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俄发现牛皮癣原因:血液白细胞变异

    俄罗斯科学院医学-遗传学科研中心的专家认为,血液中的白细胞发生变异是导致牛皮癣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牛皮癣是难以治疗的皮肤疾病。病患部位皮肤坚厚、干燥、奇痒。据俄《消息报》报道,这家科研中心的专家认为,导致牛皮癣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皮肤细胞分裂失控,即部分牛皮癣病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在牛皮癣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发生了变异。变异的白细胞会释放出多种蛋白,促使皮肤细胞异常分裂。专家们还发现,一些牛皮癣病人会将这种疾病遗传给部分后代。这些后代在发病前,体内促使皮肤细胞分裂的蛋白的数量会显著增加。科研人员认为,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及时发现牛皮癣的发病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研究人员将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研究治疗

    来源:

    时间:2002-04-05

  • 泰国研制出三合一超便宜爱滋病新药

    泰国克莉桑纳‧柯蕾杏杜博士在曼谷一间政府研究单位的小实验室苦心钻研了四个月,成功合成了一种治疗爱滋病、名为GPO-vir的新药,已于四月一日在泰国正式上市,是全球最便宜的爱滋病药。GPO-vir三种主要成分在泰国都未涉及外国专利问题,要不就是专利权已期满,所以能在泰国合法制造,并以一粒二十泰铢(不足半美元)的破天荒低价出售。预料这个包括三种药剂的新药将大幅削减治疗爱滋病的成本,每月药费大约为二七‧六六美元,一年大约三百三十美元。爱滋病药因药厂研发时投入大笔经费,在专利权保护下药价十分昂贵,在美国,一粒爱滋病药就要四美元,非贫穷国家患者所能负担。泰国“消费者行动组织”说,

    来源:

    时间:2002-04-05

  • 最新发现抑制素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效应

        [生物通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普通的降低胆固醇药物--抑制素,能够阻止阿尔茨海默氏症产生的一种蛋白对神经元和血管的破坏作用。    研究人员研究了抑制素减小阿尔茨海默氏症引发的破坏作用的生物医药特性。有关研究发表在4月2日期的《动脉硬化》杂志上。    “A-β蛋白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病理学中一种至关重要的蛋白,而抑制素能够阻遏A-β蛋白引起血管收缩的作用。”文章的第一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Roskamp 研究院的助教Daniel Paris博士说。“抑制素似乎有抗炎症的性质,这个特性有

    来源:

    时间:2002-04-05

  • “基因编写器”人工合成长链DNA

    不久前美国放映了一部名叫“物种”的科幻电影。其故事情节大概为:一种来自太空的神秘信号描绘出了一种未知生物体的基因组,一位疯狂的科学家按照这种描述合成了DNA,并在此DNA的基础上培育出生物体,结果它长得与运动女星娜塔莎非常像。不幸的是,潜伏在它柔软的身体内的异种形成的破坏力相当于二战时期的德国装甲师,故事的结局是,这位性急的遗传学家和他的实验室都陷入了困境。这部电影的制作人员在构思剧本时,曾就生物专业方面的问题向艾文斯博士征询过意见,结果他们并没有完全遵循艾文斯的指点。艾文斯博士是位于加州圣地亚哥的Egea生物科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作为回报,他获赠一幅电影海报,海报上是迷人的娜塔莎小姐,他将这

    来源:

    时间:2002-04-04

  • 中国科学家探索出白血病调控治疗新模式

    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体外净化骨髓、基因疫苗、阻断信号通路等多种手段治疗白血病,从而探索出一条白血病调控治疗的全新模式。         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广应用。         据了解,白血病因其较高的死亡率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急需攻克的难题之一。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多种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抑制基因)的功能异常,使

    来源:

    时间:2002-04-04

  • 美科学家发现控制细胞分化的新基因

        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科学家领导的两项研究揭示了小鼠和线虫中可能控制细胞分化的相关基因,而这可能促进人类血液疾病的研究。       “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发现了研究早期血液细胞发育控制和此过程中可能导致血液疾病包括癌症的基因缺陷的有效方法,”儿科和分子生物学助理教授、去年7月刚刚加入西南医学中心的儿科肿瘤专家Scott Cameron博士说。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8日的《发育学杂志》上,报道了pag-3基因决定了线虫胚胎神经细胞的发育。而线虫是第一个测出全基因组序列的动物。“我发现,线虫的这个基因

    来源:

    时间:2002-04-04

  • 焦虑的种子埋于儿童时期(附图)

        [生物通讯]成年人出现的焦虑的最终起因可能是由于儿童时期一个神经递质受体存在缺陷引起的。研究人员发现携带一个特殊血清素受体缺陷基因的幼年小鼠长大后会变得焦虑不安。而成年时出现该缺陷却不会引起焦虑。这项发现提示,研究焦虑的起因和治疗方法应该检查远远发生于症状发作前的事件。    许多焦虑症治疗药物的靶位都是作用于1A血清素受体。即使这些药物真正起作用,研究人员也不知道血清素1A是何时又是在大脑中的何处起作用的。为解答这一问题,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Ren Hen和他在大学以及费城儿童医院的同事培育出能够随意打开和关闭1A

    来源:

    时间:2002-04-04

  • 研究发现FGF18调控胚胎骨生长

        [生物通讯]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首次识别出一个调控发育胚胎中的骨发育的“化学信使”。有关发现发表在4月1日期的《基因与发育》(Genes and Development)杂志上。    这个信号传导分子给决定骨最终长度的软骨生长装上了一个“闸”,研究的领导者、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教授David M. Ornitz博士解释说。文章的第一作者为该医学院的一名研究生Zhonghao Liu。    这个信使就是我们所说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来源:

    时间:2002-04-04

  • 对关节炎的新认识

        科学时报4月1日报道 风湿性关节炎的罪魁祸首是一种普通的酶——GPI(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6- phosphate isomerase)。最近的两项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揭示了GPI入侵关节的方法和时机。此次发现可能将在理解和治疗关节炎方面另辟蹊径。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关节造成的疾病,仅在美国就有超过200万的患者。直到1996年,研究这种疾病的最佳方法一直是通过患关节炎的老鼠获得额外的胶原质抗体,胶原质是关节软骨的主要成分。然后,科学家们用GPI抗体处理老鼠,GPI具有协助糖释放

    来源:

    时间:2002-04-04

  • 专家称皮肤病基因可抗衰老

    英国的科学家说,他们发现了与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有关的基因,但它或能帮助打开治疗皮肤老化的大门。类脂蛋白沉着症(lipoid proteinosis)影响全世界上百家庭,在南非北部地区尤为普遍。它使患者的皮肤和舌头长厚,然后结出好像水痘的伤疤。这种疾病能导致癫痫症,以及大脑钙沉着等。现在,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造成这类皮肤病的遗传基因变种。科学家认为,这个基因能制造一种"生物性粘合物",使皮肤的各种化学物质结合。这种被称为细胞表面间质(ECM,extra cellular matrix)的蛋白质或许可以做一把天然的“太阳伞“,防止皮肤被阳光损害。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

    来源:

    时间:2002-04-04

  • 把大体积DNA片段“筛”出来----法国发明“分子筛滤器”

    本报巴黎4月1日电(记者李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居里研究所的电泳技术专家维奥维与工业物理化学高等学校的比拜特联手,发明了一种名为“Ephesia”的微型“分子筛滤器”,其快速分离大基因片段的功能在世界首屈一指。成千上万储存在酵母或细菌中的DNA片段组成“基因库”,使生物学家们能更为细致地研究基因,或对其测序,或作为研究参考。但有些基因片段实在太大了,难以分离或定性。微型“分子筛滤器”利用电泳技术和磁性纳米球技术,在直径为4厘米的圆形硅片上刻出一个凹槽,槽内注入含有悬浮的、磁性的、纳米体积小球的溶液。在磁场作用下,这些小球会形成排列整齐的“森林”,将凹槽垂直“切断”,“抓住”被磁场驱动的DNA片断

    来源:

    时间:2002-04-04

  • 研究显示母本基因也可诱发后代罹患糖尿病

        [生物通讯]母亲看到子女继承了自己的鼻子、头发和笑容都会感到欣慰。但她们会不会也把糖尿病的诱因传递给了自己的子女呢?现在,研究人员在小鼠上进行的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传递给子女的胰岛素抗体能够诱发一些儿童罹患1型糖尿病。    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杀死胰岛素产生的胰腺β细胞时就会引发1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使细胞吸收血流中糖类的激素。体内的胰岛素不足,血糖水平就会升高,最终破坏机体中的每一系统,从而引发肾衰竭、心脏病、血液循环不畅以及失明等。糖尿病征状只有在60%到80%的β细胞遭到破坏时才会显现出来。发展完全的糖尿病以

    来源:

    时间:2002-04-04

  • 美培育出制药转基因鸡

    据路透社4月1日电,美国乔治亚大学和 A viGenics公司4月1日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4月刊上撰文宣布,他们在家禽转基因研究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已培育出能产下含人体所需蛋白质的转基因鸡蛋的克隆鸡。它将加盟能生产药用蛋白质转基因动物如绵羊、山羊和兔子等行列,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活体生物反应合成器和动物制药工厂。         由公司科学家亚历克斯·哈维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一种细菌的基因片段改造后导入鸡胚胎,培育出了可充当β内酰胺酶制造器的转基因鸡。他们先用这种技术对546个孵卵鸡蛋进行处理,孵化出了126只小鸡,其中10%携带新基因

    来源:

    时间:2002-04-03

  • 人造视网膜芯片已经研制成功

    几十年来,科学家和眼科医生们一直致力于研究人造眼睛,为的是能够让那些盲人和视觉有问题的人们获得视力。关于“仿生眼”的构想可能不会太遥远了,很多公司,象optobionics,已经开始了初步的研究工作,一种很小很小的微型芯片,可以模拟人类眼球的某些成分和功能,它具有视网膜、眼球和可以将光电刺激转换在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的传感器。这种芯片设计称为细胞组织的非直线网络,简称CNN。         据研究者介绍,该芯片具有多种功能,使之成为最理想的人造视网膜。例如快速的图像加工功能;类比信息处理等。但CNN芯片作为人造眼的用途只是处在理论阶段

    来源:

    时间:2002-04-03

  •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遗传性齿龈疾病的遗传祸首:SOS1基因

        [生物通讯]一个发送细胞生长信号的基因的突变是导致一种罕见的齿龈高过牙齿的遗传性疾病的罪魁祸首。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期的《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揭开齿龈生长过度的机制。    这个由美国和巴西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SOS1(Son of sevenless-1 )基因的一个突变形式能够引起Ⅰ型遗传性齿龈瘤样纤维组织增生(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 ,HGF),这是一种罕见的齿龈生长过度形式。该

    来源:

    时间:2002-04-03

  • 鸡蛋中提取人体蛋白质 美启动“借鸡生蛋”工程

        中华基因网4月2日消息 4月1日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美国佐治亚大学和禽基因(AviGenics, Inc.)公司的科学家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鸡蛋产生人体蛋白质。     目前已能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取得在奶中产生人体蛋白质的绵羊、和在奶中产生蜘蛛丝蛋白的山羊。如今这种能产生人体蛋白质的鸡蛋,则会是前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鸡生长和产蛋的速度比之绵羊、山羊、或牛产奶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鸡有可能成为更便捷的生物制药源。目前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的鸡,可在其鸡蛋中持续产生一种酶,从而使之成为活的“生物反应器

    来源:

    时间:2002-04-03

  • 用小鼠全长基因组BAC芯片筛查肿瘤

        [生物通讯]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小鼠全长基因组BAC芯片来寻找肿瘤之间的遗传联系。    与其它常规的微卫星方法相比,小鼠960BAC芯片能够检测到杂合性的丢失,研究人员发现“BACs非常适合检测肿瘤中基因绝对拷贝数的变化。”文章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癌症中心的遗传学教授Allan Balmain说道。    “它使我们能够检测出基因拷贝数或缺失数的绝对变化。”他补充说。“我们需要一个全长基因组的方法来快速缩小重要领域的研究范围。”    这项

    来源:

    时间:2002-04-03

  • 苗条蛋白对骨质沉积的影响

     [生物通讯]脂肪衍生的激素--苗条蛋白(leptin)以其对摄食行为的影响而闻名。遗传组成上缺失苗条蛋白信号传导的动物一旦被无限供以食物就会发胖。然而,即使限定食物供应来预防肥胖,苗条蛋白对包括骨骼在内的各种器官也有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由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应答来自神经肽Y(neuropeptide Y ,NPY)的信号的下丘脑神经元来调节。现在,Baldock和他的同事在最新一期的《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证实,苗条蛋白的影响可以通过NPY受体Y2的缺陷来模拟。科学家们认为缺失苗条

    来源:

    时间:2002-04-03

  • 中医药治艾滋病疗效确切被证实

    近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讨会上获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原则,标本兼顾,虚实并治,补虚泻实,不同阶段攻补偏重不同,总有效率达到52%,5年死亡率降为30%,10%的病人存活10年以上。            我国与坦桑尼亚合作开展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证实,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其独到的优势。自1987年以来,我国已派出42名中医药专家,治疗近万名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感染者,发表了上百篇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基本掌握了坦桑尼亚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探讨了中医清热解毒法、补益气血法、健脾补肾法、

    来源:

    时间:2002-04-03

  • AZT能够防止爱滋病垂直传染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有一种抗爱滋病毒(HIV)药物,能够让分娩中的母亲不会将病毒垂直感染给婴儿,即使婴儿长期食用母乳,这种药物也具有相当的效果。不过,这种药物对于感染爱滋病毒的妇女并没有疗效。         这种抗爱滋病毒的药物为zidovudine,也称为AZT,若是让生产时的妇女服用,则可以避免母亲与婴儿之间的垂直感染。在爱滋病毒泛滥的非洲国家,非常缺乏医疗资源,所以首要的解决方式,就是防止母亲将爱滋病毒传染给下一代。        

    来源:

    时间:2002-04-03


页次:1581/1638  共32742篇文章  
分页:[<<][1581][1582][1583][1584][1585][1586][1587][1588][1589][15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