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膳食氧化平衡评分与成人肌肉减少症的关联:NHANES 队列研究 —— 探寻饮食与肌肉健康的奥秘

    在人体的健康领域中,肌肉减少症就像是一个悄然潜伏的 “健康杀手”,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它以肌肉质量和功能加速流失为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跌倒、身体机能衰退甚至死亡的风险。以往的研究发现,氧化代谢的增加与肌肉减少症存在一定联系,过多的活性氧(ROS)会像 “捣乱分子” 一样,破坏细胞内的 DNA、蛋白质和脂质,扰乱氧化还原平衡和细胞信号传导,特别是在衰老的骨骼肌中。饮食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干预手段,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膳食氧化平衡评分(Dietary Oxidative Balance Score,DOBS)能综合反映饮食中各种促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的总体平衡情况。然而,此前 DOBS 与肌肉减

    来源:Nutrition & Metabolism

    时间:2025-02-10

  • 综述:南非醉茄(Ashwagandha)补充剂:作用机制、健康益处及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综述

    ### 引言在快节奏生活、高强度脑力工作和压力普遍存在的当下,人们的睡眠时间减少,压力水平上升,因此对改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的方法需求强烈。南非醉茄(Ashwagandha)作为一种适应原,有改善生活质量的潜力。虽然其部分效果已被研究,但在运动表现相关益处及作用机制方面的数据仍较少。本综述旨在收集南非醉茄补充剂的相关数据,为未来健康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潜在作用机制睡眠与 GABA 能活动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常用失眠药物副作用多,促使人们寻求草药补充剂等替代方案。研究发现,南非醉茄能改善睡眠时长,减少咖啡因诱导失眠模型的睡眠潜伏期,增加非快速眼动和 δ 波睡眠时间。这与睡眠相

    来源:Nutrition & Metabolism

    时间:2025-02-10

  • 饲粮添加有机酸与单甘酯混合物对断奶仔猪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F18 感染的作用研究

    在养猪业中,断奶是仔猪成长的关键阶段,但却麻烦重重。刚断奶的仔猪,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就像一个 “脆弱的小幼苗”,面对饲料的突然转变,常常 “消化不良”。同时,它们的免疫系统也还不完善,难以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F18(ETEC F18)就像一个 “大反派”,趁机在仔猪的小肠里大量繁殖,引发断奶后腹泻。这不仅让仔猪们饱受折磨,生长发育受阻,还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高剂量氧化锌也被欧洲禁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替代物成为了养猪业的当务之急。有机酸和单甘酯因其具有抗菌特性和其

    来源: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时间:2025-02-10

  • 猪源 circANKRD17 编码新蛋白激活 PPAR 通路调控肌内脂肪代谢:开启肉质改良与肥胖研究新征程

    在猪肉品质的评估体系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猪肉的色泽、风味、鲜嫩度以及大理石花纹等感官品质紧密相连。不同猪品种间,IMF 含量差异显著,比如中国地方猪种普遍比西方商业猪种的 IMF 含量更高,肉质也更优。以典型的脂肪型猪种蓝塘猪(Lantang,LT)和瘦肉型猪种长白猪(Landrace,LW)为例,蓝塘猪凭借着出色的大理石花纹和高 IMF 含量,肉质明显优于长白猪。而且,猪的生理结构和人类相似度高,是研究脂肪代谢的理想模型,对深入探索人类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相关疾病意义重大。近年来,非编码 RNA(non-coding RNAs,n

    来源: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时间:2025-02-10

  • 慢性束缚应激对抑郁小鼠模型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及代谢的影响:探寻抑郁治疗新方向

    在当今社会,抑郁症如同隐匿在人群中的 “心灵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全球约 3.5 亿人的生活。它不仅让患者陷入情绪的泥沼,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还常常伴随着各种生理上的变化。其中,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衡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逐渐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过往研究虽已揭示肠道微生物群在抑郁症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肠道微生物的昼夜节律在抑郁症中的特征,却如同被迷雾笼罩,鲜为人知。为了驱散这片迷雾,深入探究肠道微生物昼夜节律与抑郁症之间的神秘联系,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勇挑重担,开展了一项意义非凡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Microbiology》杂志上,为抑郁症的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研究人员主要

    来源:BMC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2-10

  • 口腔微生物组稳态失衡与龋齿发生的关联:新发现与潜在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牙齿健康常常困扰着许多人,龋齿就是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龋齿的病因认识不断发展。早期,人们认为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是导致龋齿的主要病原体。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龋齿的发生并非仅仅由单一细菌引起,而是与口腔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除了变形链球菌,像乳酸菌(Lactobacillus)、放线菌(Actinomyces)等产酸和耐酸微生物也参与到了龋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而且,饮食中的糖分摄入对口腔微生物群落影响巨大,频繁摄入糖分会加速微生物代谢,使口腔环境变酸,进而破坏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增加龋齿发生

    来源:BMC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2-10

  • 抗氧化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健康受试者补充叶酸后血浆相关物质浓度的影响:探索健康与疾病的潜在关联

    在人体这个奇妙的 “小宇宙” 里,有一种至关重要的代谢过程 —— 一碳代谢,它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叶酸和蛋氨酸代谢紧密相连,为细胞内核苷酸的合成提供关键支持,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化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一碳代谢出现异常,就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心血管疾病(CVD)、2 型糖尿病以及癌症的患病风险都会显著增加。此前研究发现,补充叶酸能提升健康受试者血清中叶酸的浓度。叶酸在血液中主要以 5 - 甲基四氢叶酸(5 - MTHF)的形式存在,它如同一个 “甲基搬运工”,在细胞的叶酸 - 蛋氨酸 -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为甲基受体提供甲基。同型半胱氨酸在细胞内的

    来源:Genes &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术前血清肌酸激酶(CK):可预测男性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在癌症的世界里,胰腺癌可谓是 “臭名昭著” 的存在。它是全球第七大癌症死因,每年因胰腺癌死亡的人数近乎新增病例数,5 年相对生存率仅约 10%。而在众多癌症患者中,胰腺癌患者的少肌症(sarcopenia)发生率极高,这一病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测量骨骼肌质量的工具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临床中常规应用,所以寻找能反映骨骼肌萎缩的生物标志物迫在眉睫。血清肌酸激酶(CK)与骨骼肌质量密切相关,但其在胰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却尚未明确,且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作用差异也有待探究。在此背景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utrition Journal

    来源:Nutrition Journal

    时间:2025-02-10

  • 综述:镁补充剂对血脂谱血清浓度的影响:一项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最新系统评价和剂量反应荟萃分析

    研究背景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CVDs)是导致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在血脂谱的众多成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都与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其中,HDL-C 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其他成分则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营养物质对血脂谱的调节作用。镁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内阳离子,在众多酶促反应中发挥着关键的催化作用。它广泛存在于叶菜、全谷物、坚果和豆类等食物

    来源:Nutrition Journal

    时间:2025-02-10

  • COVID-19疫情期间校园食品储藏室工作者视角:支持学生应对食物不安全的创新策略与经验启示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美国高校学生群体面临的食物不安全问题被急剧放大。这个看似富裕的国家里,约20-50%的大学生正经历着无法稳定获取充足食物的困境,比例远超普通人群。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学生往往还背负着学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的三重考验。当疫情导致校园关闭时,作为生命线的校园食品储藏室(Food Pantry)却大多被划归"非必要服务"而停止运作,形成极具讽刺意味的供需矛盾。正是这样的现实困境,促使康涅狄格州新罕布什尔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独具视角的探索——他们不是重复调查学生的困境,而是首次聚焦那些在幕后支撑校园食品储藏室运转的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眼睛来审视这场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性别与腰围如何影响体脂与心脏代谢疾病的关联:一项重要研究揭示关键信息

    在当今社会,肥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难题,它与心脏代谢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备受关注。传统上,人们常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肥胖程度,但 BMI 存在明显缺陷,它无法准确区分脂肪和肌肉,可能将肌肉发达、体脂低的人误判为超重,也可能把肌肉量少、体脂高的人误判为正常体重。这就好比用一把不太精准的尺子去衡量物体,得出的结果可能偏差很大。因此,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肥胖指标,对于准确评估心脏代谢疾病风险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来自伊朗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依托 Fasa PERSIAN 队列研究(PERSIAN 代表伊朗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对 4658 名年龄在 35 - 70 岁的成年人进行了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遗传风险评分与脂肪酸质量对超重肥胖女性内脏脂肪的影响:基因-饮食交互作用研究

    随着全球肥胖率持续攀升,肥胖相关代谢疾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传统体重指标如BMI难以准确反映脂肪分布特征,而新兴指标内脏脂肪指数(VAI)和体脂指数(BAI)能更精准评估肥胖相关健康风险。与此同时,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日益明确,约40-50%的体重差异可归因于遗传变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饮食脂肪酸构成与肥胖相关基因可能存在复杂交互作用,这为通过精准营养干预肥胖提供了新思路。德黑兰医科大学营养科学团队针对278名18-58岁超重肥胖女性开展横断面研究,首次系统探讨了由CAV-1(rs3807992)、Cry-1(rs2287161)和MC4R(rs17782313)三个SNPs构成的遗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南非健康促进税(HPL)与就业的关联研究:打破行业争议,探寻健康与经济的平衡之道

    在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SSBs)的生产和消费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然而,大量证据表明,SSBs 与肥胖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患病率上升密切相关。在南非,超重和肥胖问题尤为严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给当地的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对经济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为应对这一问题,南非政府于 2018 年 4 月 1 日推出了针对 SSBs 的税收政策 —— 健康促进税(Health Promotion Levy,HPL)。但糖类行业对此表示反对,声称该税收会导致就业岗位流失。在此背景下,来自南非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地区武装冲突对粮食安全、生计和社会动态影响的系统研究

    在非洲之角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埃塞俄比亚北部2020-2022年爆发的武装冲突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这场涉及联邦政府军、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和阿姆哈拉地区武装的多方冲突,不仅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更对素有"埃塞俄比亚粮仓"之称的阿姆哈拉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该地区本就面临周期性干旱和土地退化问题,冲突的爆发使南沃洛、北沃洛和北绍阿等粮食脆弱区陷入"双重危机"困境。亚的斯亚贝巴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领衔的研究团队,针对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开展了系统性调查。研究采用定性案例研究方法,在冲突最严重的三个城市(沃尔德亚、哈尔布和德布雷比尔汉)进行数据采集。团队通过40人次的焦点小组讨论(FGD)和1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探寻波黑塞族共和国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之路:政策实践与挑战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儿童肥胖问题愈发严重,已成为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的重要风险因素。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其中健康饮食至关重要。学龄前阶段是儿童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幼儿园度过大量时间,在此期间的饮食情况对其成长和健康影响深远。然而,许多国家在推行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政策时面临诸多困难。波黑塞族共和国虽已制定相关政策,如《关于在学前机构实现儿童营养、护理、预防性健康和社会保护的条件和方法的规则手册》(Rulebook)及 “适当营养标准和规范”(Standards),但这些政策并非强制性执行,且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其实际执行情况并不明晰。在此背景下,为深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综述:益生菌和益生元补充剂对育龄妇女和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及铁吸收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一、研究背景营养性贫血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儿童和育龄妇女(WRA)群体中较为突出。2019 年,全球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达 29.9%,6 - 59 个月儿童为 39.8%,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家受影响尤为严重。在印度,根据全国家庭健康调查 - 5(NFHS - 5,2019 - 2021),6 - 59 个月儿童贫血患病率为 67.1%,15 - 19 岁少女为 59.1%,15 - 49 岁妇女为 57%。尽管印度实施了相关国家计划,但这些人群的贫血患病率相较于 NFHS - 4 仍有所上升。约 30 - 50% 的贫血由铁缺乏引起。铁缺乏对婴儿、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认知能力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加拿大儿童与青少年数字媒体不健康食品营销暴露差异研究:政策环境的影响与公共卫生启示

    在数字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青少年日均在线时间超过7小时,而食品企业正通过社交媒体、游戏平台等新兴渠道精准投放不健康食品广告。全球范围内,儿童肥胖率持续攀升,与过度摄入高糖、高盐、高脂食品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警示:针对青少年的食品营销是肥胖流行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关于不同政策环境下数字营销暴露差异的研究仍属空白,这直接影响了各国监管政策的制定。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系统比较了两种政策模式——魁北克省(立法禁止13岁以下儿童商业广告)与安大略省(行业自愿规范)青少年数字食品营销暴露差异。这项发表在《BMC Nutrition》的研究,通过科学严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利用降秩回归探寻饮食与生活方式模式,解锁胰岛素相关疾病风险密码

    胰岛素,作为人体代谢的 “调控大师”,在维持血糖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胰岛素稳态相关的疾病,如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R),患病率急剧上升,像潜伏在人体中的 “健康杀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IR 影响着全球 16% - 47% 的人口,并且它们还是 2 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综合征(MetS)等慢性疾病的重要预测指标。在探寻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饮食、身体活动、体重指数(BMI)和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日常饮食是一个复杂的 “组合拳”,由多种食物组成,且食物之间以及与其他生活方式变量相互影响。比如,饮食会和 BMI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Melatonin 补充剂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在当今社会,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就像一个隐匿的 “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众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CKD 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主要由多囊肾疾病、肾小球肾炎、糖尿病(DM)和高血压(HTN)等引起,其中糖尿病患者发展为 CKD 的风险高达 20 - 40% 。氧化应激在 CKD 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就像一把 “双刃剑”,不仅会加重肾脏损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速疾病的进展。以往研究表明,炎症和氧化应激是 CKD 发病的重要因素,而褪黑素(Melatonin)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理论上可以减轻炎症和氧化损伤。然而,目前关于 Mel

    来源:BMC Nutrition

    时间:2025-02-10

  • 新冠疫情下心肌灌注扫描结果的差异分析:新冠患者与非新冠患者的对比研究

    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其对人体多个器官系统都有损害,心血管系统也未能幸免。在疫情期间,很多新冠患者出现了心肌损伤、心肌炎等心血管问题,即便一些轻症或无症状康复者,也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的潜在隐患。同时,现有的诊断技术在检测新冠患者心血管异常时存在不足,对于新冠病毒如何影响心肌灌注,以及新冠患者心肌灌注成像(MPI,一种用于评估心肌灌注和功能的非侵入性核成像技术 )的特点,医学领域还缺乏足够的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伊朗库尔德斯坦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上。该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一是选取 7

    来源: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时间:2025-02-10


页次:71/805  共16083篇文章  
分页:[<<][71][72][73][74][75][76][77][78][79][8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