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多发的复杂疾病,主要分为两类即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Pittsburgh of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的科学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策略,即通过实验动物本身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来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疾病状况。这种新方法将可能为饱受糖尿病折磨的患者带来福音。Massimo Trucco博士领导的这个研究组在2至4小时的时间里收集了实验动物的血液;然后分离纯化出血液中的树突细胞;接着利用实验室里合成的阻断分子如CD40、CD80和CD86加以处理;之后在把改造过的树突细
-
[候选优秀论文]多个相关数量性状主基因的联合分析方法
【编者按】: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论文在国内的核心刊物发表以及鼓励和发掘极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表彰优秀的实验成果,国内的一些核心期刊、生物产品厂家与生物通联合举办了这次中国05-06生命科技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从这次活动中了解更多的国内科研进展,同时了解更多的科研技术,生物通将对获得投票数较多的文章进行介绍。这次介绍的是新上榜文章。 候选论文:多个相关数量性状主基因的联合分析方法中国农业科学 2005.9 Vol 38, No.9 文章摘要:根据多个相关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首次提出利用多个相关数量性状进行主
-
五位专家获2005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仪式于3月2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代表中国政府向荣获此项殊荣的沃尔夫·迪特·杜登豪森博士(德国)、艾菲特·雅可布森博士(荷兰)、蒲慕明博士(美国)、内维尔·阿哥纽博士(美国)和戴伟博士(英国)五位外籍专家颁发了获奖证书。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五位获奖人对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所作出的贡献。他说,五位获奖人都是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的专家学者,近十年来,他们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文物保护和化工技术等领域与中方科技人员开展了积极合作,传授了大量的国际先进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为
-
中国科学家Nature子刊文章:运送蛋白质类药物新方法
生物通综合:来自科技日报3月27日的消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温龙平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生物技术成功找到了一种透皮肽,它能携带胰岛素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这将有望给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给药方式。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经皮给药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一种给药方法,同传统的注射或口服给药相比,具有多重独特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糖尿病这样需要多次重复给药的疾病。然而由于天然皮肤屏障的原因,大多数药物分子通透皮肤的能力极差,大分子亲水性药物如胰岛素尤其如此。多年来人们应用化学渗透促进剂和物理协助两大类手段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力图克服皮肤屏障,以实现经皮
-
韩国开发出可同时诊断12种癌症的技术
据韩国媒体28日报道,韩国科学家新开发出一种技术,可针对某一特定突变蛋白质同时诊断12种癌症。 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李相烨与延世大学3名教授合作研究后发现,12种癌细胞中都有一种名叫“NeoNoVo”的突变蛋白质。他们按照这一原理开发出了新的癌症诊断仪。只要用这种诊断仪检测出“NeoNoVo”突变蛋白质,便可确认癌症的存在。 科学家们的临床试验显示,这种诊断仪可以诊断
-
中国科学院在苏州建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机构
中新网苏州三月二十七日电 (姚静)中科院、江苏省、苏州市今天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机构备忘录,这标志着中科院与江苏省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纳米技术是继信息工程、生物医药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研领域之一,目前纳米技术正从前沿基础研究向产业化应用转移,将带来深刻的产业技术革命。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苏州市共建的研究机构将进一步加强面向现代制造业急需的纳米技术研究,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该研究机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及器件 、纳米生物技术与纳米医学、纳米仿生技术、纳米生物安全技术等;主要目标是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与未来产业发展,坚持知识创
-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之生物类项目
生物通综合:来自上海3月24日的消息,24日在上海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揭晓了2005年度上海市科学进步奖,共有318项成果获奖,其中新型微波射频电路研究、活性多肽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等44个项目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单光子测量与控制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肿瘤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等109个项目获二等奖,另有165个项目获得了三等奖。物理有机化学家蒋锡夔、肝癌研究学者汤钊猷院士当选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两位院士各获50万元奖金。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奖励在本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进步奖项包括四个等级
-
我国转基因食品技术的发展情况
我国种植转基因食品植物开始于1997年,目前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食品植物有棉花、野天牛花、番茄、甜椒 4种作物。其中后两种已经没有推广价值,而且许可证已经失效。此外,我国接受了更多的国外转基因食品。1998年,从生物技术食品生产大国美国和加拿大进口了较大数量的粮油。其后每年都保持了不小的进口数量。2002年以后,我国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基本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数量远远超过了国产大豆。其主要用做加工原料,生产豆油、豆腐、豆奶等制品。其中,在国内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大豆色拉油比例相当高,可能高达80%以上,而大豆油是食品加工最基本的原料之一。实际上,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购买了转
-
新DNA指纹技术成功鉴别植物
生物通报道:明尼苏达州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DNA“指纹”技术首次将hemp plants(纤维作物)和携带遗传标记物的marijuana plants(大麻)区别开。这种技术有可能区别同种植物的不同栽培品系。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3月的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杂志上。Hemp是一种可获得耐用纤维和有营养的种子的作物,而大麻是美国最大量的非法滥用药物。它们都属于Cannabis sativa种。这项新技术是之前用于鉴别两种类型的大麻类植物的方法的一种改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能够在化学水平上鉴别THC(四氢大麻酚),但是这种药物不是在所有植物组织中或者
-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之科技进步骄子
生物通综合:来自上海3月24日的消息,24日在上海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揭晓了2005年度上海市科学进步奖,共有318项成果获奖,其中新型微波射频电路研究、活性多肽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等44个项目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单光子测量与控制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肿瘤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等109个项目获二等奖,另有165个项目获得了三等奖。物理有机化学家蒋锡夔、肝癌研究学者汤钊猷院士当选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两位院士各获50万元奖金。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奖励在本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进步奖项包括四个等级
-
华裔教授研究儿童疾病获重大突破
美国田纳西州纳许维尔市范登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神经学科华裔研究助理教授康静琼,最近在研究小儿高烧痉挛(或癫痫)上,获得重大突破。 据北美《世界日报》报道,孩童因高烧产生痉挛或常发性儿童痉挛,目前通常施以镇静安眠剂或丙基戊酸纳(Sodium Valproate)药,但成效不彰。 康静琼在研究中发现,当体温过高时(摄氏40度或华氏104度),脑中的抑制受体GABA-A受体在细胞膜上的量明显减少,而GABA-A受体是氯离子的主要信道,能将细胞外的氯离子移到细胞内,如果它的数量很少,会使大脑兴奋性增强,失去平衡,十几分
-
中草药制剂AX抗菌洗液预防艾滋病获突破
据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由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研究成功的中草药制剂——AX抗菌洗液,“1∶10和1∶20的送检样品作用1分钟、1∶40的送检样品作用5分钟对HIV的杀灭率均可达到100%”,这是目前预防艾滋病中草药领域的重大突破。 目前,世界上尚没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品,因此,预防就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专家主张的预防途径有两条,一条是研制预防艾滋病的杀微生物剂,这是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一条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疫苗,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后一种方法难以实现。 &nb
-
上海科学技术奖评选启动 首次设立自然科学奖等四类奖项
据《文汇报》2006年3月21日报道: 200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昨天(20日)启动,自主创新、企业主体以及技术发明原创性成果将成为本年度的奖励“重心”。 为与国家五大科技奖励相衔接,本年度市级科技奖励打破了以往“科技进步奖”一奖以概之的做法,首次设立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等四类奖项。凡在上海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新成果、专利技术和产品、软件等的自然人、法人均有资格参与评选。 上海市市民或组织在本行政区域外
-
Nature封面:构建DNA纳米结构的新方法
生物通综合:本期3月16日Nature封面有许多不同的形状:三角星、四角星、微笑的面孔,比常见细菌还要小的美国微型地图,这些有趣的构造均来自于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计算与神经系统(Computation & Neural Systems)的研究人员Paul W. K. Rothemund的奇思妙想——构建DNA纳米结构的新方法。纳米生物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适合于生物体内应用的纳米材料,它本身即可以是具有生物活性的,也可以不具有生物活性,而仅仅易于被生物体接受,而不引起不良反应。另一类是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性而发展的新型纳米材
-
一种转移DNA序列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美国弗吉尼生物信息学研究所(VBI)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园艺系的研究人员发明出了一种转移DNA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农杆菌的环形DNA分子(T-DNA)将外源DNA序列导入转移到野生草莓基因组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科学家们经过努力已经找到了一种有效的草莓基因转移系统。但这些努力无法满足水果作物基因功能的大规模研究。市售的草莓都属于八倍体,也就是说草莓含有八组染色体。通过利用草莓的一种亲缘植物,研究人员发现有种特殊类型的高山野生草莓十分容易转化——这种特殊类型的草莓有两组染色体以及一组小的多基因组。由于这种草莓的基因组较小,它的再生周期也比较短且果实形状偏小。这种野生草莓的基因组对于商业
-
[候选优秀论文]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
【编者按】: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论文在国内的核心刊物发表以及鼓励和发掘极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表彰优秀的实验成果,国内的一些核心期刊、生物产品厂家与生物通联合举办了这次中国05-06生命科技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从这次活动中了解更多的国内科研进展,同时了解更多的科研技术,生物通将对获得投票数较多的文章进行介绍。这次介绍的是新上榜文章。 候选优秀论文:NASBA——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 2005, 25(11):91~94文章介绍:NASBA(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
-
一种检测低量蛋白的高通量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范式转换”(paradigm-shifting)方法,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稀少的蛋白。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识别与癌症(比如乳腺癌)有关的小量分子、阿滋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和朊病毒疾病中,也可以帮助增加目前广泛使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精确度——比如ELISA。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2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ELISA即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adsorbent assay
-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专题报告会举办
为了让老百姓真正了解高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近日科学出版社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办了“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专题报告会。报告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发展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研究员。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专题报告以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2006高技术发展报告》为蓝本,向与会者翔实生动地展示了我国近几十年高技术各领域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外高技术研究前沿热点与新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多角度探讨了高技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论述了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战略和思路。 据介绍,《高技术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面向决策、面向公众的系列年度报告之一,每年聚焦一个主题,4
-
2005年十大失败技术 Google电邮上榜
现代社会每年都会涌现大量的新技术和产品。在IT公司的宣传下,每一种新技术仿佛都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科幻小说家Theodore Sturgeon就曾经指出:90%的新技术都是失败的。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05年有哪些失败的技术趋势。 1. BTX架构 为了解决计算机日益严峻的散热问题,英特尔推出了BTX架构。该架构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散热性能并降低噪声,但是它却是以体积庞大的散热槽和风扇为代价的。 目前只有包括Gateway在内的几家公司推出了基于BTX的桌面系统,而主板厂商对于推出BTX主板一事并不
-
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工业生物技术
传统工业面临的挑战 在19~20世纪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为经济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以催化为核心的化学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产业之一,2001年全世界化学工业的产值大约为1.6万亿美元左右,涉及食品、医药、轻工、材料和冶金等诸多领域。中国的化学工业2002年产值大约为0.96万亿元左右。近代物质加工业的特点是以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为原料,以化学催化剂为手段,实现物质转化。现代生产方式(以西方科技为基础)使用高度“浓缩”的化石资源,集中的生产方式,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人类财富的大大增加,但亦存在着严重的危机: (1)对石油、矿产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