道羊齿类植物对红光也能作出反应,但一直未知其所以然。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赏叶植物蓬莱羊齿体内的光受体中--植

    来源:

    时间:2003-01-20


页次:1485/1638  共32743篇文章  
分页:[<<][1481][1482][1483][1484][1485][1486][1487][1488][1489][14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